决战北朝鲜
字体: 16 + -

五百一十五章:海上平台2

    五百一十五章:海上平台2

    刘光华说道:“对,而且我们必须在实战前组织一次实弹发射,看看海上发射和陆地发射的区别在哪里?对了,在发射的时候让ws-2d厂家工程师来现场观摩,必要的时候可以增加一个海上发射模式的选择,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毕竟这次不同于中途岛,中途岛*发射失败的后果还可以承受,万一在登陆作战中无法给予登陆部队火力支援,那么我们的登陆行动很有可能造成战士们大量的伤亡!”

    *说道:“相对于陆地发射,海上发射影响精度的要素实在太多,如果我们能够拥有美军那样强大的海空军实力就好了!”

    刘光华说道:“虽然我们在常规装备上落后美国太多,但是我们也在努力的追赶,而且根据最新的消息,经过江南造船厂和广州造船厂的加班加点,已经有3艘081级两栖攻击舰进入海试程序,加上我们延迟了登陆作战的时间,到时候3艘081级两栖攻击舰可以加入战斗,一艘081就可以搭载陆战营进行垂直登陆作战,可以大大的加强我们的登陆的能力!”

    李云山说道:“随着各种新式兵器的投入使用,相信我们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说道:“上次我们取得的日本在东京地区的空军基地的情报并没有使用,这次正好派上用处,而且我们有一支精锐的特种部队在敌后活动,在最主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对敌人发动致命一击!”

    刘光华说道:“说道这里我倒有个想法,你们看我们的战士已经在敌后潜伏了将近半年,现在已经到了最主要的关头,你们说到时候是让他们执行斩首任务呢还是来偷袭敌人的指挥部呢?”

    *说道:“从政治上来说执行斩首任务能够给敌人心理上巨大的威慑,但是从军事上来说我们偷袭敌人的指挥部可以在短时间内瘫痪敌人的指挥网络,可以在军事上取得对敌人的优势!”

    刘光华说道:“其实我们可以同时执行这两样任务!”

    *吃惊的说道:“我们在敌后的战士经过半年的战斗,身上的武器弹药已经不多,执行其中的一项任务也是非常困难的事,同时执行两项任务,对于只有轻武器装备的他们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刘光华对着*说道:“范参谋长,你的观念有点落后,斩首任务我们只需让一名狙击手和一名观察手配合就行了,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安倍晋三。而至于瘫痪敌人的指挥网络,我们完全有许多办法可以实现,我们要的就是给予敌人心理上的打击,我们可以让我们的战士用远程进攻武器来攻击日军的防卫省就可以了,到时日军得知他们的大本营被我们轰炸的话他们一定会认为我们已经在他们的后面登陆,从而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

    *说道:“刘司令,这个办法不错,好钢用在刀刃上,我觉得目前我们还是把这把尖刀放一放!”

    刘光华说道:“是的,现在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测试那个海上发射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说道:“刘司令时间已经不早了,我和李政委先回去了,你也早点休息吧!”

    刘光华说道:“行了,我知道了,大战在即,大家需要忙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一战将会是决定性的一战,胜利了,我们在日本的战事就会进入收尾阶段,如果失败了的话,那么我们的政府将会承受巨大的压力,我们将不得不从战略进攻进入战略防御,这将意味着我们将进入艰苦的拉锯战,我们政府的财政,军事实力不足以支撑一场大规模的全面战争,所以这一次我们必须胜利,而且是压倒性的胜利,这就需要我们和各个兄弟部队紧密合作,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当凌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海面上的时候,昨天刚刚安装完毕的发射平台上再次忙碌起来,一些生产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第一司令部参谋部的工作人员正在发射平台上安装各种传感器,传感器的数据通过军用通信卫星第一时间传输到“昆明”号上。通过“昆明”号上面的气象雷达侦测到的气象数据进行对比,精确的计算出海浪对发射平台稳定性到底有多大,经过2个多小时紧张的安装调试,所有的传感器全部安装调试完毕,顺利的和“昆明”号联网,随后一组组数据迅速的传输到“昆明”号的计算机上。经过“昆明”号上面的超级计算机计算得出了海浪的高度和发射平台稳定性的关联。

    一艘滚装船停靠在发射平台外,滚装船上装载的是从中途岛载誉归来的ws-2d发射车和填装车。吊车稳稳的把发射车和填装车吊装到发射平台上,随后发射车和填装车开到制定的位置,随后发射车的液压支腿打开,ws-2d发射车的战士们和中船重工的技术人员使用螺丝和钢缆对发射车进行固定。

    在把3辆发射车和3辆填装车全部吊装完毕后,滚装船离开了发射平台,随后一艘载着指挥车,气象雷达车,通信车等后勤保障车辆的滚装船再次停靠在发射平台边,巨大的吊车把各种后勤保障车辆一一吊到发射平台上,随后那些后勤保障车辆依次开到指定的位置后使用螺丝和钢缆和发射平台固定好。在把发射车和后勤保障车辆全部吊装完毕后吊车开始吊装ws-2d*,ws-2d的*长约8100毫米,直径为425毫米,一枚*就装在一个弹药箱内,弹药箱被吊到一辆小车上,战士们把小车退到填装车旁,填装车上的小型吊车把*顺利的吊入ws-2d发射车的发射管内。经过一天的忙碌,一号发射平台上的3辆ws-2d发射车全部填装完毕,而二号发射平台也已经拼装完毕。

    天渐渐的黑了下来,但是ws-2d发射连的战士们依然忙碌着为发射车进行保养,ws-2d发射车在设计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到会搬到海上发射,而海面上高盐高湿的环境和陆地上完全不一样,所以战士们增加了保养的频率。除了对各个润滑机构进行保养外,对发射车的外表也进行了保养,防止发射车的关键部位发生锈蚀的情况。

    发射平台的模块在各个生产厂家通宵达旦的工作下如同下饺子般的下线,随后被装上运输船后运往第一司令部指定的海域。在一号发射平台的四周,2号发射平台,3号发射平台依次排开,从远处看去非常壮观,每一个发射平台的大小相当于一艘两栖攻击舰。

    只是从2号发射平台开始,所有的发射平台没有吊装发射车,根据气象预报,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只有经过暴风雨的考验发射平台的稳定性才算经过考验。发射平台外所有的运输船只都已经离开,根据最新的预报,暴风的最高等级为6级,但是海面上的6级风力几乎和陆地上的8级风差不多。

    刚才还风和日丽的海面上突然就变了脸,一大片黑压压的乌云从远处滚滚而来,“昆明”号*驱逐舰早已经离开了暴风雨的中心位置。一号发射平台上的吊车早已经把吊臂放了下来,发射平台上战士们早已经检查了所有的生活设施和发射车的固定设备,确保任何设备万无一失。一些战士还在地面上用来固定发射车的地方牵上绳子。转眼间豆大的雨点铺天盖地的打了下来,战士们纷纷躲进集装箱内,雨点打在集装箱的外部发出啪啪啪的声音,大风刮过,甚至能够感受到集装箱也在轻轻的摇动。这些住人的集装箱的框架使用高强度钢材焊接而成,然后用钢板和保温材料作为墙壁,拥有良好的保温和密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雨越来越大,风也越来越大,大家能够感觉到发射平台开始摇晃。

    发射连的连长看了一下时间,旁边的一名战士立刻站起身来打开房门,顿时大风伴随着雨点从门缝内扑了进来,那名战士把绳子绑在自己的身上,随后走出房间对外面的固定螺丝和钢缆进行检查,绳子的另外一端牵在发射平台的基座上,确保人不被大风刮到海里去。豆大的雨点打在脸上有点疼痛。自重达7000多吨的发射平台在海浪中不断的摇晃,但是和同样吨位的战舰比起来,发射平台的稳定性提高了很多。海水不断的冲上发射平台,随后又退了下去,那名战士猫着腰,扶着发射车蹲下身子对每一个固定点上的螺丝和钢缆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在乌云的笼罩下,海面上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微弱的战术手电的灯光能够为自己提供照明,大约半个小时过去了,那名战士检查完所有的螺丝和钢缆,当他走进屋子的时候,整个人冻得直打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