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鹤记
字体: 16 + -

32,深宫 幽情

    “那个孩子”,是秋妃对芦零王的特殊称呼。

    谢锜叛乱的敉平,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具有巨大的政治意义。

    许多人都小看了他,以为他只是个匆忙上阵的少年皇帝。谢锜叛乱被镇压,举国的藩镇势力得到收敛。

    庙堂之上,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力挽狂澜,辅弼少年皇帝,重振国威,从宏观上向世人宣示了朝廷挑战藩镇自固的信心与决心、策略和勇气。

    芦零王作为一个年轻的皇帝,头脑是清醒的。他深知藩镇只不过是乱臣贼子,跳梁小丑而已,而卧榻之侧的所谓肱股之臣,以及更庞大的伺机篡夺朝廷大权的网,潜伏得更深,到时候致命,这才是真正的祸患。

    芦零王给自己定下的策略是:收拾人心,充实国库,厉兵秣马,山河完整。

    步骤之一:对谢锜叛党一案不搞株连;

    步骤之二:将没收的谢锜的巨额财产返还给各洲,抵扣当年的赋税;

    步骤之三:州、郡官员全部推倒,重新派员,所有地方官员统归朝廷节制,节度使与地方行政事务脱钩;

    步骤之四:新启用一批朝廷要职官员,德能政绩采用考核机制;

    步骤之五:取消世袭制……

    “秋风起兮雁南飞”,升迁的,罢免的;失势的,重用的……一幅浮世绘,道不尽乱世的惶恐。

    那一年是为短命王朝的复兴期,一度人心思齐,百姓安居乐业。

    既然不搞株连,匆忙中被发配出去的秋妃,在经过几日丧家的逃亡之后,得到赦免令,暗中与京郊的弼马温父亲刘道檀揖别,与两个押送她的小兵原路返回。

    到了宫墙外,两个小兵先进到宫中例行汇报,又得到御史大夫赵玦等的暗中帮忙,秋妃二度进宫。

    “花落深宫莺亦悲,白头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枕上题诗赠予谁?”

    宫中成千上万女子的挣扎与呐喊,有谁知?有谁怜?

    失去了谢锜,失去了爱情,现在又失去了自由。

    那些日子,秋妃度日如年。

    在宫中,能够说上话的也就是一两个最下层的宫女。不能多走半步路,不能多说一句话。

    这就是谢锜在与她分别之时说的“籍没入宫”?

    她开始对自己的命运担忧起来。

    她的一生也许真的被谢锜耽误了,只有这时,她才明确这一点,从前,与谢锜情侬意侬,虽然有时不免胆颤心惊,但羡慕她的人更多,那份虚荣,那份如在云上的日子,让一个年轻女子如烈火烹油,让多少人好不艳羡。

    可是,秋妃并不肯向命运低头,她只有十七岁,如花美眷,雄心还在。

    现在的问题是,她必须与御史大夫接上头,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可是,自从进宫后,许多天过去了,她被幽禁,行为不便,根本不可能再见到赵大人。

    机会都是人创造的,她相信她会找到机会,或者制造机会。

    壁垒宫墙,幽深庭院,潇潇秋雨,孤独长夜……

    许多个无聊漫长的日子,她想起了谢锜。

    是的,那一年,她求了爹爹,去向长山郡的王石山知府大人开口,她要当一名女兵。

    还是在她很小的时候,她就听别人说过,军中的女兵多么漂亮风光。那时她并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但有一个信念是肯定的,要靠自己养活自己,不做别人的附庸。

    王石山看在刘爱莲的爹有一手好木工活,府里大大小小的木工活,不用衙门里当差的吩咐,一应做得好好的,桌子板凳床架轿子车辇,没有刘道檀不会做的活,且不计报酬。

    那时候,刘道檀的老婆还在,是个能干的本地女人,寺庙建好后,夫妻二人,经常到寺里做义工。

    刘爱莲如愿参了军。

    后来,后来的后来,她才发现,军里的最高统帅,名震江湖的一号大人物,就是那个骑高头大马,在旻元寺出现的大胡子男子。

    想到这里,朴树的叶子纷纷飘落,阳光温暖如被窝一般。

    那是一个少女曾经的绮丽美梦。

    那个高大到天上去的魁梧男子,军中人无一不对这个男子仰视。

    要是能够与这个人说上一句话多好。要是这个男子认识我刘爱莲多好?军里几万人,女兵也有二三百号人,个个能歌善舞,长的个个都美不可言,大将军怎么可能认识我这个黄毛丫头呢?

    有一次,刘爱莲遇见了生命中第一个知己,郦梅仪。

    是在冰冷的水边,女兵们自己洗衣服,河水还没有结冰,水很大,清澈可见底,“哗哗哗”地向下游流淌。

    就是那一次,郦梅仪给了羞涩腼腆的刘爱莲一个笑脸,主动跟她打招呼。

    刘爱莲记得郦梅仪说:“爱莲,你也来洗衣服?”

    这句话,近来经常在她耳边响起。

    郦梅仪是个体型偏胖的成熟女人,皮肤白得像阳光一样。那天的河边,阳光的光点在水面上跳舞,梅仪的脸非常美,笑容更美。

    刘爱莲在心里想:世上怎么有这么美的女子?

    那一次,郦梅仪主动跟她攀谈,告诉她住的军帐是几号?她多大年纪,是哪里人。是一个热情亲切的姐姐。

    刘爱莲后来却没有去找她,因为,因为什么呢,刘爱莲自己也不清楚,可能是她对女人向来迟钝吧。说到底,她到军中来,只为了那个权力最大,本事最大,能呼风唤雨的男子的。

    秋妃摇摇头,往事如烟。她一向原谅自己,年轻,任性,有什么不可以!不找权力最大本事最大的男人,难得这世间有女人甘愿找一个无能的窝囊的男人过日子,如果是这结果,哪为什么要把自己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