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旅记
字体: 16 + -

第二十七章·⑥

    时隔多年以后,我们会发现,那些经年累月,存放在过去的旧事册里的故事,再去触碰它时,在轻轻仰起头的瞬间,止不住心中涌动的泪花。

    如果一个“穷”字,来概括生活,那么所有的经历,必将是轻描淡写的,生命就没有什么旅迹可言了!我也无从再起笔,捕捉往事成忆的旧书章了。

    远在大庄的姨夫和姨娘,他们在我的生命里,还有一个大身份,那就是“恩人”。姨夫和姨娘是母亲的姐姐和姐夫,姨夫是个生意人。因为身体的缘故,他不能劳作过重的农活,姨夫姨娘家,自我生命记事,日子过得很美满。

    母亲兄妹四人,舅舅是最小的,母亲是老三,而大庄里的姨娘是老大,老二是我远在石家嘴上的二姨。大姨和二姨,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没少帮贫穷的母亲,不止一次的度过坎坷和艰难。

    大姨家里有两个儿子,年纪都比我要涨好几岁。记忆里的他们,是我不敢去正视与面对的恩人,因为无数次,不求回报的帮助过我们家的事,直到今天我也数不清。

    姨夫在什川集市摆地摊时,只要是看见母亲,都会救济我们的生活。是一双袜子或一件体恤,一顶帽子还是一条裤子,都会塞给母亲,无偿的给我们。

    大姨的命运比二姨和母亲要好,自生活而言,大姨应该没有遭受过太多生活给足的艰难和困苦,因为我的这个大姨夫,他是个本事人,那个年月那个时代,做着生意维持一家生计好多年。

    在我的旧事册里,母亲的兄弟姐妹,是远比父亲的兄弟姐妹要连心的。在他们眼里不会太去在乎贫穷,更不会去兄弟姐妹的互生矛盾,于我于记忆而言,亲过亲。

    我的二姨的命运还算好,因为我的二姨夫是个老实人。二姨夫他高大,魁梧,憨厚耿直,也是一个实在的农人。在二姨家做客的记忆,至今能想起的,清晰记得,似乎这二十多年来,只有两次。

    二姨家的土地特别多,多的他们根本种不完,二姨和二姨夫没日没夜的耕种,是我记忆里听闻而过的。二姨夫的几个兄弟,都多年在外地工作,家里的土地是留给二姨和二姨夫的。

    二姨家也有三个孩子,最小的比我大多半个月。女儿是最大的!苦其一生,二姨和母亲都是被土地系在一起的人,命运没少折磨过可敬可亲的他们。

    在哪个贫苦的年月里,愁钱愁食的困苦生活日子中,我的这两个姨娘,是帮我们一生的人。感恩的故事,还得从那个上学的日子,那个幼小无知的年月开始。

    有那么一段日子,生活所逼的父母,供我们上学,操碎过心。家穷供不起全部的学费不是一两次,而是经常性的存在。东奔西跑的筹钱借钱,为能交上学费,让我们走进学堂,四下借钱。

    但在穷年月里,能借给你钱人,那是少之又少。有钱人给穷人借钱时,还担心穷人会还不起。笑哉!但其,我的大姨夫,无论母亲张口,哪怕是他自己没有,都会想办法借给母亲。

    生活上无数的接济和金钱上的帮助,今生让我难以忘却,其间恩情,如山如海。那一年冬天,父母苦思冥想,为筹到钱,能让我们在开学时都走进学堂。

    我记得母亲顶着寒冷的夜风,大半夜从家赶往大庄姨娘家借钱,后来;在我听闻此事时,难过的差不多哭出来。在哪个年月里是没有任何通讯设备,包括电话手机,别再说微信和支付宝。

    一般都是走山路,从山的这边,赶往山的那边,这便是人们的行程!所谓的高铁火车大巴时代,那应该还没有研究出来吧!大山与大山之间关连的情,就是那样的纯真和善良。

    在后来的年月里,我每每想到这些,发生在旧事册的往事,都会无声地落泪,不管是在任何时候,他们对于母亲的帮助,不是责任,不是义务,而是对母亲的情。

    这种情似乎从未被取代过,更没有被漫漫岁月而淡过,从隔山望水的旧年月,时至今日的科技时代。母亲兄妹之间的感情,从未被什么剪短过。

    这也在我后来的人生当中,从中教会了我很多的感恩和知恩。我的两个姨娘,我的两个姨夫,都是今生无可替代的部分。恩情如山,我想大妹记得,二妹更会记得。他们眼里的母亲,永远不是穷人,而是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