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常嚣张
字体: 16 + -

188——平静边关

    净水湛引兵回归本部,洛雪隐开始固守燕北。

    要知道,烈焰国的边境线,几乎是顺延胜日王朝以上,所以,这漠北地区,是蒙坷尔三国之边境,地形复杂,也就成了边境的重中之重。

    洛雪隐看到,燕北的城墙,由城墙、敌台、墙台、烽火台、关城等几部分组成。

    那日,他巡行塞上,经过仔细考察,认为这些边墙不仅低薄,而且颓废较多,根本无法阻遏兵强马壮的烈焰和蒙坷尔人的武装袭击。而且在旧城墙线上虽有一些砖石小台,但这种小台彼此之间毫无联系,既不能掩蔽士卒,又没有地方贮存军火器具,敌军只要登高发矢,台上守军就很难固守,不利于战斗。

    洛雪隐考虑再三,再经过实地考察,演算,终于按照将明朝名将戚继光的旧时记载,准备修建一座多攻能的城墙,建一座固若金汤的边城……

    于是,洛雪隐上疏炎帝,在奏折中,提到了这个旷古未有的巨大工程。

    洛雪字写道:“燕北边垣,延袤二千里,一瑕则百坚皆瑕。比来岁修岁圮,徒费无益。请跨墙为台,睥睨四达。台高五丈,虚中为三层,台宿百人,铠仗糗粮具备。令戍卒画地受工,联漠地,边延三城,共建一座固若金汤之池……”

    洛雪隐初战告捷,并手刃了烈焰名将齐英名,举国皆惊,将帅动容,是以,对于这个年轻元帅的要求,炎帝和群臣斟酌再三,决定予以支持。

    于是,炎帝四十三年起,燕北、漠地、边延三城,便开始了艰巨的修墙、筑台工程。整个过程,洛雪隐亲自监工,白天在和工匠商量格局布局,晚上,还要挑灯夜读,追溯脑海里对于城墙的修建的最具体的资料。

    因此,洛雪隐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在修建之初,她就将城墙分为一、二、三等,双侧包砖城墙为一等边墙,单侧包砖城墙为二等边墙,石城为三等边墙,要冲地段一律包砖,严禁任何偷工减料现象。

    另外,为了方便放哨,洛雪隐还在城墙垛口下的宇墙上以一定的距离及地势情况设置了望孔、射孔,有些地段在外侧城墙筑有雷石凹槽溜道,大大加强了防卫能力。

    洛雪隐在修建、加固三城相连的城墙的同时,又修建空心敌台。

    所谓空心敌台分为三层:基座、中空及顶部楼橹。她还记得,在明朝名将戚继光所著《练兵杂纪》中,对“空心敌台”曾经有这样的,详细的记载。

    戚继光写道:“今建空心敌台,尽将通人马处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冲处数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缓处或四、五十步,或二百步不等者为一台。两台相应,左右相救,骑墙而立。造台法:下筑基与边墙平,外出一丈四、五尺有余,中间空豁,四面箭窗,上建楼橹,环以垛口,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人。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每台百总一名,专管调度攻打。”

    墙台是齐墙而建的平台,上面也可以放置军械、粮草等物品,并且可以协助敌台攻击来犯的近敌。烽火台与敌台密切配合,形成一定的传烽路线,一遇敌情,举烽鸣烟放炮,迅速地把情况传递到漠地防线。而关隘处建筑的城堡,在战时守兵登城打仗,平时则可在城门设卡盘查过往行人。一时间在东起燕北,本到边延的千里防线上,那道人为的壮丽工程,在蓝天之下,荒漠之上,随着地势蜿蜒起伏,加之疏密分布的敌台、烽火台、关城等建筑,高下相间,蔚为壮观。

    不得不说,关于战争的所有,洛雪隐都是抄袭戚继光而来。那也是她在二十一世纪时,最佩服的人。

    洛雪隐读过关于戚继光的每一本书,熟悉他的生平纪事,甚至每一场战斗。

    所以,身在异世的她,照袭了戚继光的战术,并开始在这个异世里,大放光彩。可是,获得了炎帝的隆重嘉奖,获得了前人所没有的歼荣,洛雪隐却连笑容,都没有看到过一丝。

    或者说,自从蓝埏的离开,仿佛连她最后的欢笑,都带去了。

    阮玉,甚至连一向沉默的轩辕烈都看到,自从那一天,这个年轻的元帅,抱着蓝埏出去之后,再隔一天,身负重伤的元帅只身归来,自那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看到过他们的元帅笑过了一下。

    转眼间,就是八月十五,眼见洛雪隐一天比一天沉默,人也一天比一天消瘦,阮玉和唐天商量,趁这中秋佳节,好好地热闹一番。

    本来以为,洛雪隐一定不会答应。可是,正在埋头看兵书的她,却爽快地答应了,并说可以和众官兵们,一起联欢……

    当然了,三人在提这个建议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他们会有一个,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中秋节,而这个中秋节,则是洛雪隐给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