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鹤记
字体: 16 + -

20,一生 无端

    两千年的历史景深,要挖掘一个宫中女官的真实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网络时代浩如烟海的穿越小说中,秋妃的影子无处不在,但每一部都只能是演义。万言《枕鹤记》原作里,有数不清的碎片、飘絮,需要去拼接,捕捉。

    就比如说,秋妃与弟弟刘雨锡,执行谢锜的谋逆任务,失败后,刘雨锡被腰斩,秋妃因为教习芦零王有功,被匆匆按到皇位的芦零王赦免罪行了,只让她发配回原籍。可是,对于秋妃而言,何其不甘心。

    她在发配的路上,手拿屠刀,杀心渐起,冲出突围后居然又回到了宫中。行不改姓,坐不更名。这其中的艰难险阻,谁能想象?这勇气,谁能相信?

    好了,按照唐老斋的故事线索,当然,陶斯然后来也认可了,刘雨锡在旻元寺大和尚及众和尚的助念下,迅速地投胎转世了。为此,女巫赵岫想法子也到了宫中。赵岫与秋妃是怎么接上头的?这两个野心家、阴谋家女人,共同制造了一个故事,蓝本是:毗零王在被砍头的那一夜,上半夜,熄灯之后与刘爱莲一炮而中,秋妃她怀上了。这个娃就是刘雨锡的转世之身,大名叫赵鹤。

    这版本,删减了太行山深处借某寡居多年妇人的肚皮,替换成了秋妃的肚皮。

    当然,这个版本只是准备造势用的,如果机会成熟,篡位成功,那赵鹤就是秋妃与毗零王的孩子。

    这个编好了待用的版本,一直没有用上。

    瞧瞧,为了赵鹤的将来,这两个曾经宫斗的失败者,一手操纵了少年的芦零王。

    故事的错综复杂,其程度足够谋杀数以亿计的脑细胞。

    稍慢,还是来看看陈宸版秋妃小传的后半段,毕竟,著名学府哈佛暴冷专业毕业的博士生陈宸,还想着通过自己的码字,获得唐老斋的青睐。

    秋妃的人生后半段,以下是陈宸版本精彩呈现:

    漂亮的女人,漂亮又有智慧的女人,命运想平凡都不可能。但进了宫,等于关进了笼子终身幽禁。但不进宫,大计无法实现。

    正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经历过大起大落之后的秋妃,意兴阑珊,也许是对生命中第一个男人不能忘记,入宫之后的秋妃,再也不施粉黛,与从前美艳俏丽的秋妃判若两人,整天只以一张清淡平静的素颜面对众人。

    时隔不过几天,宫中物是人非。卫军被谢锜的亲兵消灭得一干二净,宫中老人被大换血,新上位的皇帝不相信身边任何一个老人儿。

    重新混进宫中的秋妃低调到尘土里,求得了生存权。

    她从未想到,人生另起一行,还有新的人生将要开启。

    有一次宫中宴会,芦零王问起:“听说宫中官妓有一个人,喜欢自己作词唱曲,此人是否在宫中?”

    秋娘怀抱一把青桐木古琴,从众多宫妓中缓缓走出,躬身行过大礼之后,拨琴弦,发清商,再度唱起《笙歌处,有凤来仪》。

    这一曲改变了秋妃的命运,她成了芦零王的贴身宫娥。芦零王看看秋妃,觉得似曾相识,但细究起来又不像。

    “你叫什么名字?”王问。

    秋妃跪在一丈之外,低着头说:“草民刘氏拜见皇上。”

    “抬起头,让寡人看看。”芦零王说。

    秋妃抬起头,古琴横放在面前。烛火摇曳处,那张脸朦朦胧胧。

    大臣中有人窃窃私语:“哦,此女莫不是谢锜的妾侍,刚刚被宣发配回原籍?”

    “这个,老臣以为不是同一人,年龄上有出入,罪臣之妾十六七岁,这个,这个嘛,30多岁的样貌。”

    “一个女人,哪有这么大胆回到宫中,借她胆子也不敢啊。”

    “那是,那是。”众人附和道。

    芦零王看到的秋妃,长跪在不远的地方,素衣素颜,的确很像曾经教习他的嬷嬷,但身段姿态上老了许多。但不管什么说,总有些许亲切感。

    芦零王即位之初,国家弊病太多,想要以严刑峻法来整顿一番。秋妃得知后,有一次进谏道:“周代的成康盛世,是您应当学习的,为何非要向秦始皇看齐呢?”

    芦零王为自己感到庆幸,他以为秋妃再世,专门是来辅佐他的。

    内宫的宦官势力渐渐强大。政权和军权都操控在宦官手中,几任短命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来废立,这是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的情况。

    藩镇之乱,伤的是筋骨,而宦官之乱,损的是心脏。

    秋妃在宫中积累了不错的人缘和口碑。

    也就是这个时候,赵岫带着赵鹤到了宫中。

    赵岫这个女子十分能干,野心非常大。到了宫中,她先是搭上了秋妃这条线索,审时度势,她很快发现,朝廷中的实权是在宦官手中,通过劝说,秋妃拿出了巨额财产交给赵岫打点,这些财产是谢锜用来讨好她的,也有自己在宫中的积蓄。

    赵岫的劝说最重要的一点,抓住了秋妃的心,这就是赵鹤。

    秋妃为这一理由激动得乱抖,她本来就不相信她的哥哥刘雨锡会一命呜呼,她坚信刘雨锡即使变成厉鬼,也会像翻牌一样,一翻就到阳间来。

    细看眉眼,刘爱莲家强大的基因,容长脸,单凤眼,原汁原味。

    两个有野心的女人联手,在宫中呼风唤雨。经过剧烈的政权变动,宦官的势力更加无法无天。

    可怜的芦零王仍旧把秋妃当作教母一样的人物,在广大却没有人情味的宫中,寻找一点依靠与支撑,他充分地相信秋妃的忠诚。

    哪知,秋妃的身上与心里寄放了谢锜的贼心、野心。

    芦零王已经长大,他看不惯宦官的嚣张气焰,暗中与左臣右相策划除掉阉货首领。

    谁知隔墙有耳,秋妃把消息告诉了赵岫。赵岫与儿子一直觊觎着皇位,她认为赵鹤是奇胎,皇帝宝座非他莫属。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谢锜大将军没有成功的事,秋妃仍然没有成功。宦官中求大富大贵,讨好皇上的大有人在。宦官势力再强大,也斗不过正主。小宦官向皇上告发了宦官谋位夺权的事。

    芦零王大怒,下诏将秋妃削籍为民,驱逐出京。

    秋妃一夜悲白发,回到故乡江洲,也许永世不得翻身。

    她无亲可投,只能住在半山腰的寺观中。穷困潦倒之际,她遇到了一个故人。

    你道这个故人是谁?

    她竟是前朝宰相谢实甫的孙子,罪臣、原江浙淮节度使谢锜,也即秋妃第一个情人的儿子,谢颐。

    当他还是孩童时,在江洲,他与她就见过面。

    两小无猜。

    那时的她,红唇白齿,绿衣绿裤,像一棵迎风摇摆的小树;一身绫罗绸缎的他,世袭贵族出身,小小年纪却满腹经纶,英俊秀气。

    诗人管牧之有感于秋妃的故事,曾作诗云:

    “江洲水滑洗凝脂,其间秋妃者,不劳朱粉施……”

    天生一个尤物。

    后人莫不嗟叹。

    然而,五载后,秋妃与谢颐,一个视力失明,在撷骊阁的一场火灾下丧命。一个遭遇兵变,为了躲开血腥杀戮,一个人躲到湖畔附近,冻死在某个三九寒冬的冰天雪地之中。

    陶斯然开始硬着头皮看陈宸写的秋妃小传,看到头,想不到脸上竟有两行冰冷的泪。

    陈宸写的秋妃小传,唐老斋会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