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全才
字体: 16 + -

第三十八章 清末铜镜

    一时之间,便开始由另一旁的专家评审团进行鉴宝了,这个画面不禁是让许阳想起来了电视里所看到过的鉴宝节目,大至上都是相同的。

    而这些专家同样也是非常认真的观察了起来,许阳则发现,在这些评审专家里面,刚才想要手稿的耿老先生同样也在这里头。

    而这位宝主所理想的报价则是八百万,如果是按照宝主自已所认为的商朝青铜镜的话,那这面青铜镜的价格最起码也将是达到了几千万都有可能的,这样评估起来的话,前后之间就算以经是有所矛盾了,但至于说这件青铜镜到底是有没有几百年的历史,那就另当别论了。

    看到这里,在场的人倒是不断的伸着脖子前去观望着,好像就凭这远的距离还能看出这件青铜镜是真假似的。

    “我觉得这件青铜镜挺像的,应该是商朝的玩意,你看这件青铜镜的……”

    “我看着倒不像,说是清朝年间的都不太像……”

    “清朝的还是有可能的,毕竟人家也是祖传之宝啊。”

    许阳听着这些话,也只是淡然一笑,这些人如果有这个眼力的话,那个个都能成为专家级别的人物了,当然现在这些人里面,倒也确实是有一些人可能是有掌眼的本事,但绝对是不会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就能看得出来的,无非也就是凭着这些信息所猜得的言论罢了。

    很快,前排的这些鉴宝专家便是得出来了结论,其中一个专家并开始说道:“首先呢,这位宝主所示的商朝青铜镜,而是清朝末年的一件青铜镜,虽然所参照的是商朝青铜镜的做法,但的确是一件清朝的东西。”

    专家的这个结论,一时之间让得所有人都是嘘沉了一声,这清朝末年间的东西与商朝的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点点的大,那其价值也是完全不成的。宝主倒是非常的平淡,并没有刻意的表现出来,当然,很有可能宝主对于这参宝大会的流程也是很清楚了,因为现在这的结论也并非是最终的结果。

    “清朝末年的青铜镜那也不错啊,至少也有几百年历史了。”何诚伟笑着说道。

    许阳并未说话,而是调整了意念,眼眸直视着台前的这面青铜镜,脑海里顿时是浮现了这面青铜镜的全部信息:1886崇运宝德!

    崇运宝德,许阳并不知道这是代表什么意思,但是这样1886许阳还是知晓的,无非指的就是年数。

    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些专家确实是有些掌眼的本事,台上的这面青铜镜确实是一件清朝末年的东西,距离如今倒也确实是将近有二百年头了,说是一件古董倒也还说的过去。

    不过至于是如何去理解的,许阳这就不太清楚的,当然,这一方面上的知识,还是得向这些专家学习。

    而这个时候,耿老先生开始进行解说道:“可以肯定的说,青铜镜是商周朝为最为辉煌的时期,商周时代起,古人便就开始用青铜磨光做镜子,光亮可照人,背面同样也是雕刻着精美的纹饰,到了战国时已经是很流行了,汉朝时间在到后来的唐朝时期就更加的精美了,在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过细腻更为精美的楼空花纹饰铜镜,这种铜镜是采用着分铸的方法,把镜面和楼空的花纹分别铸造,然后在结合在一,这种复合铜镜,战国以后就基本绝迹了,而到了清朝年间,宫廷造办处对宫内收藏的古镜正面多进行了处理以达到重新鉴容的方法,重新铸了一块镜面,研磨之后,然后在粘附在古镜的上面,当然这种复合镜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复合镜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之前会说的这些,现在台上的这面便就是新铸的镜面,这种方法也只有在清朝年间才会出现,而清朝至乾隆时间,基本上为黄雕龙图为主,而到了清末年间,才会接触到这种略带西方似的,所以我们才会断定这就是清朝末年的。”

    说到这里,耿老先生停顿了一下,然后又继续说道:“其实青铜镜还是比较容易好鉴别的,当然,这也仅是用来区别于时代,至于鉴别真假,那肯定是还有着另外一种说法的,至于台上的这面青铜镜如果是放在清朝末年的话,那它就是一件工艺品而已,但如果是放在这个年代来说,那它也的的确确算是一件真品,这是毫无疑问的。”

    “还有,很多人都用以青铜镜背后没有花纹来鉴别那个年代,其实这个真的没有办法去说,首先,青铜制品的出现与应用在的商周时期就有了,而当时的贵族还有王室等使用的都是做工比较精品的有纹饰图案的青铜镜,之后在到镶金镶银,有的作坊或者是名人词等级,可以说不同时期可能会有着背后没有花纹的青铜镜,所以必须要有图样或者是形式复杂,文字做以附证,要不光这么说没有办法说明,在一个,现代高仿品很多,只用用仪器才能断代判断。”

    听到这些,宝主不禁也是点了点头,他其实对于这面青铜镜的看法,也只是因为这是一件祖传之物,在加上对于青铜镜的意识也只有商周时期,才会有如此认为。

    “耿老先生,商周时期的青铜镜又有什么特点吗?”

    “就目前而言,商代的铜镜有共只有发现了五面,殷墟妇好墓出土过双面叶脉纹镜,双面多圈凸弦纹镜,还有一面是在1934年出土的平行线纹镜。”耿亮继续解说道:“商代晚期,青铜铸造业发展的比较快,在一些遗址里出土了数目巨大的青铜容器、兵器之类,但是出土的铜镜则很少,也算是一种适当稀少的物口,这种铜镜的纹饰与通常商代的铜器上的斑纹并不太一样,大概是从别的文明中传来的,这种铜镜已有了凸面镜,这就是把这种镜面呈现的前史提早了数千年之久。”

    “商代妇好铜镜,该圆形的铜镜,照面的一面磨光发亮,反面铸有叶脉纹,弓形纽,镜背饰凸玄纹三周,一星期素面,二周四出双平行线分为四区,每区有片树叶纹相同,外侧则是整摆放乳钉纹一星期,此镜是我国中原地区最早的铜镜之一,铜镜通常作圆形,照面的一面磨光发亮,反面铸以斑纹,发现最早的铜镜是甘肃出土的七角纹镜,均归于齐家文明的铜镜。”

    耿亮的解说非常用的清楚,这让得许多人纷纷都是表示非常的赞同,这也是此次参宝大会的主要原因之一。

    “耿老先生,那这面铜镜作为清朝末年的铜镜,那最终估价将会是多少呢?既然如此缺稀,其价格必然也是不低的吧?”主持人不禁是问道,对于这方面才他所关心的事情,同样也是一些拍宝人所想知道的,毕竟这一面铜镜宝主最终的报价则是八百万。

    “这个可以参考一下,在历史中所拍出了青铜镜中,汉代四兽纹铜镜是以四百三十七万拍出。唐朝龙纹葵花式铜镜则是以四百万的价格拍出,唐朝纹镀铜镜是以七十五万的价格拍出,而这面清朝末年的青铜镜在造诣上都可以算得上是有着非常好的水平了,但是其价格应该是不会超过一百万。”耿亮沉声说道。

    一件八百万报价的青铜镜最终是以一百万的估价,也不知道宝主此时是如何样的心情?

    “好,现在我基本上是得出了心中所想要的答案了,现在不知道宝主最终还愿意将这件青铜镜进行拍卖掉吗?我们下面就问一问宝主此时的想法。”主持人这时候又走到了宝主身旁,然后问道:“此时参宝大会的评审专家以经是对于您的这件清铜镜进行了估价和分析,那您现在是打算放在这里拍卖还是继续拿回去祖传呢?”

    主持人的这话一下子就引了现场一阵笑声,当然,主持人向来就是带动现场气氛,无非也就是一句玩笑话而已,宝主自然也是轻视一笑。

    “我还是打算进行拍卖吧,最终以价高者得吧。”宝主接过话筒笑着说道。

    “那您给出的底价是多少?”主持人又继续的问道。

    “就按照耿老先生刚才所言的一样,我会以一百万的价格进行拍卖。”宝主说道。

    这一百万的价格和他在原先所预期的价格自然是相差许多,但是宝主依然还是选择拍卖,对于这件青铜镜是要选择进行保留下去,还是在继续换一些其他东西,那都是个人的选择,参宝大会是并不会进行阻碍的。

    现在让许阳很疑惑的是,这面青铜镜上面显示的崇运宝德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呢?这绝对是不会平白无顾出现的,这里面自然也是有着相关的意思,只不过他并不清楚,但是宝主最终所报出来的一百万价格,其实这对于许阳来说,就以经是毫无关系了,反正他又不会去进行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