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英才
字体: 16 + -

第199章朱温征战24

    郭冲说完,李天霸也是附和道:“老郭说的是,李将军,我等本就是奉了我家将军之命救援汾州城,突袭营寨只能逼那朱有裕撤军,若不然末将一定率领大军杀向梁军,将朱有裕那小子的狗头砍下来,看他撤不撤军!哈哈”

    “哈哈,李统领说得好,朱有裕一个刚刚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能有多大能耐,若不是仗着身后十几万大军,本将何须坚守城池,定然出城杀他个片甲不留。”李嗣源听到李天霸那简单粗暴的话语,也是心情大好附和道。

    两人回到座位上后,李嗣源见现场气氛差不多了,便收起了笑容,正色道:“汾州城的情况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本将也没想到这才是第一战,梁军的攻势竟然如此猛烈,若不是有粱副将带来的武林中人相助,恐怕汾州城就要被梁军攻破了,经过上午那一战,汾州军死伤近半,眼下能够作战的士卒只剩下三万四千余人,若不是有李统领和郭统领的两万余士兵加入,汾州城恐怕也是难以守住。眼下虽然梁军暂时退去,但是本将断定梁军定然不会退去,以后还会有更猛烈的进攻,晋王的援军还有两天才能抵达汾州城,如何能在两天内抵挡住梁军的进攻,诸位有什么意见都说说吧!”

    听完李嗣源的一番简单的敌我形势分析,身为副将的梁杰率先站起身道:“启禀将军,(为避免称呼错乱,以后统一称为将军,统帅三军的成为元帅。)作战尤其是攻城战,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从方才打扫战场的情况来看,战场上梁军的尸体足有两万五千余众,以此情况来看,梁军经过这次的战斗,其士兵战斗力定然损失不下三万,再加上梁军营寨被袭,半数以上粮草被焚毁,马匹损失也是无数,士气极度下跌,相信梁军短时间内很难再组织有效的进攻,至少明天早上之前,梁军肯定不会大举攻城,所以末将建议,将军可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加紧城防建设、完善守城器械,让士兵好生休息,养精蓄锐,以待明日的大战。”

    更新最}快上!c#

    “粱副将说的不错,陈统领、马统领修建城防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两个人负责,一定要将汾州城打造成铜墙铁壁,决不可再像上午那样被梁军轻易攻进去了。”李嗣源点点头,立刻吩咐道。

    “末将遵命!”两人站起身齐声道。

    “启禀将军,梁军经过上午一战后,定然会休养生息一番,通过上午一战,可以推测出梁军定然是将攻城的主要兵力布置在南门,所以东门和西门才未遭受多大的损失,另外末将和李统领的两万精骑除了突袭梁军营寨外,并没有经过什么大战,所以末将建议南门的城防由末将与李统领负责,将军将汾州的将士安排在东门与西门,如此定然抵挡住梁军的攻势。”郭冲看汾州军此战伤亡巨大,早已是身心俱疲,再加上自己这两万余士兵个个斗志昂扬,于是等李嗣源说完话后,立刻请命道。

    “好!郭统领能够请战参与守城,本将自是欣喜万分,不过按照今天上午梁军的攻势来看,两万士兵恐怕不足以抵挡住梁军的进攻。这样吧,粱副将与两位统领也算是相识,彼此之间也有一定了解,本将命粱副带着台少侠和冯少侠两人率领五千士卒与两位统领共同把守南门,两位以为如何?”李嗣源本来想同意郭冲的请命,但是想到梁军那股视死如归的攻城气势,又想到今天上午把守南门的三万余士兵竟然死伤大半,便转而将梁杰安排在南门,增加南门的防守力量。

    “多谢将军。有粱副将的加入,梁军明天绝对不会攻破南门。”郭冲心中一喜,急忙抱拳道。

    这时梁杰和台风林、冯立杨也是纷纷站起身道:“末将遵命!”

    接下来,众人又是简单的商议了守城的细节之后,众人便纷纷散去,李嗣源则被两名亲兵搀扶到后院,由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军医给李嗣源治疗腿伤。

    离开将军府后,梁杰转道去看望受伤的杜千秋,毕竟杜千秋与自己也算是关系比好的人了,一番探望之后,梁杰看道太阳已经接近黄昏,便和台风林等人回到了自己的营寨,众人又是坐在一起简单吃了些饭便各自回营休息去了。

    城外,梁军营寨。

    朱有裕率领大军回营看到连绵数里官道两旁,到处都是大火燃烧后,残破的营帐、旌旗,还有少数战死的士兵,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这次倾全军之力本打算一举攻破汾州城,在朱温面前好好表现一番,展现一下自己的实力,也好让自己在朱温心中占据一定地位,这样对自己的前途百利而无一害。

    朱温好色,处处留情,膝下儿子就有七个,义子有四个,女儿更是有五个,其中封王的儿子就有九个,除了现在代任颍州刺史的郴王朱有裕深得朱温喜爱之外,郢王朱友珪、均王朱有贞、义子博王朱有文三人也都是深得朱温喜爱,尤其是郢王朱友珪知道其父好色,居然安排自己的妻子伺候朱温,名曰侍寝,以尽孝道,除了这四个人之外,朱温的其他孩子都不怎么得朱温喜爱,所以综上所述,能够有能力与朱有裕争夺地位的兄弟只有郢王朱友珪、均王朱有贞、博王朱有文三人了。

    其实在朝中的只大梁第一战将王彦章战死,颍州刺史无人暂代之时,朱有裕敏锐的察觉到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于是主动请缨将自己外调担任颍州刺史,果然不出朱有裕所料,两个月后,朱温下令集结全国半数兵力屯与颍州准备和晋国决一死战,朱有裕身为长子又是颍州刺史自然当仁不让、顺其自然的担任了此次大军的兵马大元帅,率领大军进攻汾州城。

    只是没想到这次不光遭受到了晋军猛烈的抵挡,而且此次大军带来的半年的粮草损失大半,战马更是四散无数,一时间,朱有裕看着眼前萧条的景象,久久不能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