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匠
字体: 16 + -

第四十三章 采访

    热烈的掌声在李樘耳中是那样的刺耳。自己认为是巅峰之作的《浩浩荡荡》没有败在名家之下,反而输给了一个从未听过名字甚至不知道成年了没有的孩子。自己的得意诗作,败给了一个歌手,还是压根就不知名的歌手的一首歌词。

    曾经的自己意气风发,甚至在入场前便大言不惭的表达着强烈的获奖自信,如今说出去的话便像是一记记得巴掌。可以预见,明天记者不定会怎么报道自己,大言不惭?徘徊在文学圈外的畅销书作家?失败者?

    闻青从听到自己获奖开始就陷入了懵圈状态,没有获奖的准备不代表获了奖自己不高兴啊,两辈子自己都是普通青年,第一次获得了华国四大文学奖外最具含金量的文学类奖项,虽然只是散文而不是小说,那也是了不得的荣誉了。

    闻青连后面刘牧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大家鼓掌他也傻呵呵的跟着鼓掌。看到大家上台领奖,闻青被左侧的大叔提醒,才知道要去上台领奖。而周云鹏则是由工作人引领了上台,闻青刚好碰上,就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对方的手,扶着周云棚上了台,对方也是十分激动,轻声了说了声谢谢,声音很沙哑。

    给闻青颁奖的是刘牧,从对方手中接过这个奖状,闻青也是激动的不知所措。还好不用发表感言,只是获奖者拍了几张单独照最后再合照。

    合照的时候,没想到管莫竟然主动的拉了自己一把,示意自己站在他的身边靠人群中间的位置。闻青一脸莫名,不知道对方怎么会知道自己。

    下台的时候闻青一直想问,但不知道怎么开口。

    “闻青。”对方先开了口。

    “管老师。您认识我呢?”

    “我和郭祁宏是老朋友了,你在他那待了那么长时间,他可是没少向我提起你这个话剧界的明日之星。不过嘛,如今你也算咱们文学界的一员了。”

    “哪里哪里,都是郭老师谬赞了,我那三脚猫的水平,上不得台面的。”

    “太过谦虚可不是美德,你的剧我看过,非常不错,老郭的话可没多少水分。”

    “嘿嘿,可不敢当您这么说。管老师您也看过《暗恋桃花源》呢,真是感谢您捧场。”文青傻呵呵的挠头。

    对方一脸笑眯眯的样子,虽然在华国文学家算得上最顶尖的那批人,但是一点架子都没有,就和隔壁的老大爷一样。

    “可不止你的《暗恋桃花源》,《南海十三郎》我也看过,我不懂粤语,但是国语版的剧本看过了,在你这个年纪能写出这两部作品,难能可贵。”说完还拍了拍闻青的肩膀,一副小伙子我很看好你的姿态。“说不准过不了多久咱们还能在这聚一次的。”

    “啊?”闻青没弄懂对方说这句是什么意思。”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小闻,你很不错。期待你今后的作品。”

    说完留下一脸懵逼的闻青傻愣愣的站在原地。

    周围其他人也是十分诧异,原以为这个年轻的不像话的获奖者压根就是和周云鹏一样的偶然异类,没想到竟然和管莫这位大神认识,而且看管莫刚才的神色,明显是十分的赞赏并看好这位年轻人。

    台下的李樘看到这一幕,眼睛微眯,觉得自己找到了闻青能够获奖的原因。对方绝对有着自己所不知道的强大背景,连管莫这样的文学界大佬都在为其背书了。

    闻青的那篇散文李樘自己也看过,确实很出色很有深度,但是李樘觉得自己的作品更胜一筹。而且,《你的老去如此寂然》这样的作品,李樘觉得一个这么年轻的少年不可能有这样的思想深度,十有八九是找人代笔,然后刷奖项,入体制内。这不正是那些背景深厚的人常干的吗?

    李樘啐了一口痰,也没有理会服务人员嫌恶的神情,心底想着:“去tm的二代,老子依旧是最优秀的。”恢复了似有似无的笑容,大方的走出门去。

    而此刻,门外的大量记者已经迫不及待的等着里面的人出来,这次的人民文学奖可以说是话题十足。

    最被看好,进门前还满脸自信的青年诗人李樘空手而归,民谣歌手凭借一首歌的歌词获得了诗歌奖,散文奖颁给了年龄最小的入围者更是跌爆了众人眼球。闻青这个名字大家都听过,但是究竟长什么样,现场记者中还真没有人知道,此刻回忆起来,都意识到了之前进去的一个疑似工作人员的十八九岁年轻人,可能就是散文奖的获得者——闻青。

    人民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这可是能够上头版的重大爆点。

    闻青一出来,记者们便围了过来。两辈子都没遇到过这阵势,也是一时无措。

    “闻青,请问你获得了本届人民文学奖有什么想说的?”

    “啊,有啊。该吃晚饭了,肚子挺饿了。”说着闻青继续装傻充愣的笑,还十分逼真的摸了摸肚子。

    “闻先生,你对你的竞争对手的文章怎么看?”

    “怎么看?当然是杂志上看咯。《人民文学》杂志,你值得拥有。”

    众人晕倒,没想到严肃文学圈子里出了这么个逗逼角色。但是偏偏年纪又这么小,这样说就无伤大雅。

    “你这样的不屑回答的语气是不屑吗?”有记者不满闻青的回答,觉得对方年纪小好糊弄,不怀好意准备挖坑。

    闻青看向提问的那个家伙,贼眉鼠眼的,明显打着什么坏主意。伸出双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请大家安静一个一个问,谢谢配合,放心我不会跑的,好不容易打扮这么帅气,不上个镜头可惜了。”说完对着镜头自恋的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刚刚提问的这位当记者可惜了,联想这么丰富,脑洞大到只剩下脖子了不去写小说真是浪费人才。说不准明年的今天你也能得到人民文学奖,我看好你哦。”

    刚刚提问的记者还准备说什么,闻青点了另一个举手的女记者,来的都不是娱记,因此素质高上很多,刚刚那位挖坑的算是特例。

    “闻先生你好,我是燕京日报的记者,请问您作为人民文学奖设立以来年纪最小的获奖者有什么特别话的相对大家说的吗?”

    “嗯,万分荣幸,感谢人民文学杂志能够将该奖项颁给我,其他前辈的作品我也有幸拜读过,只能说我对自己能获奖感到十分的庆幸。”

    “庆幸?你是对自己的作品不够有信心吗?”另一位记者抓住闻青的用词追问。

    “不想鸡蛋被认可的作者不是好厨师?”

    众人一脸黑线,这什么跟什么。

    “闻青先生,你这么年轻就获得了人民文学奖,对自己以后的作品获奖的信心吗?”

    “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闻青先生,请问您对获得了诗歌奖的周云鹏怎么看?”

    “嗯,周先生的歌挺好听的,想和周先生合唱一曲。”

    “闻先生,颁奖前您、周云鹏、李樘被称作本届人民文学奖的三匹黑马,您和周云鹏都获了奖,而李樘双作品入围却空手而归,您怎么看?”

    “黑马?我觉得我挺白的,你们不许说我黑,谁再说我跟谁急。”

    闻青完全不接招,但年纪摆在那里,你们不能一大群人为难一个看上去不知道成年没有的少年。

    “闻先生,您一直在逃避我们的问题,能正面回答一下吗?”

    “不是一直正面答得吗?难道你们看到的是侧面,哦,不好意思这边的记者同志,我转过来对着你们好了,这样就正面了。”

    看着记者完全不想散去的样子,闻青想着得赶紧逃,说着便作势要走,众人紧紧跟随。

    “你们不要这么跟着我嘛,奖金就一万块,你么这么多人我可请不起你们吃饭的。”

    闻青加快了窜逃速度,而逃走的方向上也有一人被记者围着,正是自己刚才的邻座——李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