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鹤记
字体: 16 + -

19,好戏 酝酿

    注意这是天坑,不是十八层地狱。

    无论男女,他或她有权跟自己喜欢或认同的人,睡觉。

    道德家们闭嘴吧。

    假道德家从来都不缺。

    挖地三尺。

    掏空地底。

    把秋妃雕像挖出来。

    还有,那两个人,他们肯定,肯定也在天坑里。

    把东西或人挖出来,然后呢?

    在一次会议上,大家对穹顶山附近出现的天坑,七嘴八舌的议论。

    罗市长问:“就这么简单,把秋妃雕像挖出来,择日再竖在哪一个公园里。另外,两个遇难的人,挖出来安葬……”

    是啊是啊,这种事又不是什么见得人的事,兴师动众,举城关注。

    挖到不是,挖不到也不是。

    那你说怎么办,让两个人就这么失踪了,死无全尸。

    啊,不是,这也不能瞒天过海啊。

    “挖,当然要挖。”罗市长说。

    哦,这事不难。这不是什么技术活。

    嗯,人死了,这么个死法,人啊,真没前后眼。

    “今天文广方面谁来的?”罗市长引颈问道。

    他们啊,来了来了,那个谁?你是广电的吧?

    我是我是。座中一个瘦高的人欠了一下身子,自我介绍说是广电的纪检书记。家里其他人都有事,他今天来开会。

    “都有事,政府协调工作会议就不重要?”政府办第一副秘书长抢在市长前面说话。

    这个,这个……

    广电的同志嗫嚅道。

    “请广电配合我做一件事,会后请留下来,我有布置。”

    罗市长说道。

    上午的会一直开到接近12点。

    大家纷纷散去。

    广电的纪检书记站起来,看到大家全部散去,问罗市长道:“市长有什么吩咐,我回去一定一字不差的把话带到。”

    “这样吧,你跟我一起去食堂,咱们边吃边说。”罗市长把手里的东西放到办公室。

    办公室就在主楼的15层,离小会议室十几步路。

    两个人并肩去往食堂。

    新的政府,食堂在西北角,步行要十多分钟。

    罗市长一边走,一边说:“我想搞一个大动作,请央视纪实频道的摄制组来江洲,具体的方案你们广电新闻部来拿,事情要搞大,不要怕影响面广我们来一个世纪之捞,对,一洞观千年……”

    “一洞观千年?”广电的纪检书记有些外行,没有领会。

    “江洲出现了天坑,这个时代,消息传得比光速还快。捂,捂不住。好呀,我们来个将计就计,来最牛逼媒体,全吸引全球眼光。然后,直播挖坑现场,我到要看看,这个天坑究竟是祸是福。”

    罗莉说道。

    “好,好计谋。”

    “一洞观千年。对,就这句话,什么秋妃,什么深洞,什么风水,什么蝴蝶谷,秘密越多,八卦越凶猛,咱们不惧,还求之不得……”

    纪检书记没有吃完饭,就直接电话给广电一把手,如此这般,又加入自己的许多想法,一时,广电的一把手也刚从食堂吃饭完毕,嘴上的油一抹,打电话给新闻办公室,通知紧急会议。

    一个崭新的策划,新鲜出炉。

    在外请不外请省以上广电专业的强手来援助,大家又切磋了一番。

    随着江洲轰动新闻的策划,江洲要变天了。

    指日可待。

    罗莉市长回到办公室,心里有些放不下,她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她忽略了。

    但脑子里怎么转也想不起是什么事。

    这事让她心里有些失衡。

    仿佛不想起来,去解决她就坐立不安。

    唉,太忙了,凭罗莉的高智商,高于常人太多的记忆力,不应该忘掉什么重要的事,想不起来。

    罗莉给自己倒了一杯浮山绿茶。

    多少年了,不管她走到哪里,她随身都会带着家乡浮山的绿茶。

    茶叶柔嫩,翠绿,香气盈鼻。

    喝一口,舒心爽肺。

    罗莉市长回江洲没几天,就直接拨电话给农林局的同志,赶紧的给浮山绿茶注册地理商标。

    做完这些,闭上眼睛,罗市长想打个盹。

    空调的声音大了那么一点点,让她有些不适应。

    可是,天气高温炎热,伏天难耐,只能将就了。

    突然一个温婉君子的形象出现在脑海里,他那么儒雅。

    白皙的皮肤,笑起来一对明显的酒窝。

    温暖如玉。

    声音磁性。

    语言特别有感染力。

    让人安静地倾听。

    正像学生时代读到过,说的是民国大师林先生,温情款款,字字珠玑,偏偏是玉树临风。

    见到他,让妙龄女子都觉得是推窗见一座山坡的景,铺天盖地而来,说不出的爽心悦目。

    他就是这样的。

    他就是这样的风景,推窗之后,直面而来,让人沉醉。

    他,就是,爱情的样子。

    清洁的初恋的样子。

    一晃十多年,她以为自己很老了,老到想不起爱情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明明是累极,疲极。

    罗莉却越来越清醒。

    裴湘繁,仿佛盛夏的凉风,带着清凉薄荷的气息。

    而且,在江洲,这样身影的男子,很少见。

    罗莉为自己的异念有些忐忑。

    多少年了,她就是一个斗士。

    她太喜欢做事。

    做有意义的事。

    她相信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周围,人分三六九等。

    她允许别人怠慢人生,碌碌无为,但绝对不允许自己浪费人生。

    没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怎么对得起来世上活一遭。

    广电那边,一场激烈的讨论正在进行。

    自从罗市长把天坑的报道计划说出来后,广电人围绕如何报道,迅速地在进行。

    有人主张请央视的人马来。

    广电是全市最大平台最全的新闻中心。

    他们本身养了几十人的剧作中心。

    其中有几个才子听到要全程直播天坑挖掘打捞,自告奋勇地说:为什么要外请,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力更生。写本子,摄影,天坑挖掘的技术问题,江洲人也完全可以搞定。

    这个,广电领导们心里是有数的,江洲的罗莉市长要的是把旅游推广当做首要任务去完成。

    罗莉市长在下午快下班时,直接打电话到广电一把手的手中,问道:“进展的怎么样?央视摄制组什么时候到?不不不,我们不要地方介入,我们花最大的代价请高手来,对,对对对,明白我的意思啦?我们只有放手一搏。是,江洲还能更糟糕吗?不要把这一次报道当做一个单纯的新闻事件。千万要放大格局……”

    这一个电话,打到广电局局长的电话发烫。

    一场足以抓住江洲全城妇幼老少眼球的新闻,天坑解秘就要大白于天下。

    有人想看那一对掉入天坑的苟且男女。

    有的要看秋妃的汉白玉雕像。

    有人甚至想巨大的挖掘机挖出金银财宝。

    或者,像多少年前地质考古专家建国先生预言的,江洲地下有一个美丽异常,神秘莫测的溶洞…………

    央视新闻制作摄制组的人还没来,人们已望眼欲穿。

    广电一把手的手机刚放下,电话又进来了,是罗市长打来的。

    看来罗莉长又想起了什么,刚才没说。

    可惜的是,局长的手机完全没电了。

    广电一把手回到办公室,凭借记忆,当然,罗市长的电话,哪个不会记住呢?

    广电的一把手立刻回拨了电话过去。

    “把裴老师请到摄制组,我会跟央视制作组的交涉,脚本的事,但凡涉及到江洲的文史地理政治等等,一律以裴湘繁老师的话为准。切记,我不再重复强调。”罗市长的声音很镇定,听不说态度立场与情绪。

    裴湘繁,文本总顾问。

    看来罗市长以过个裴湘繁老师的信任,是绝对的,不打一毛钱的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