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成君终还,复仇之慰
回到皇宫,再次登上承天殿前一级级的石阶,承汲的每一步都是那样端正持重。
见其归来,鲍直本欲迎上前去;后见天师立于原地不动,便索性抑住了脚步。
“天师!鲍将军!”承汲躬身行礼。
此刻,与其相对而望,天师之神情耐人寻味。
“王府那边……”“将军安心,王府一切安好!”
“他……”“我已经将他送到了他该去的地方!”
稍稍一顿,承汲转而对天师说到:“稍后,岳之麓岳大人便要入宫了!”
“好!我全然知晓你的心意,更深知该如何去做!”……
原来,承汲将因饮下“索魂丹”而熟睡的袁成君送到了岳之麓的府上,一番倾言陈述之后,嫡亲皇孙多年庇隐于外之真相终见天日。
入宫之后,在天师一一陈情、凿凿鉴实之下,岳之麓不禁感泣万千、泪湿衣襟。
而后,见袁成君渐渐苏醒,他将其抱在怀中,口中连连道:“苍天有灵,祖宗护佑,我袁氏江山终得后继之君!”……
这一夜,再次来到青玉湖边,迎着那阵阵而袭的凉风,承汲与天师并肩而立。
“你终是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是!或许,这就是上天赐于我的旨意吧!”
“我曾不止一次地设想过,若你为君,这袁氏天下必施仁厚!”“如今,姚宝天虽不在了,可袁承汲却只能是袁承汲!”
说罢,承汲仰起头,一息长叹。
“能否告诉我,昨夜,你是如何做出了抉择?”“昨夜,就在这青玉湖岸边,我问断于我爹生前留下的那只锦囊。”
“锦囊?”“冬日寒,万物萧萧,银雪茫茫路渺渺;抬望眼,空仰天啸,一声业儿春来到!天师应该还记得,昔日,正是那锦囊中、布帛上的一首诗,一首印记下我爹与皇叔手足情义之诗,证明了那替死之人就是袁承汲!”
“原来,端亲王留给你的那只锦囊乃是危急一刻的救命之物!”“是!只不过,这一回,也是最最关要的一回,它却没能给我任何指点!”
“为何?”天师紧跟着问到。“昨夜,我才将其自怀中取出,正要解开系绳之时,一阵风猛然掠过,竟将锦囊夺而入水;眼见水底骤起之急流相挟,就这样,那锦囊再无可见了!”
“失于求问,冥冥天意;端亲王虽在天有灵,却还是要你自己去做这个决定!”“是!唯有如此,无论今后如何,我才能真正的无怨无悔!”
此刻,望着宁静的湖面,天师一声轻叹。
“承汲,你可知,昔年,端亲王死后,皇上为何要将你们兄弟俩赶尽杀绝吗?”“断其血脉,以绝后患!”
“事实上,皇上意欲所绝之患,其根源并非父之遗害,而是子之天命!”
“天命?”
刹那间,承汲心头闪过曾经的一幕。
“皇叔万安!”“好!好!想不到,端王爷的宝儿生得如此俊俏!瞧这眼睛,莫非是吸取了天地日月的精华,眼神这般通透明亮!宝儿,皇叔的儿子也有一双充盈着灵性的大眼睛,和你一模一样!”
“皇上,犬子万万不敢与皇子比肩!皇子是龙种,这样的天降贵胄,又岂是宝儿可堪相较的!”……
“皇上曾亲口对我说,端亲王死后,他的儿子万万留不得;倘若允其一命,日后,难保不成无可逆转之大势!”“原来,那一夜宫廷宴饮之上,只此一见,皇叔便预料到了今日之种种!现在想来,与其说心疑端王意图谋逆,倒不如说唯恐其子偷天换日!”
“可你没有!最终,这天日还是给了袁成君!”“今早,将其带到岳大人府上之前,我亲手将锦盒中的那颗‘索魂丹’送到了他口中!”
“可事先,你早已换了那丹丸!”“姑且将令人暂眠、略失新记的归心丸当作索魂丹吧!那一刻,望着袁成君以甘甜之露一同饮下,就算是对四叔的安慰、对自己最后复仇的慰藉吧!”
“明日,先帝下葬;后日,新帝登基!”“明日,我会在明日求新帝一个恩典!”……
次日晨,承天殿内寝之中,承汲面见新君。
“奴才姚宝天叩见皇上!”
转头望向岳之麓,得示意之后,袁成君开口道:“请起!”
“来人啊!君前赐座!”岳之麓接着说到。“奴才不敢!”
“清早前来,姚护卫可有要事?”“回岳大人,奴才心怀一事,跪求皇上恩典!”
“姚护卫尽可直言!”“今日,先帝安葬,遵宫中规仪,近身侍奉先帝之宫人奴婢皆须随而殉葬。”
“昨夜,梦寐之中,楚公公已随先帝去了!”“楚公公侍奉先帝数十载,得此追随而去,可谓心愿得偿!但楚公公生前曾有一愿,而今,奴才不得不代之一诉!”
“不知公公有何未了之愿?”“留得心之徒——同公公之命,以求来日侍奉新君左右,尽忠孝、全恩义!”
“楚公公久侍君王,其念恩尽忠之心天地可鉴;如此,其亲授之徒,断断乃上佳之人选。与其弃身而去,倒不如承师之续,存命而保、承恩新君!”“奴才叩谢岳大人!”
“新帝广施恩德,姚护卫还是叩谢皇上之恩典吧!”“是!奴才叩谢皇上恩典!”……
待承汲退出之后,袁成君走下龙椅,来到岳之麓身前。
“岳大人!”“臣在!”
“方才,我……不不不!是朕!朕为何要恩准姚护卫之求?”“皇上,姚护卫乃护君、举君、拥君之功臣,其合乎情理之求,自需恩允啊!”
“来到皇宫之前,朕的确见过他;当时,他还与朕言说了许多;其间,他亲口告诉了朕他的名字,可现在……现在朕却怎么也记不清了!”“无妨!老臣可以告诉皇上,他的名字是姚宝天!”
“姚……姚宝天?”
此时,袁成君微微皱了皱眉。
“皇上,您一定要记得老臣之言,明日登基大典之后,天师与姚护卫皆需施以重重之恩赏!”……
见其归来,鲍直本欲迎上前去;后见天师立于原地不动,便索性抑住了脚步。
“天师!鲍将军!”承汲躬身行礼。
此刻,与其相对而望,天师之神情耐人寻味。
“王府那边……”“将军安心,王府一切安好!”
“他……”“我已经将他送到了他该去的地方!”
稍稍一顿,承汲转而对天师说到:“稍后,岳之麓岳大人便要入宫了!”
“好!我全然知晓你的心意,更深知该如何去做!”……
原来,承汲将因饮下“索魂丹”而熟睡的袁成君送到了岳之麓的府上,一番倾言陈述之后,嫡亲皇孙多年庇隐于外之真相终见天日。
入宫之后,在天师一一陈情、凿凿鉴实之下,岳之麓不禁感泣万千、泪湿衣襟。
而后,见袁成君渐渐苏醒,他将其抱在怀中,口中连连道:“苍天有灵,祖宗护佑,我袁氏江山终得后继之君!”……
这一夜,再次来到青玉湖边,迎着那阵阵而袭的凉风,承汲与天师并肩而立。
“你终是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是!或许,这就是上天赐于我的旨意吧!”
“我曾不止一次地设想过,若你为君,这袁氏天下必施仁厚!”“如今,姚宝天虽不在了,可袁承汲却只能是袁承汲!”
说罢,承汲仰起头,一息长叹。
“能否告诉我,昨夜,你是如何做出了抉择?”“昨夜,就在这青玉湖岸边,我问断于我爹生前留下的那只锦囊。”
“锦囊?”“冬日寒,万物萧萧,银雪茫茫路渺渺;抬望眼,空仰天啸,一声业儿春来到!天师应该还记得,昔日,正是那锦囊中、布帛上的一首诗,一首印记下我爹与皇叔手足情义之诗,证明了那替死之人就是袁承汲!”
“原来,端亲王留给你的那只锦囊乃是危急一刻的救命之物!”“是!只不过,这一回,也是最最关要的一回,它却没能给我任何指点!”
“为何?”天师紧跟着问到。“昨夜,我才将其自怀中取出,正要解开系绳之时,一阵风猛然掠过,竟将锦囊夺而入水;眼见水底骤起之急流相挟,就这样,那锦囊再无可见了!”
“失于求问,冥冥天意;端亲王虽在天有灵,却还是要你自己去做这个决定!”“是!唯有如此,无论今后如何,我才能真正的无怨无悔!”
此刻,望着宁静的湖面,天师一声轻叹。
“承汲,你可知,昔年,端亲王死后,皇上为何要将你们兄弟俩赶尽杀绝吗?”“断其血脉,以绝后患!”
“事实上,皇上意欲所绝之患,其根源并非父之遗害,而是子之天命!”
“天命?”
刹那间,承汲心头闪过曾经的一幕。
“皇叔万安!”“好!好!想不到,端王爷的宝儿生得如此俊俏!瞧这眼睛,莫非是吸取了天地日月的精华,眼神这般通透明亮!宝儿,皇叔的儿子也有一双充盈着灵性的大眼睛,和你一模一样!”
“皇上,犬子万万不敢与皇子比肩!皇子是龙种,这样的天降贵胄,又岂是宝儿可堪相较的!”……
“皇上曾亲口对我说,端亲王死后,他的儿子万万留不得;倘若允其一命,日后,难保不成无可逆转之大势!”“原来,那一夜宫廷宴饮之上,只此一见,皇叔便预料到了今日之种种!现在想来,与其说心疑端王意图谋逆,倒不如说唯恐其子偷天换日!”
“可你没有!最终,这天日还是给了袁成君!”“今早,将其带到岳大人府上之前,我亲手将锦盒中的那颗‘索魂丹’送到了他口中!”
“可事先,你早已换了那丹丸!”“姑且将令人暂眠、略失新记的归心丸当作索魂丹吧!那一刻,望着袁成君以甘甜之露一同饮下,就算是对四叔的安慰、对自己最后复仇的慰藉吧!”
“明日,先帝下葬;后日,新帝登基!”“明日,我会在明日求新帝一个恩典!”……
次日晨,承天殿内寝之中,承汲面见新君。
“奴才姚宝天叩见皇上!”
转头望向岳之麓,得示意之后,袁成君开口道:“请起!”
“来人啊!君前赐座!”岳之麓接着说到。“奴才不敢!”
“清早前来,姚护卫可有要事?”“回岳大人,奴才心怀一事,跪求皇上恩典!”
“姚护卫尽可直言!”“今日,先帝安葬,遵宫中规仪,近身侍奉先帝之宫人奴婢皆须随而殉葬。”
“昨夜,梦寐之中,楚公公已随先帝去了!”“楚公公侍奉先帝数十载,得此追随而去,可谓心愿得偿!但楚公公生前曾有一愿,而今,奴才不得不代之一诉!”
“不知公公有何未了之愿?”“留得心之徒——同公公之命,以求来日侍奉新君左右,尽忠孝、全恩义!”
“楚公公久侍君王,其念恩尽忠之心天地可鉴;如此,其亲授之徒,断断乃上佳之人选。与其弃身而去,倒不如承师之续,存命而保、承恩新君!”“奴才叩谢岳大人!”
“新帝广施恩德,姚护卫还是叩谢皇上之恩典吧!”“是!奴才叩谢皇上恩典!”……
待承汲退出之后,袁成君走下龙椅,来到岳之麓身前。
“岳大人!”“臣在!”
“方才,我……不不不!是朕!朕为何要恩准姚护卫之求?”“皇上,姚护卫乃护君、举君、拥君之功臣,其合乎情理之求,自需恩允啊!”
“来到皇宫之前,朕的确见过他;当时,他还与朕言说了许多;其间,他亲口告诉了朕他的名字,可现在……现在朕却怎么也记不清了!”“无妨!老臣可以告诉皇上,他的名字是姚宝天!”
“姚……姚宝天?”
此时,袁成君微微皱了皱眉。
“皇上,您一定要记得老臣之言,明日登基大典之后,天师与姚护卫皆需施以重重之恩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