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色鬼医:汐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175章 唱戏

    木汐懂得唱戏,但是对于具体的一些戏曲的方面,其实也不是特别的了解。

    所以,至于霸王别姬的一些其它方面的细节安排,可千万别让木汐去安排,她可是一个懒惰的人,怎么可能去管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啊。

    木汐派蓝雨儿去找来了古道烟雨的戏班子,然后问那个管理的人,戏班子的头目很乐意告诉木汐关于唱戏的一些细节。

    对于唱戏,即使很繁琐,木汐也是愿意去倾听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更何况这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东西了。

    哪怕这是在异世,木汐还是怀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戏班子仔细讲着:

    戏曲音乐有这么几类:

    1、文武场

    戏曲乐队中管弦乐部分称为“文场”,由各种胡琴、月琴、琵琶、阮等组成。

    打击乐部分称为“武场”,由不同类型的鼓、板、锣、铙钹等组成。

    合称为“文武场”,或叫“场面”。

    “文场”的作用主要是为演唱进行伴奏,并演奏为配合表演而用的场景音乐。

    “武场”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演员的身段动作、念白、演唱、舞蹈、开打,使其起止明确、节奏鲜明。

    此外,场次的转换、舞台情绪渲染等也都由“武场”承担。

    2、文场乐器

    曲笛:竹制乐器,有八孔,吹孔一个,指孔六个,膜孔一个,其音醇厚,常用于京剧和昆曲的伴奏。

    唢呐:簧管乐器,由芯子、管子和碗子组成。

    京剧乐队中又分大唢呐和海笛两种类型,大唢呐声音宏亮,常用于伴奏发兵、庆典等宏大场面;

    海笛声音尖而响亮,常在武戏中伴奏昆曲。

    板胡:拉弦乐器,胡琴的一种。形状似二胡,只是琴筒呈半球形。

    弓子夹于两弦之间,靠摩擦发音。其音高亢,是各种类梆子剧种的主要伴奏乐器。

    京胡:拉弦乐器,胡琴的一种,形状似二胡,只是较其略小,弓子夹在两弦之间,以弓弦间的磨擦发音,其音刚劲嘹亮,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京二胡:拉弦乐器,比京胡略大,马尾弓夹于两弦间,其音低沉柔和,京剧旦角唱腔多由它作为京胡的辅奏乐器。

    琵琶:弹拔乐器,音箱半梨形,以桐木蒙面,琴颈向后弯曲,设有琴品。

    演奏时双手竖抱,左手按品,右手弹奏,技法多样。现为重要民乐乐器和戏曲乐器。

    月琴:弹拔乐器,类似琵琶,但琴体呈圆形似月,有三根弦,左手按琴颈音品,右手以拔片弹奏,音质清脆明亮,是京剧乐队的主要辅奏乐器。

    阮:弹拔乐器,分低、大、中、小四种,戏曲乐队中多用大、中两种。

    有四根弦,左手按琴颈音品,右手以拔片拔奏,音质浑厚,是戏曲乐队的重要辅奏乐器,也是重要的民乐乐器。

    弦子:又称“小三弦”,琴颈很长,琴体较小,两面蒙蟒皮。有弦三根,左手按音,右手以拔子或手指拔奏。其音质清脆,穿透力强,是京剧的主要辅奏乐器。

    3、武场乐器

    锣:打击乐器,扁圆形、铜制,有大、小锣之分,在演奏方式上亦有区别。

    前者音色高亢,多用于表现战争场面、紧急事件发生或武将上场;后者音色清亮,多用于生角、旦角或丑角人物的上下场。大小锣均为京剧的主要打击乐器。

    钹:打击乐器,俗名“铙钹”或“水镲”。两片为一幅,铜制,互相撞击发生,多与小锣配合,是京剧乐队中的主要伴奏乐器。

    鼓板:打击乐器,由一个“单皮鼓”和一副檀板组成,由乐队中的鼓师掌管。

    单皮鼓为扁圆形,单面蒙牛皮或猪皮,演奏时置于一鼓架上,用一副鼓楗子击打鼓心发声,音质清脆,主要击打音乐中的次重或弱拍,即“眼”。

    “板”,由一副两块檀板组成,用绳串在一起,相互击打发声,音质浑厚,主要击打音乐中的重拍,即“板”。

    鼓:打击乐器。远古时以陶为框,后世以木为框,蒙以兽皮或蟒皮。也有以铜铸者。形制大小不一。有一面蒙皮者,如板鼓;也有两面蒙皮者,如堂鼓。

    ………………

    还有这很多很多的细节问题,木汐不得不感叹,一场戏,要演好,不仅看的是个人的努力,在戏子的身后,还有许许多多别人所不知道心酸。

    等到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时候,木汐,准备上场了。

    在古道烟雨的戏台上,正在表演的戏子们突然下场,文人墨客们十分的不解。

    然后一楼的灯光闪灭,一片漆黑,只有零零星星的一些灯火,还在摇曳着幽幽的烛火。

    一些人不明情况,拉开了嗓子,道:“哎哎哎!掌柜的!出什么事了?”

    话音一落,只见戏台子上,一个绝美的花旦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全场的人,都小心翼翼的屏住了呼吸,生怕惊扰了这位绝美的人儿。

    只见:

    (八侍女随虞姬上)

    虞姬(唱)——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恨只恨无道秦把生灵涂炭,只害得众百姓困苦颠连。

    (大王回营啊!)

    项羽(唱)——枪挑了汉营中数员上将,纵英勇怎提防十面埋藏,传将令休出兵各归营帐。

    (马僮牵马下)

    虞姬(白)——大王!

    项羽(白)——这一番连累你多受惊慌。

    虞姬(白)——大王,今日出战,胜负如何?

    项羽(白)——枪挑了汉营数员上将,怎奈敌众我寡,难以取胜。此乃天亡我楚,非战之罪也。

    虞姬(白)——兵家胜负,乃是常情,何足挂虑?备得有酒,与大王对饮几杯,以消烦闷。

    项羽(白)——有劳妃子!

    虞姬(回头吩咐侍女)——上酒。

    项羽(唱)——今日里败阵归心神不定。

    虞姬(唱)——劝大王休愁闷且放宽心。

    项羽(唱)——怎奈他十面敌难以取胜。

    虞姬(唱)——且忍耐守阵地等候救兵。

    项羽(唱)——无奈何饮琼浆消愁解闷。

    虞姬(白)——大王——

    (唱)——自古道兵家胜负乃是常情。

    (项羽叹气)

    虞姬(白)——大王身体乏了,帐内歇息片刻如何?

    项羽(白)——妃子,你要惊醒了。

    虞姬(白)——妾妃遵命。

    虞姬(转对侍从)——尔等也歇息去吧。

    众侍从(白)——是。

    (项羽进帐,虞姬以小宫灯环照四周,见无异状,方才安心。)

    (更夫上,敲锣,初更)

    (虞姬在帐外假寐)

    (二更锣响,虞姬醒来)

    虞姬(白)——啊,大王睡稳帐中,我不免到帐外闲步一回。

    (出帐)

    虞姬(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

    (叹一声,白)——云敛清空,冰轮乍涌,好一派清秋光景。

    (忽听得众将士齐叹——“苦哇!”)

    虞姬(白)——月色虽好,只是四野皆是悲愁之声,令人可惨。只因秦王无道,以致兵戈四起,群雄逐鹿,涂炭生灵,使那些无罪黎民,远别爹娘,抛妻弃子,怎地叫人不恨。正是千古英雄争何事,赢得沙场战俘寒。

    (画外传来将士吟唱——“家中撇得双亲在,妻儿老小依靠谁……”)

    (守夜将士上)

    将士甲(白)——伙计们,来来来……

    (虞姬退避一边,静听其言)

    将士甲(白)——伙计们,你们听见了没有啊?

    众将士(白)——嗳,伙计,听见什么啦?

    将士甲(白)——怎么四面敌人唱的歌声跟咱们家乡的腔调一个味啊?这是怎么回事啊?

    众将士(白)——怎么回事啊?

    将士甲(白)——唉,我明白了。

    众将士(白)——你明白什么啦?

    将士甲(白)——这必是刘邦得了楚地了,招的兵丁都是咱们的乡亲,所以唱出来的歌声跟咱们家乡的腔调一个味儿,你们说是不是啊?

    众将士(白)——对,对,对……

    将士甲(白)——哎呀,这下可危险了!

    众将士(白)——怎么啦?

    将士甲(白)——你们想啊,自从困在垓下,咱们大王爷天天盼着楚军来救,如今刘邦已得楚地,后援是断绝啦,就剩这八千子弟兵丁,是日有损伤,再加上个个思乡,他哪还能有抵抗的力量,这,岂不是入了危险之境喽!

    (虞姬听得此言,未免心生焦躁,反复捏手)

    众将士(白)——那可怎么办哦?

    将士甲(白)——依我看,咱们还是散了回家吧!

    将士乙(白)——哎,别介,别介,咱们大王爷军令森严,让他知道了可不是闹着玩的。咱们哪,干什么吆喝什么,还是巡更守夜去吧!

    众将士(白)——嗳,走走走……。

    这一幕幕,闪现在众人的眼前。

    在这个异世,可以说,除了木汐之外,其他人都没有听过这个故事。

    木汐在趁着配角在演出的时候,偷空瞄了一眼台下,发现众人都是一脸的茫然,完全不知道她在表演着什么。

    木汐觉得这很正常,戏,一般都是要在结尾之时,才能懂得讲的事什么,才有值得回味的地方,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