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鹤记
字体: 16 + -

18,团圆 疑点

    颜涓若晚上7点到达江洲时,天已完全擦黑。

    一辆黑色的保时捷把他接到了湖边一家饭店。

    饭店是一处仿古建筑,竹园小径,回廊上挂着疏疏离离的腰型宫灯。风动灯影摇红,还有些韵致。

    庭院中的灵壁石假山上,缠着一条条闪闪的灯珠。

    在一个大包间,摆放着一整套红木家具,把偌大的包间塞的满满当当。

    意思很明显,气派。饭店老板的品位。

    在一张三人座的红木沙发上,廖梅如正坐着。

    颜涓若的爷爷也来了。

    颜涓若的姑姑颜涵珍也来了。她是一个人开了一辆迷奔驰**art来的。

    他的这个姑姑生性高傲,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很有古代士人之风。在一个文化单位做中层干部,平时做做学术研究。

    颜老省长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招呼着:“涓若,坐爷爷身边来。”

    颜涓若的爷爷做过省长,如今人们习惯了这样称呼他:颜老省长,或者叫他颜老首长。

    颜涓若迈开长腿坐了过去。

    “怎么瘦啦?在外面吃的不好?听你妈说,从美国回来你又去了拉萨,去哪里做什么?为什么不直接回来?今年换工作了没有?下次不要换工作了,直接回来,爷爷的老面子还在,让他们安排一个。涓若你喜欢做什么工作呀?说来爷爷听听……”

    颜涓若似听非听,他实在疲累至极。

    但身为孙子,承膝下之欢,他这是懂得的。

    爷爷老了,但待遇在那里。平时一般在家里,有四个人为他提供生活服务,全是省委办公部门来员。后来,颜老省长建议,从部队里挑选两个年轻人,说是锻炼锻炼他们。

    这四个人,一个是专职司机,一个管采买接待等应酬杂事,一个是管读报上传下达各种会议精神,还有一个做饭,相当于部队的炊事员。

    就这四个其实还不够用,后来省里又从政府的绿化管理人才里,选了一个中年妇人,专门把颜老省长家里的大院子整理出来,这个物管人的女人还管着家庭的保洁工作。

    因为呀,市场上的东西让人不放心,自己在院子里种蔬菜水果,只要一个懂行的人,就有吃不完的蔬菜。

    水果也有应季的,老省长有糖尿病,夏季院子里长的黄瓜,他也是吃不完的。

    “爷爷,你活的是越来越欢啦,头发还是黑的多白的少呢……”颜涓若坐在爷爷身边,讨爷爷的喜欢。

    “我呀,让医院的医生做了一个全身检查,我的老骨头呀,医生说骨密度相当于55岁的骨密度……上回跌了一跤,自己爬起来,瞧瞧一点事也没有……”

    今晚开饭已经迟了,因为等颜涓若。

    江洲的菜一半湘菜系,麻且辣,一半是淮扬菜系,相传当年吴国的兵士曾大量大量地从长江中下游的镇江移师江洲。

    这些年轻的兵士,后来就长住在了江洲,繁衍后代,生生不息,但生活习俗还保持了长江与运河交汇的城市镇江的口味。

    那里的人爱吃清淡但食材相当考究的淮扬菜。

    湖鲜,河鲜,自然是菜肴中的上等美味。

    颜老省长看着七七八八颜家的近亲,象征性地端着酒杯,要酒桌上致祝酒辞。

    颜老省长讲话中,反复提到孙子学有所成,被美国政府盛请挽留,留在了美国数一数二的大公司做基金投资。

    颜老省长其实并不懂孙子在做什么,但爷爷是个大人物,他的孙子在这种场合不大吹特吹,更待何时?

    颜涓若坐在爷爷旁边,装聋作哑。他爱吹,就吹吧,一个快90岁的老翁,虚荣心就是一颗年轻的心。

    偏偏这时朱绣发了信息来:“殿下,一别十数小时,安否?”

    颜涓若拿着手机,竖得直直的,装做在看,实际上扫了一圈,然后发送给朱绣的微信。

    对着59秒的微信,朱绣一眼就看出了哪一个是廖梅如。

    “我的个天”,朱绣叫了一声,她真的被视频中的廖副市长的气质与容貌镇住了。

    即使50岁,依旧倾国倾城。

    即使50岁,依旧花容月貌,亭亭玉立。

    上天造人,果然是偏心得很。

    廖梅如的工作,经常离不开会议,坐在主席台上的她,端庄秀丽,鹤立鸡群。

    任何场合,任何人举着相机,手机拍照,廖梅如肯定是焦点,是中心,这一点根本不用说。

    今天的廖梅如穿一身凯撒牌的淡果绿套装,脖子间围了一条白色的湘绣方巾。举手投足,充满韵味。

    一桌家宴,目的是给颜涓若接风洗尘。

    爷爷自顾自的吃饭,喝了一点点黄色扁瓶子的四川白酒,一两而已,看的出爷爷的确很高兴。

    吃过饭,已很迟了。

    颜涓生累到脑子缺氧,心跳缓慢。

    他现在最想的就是立刻把自己放到床上,睡过去。

    可是,最烦人的就是宴请吃饭,虚头八脑,没完没了。

    90岁的爷爷精气神真是杠杠的,也没有要散的意思。

    还是清高的姑姑先发话:“我看酒足饭饱,侄子跋山涉水的,一定是很累了,吃饭就到此吧?”

    “好。”

    “好的。”

    大家纷纷响应。

    唉,总算熬到头了。

    陪客的人陆续告辞。

    就剩下妈妈廖梅如、姑姑颜涵珍、颜老省长、颜涓若,还有两名等在外间大厅里的专职司机。

    “涓若啊,跟爷爷回去,有一样东西你爸爸说过让我转交给你。我啊,也是见到你才想起来,没有见到你,就一点也想不起来……”

    “哦,可是,今天我想回自己家住。”颜涓若说。

    “什么?回自己家?你小子,爷爷家不是你家啊,你小时候就是在爷爷家吃住的,忘啦?”

    “爸爸,有什么东西,我明天让人去取。”廖梅如说。

    “也没什么要紧的东西,就是涓若的爸爸画过的册页。我看那东西也没什么用,想扔掉,可是,又好像记得他爸爸最后一趟回家,说过让我把这册页交给涓若,要让涓若保管。”爷爷回忆说。

    颜涓若的爸爸在几年前意外的死亡,这在江洲以及南湖省是一件大新闻。

    虽然颜涵瑛与廖梅如当时已经离婚,但到底曾是结发夫妻,廖梅如消沉了一段时间。

    “涓若,坐姑姑的车吧?我们一起回你爷爷家。”颜涵珍说。

    “涓若,来,坐这辆车……”颜老省长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命令道。

    “是,爷爷。”

    颜涓若坐上了爷爷的豪华版奔驰suv。

    老爷子这些年,动辄带上他的家当,让司机开着去省内省外见部下,所到之处,政府接待办的人全天候陪同。

    这在当下是三令五申禁止的。

    但从枪林弹雨中杀出一条血路的老干部颜老省长,脖子一梗,说道:“来查我呀,我到要看看怎么处理我……”

    颜老省长每年春暖花开都要去一两个市,吃住十天半月,那花销是相当大的,阵仗也稍显腐败。到了冬季,他是一定要往南方养生的,什么红头文件他也不在乎。

    但廖梅如作为颜老省长的媳妇,一点都没办法,因为,她与颜涵瑛离婚了。

    要不是颜涓若这根独苗还活着,平时廖副市长根本就与颜老省长没什么交集。

    廖梅如坐上她的黑色保时捷,扬长而去。

    这辆座驾,还是前夫颜涵瑛送她的,作为唯一的赠物,她一直坐着。

    江洲人都知道这辆车的来龙去脉。

    颜涵瑛在离奇的死亡之前,曾是一家大国企的一把手。

    颜老省长的大院子在老街区,老政府旁边的一条巷子里,三月底,这条路上婆娑的大樟树,散发着特有的馨香。

    院门前的一角有十数根淡竹,长的十分苍翠。进了屋子,上下有三层,没有电梯,客厅不大,塞满了木架子的沙发,不好看,但尺寸大,结实的很。

    客厅通向前院的门口,有一盆老桂花树,这桂花树少说也有30多年了,颜涓若生下来它就在那个地方活着。

    姑姑颜涵珍打了个招呼,到二楼她的领地休息去了。

    颜老省长有一亩多地大的前院子,全分门别类地种着蔬菜。

    整个一个农家乐。

    这风格,让颜涓若觉得匪夷所思。

    在夜色下,这农家院还散发着恶心人的大粪臭。

    可恶的很。

    爷爷进了门,在客厅的大沙发上坐下来,喘了会气,说:“涓若,你去三楼东边的屋子里,五斗橱的第一格,取一个画册册页来。”

    涓若说:“爷爷,明天吧,我这就要去睡,倒时差,知道吗?我都睏死了。”

    “哦,看看,人老了,想不起来了,快,那你就在三楼那东边屋里睡。我呀,让勤务员把屋子打扫了,被子啊全是新疆的长绒棉絮的,好着呢。上去吧,啊,上去就睡觉。明天就在这里吃饭,哪儿也不许去。后天啊,跟爷爷玩去……”

    “哦。”颜涓若得到指令,三步并做两步上了楼。

    颜涓若上了楼,本想倒头就睡,但他一直有一个想法,他不相信他的父亲会失足坠楼,其次,凡事不会因为坠楼而告终结。

    父亲的死离奇,一直是个谜。

    廖梅如无法接受颜涵瑛是坠楼而死的事实,但她一直坚持不让司法部门介入彻查,她叹息说道:人各有命,让他安息吧,人不能死而复生。

    所以爷爷说,涓若的爸爸在最后一次离家前,叮嘱爷爷一定要把一个册页交给他,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颜涵瑛喜欢收藏字画,他没有留什么值钱的字画给家人,却强调他曾经因为喜欢画画,画了一个册页,临走时惦记着这个册页,让颜老省长记住,颜涓若回来时,一定转交给他。

    什么值钱的册页,要收藏字画,名家名作有的是,就是在世的当代大画家,以颜涵瑛当时的财力与人脉,根本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为什么对一本他从前的写生册页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