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农场
字体: 16 + -

第194章 保姆

    张明第一次给两只雏鹰喂食的时候,大猫也饶有兴趣地蹲在一旁,还不时伸出前爪去拨弄两只肥嘟嘟的雏鹰,张明以为大猫想把这这两只东西当美食吃掉,很严肃地对大猫说,你可别把它们吃了啊,这么辛苦带回来不说,想再找两只回来可就难如登天了。

    大猫听着张明这严厉的警告,很不满地对着张明瞄了一声,不知道是抗议张明的口气不好,还是抗议张明说话的内容,反正张明觉得这只猫有时候的确可以听懂人说话的内容,最少能明白说话人语气变化的含义。

    张明想安抚一下大猫的情绪,手抬到半空看见手上都是切鱼喂鱼时残留的碎肉,如果在猫身上摸下去,自己还得给猫洗澡,于是把手伸到猫嘴巴那里,让大猫帮自己把手上的碎鱼舔干净。

    每次张明喂鹰,大猫都在旁边认真地观察,有一次张明在公司开会,回家比较晚,早就过了喂鹰的时间,正好张明的母亲也没在家,等张明母亲回到家里的时候,发现大猫正在那里给两只雏鹰喂食。

    平时两只小鹰都是装在一个大铁笼子里面,有个出入的铁门,门上用个挂钩扣上了,但是张明母亲回来的时候发现,铁门已经打开,两只小鹰也弄到笼子外面了,然后大猫把鱼咬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引导两只小鹰自己去地面吃鱼块。

    张明每次喂食还要把鱼块送到小鹰嘴边,不知道这只大猫用了什么办法,竟然让这两只小鹰主动进食,难道是动物之间有什么特殊的交流方法不成。

    张明母亲看到大猫喂得这么好,也不急于插手了。等两只小鹰吃饱之后,大猫把它们赶进笼子,关上铁门,然后用嘴巴叼起挂钩重新把铁门扣起来,接着还把弄脏的地面舔干净,把一旁的张明母亲给看呆了,摸着大猫的头好好夸奖了大猫一番。

    张明母亲把大猫喂鹰的事情跟张明说了,张明也感到好奇,等下次小鹰饿了的时候,就让大猫过来,示意大猫去给它们喂食。大猫明白了张明的意思,只见大猫熟练地打开了铁门,然后钻进去把小鹰推出笼外,一边推还一边喵喵地叫着,然后把鱼咬成小块,吐在地面示意小鹰去吃,再一次重复了上次的喂食套路,完美地完成了这次喂食。

    既然大猫能够喂食,这就省了大家很多功夫了,张明直接找了个浅盆子,让大猫以后就在盆子里喂食,省得每次喂完还要去舔地面,而且还得去把地面拖干净,这次张明确认,这只猫的确听懂了张明的话,张明交代了一遍,大猫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既然这只猫这么聪明,张明可不想浪费了牠的聪明才智。接下来把鹰笼子移到了二楼阳台口,拉了一根水管通道笼子里,每次冲洗笼子的时候,要先把两只小鹰赶出来,然后打开水龙头,把笼子冲干净之后再关上水龙头,等里面的水流干净了,再把两只鹰赶进去,关上铁门。

    张明示范了两次,这只大猫就完全掌握了,并且知道大概什么时候要冲洗笼子,绝不会在里面还很干净的时候就清理。张明想,如果这只猫会讲话的话,一定是个聪明的孩子。

    这段时间,大猫明显比以前更懂事了,张明在家的话,这只大猫除了定时照顾小鹰,基本都陪在张明身边,吃饭的时候都蹲在张明旁边;如果张明要外出,张明叫它它就会跟上,张明让它在家,它就会张明打个招呼,然后找个地方蹲起来。

    这只大猫是母猫,张明看它这么懂事,就想着到哪去给它找个伴回来。但据张明观察,还没有在其他地方发现有家猫存活。这只猫也明显变异了,张明发现它的时候估计就有10来斤重,这一年多来,明显比当初又大了一圈,张明感觉肯定超过20斤了。张明幻想着,如果这只母猫能产下小猫的话,不知道会是什么状况,能不能遗传它的聪明才智。

    现在,大猫喂养小鹰的工作,就剩最后一样需要人工完成的,就是如果没有鱼的话,必须让人去添加,随着两只小鹰的长大,食量也越来越大,开始的几天都是用养殖场那里的河鱼,一天下来差不多需要一小桶,张明后来就让饲养场的工人每天到海里去捞点杂鱼上来,混合着河鱼喂养,要不然不等这两只鹰长大,就把河口的鱼给吃光了。现在海豚都知道这些美味的鱼要少吃,张明也不能比海豚还缺乏保护意识。

    去年底评选出来的100个怀孕名额,分配在这个月的名额有20个,其中19对都已经成功怀孕了,没有怀上的那对是因为女方的身体有问题,目前还在调养当中。

    第一批人成功怀孕,让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按照华人的习惯,上一辈的人忙碌半生,其实都是为了下一代。过去的一年,大家基本还是在为生存而奋斗,一旦稳定下来了,大家都会思考自己忙碌的意义,如果还像过去那样,人们无法繁育下一代,很多人就会觉得人生失去了奋斗的目标。

    兰琴学校的课程改变已经传开了,大部分都认同这种变革,尤其是在学校中加入兰琴史,更是让大家充满了憧憬,都在暗暗思考,自己有没有机会进入到学校的教科书中。

    *的接到教材编写任务之后,首先收集的题材就是立在海边公路的那些石碑和亭子里的内容,其中就有救助海豚的那一段。*立碑的时候,为了满足了当初几个普通工人的愿望,把因为救助海豚而受伤的几个人的名字都写上了,这样一来,那几个没受伤的人就有意见了,大家都是出了这么多力,不能因为他们几个体质差抵抗不了辐射就能上碑,自己因为体质好就上不了吧。*的人一想也对,就把所有参与的人的名字都记上了,还附了几张当时的照片。

    张明当初提出兰琴史进入课堂,本意是为了让后代不忘本,牢记祖先的奋斗经历,却没想到极大地调动了当代人的工作积极性。

    当然,也有几个老专家向*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说这样的改革英语太过边缘化了,会影响孩子们将来和外面交流。*将这个意见反馈到张明这里,张明说,我们要做强者,让别人来求着和我们交流,让别人也像我们过去学英语那样,拼命学习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