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干爹是土地公
字体: 16 + -

第一零三章 葛根

    五行困山阵,在茅山术里面不算什么大阵。

    虽然名为困山,实际是通过五色法旗在阵法之中彼此连协,让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起到困住五行的效果。

    因此,五行元素的破阵之法都难逃法旗化身的一击之威。

    “哗啦”

    鼓鼓作响的五色法旗带着烈烈风,充满力量感的金甲化身,法相恶容让人望而生怯。侠昃顶着扑面风,眼睛一转,计上心头。

    在五行困山阵大成的时候,他双手连连作手诀。与小道士借助法旗布阵不同,侠昃没有动用任何法器,全程下来仅仅是手诀翻动、脚踏方位。

    掐着四灵诀,踩着两仪步。

    看似平凡无奇的手势、简单至朴的步法在侠昃的一心两用之下,他的周身逐渐起了异象:

    随着侠昃的四灵诀与两仪步完成,一轮肉眼可见的阴阳双鱼浮在他的脑门后面,脚底冒出朵朵青莲。

    四象两仪手完成的瞬间,侠昃就咬牙跳下枝头。

    甫一进入小道士的五行困山阵,五道瓮声闷喊在他的耳畔响起,五色法旗所化的化身当即挥拳轰向侠昃。

    拳风逼近,侠昃连滚带爬,脑后的一轮阴阳双鱼太极图案光芒大作,流淌在外的黑白之气替侠昃卸掉了金甲化身所有的攻击。青莲花开,片片花瓣在他的双手之间聚成一轮青色的四象之轮。

    青色宝轮的轮身上,代表太阳、少阳,太阴、少阴的星光闪烁,无数异兽纹路在轮身浮现,四象顿生,至此青色的巨轮大成,朝着金甲化身散发着层层的威压。

    这正是所谓的阴阳四象之力,原来,方才侠昃脚底涌现的青莲来自两仪步的阴阳之气。四象两仪手,就是借助阴阳之气来御敌。

    阴阳一说,在道家的认知里,有时候经常被认作‘天地’的意思。五行本在天地之间,谈何破与不破,所以在侠昃的四象两仪手完成的霎那,小道士就知道自己棋差一招。

    果然,当金甲大汉碰到四象之轮以后,立马瓦解。五色法旗倒飞跌回小道士的怀里,撞得小道士胸口的气血翻涌,暗哼一声。

    “承让!接我一招‘转轮诀’。”侠昃鬼马精灵,笑嘻嘻地说道。

    法随口出,只见他收回四象两仪手,两手的大拇指拧作一块,右手的其他手指呈手刀状,逆时针往心口的方向轮一圈,然后翻掌轻轻一推,‘啵’的一声响起,一道巨大的宝轮浮现在两人的中央,色如火焰、光明晃耀……

    这就是转轮手诀!

    茅山宗兼容并蓄,其中又融合了道、释两家法术的精华。侠昃所施展的转轮诀有点像佛家的如来神掌,它的起源来自佛偈,是将转轮圣王的金色宝轮改良为手诀,然后辅以无上的道法掌威!

    “嗡”佛音不止,烈焰不息。

    小道士不敢大意,双手掐着各种复杂的手势,也打算使用手诀破侠昃的转轮诀。

    道指迭起,一道金光怒射金色宝轮,两者相碰,轰然雷动,所有的劲道同时消散一空。

    “再来!”

    侠昃见一招不成,口中念词,决定用道家神咒,喝慑对方,小道士也不甘落后,各种茅山道术紧随其后,见招拆招。

    两人的斗法,在你来我往之中互有输赢。看似花样繁多,招式异象胶峙得难分彼此,实际上仔细观察,会发现两人的茅山道术各有特点。

    小道士的阵法、手诀威力巨大,往往一个大招出来就够侠昃喝一壶;而侠昃的手诀多样繁杂,并且出奇不意,很多法术连小道士都闻所未闻,应付起来颇为吃力!

    终于,在一声‘哧哧’的消弭声过后,两人道眼之下的异象纷纷消散。

    道眼之下?

    是的,他们两人的斗法异象顿生,若非道眼所视,其中的精彩又岂是外人所知。

    难怪两人招来龙神、鬼影,宝轮法象,地动山摇,都没有引来四周居民的骚乱!

    所谓‘道由心生,法随眼现’,侠昃与小道士的斗法看似异象连连,在外人看来却是平淡无奇。除了符纸无风自燃、五色法旗迎风招展之外,什么金龙虚影、白光闪耀、金甲大汉、太极图案、四象青莲等,寻常人的眼睛根本看不到。

    顶多也就看见两人跳大神一样,手舞足蹈、窜上跳下的疯癫行径!

    甚至有几个流浪汉刚好经过的时候,见两人跳得起劲,忍不住拍手呼喊‘再耍一个跟头’,错以为是两个马戏团的杂耍男孩在彩排演出的节目!

    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只因小道士的服饰破旧古朴,不得不让人产生错觉!

    不理会路过行人的异样眼光,侠昃弯着腰,气息全乱地望着小道士,咧嘴大笑。“还打不打?不打,小爷要吐血啦!”

    一场斗法下来,比抓真鬼、降妖孽还要累人得多,侠昃体内被对方所招来的符箓威力,打得气血狂涌,一口淤血憋在喉咙。

    一旁的小道士也不好受,脚下的摊点,原本井然有序的法器糟乱一团,他瘫坐在地上,直呼:“不打不打了,原来道友也是茅山同门,真是失敬失敬!敢问道友法号?小道罗浮山葛根!”

    小道士葛根自报姓名,此次的斗法算是掀过了,胜负输赢无关紧要。

    瞪大着眼睛,侠昃傻眼了。葛根?是中草药还是人名?

    想起罗浮山茅山派的起源,估摸还真是人名,毕竟都姓葛。只是这名字让人一听就容易分分钟笑喷,谁让葛根粉的用途实在太广泛,什么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补肾健脾、益胃安神、清心明目、润肠道便。

    特别是润肠道便,让侠昃恶趣味的念头蹭蹭地一发不可收拾:给葛根取名的人,是不是刚好那时候便秘啊!

    “我叫侠昃,你果然是葛老仙的门人!”

    “原来是侠昃道友,道友既然知道祖师爷的名讳,应该不是野道人出身,不知道师承北茅山哪一道?”葛根憨厚地问道,一张脸活脱脱就是傻根的老实人。

    被誉为‘北茅山’的茅山宗,相比南茅山一家独秀而言,它里面的派系繁多,最为鼎盛的时候有九大派别,这其中还不算进各种小派系。故此,经常有茅山道人对外自称自己是茅山派掌教,实际上只是茅山宗里面某个派系的小掌教罢了。

    所有的派系中,最出名的是大茅派、二茅派、三茅派、清微派、龙门派!

    而如今,在茅山主殿当家作主的是陶门上清派,也就是侠昃所在的茅山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