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之风
字体: 16 + -

第六章 一石激浪

    话说这岭前人民公社自从名人杨爱国受伤之后,带着古怪的大事情可是接连不断。先是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的杨爱国不翼而飞,下落不明。尽管当地政府,包括县里公安,甚至惊动了当地驻军,开展了大规模搜查,十多天下来却是一无线索。这事情的影响还没过去,又传来了“飞贼”盗取岭前大队卫生所的药品事件,顿时惹得民众议论纷纷,让县社领导大是头痛。

    这些还没完呢,大报记者秦岚和实习记者小谷的两封“家书”,又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几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了。

    “秦老,这是秦岚发来的电报,请您老先过目!”京城一个很普通的四合院落,一位中山装的中年文雅男子被带到了秦老面前,恭敬而小心地递上了一张电报纸。秦老示意对方坐下,戴上花镜仔细看了起来。还没看完呢,猛然抬起头来,对着窗外瞅了一阵子,又有些颤抖着双手端着电报看了起来。足有十多分钟时间过后,这才沉声说道:“通知你们领导,秦岚他们随后寄来的简报不能发,我到几位老同志、老领导那里商量一下!”

    “秦姐,您的电话!”跟随秦岚下乡采访的实习记者小谷,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江南水乡出身的女青年,高中毕业之后也曾经响应号召到了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书香门第出身,自身又爱好读书学习的她连续几年时间写了大量反映农村生活的稿件,大多被各大报纸所采用,名气自然也大了起来。等回城名额下来,没等申请,就得到了京城两个大报社的聘请函,最终顺利进入了现在任职的大报社当了实习记者。自从来到岭前人民公社,这位多数时间生活在大城市,也曾经在贫困乡村待过了三四个年头,经受过劳累、生活困境和思想迷茫的她突然豁然开朗起来,心情激荡的同时,妙笔生花,用纪实方式书写了三篇文章,首先寄给了自己的父母,让他们给自己参谋一番,然后再做决定,是否把这类文章寄给编辑部,因为她与秦岚等人一样,面对岭前人民公社的面貌,真的有些忐忑起来。

    “这丫头,是在做梦吧!”父亲首先阅读了女儿用挂号信发来的采访纪实,因为忙于批改作业,没怎么拿着当回事,随手递给了同为中学教师的妻子,嘴里却嘀咕着:“记者应该反映现实,可不能和普通文学工作者一样,随意夸大和歪曲事实。

    “是够梦幻的,竟然用了‘人间仙境,社会主义幸福社’的标题,也太过了!”母亲最了解自己女儿,是容易冲动的天真烂漫的童心未眠的性子,刚看了没几眼,嘴上就批评起来。但是看着看着,心里却有了异样感觉,不禁惊讶的问道:“老谷,这丫头写的可是有鼻子有眼的,不像是虚构的故事啊!再说了,他们报社可是严肃认真的党的喉舌,必须实事求是的文章才能符合要求的。”

    “嗯,也对。”老谷同志这才感到了问题严重,一本正经说道:“告诉这头脑发热的丫头,这样的文章可不能随便乱发,会引起误解,受到批判的!这不是明显的崇洋媚外思想作怪吗,什么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真实生活,那是最高理想而已,离着现实远着呢!”

    秦岚赶到大队部,接起电话就听到了爷爷不太善意的质问:“丫头,你说的属实吗?爷爷可是在南方地区待过几年,对那里的生活状况了如指掌的。至于你们现在所在的地区,整体上更加落后闭塞,几年时间发生如此大变化怎么可能吗,你不会是在为那小子歌功颂德吧?”

    “爷爷,说什么呢!您如果不信,可以自己过来看看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吗,这可是您老的口头禅!”秦岚不高兴了,向来对自己百依百顺,而且夸奖有加的爷爷竟然以为自己说了假话,心里不满,语气自然变得有些不敬起来:“事实在这摆着呢,看来你们这些老同志真该多出来走走看看,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行,否则那可就成了纸上谈兵,瞎指挥了!”

    “嗯,啊!你这丫头大胆,竟然指责我们有官僚主义作风!好、好、好,爷爷这就给省里有关部门打电话,让他们到岭前人民公社调研,到时候如果是你们夸大其词,糊弄上级,这可是严重失职,你明白吗?”

    “嘿嘿,心虚了吧!”没听到自己孙女及时回复,秦老半开玩笑地说。

    “爷爷,岚儿的确有些心虚,不过不是您老理解的那样,是对于爱国瞎鼓捣的这一套担忧啊!这也太让人不可思议了,只有亲临其境,你才能感受到这本来落后蔽塞的乡村,现在竟然是如此一番模样,正如小谷文章所写的,这里就是人间仙境一般呢,百姓的生活可以说在某些方面比城里人都好,不仅住着小楼房,吃着细粮米饭,蔬菜瓜果一样不缺,而且文化生活都搞得红红火火的,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一种局面。”

    “嗯,如果真是这样,我们更应该尽快掌握实际情况了!”秦老也谨慎起来,听了自己孙女的叙说之后,嘱咐他们不要轻易发布采访内容,而是以内部资料的形式,直接把相关稿件寄到宣传部,或者自己手里,等调研组证实了有关情况,再做决断,祖孙二人这才停止了通话。

    悠扬的东方红乐曲之后,大街上的高音喇叭里传来了新闻联播的节目。刚参观完北山千亩茶园回到驻地,公社招待所的秦岚、小谷,以及照相师大刚就受到了热情招呼。

    “各位大记者,你们辛苦了,快请你们回到房间洗刷,然后到小食堂就餐。”公社文书小郭这些天忙得不亦乐乎,既要陪着京城来的大记者进行采访,又要招待他们生活。最让他感到舒心的事,莫过于卫生员小翠也经常跑来凑热闹,虽然明面上是找秦岚姐聊天,但是无形中与自己接触多了起来,这态度也温和客气了良多。

    真正让他高兴地,昨天下午外出之前,公社秦书记竟然提醒他多多关注一下岭前大队,以及屯垦区党总支的工作。乍听到这个信号,向来要求进步的年轻干部小郭顿时一阵激动,马上向秦书记表态:一定不辜负书记的重托,努力干好自己的份内工作。

    “砰”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了岭前公社驻地的上空,顿时起了一阵骚动。

    “哪里打枪?”首先是大队部值班的民兵副营长冲了出来,感觉不对,扭头回到办公室,抓起冲锋枪和一只手电筒,从新朝外面跑,一面跑,嘴里还吹响了哨子。

    “报告副营长,真有鬼了,是卫生室里有‘飞贼’出没!”一名埋伏在卫生室里的民兵慌里慌张跑了过来,紧张兮兮汇报说。

    可谓训练有素,具备良好军事素养的岭前大队民兵迅速赶到了大队部,又取了武器,跟到了卫生所,在各自连长排长的喊声中,将面积不大的卫生室紧紧包围了起来。但是很快,率先冲进去的副营长就带着两个值勤民兵出了卫生室的屋子,干净利落地分派了任务,百多名基干民兵迅速在指定区域展开了巡逻搜查。不长时间,公社派出所和附近村屯的民兵得到警报,也警惕起来,并且排除了联络人员,亲自参与了搜捕检查。几乎折腾了一夜,各路人马汇报过后,却让总指挥的党委秦书记等人很是诧异:没有任何可疑线索发现。

    秦岚与小翠等几个女子仔细检查了卫生室里的物品,依旧是少了一些消炎药和止痛药,这回倒是没有发现欠条之类的东西,不禁有些迷惑起来。与开枪的民兵核实过之后,却是证实了一件事情:“飞贼”的确是走的屋脊,那速度可是正如闪电一般,转眼间就没了踪影。民兵先前还疑惑是否看花了眼,一直发现了屋顶上的孔洞才确定自己没看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