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北朝鲜
字体: 16 + -

三百七十四章:猫捉老鼠3

    三百七十四章:猫捉老鼠3

    虽然距离刚才的战斗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小时,但是中田的心依然狂跳不止。根据声呐兵的报告,在击沉了解放军的诱饵潜艇后自己居然逃过了后面核潜艇的追杀。虽然自己受了一点轻伤,但是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只要能够回到基地内经过休整,相信很快就能够继续投入战斗。

    中田来到位于作战指挥中心的电子沙盘前,那是一块约数十平方米的电子沙盘,是一块约10平方米的巨型液晶显示器,通过数据线和中央计算机连接以后可以显示任何经过中央计算机处理过的信息,此刻电子沙盘上显示的是这一片海域的详细海底地图。和传统的沙盘不一样,那块液晶显示屏可以以三维的方式显示海底的地貌。中田不断的计算着最佳的返航路线,因为缺少了海军和空军的支持,只有回到基地外围约50海里的地方才能够得到支持。不一会,中田拟定了一份返航的最佳方案,在把方案交给一名参谋以后,中田重新来到声呐组。作为潜艇的眼睛和耳朵,声呐组担负了潜艇的侦察与反侦察任务。

    声呐组的几名战士在聚精会生的操作着相关的设备,谁也没有注意到来到身后的中田,中田看了一会对着声呐组组长问道:“目前的情况怎么样了?”

    声呐组组长说道:“目前一切正常,解放军的核潜艇正离我们而去!”

    中田问道:“离我们而去?”

    “是的,解放军的核潜艇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的被动声呐已经无法探测到了!”

    中田自言自语的说道:“按理说,他们的核潜艇应该加大对我们的搜索力度,可是为什么反其道而行?那就是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就是他们判断失误。第二种就是有另外的反潜力量加入,而另外的反潜力量无法和核潜艇进行高效而畅通的通信,为了避免误伤,所以核潜艇才撤出战场!”

    想到这里,中田不仅打了一个冷战,相对于核潜艇,水面舰艇才是潜艇的克星,水面舰艇携带的反潜武器数量和质量都比潜艇上一个档次,而且水面舰艇的灵活性和潜艇不是一个档次上的。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无法确认解放军到底来了多少,潜艇战最讲究的就是隐蔽性和突然性,可是现在自己处于半暴露的状态,如果贸然对解放军进行攻击的话,就算自己能够击沉或者击伤一艘解放军战舰,但是自己也无法逃脱接下来的追杀,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存自己。

    中田来到机电组查看了一下发动机的运行状态,两台斯特林发动机还可以为潜艇提供10天左右的续航能力,而在刚才的战斗中消耗了大量蓄电池提供的电能,蓄电池仅仅能够提供3-4天的续航能力,也就是说现在自己最多能够在水面下持续14天左右的时间,到时候必须上浮。而如果那时候解放军反潜部队还没有撤退的话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了。

    想到这里中田立刻命令关掉所有不必要的用电设备,随后把潜艇的航速进一步降低到3节的静音航速,苍龙级潜艇在3节左右静音航速时的噪音仅为80分贝,基本和海洋背景噪音接近,除非是近距离的探测,否则是不能发现的,可是刚才902号艇发射的*炸毁的潜艇外表的一部分消声瓦,那样“玉龙”号在航行的时候会对水流造成不规则的流动,发出额外的噪音。

    在抵达战区以后,507,509号舰按照预定的作战方案来到各自的阵地,来到预定的阵地以后,507和509号舰降低的航速,位于舰尾的缆车把拖曳声呐慢慢的放入大海。而“东方红1号”继续向南高速航行,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引导下,很快3艘舰艇全部进入战斗岗位。作为一艘海洋调查船,“东方红1号”携带的声呐设备比507,509号舰先机得多,而且拥有各种海底测量设备,抵达战位以后,“东方红1号”舰也降低了航速,把全舰所有的探测设备全部打开,开始对目标海域进行搜索。

    507号舰尾部的平台上,一架编号为803的直-9c反潜直升机正在机务人员的检查下做着起飞前的最后准备。

    直-9c型反潜艇直升机是法国as-565型“美洲豹”式直升机的国产改进型,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生产。它是一种多功能中型舰载直升机,可用于实施反潜作战和执行搜索救援任务。除了执行反潜/搜救任务外,直-9c型直升机还可用于提高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远距离观测、侦察和攻击能力。当该型直升机的klc-1型平面搜索雷达是一种x波段海上搜索和侦察雷达,主要用于搜索和跟踪水面舰艇,为发动超视距反舰*攻击提供目标信息。当机载雷达探测到敌舰时,目标信息可通过数据链传回母舰,母舰的反舰*利用直升机发来的引导数据,执行超视距攻击。

    直-9c基本的战术技术性能是,空重205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4100公斤,最大载重量1900公斤,最大外挂重量1600公斤,最大时速305公里,巡航时速250~260公里,实用升限6000米。

    主要武器就是“鱼”-7轻型*,该*是仿制美国mk46 型*的国内改进发展型号,采用主/被动声导方式,射程15公里,长度为2.6米战斗部装药45公斤,由于采用了先进的otto动力,速度高达45节。主要机载设备就是klc-1型x波段多功能直升机载雷达,可反舰*提供中继制导!

    直-9c的螺旋桨开始快速的旋转起来,不一会直-9c慢慢的起飞,随后按照预定的线路到507和509号舰都无法巡航到的地方开始巡逻。直-9c的对海搜索雷达和吊放式声呐开始工作。

    “东方红1号”携带的强大的侦察,观测设备犹如黑暗中的手电筒一般对着这片平坦的海底进行仔细的搜索,位于舰壳的主动声呐和舰尾的拖曳声呐是主搜素设备,每小时可以对15-20平方公里的海底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搜索。

    “东方红1号”上的声呐处理设备全部打开,几名处理员坐在计算机前面对海底传过来的每一个信号进行仔细的分辨。整个作战指挥中心内除了键盘的敲击声以外偶尔传来几声命令声。作为海军学院的训练舰,“东方红1号”从来没有经历过实战,这对那些学员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训练机会。

    编号803的直-9c在飞行了约2个小时以后,机舱内的油料告警装置开始鸣叫起来,随后从509号舰上起飞的编号为805号的另外一件直-9c接替803号反潜机的任务继续搜索。一张无形的网围着“玉龙”号已经撒开。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可是依然没有任何搜索结果,按照这样的搜索速度,还有5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搜索了,日军的潜艇到底跑哪里去了呢?沈军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苦苦的思索。电子海图显示这片海域的深度为600-1080米,日军的潜艇绝对无法坐沉海底的,那就说明日军的潜艇还在这片海域中。前方报告反潜直升机也没有任何收获,难道日军的潜艇就这样跑了吗?

    沈军仔细的看着电子海图,现在唯一的可能就是日军的潜艇还在搜索网中,依靠先进的静音性能和自己捉迷藏。想到这里,沈军命令反潜直升机继续作战,主要负责搜索那些海底情况比较复杂的海域。

    就在沈军一筹莫展的时候,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两架运-8改装的反潜机也加入了战斗,只是运-8的航程有限,只能到现场投放一定数量的声呐浮标以后必须返航。沈军命令一组学员打开一组设备,那组设备可以通过数据链接收那些声呐浮标探测到的信号。为了防止日军潜艇跑出包围圈,加上运-8携带的声呐浮标数量有限,那些声呐浮标大多投放在预定战区的外围,防止日军潜艇逃跑。堵上了最后的后门以后,日军的潜艇真的成为瓮中之鳖了,发现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玉龙”号上面的声呐兵转过头来,中田立刻走了过去问道:“怎么样?有什么发现?”

    那名声呐兵说道:“根据我们的被动声呐探测显示,解放军有3艘舰船分别在我们的8点钟,12点钟和3点钟方向,我们处于他们的包围圈中,其中最远的一艘距离我们12海里,最近的一艘9海里!”

    中田问答:“我们有什么办法?”

    那名声呐兵说道:“解放军派过来的肯定是多功能的护卫舰,拥有强大的反潜力量,面对3艘我们获胜的希望几乎为0,现在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隐藏自己,可是那种希望也几乎为0 ,我们不可能躲过他们的搜索,毕竟潜艇运行时的噪音和海洋背景噪音就算再相似,也会被敌人发现,唯一的办法就是关掉所有发动机,坐沉海底!”

    给点鲜花可以吗?欢迎大家加我微信号1519651249,对作品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