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谍影
字体: 16 + -

178

    两个时辰前

    红花会的大帐外,虽然赵常洛已经把最毒的毒誓说给在座的前辈听了,他也显得很真诚,但是包括他在内的一些长老们都知道只要一行动就是要死人的,即便赵常洛把毒誓说的天花乱坠,说的再美也无法让那些人安心。

    就在众人吵的不停的时候,从大帐外忽然闪出一个人来,等她站稳后赵常洛这才看清楚她的样子。

    “静柔,你怎么来了?不是刚刚飞鸽传书过来吗?我正打算给你回复呢!没想到你的性子这么急!”

    静柔就是静贵人。

    当她一露面就听到赵常洛这样说的时候,再看看周围的场景,她登时就笃定这些长老们又给赵常洛出难题了。

    为了不让赵常洛为难,静柔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那些自负的长老们说的哑口无言,一个个在没有了反驳的机会。

    “在座的都是我红花会的长辈,按理说我一个后辈小生不该说这样的话,可是这件事关系到红花会的生死存亡,我必须要说给各位长老听”

    红花会除了总舵主可以统领帮众以外,他手下还有反清复明四位长老也拥有着决定权,他们就像是总舵主的左膀右臂一样,左右着总舵主的决策。

    刚刚让赵常洛发誓的那位长老是反长老,脾气很倔,他认准的事情八匹马都拉不回来,绝对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代表。

    刚刚听到赵常洛的发誓,他心中虽然对赵常洛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红花会的总舵主很是不满,早就想找个机会把他踢下去自己取而代之。

    今天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红花会的几千帮众肯定是没有办法与大清八旗官兵作对的,倘若他要是输了,不仅人心向背,就连他总舵主的位置也要乖乖让出来。

    不过反长老从大局着想,不想让红花会有所损失,元气大伤,所以他只能采取保守的措施,不让赵常洛发兵。

    刚刚听到静柔的那番话,他也显得很不耐烦,在反找长老心里,孩子就是孩子,哪能有什么意见呢!但是谁让她站在总舵主赵常洛那一边呢,反长老觉得姑且听之,倘若有什么和自己意见向左的地方,在反驳也不迟。

    正思衬着,耳边忽然传来清长老的笑声。

    “小娃娃说的对啊!这件事关系到咱们红花会的生死存亡,咱们几个老家伙不要搀和年轻人们的事情,如果年轻人说的对咱们就听,如果年轻人说的不对,咱们就换个方法去听,有什么不好的,你说是不是啊!静柔小娃娃!”

    说着,清长老看着站在一旁的静柔又是一阵灿烂的笑声,这笑声甜的差点把静柔和赵常洛的心给笑融化了。

    清长老是红花会的老好人,对于别人提出的意见总是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赞成也不反对,不问他的意见时就在一旁和别人打哈哈说笑话,俨然一副笑面虎的模样。

    别看他面容慈祥,但是他的武功很高,一掌就可以拍碎五个人抱在一起都抱不动的大树,可见其城府有多深了。

    静柔和赵常洛平日里最愿意听他的意见,虽然他也没什么意见,但是说出来的话让人听了很舒服,他也是四个长老中人缘最好的一个。

    听到清长老在替自己说话,静柔走到他身边,牵起他的手笑着说:“还是清伯伯对我最好,当我像女儿一样疼,不像那几位伯伯一个个凶的不得了,柔儿好怕呢!”

    清长老默默她的秀发淡淡的说道:“不怕柔儿,清长老是看着你长大的,我终身未娶早就把你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如果有人敢跟你吹胡子瞪眼的,我首先站出来卸了他的胳膊腿”

    看到清长老首先表明态度,赵常洛显得很激动,他立马向清长老弯腰施礼。

    “多谢清长老的信任,常洛我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用感激不尽一词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

    清长老摆摆手,不屑的道:“找不到合适的词就不要说了,再说了,我帮你是看在我干闺女的面子上,否则即便你是总舵主又怎么样!我也不拿你当盘菜!”

    说着,他把头转向怀中的静柔,看着她,清长老又开心的像朵花一样笑了起来。

    复长老站在原地半天没有表态,但他却把不同的声音听进了心里,看着众人把目光投向自己,他清了清嗓子,发言道。

    “这个!是吧!现在到我讲话了!下面呢,我要说的东西是重中之重,也是关系到咱们红花会生死存亡的事情,今天那!我们在这里召开的会议,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我们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刚才总舵主的讲话,以及反长老和清长老的的讲话,我认为,讲得非常好,非常深刻。希望在座的,认真领会,深刻理解。回去后要当着帮众传达一下总舵主的讲话精神,并认真落实。真抓实干,推动下一个阶段反清复明工作的顺利开展”

    复长老原来是是个秀才,乾隆开恩科八股取士中了个探花,后来在县衙里做了县令的主簿,别的本事没学会,几年下来倒是掌握了一肚子打官腔的调子。

    因为说话总是咬文嚼字县令很不喜欢他,他也在县衙里受到排挤,一气之下他就辞官加入了红花会。

    红花会上任总舵主看他肚子里有些墨水就让他负责起草个文书,对内讲个话鼓舞一下士气什么的。

    红花会的帮众大多数是个在家里务农的农民,大字不认得一个,对于他口中的之乎者也更是听得云里雾里。

    后来也不知怎的,凭着这股子官腔被前任总舵主赏识当上了四大长老之一的复长老,但是一路走人也是磕磕绊绊。

    听着他蹩脚的话语,反长老赶忙打断他:“停停停,我说复长老你每次开口都是这些话,难道九没别的词可说了吗?”

    复长老疑惑的看着反长老:“有啊!我还有一些话没说完呢!”我还有一些中心思想没表达呢!

    反长老有些不满,但还是忍着怒气道:“你快点说,时辰不够了,你尽量挑一些干的说!”

    虽然赵常洛和静柔对他也颇有微词,但是碍于他的身份只能希望反长老的话来让他清醒,他们实际上并不敢多说什么。

    听着反长老的劝告,复长老嗯了一声算是答应了反长老的要求,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对于赵常洛的工作,我们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充分领会反清复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反清复明的工作已经开创了很好的局面,获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还是要从深度和广度上更加推进反清复明的工作。

    我看,最重要的一点是:提高认识,咱们做长老的要充分领会反清复明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这样,咱们红花会的工作才能更上层楼,对于这项工作,我还有以下三点要说,第一啊就是……”

    复长老的喋喋不休就像是唐僧给孙猴子脑袋上带着的紧箍咒一样,听着在场的人头疼。

    赵常洛用余光望着还在陶醉在期间的复长老,心道:都怪我,明明知道他有这样的臭毛病,一说起话来每个个把时辰根本就停不下来我还让他说,真是倒了霉了。

    正思衬着,耳边忽然传来明长老的声音。

    “下下下面,下面呢,我我我我我,我来,我来我来说几句,我来说几句,几句几句,说几句,其实大,其实其实,其实大家说的,说的说的,其实大家说的都没错,都是为了,为了为了咱们咱们咱们,都是为了咱们红花会着想,不管,不管不管不管是从哪个角度出发,我认为,认为认为,我认为都必须要支持支持总舵主”

    后来,赵常洛回忆起明长老说的话时,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也是四大长老中明确表态支持他的一个,只是,如果他说话时能像复长老一样嘴皮子利索一点的话就更好了。

    其实那天,明长老要明白的意思是。

    其实大家说的都没错,都是为了咱们的红花着想,不管是从哪个角度出发,我认为都必须要支持总舵主做出的这项决定,趁着紫禁城空虚,杀将进去或许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如果因为胆小怕事,怕损兵折将那就太辜负祖宗当初成立红花会的初衷了。

    这就是明长老要说的话,只是后半段没能说出来,并不是大家不让他说,而是觉得,等他说完他想表达的意思后,八月十五都已经过去了。

    四大长老,一个人不同意,两个人同意,还有一个意见不明确,算上赵常洛和静柔,一共四比二,赵常洛取得了调兵遣将的权利。

    赵常洛高坐点将台,吩咐下去,让反清复明四大长老各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带着本部人马杀向京城,到时候在紫禁城门前汇合,在部署接下来的任务。

    那天,在点将台,赵常洛点完兵后,帮众们忽然听到远处有个人在大声高谈阔论,一段长篇大乱下来搞得人纷纷头痛欲裂,不用想这个人一定是复长老。

    他的高谈阔论从点将台一直嘚啵到京城,面对永琏派出的精兵强将,他也是毫不畏惧,说的兵士心烦,最后一刀杀了他。

    复长老临死前还在喋喋不休,要把最后一段没说完的话说完再死,可是他已经没有机会了。

    说话头头是道的下场很惨,说话说不利索的同样更是身首异处。

    明长老带领红花会的帮众从北门杀出,与兆惠带领的人马不期而遇,一番打斗过后,明长老只剩下一个随从了。

    看着吓的尿了裤子的明长老,兆惠坐在马上颐指气使的问道:“你投降吧!你的人马都已经被我杀干净了,不要在做无谓的牺牲了,在反抗下去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似乎明长老觉得,输掉这场战争并不丢人,投降也要带着骨气。

    当他听到兆惠劝其投降的声音时,明长老挺直了腰板道:“要我投降,不不不不不……”

    该断句的时候不断,不该断句的时候瞎断,兆惠听到他的否定,便也不再多说别的了。

    “既然不肯投降,那我就成全你!”

    手起刀落,明长老的脑袋和身体分了家。

    明长老到死都不明白兆惠为什么要杀了他,他明明想说的是要我投降,不要亏待我!只可惜他的舌头不争气。

    清长老是个聪明人,他早就知道红花会这帮乌合之众不是大清精兵的对手,在赵常洛点兵之后他便与富察.明瑞约定好时间,在东门前后夹击反长老。

    在两队人马前后夹击下,反长老在帮众的拼死掩护下终于逃出了包围圈,可是只有他一个人逃出升天。

    性子耿直的反长老不愿投降大清,也不愿自己一人回去,在把清长老骂的狗血淋头之后愤然自戕了。

    在反长老死后,清长老眼镜也不眨的把他的头颅割下献给富察.明瑞。

    “大人,反贼的头颅属下双手奉上,不知道属下帮您做了这么多事可以得到多少赏银?”

    富察.明瑞道:“按照之前商量好的,一颗反贼的人头五两黄金,以此类推!”

    听着黄金的鼠粮,清长老眼睛都绿了,掉进钱眼里的他不停地盘算着今天一天自己可以挣到多少。

    “大人,前面还有许多红花会的反贼,您稍等,我这就割下头颅献给您!”

    话音刚落,清长老刚要转身离开,便听到富察.明瑞对他道:“你知道你自己的头颅值多少钱嘛?”

    清长老茫然的转过身,还没等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富察.明瑞一刀摸了脖子,拿着头颅回去请赏了。

    聪明了一世的清长老始终不明白一个道理。

    有时候你自以为算计了别人,其实你是在别人的算计之中,道里有道,只看谁的道行更胜一筹。

    另一处战场,是赵常洛和静柔亲自率领人马从中路出发,还没走到京城就看到远处有一条拦路虎,这人缓缓走近,赵常洛这才看出来这人是谁。

    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朋友玄武。

    看到自己的师弟玄武,赵常洛很有礼貌的在马上轻轻鞠了一躬,大声道:“玄武大人,好久不见啊!你还是老样子一点都不见老!”

    听到赵常洛的问候,玄武假装生气的捂着脸上的皱纹回道:“瞎说什么呢臭小子,我还不老吗?你看看我的皱纹都已经可以夹死苍蝇了,你再看看眼袋下垂的多么严重,脸上的皮肤也黯淡无光,不管打了多少粉都无济于事,真是气死我了!”

    看到玄武伸着兰花指在自己面前一副扭捏作态的样子,他心里很是疑惑,不明白这才多久见,玄武大人怎么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正思衬着,耳边突然传来玄武的声音。

    大胆反贼,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