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优化空间
字体: 16 + -

第四十九章 污染

    有了郑如锦的特意关照,很快服务员就上来七八个特色菜,徐浩和韩旭两人一边吃,一边聊着,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拉近了很多。

    一顿饭吃了几个小时,韩旭独自一瓶茅台下去,徐浩小半杯白酒也下肚,两人都是意犹未尽,只不过第二天韩旭还要陪张汉涛出差,酒席只得就此结束。至于结账的事情,就用不着他们来操心了,都知道是韩旭来吃饭了,给郑如锦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收钱啊。

    因为喝了就,韩旭也不好送续好了,站在馨园居门口,两人都叫了出租车。韩旭道:“改天我们兄弟再聚一聚,大哥实在太忙,招待不周啊!”

    “韩哥,下次一定我来请。你喝酒了,回去的路上当心点。”徐浩也再三关照后自己才上了出租车。

    回到宿舍,乘着时间还早,徐浩将药物又优化出了一批,然后用塑料袋分开装起来。除了张汉涛李淑萍一家外,韩旭以及自己的小舅田军都是要给的,至于自己的父母更是不用说。

    经过今晚的饭局,徐浩也学的聪明了,以后这个药丸自己不能和之前那样总是强调不值钱,来的容易。而是应该保持药丸一定的神秘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得到药丸的人倍加珍惜,从而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好处。

    第二天,徐浩按时来到报社,王玉祥早早的就坐在门口那里,巴望着再抓一个徐浩迟到的记录,见徐浩准时到了,也就值得作罢。

    徐浩坐会自己的位置,王辉理都没理他,徐浩也无所谓,打开电脑随便浏览着网站。

    早上九点半,很少出现在办公室的冯瑞泽手里拿着一叠材料进来了,径直走到王辉面前道:“小王,上次那个环保题材的稿子怎么还没搞好?这都等了半个月了,最迟下下周一定要上版面。”冯瑞泽说着,把手里的一叠材料丢在王辉面前,又道:“你看看,读者又来信了,说我们作为省级刊物,连几个问题污染小企业都不敢报道。”

    “社长,这.这这那是省级不省级的问题啊。那几家污染企业的负责人太强势了,他们的排污口都有专人把守,很难接近拍照的。”王辉见冯瑞泽过来提环保的事情,头都大了。

    “强词夺理,纪实要的就是真实。环保这个题材现在可是热点问题,我知道难,但是读者要看的就是怎么个难。要是轻轻松松就能搞定那谁还要看?”冯瑞泽说完就气呼呼的走了。被安排在易周刊当个副社长,要说冯瑞泽没有一点怨气那是不可能的,但谁叫自己上面没人,也只得认命了。

    不过认命不代表不会挣扎,冯瑞泽一直都希望易周刊能出几篇有影响有深度的文章,能够提高易周刊的影响,从而太高自己的身价。但是收下除了吴芸外,都是王辉这样的怂货,让冯瑞泽也是十分的无奈。

    冯瑞泽走后,王辉望着面前的一叠材料,突然有了主意,转身对徐浩说:“冯社长让你去搞定这个关于环保的稿子,这些是材料,你拿去看看吧。”

    冯瑞泽刚才的话徐浩听得清清楚楚,看了看王辉,冷笑道:“冯社长刚刚好像是让你负责,可没提我的名字吧。”徐浩当然知道环保问题的稿子有多大难度,他不是怕,而是不想给王辉背锅。

    “徐浩,你刚来的时候,冯社长可是说了,让你听我的安排。咱们私下可以有矛盾,但是现在是工作,工作上的事情你要是推诿,那就是原则问题了,说道那里也是你的错。”王辉知道徐浩不会肯,一番话说出来,让徐浩也是无法拒绝。

    王辉这番话说的冠冕堂皇,徐浩确实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行,这篇稿子我来负责,材料放我桌子上吧。”徐浩说着起身拿着自己的被子就去倒水了。

    王辉恨得咬牙切齿,心道,看你小子能硬到何时,既然你答应了稿子,到时候有你好看的。王辉狠狠的将材料摔在徐浩的桌子上,坐下后又不禁心里冷笑。“臭小子,到底还是年轻啊,呵呵。”

    虽然国家现在对环保看的很重,但是能在现在顶风作案的,不是极其有势力,那就是在基层是地头蛇。所以记者想写涉及到环保的文章,除了取证难,事后的打击报复也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徐浩喝了一口差,坐在位置上随便翻看着手里的材料。这些都是举报上清河上游的几家污染企业的材料。上清河徐浩很熟悉,流经姑苏市以及临近的临江市。徐浩家所在的幸福村就离着上清河不远,小时候徐浩经常和伙伴们去上清河游泳。但是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清河的水质越来越差,别说人下去游泳了,就是河里的鱼虾都越来愈少了。

    材料上举报的是上清市和姑苏市交界处的几家污染企业,由于地处两个城市交界处,排污口隐蔽,所以管理起来扯皮的麻烦比较多。

    更重要的是,这些污染企业都是上清市的一些私营企业,虽然是私营,但是其中的股份结构比较复杂,牵扯的关系也比较多,所以一直有举报,但是就是解决不了。上清市有地方媒体曾经报道过,但是听说那个报道的记者后来直接被开除了,据说还受到不明身份的人打击报复。

    王辉是媒体人,他当然知道圈子里的事情,所以他不愿意写这样敏感的稿子是有道理的,取证难只是借口,真正的原因还是怕事后自己成了打击报复的受害者。

    徐浩作为了解上清河,从小就生活在上清河边的人,同样也是污染的受害者,他对这其中的一些事情还是比较了解的。无论与公与私,徐浩觉得自己有义务有责任对这些污染企业进行深度的报道。所以即便这篇稿子是王辉强加在自己头上的,但是徐浩现在却非常有动力,真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掉这些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