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世是赵高
字体: 16 + -

第二章 使燕

    听到这个名字,嬴政果然颇为受用地点了点头,尽管不是吕不韦亲口说出的,却也正是他嬴政心中所想。

    要知道,吕不韦不仅在嬴政还是太子时就被庄襄王还任命丞相,封为文信侯。吕不韦还要担任嬴政的老师,每天都要亲自教授给嬴政一些治国安邦的学问,课程包括秦国历史、诗经、书经、礼仪、兵法、武术、数学等等。

    尽管那时的嬴政由于从小在外游荡惯了,没有人约束,一开始,对这些日复一日的繁重学习有些不适应,但是他很快就习惯了这种生活。

    对于他的恩师吕不韦,更是极为敬重。

    故而,此时要向燕国派遣一人为丞相,嬴政对吕不韦的态度很是重视,甚至不用多想,便要应下。

    然而,那边张唐却砰的一声跪下,连连推辞道:“大王,不可啊!”

    嬴政问:“为何不可?”

    张唐坚持道:“大王,要想去燕国,就必须从赵国经过,而此时赵王正准备悬赏捉拿臣,末将,实在是去不得啊!”

    嬴政闻言冷笑:“所以,张唐将军是怕了?”

    听罢,张唐更是一阵哆嗦,嬴政在他心中的恐怖指数,可比赵王高多了。

    可即使是嬴政开口,他仍是坚持不愿前往燕国。

    “大王,自古丞相多文官,末将一介武夫,如何做得?大王,末将真的做不到啊!”

    “……”

    看张唐堂堂秦国大将军,却被逼成这副凄凄惨惨戚戚的样子,也难怪之前吕不韦不愿直接点他的名。

    那抢着邀功的大臣见张唐这副模样,心里也是忐忑不安。

    可是,如果张唐不去的话,又能派谁去呢?

    嬴政将目光转向了朝堂之上,离他最近的宦官赵高。

    赵高瞪大了眼:“?!”

    呃……大王该不会是想让我去吧?

    赵高在心里郁闷地想着,一介武夫不适合当丞相,她一个年轻貌美的花姑娘,莫名其妙的成了某为千古第一帝的宦官已经很倒霉了,如今又要被送去燕国当丞相,合适吗?

    不过很快,嬴政便打消了赵高的胡思乱想,冷冷地吩咐道:“茶凉了,你去给寡人换一壶。”

    “……”

    虚惊一场!

    赵高在心里为自己捏了把冷汗,继而低垂着眼,温顺地应道:“喏!”

    然后,便抱着嬴政桌上那盏温凉的茶壶,匆匆退下。

    不过,好歹赵高也算是个中书府令,地位也不算太低,虽然实际上就跟一个伺候嬴政的普通宦官差不多,嬴政当着朝堂上那么多人让她端茶倒水,赵高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的。

    可再怎么不是滋味也没辙,谁让人家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千古第一帝”,而她却是祸害遗千年的奸臣赵高呢。

    来秦国也有些时日了,虽然在此之前,这里的所有人,包括那位千古第一帝,对于赵高来说,都不过是史书上的几个字而已。若不是她在结婚那天遇到了一个怪人,只怕这辈子都不会跟这些人有半点交集。

    不过,这里发生的一切,包括嬴政都是那样真实,有时候甚至赵高自己都分不清,她究竟是千年之后的一个名叫“赵哑良”的姑娘,还是大秦国中,秦王嬴政身边的一位身体构造稍微有些不同的宦官。

    关于历史上“千古第一帝”的嬴政的评价,有很多,褒贬不一。

    有崇拜的,也有痛骂的,有正常的,也有奇葩的……

    说什么嬴政三头六臂凶残到极致……又说嬴政贪淫好色臭不要脸到了最高级……还有的甚至说秦王暴政冷血无情人人得而诛之……

    不过通过跟嬴政和平相处的这段时间,赵高对这位“千古第一帝”的认知又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那些臣子眼里,嬴政无疑是可怕的,凶残的。毕竟每个打工仔对领导都是怀着百般的敬畏之心。

    在秦国百姓眼里,嬴政就是神一样的存在的,甚至要一日三香天天供着,比拜自己爹娘还要勤。

    在其余六国眼里,这位秦王显然是个十足的野心家,更是个可敬又可畏的政治对手。

    相传嬴政还未继位时,吕不韦虽然只是丞相,但却掌握着秦国的军政大权。

    他发兵攻打魏国,打了大胜仗,夺得了二十座城池。

    这天,他在给嬴政上课的时候,骄傲地谈起了这次胜利。

    他本以为嬴政听了他指挥伐魏的壮举,一定会十分钦佩他,但是没想到嬴政却提出了令他感到意外的看法。

    “太师傅,弟子觉得这次伐魏并不能算全胜,既然我们已经夺得了二十座城池,为什么不乘胜前进,攻下它的都城,一举灭了魏国呢?”嬴政礼貌地向老师提出问题。

    那时候嬴政才十一岁,吕不韦很意外,甚至有些恼火,他没想到面前这个只有十一岁的孩子会对这些重大的事情提出跟自己不同的想法。

    而同时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看上去少年老成的孩子确实很有头脑,也很有气魄。

    吕不韦思索了片刻,说:“当时时机还不成熟,所以没有继续攻打。打仗必须坚持稳中求胜的思想,有一句话叫‘成事在天’,你要记住。”

    嬴政立刻说:“上回弟子读到《汤誓》这篇文章时,太师傅讲到商汤被囚禁之后开始考虑兴商大计,您不是还特地教导弟子要记住‘谋事在人’吗?”

    嬴政提出的这个尖锐的问题让吕不韦有些措手不及,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嬴政又接着说:“要是我,我就会乘胜追击,一举灭了魏国。”

    吕不韦擦了擦汗,解释道:“打仗是很凶险的事,必须谨慎。你要知道,王者之师要伐无道而救生民,要师出有名,这才是用兵之道。而且,打仗也需要休息和间歇的啊孩子!”

    按理说,吕不韦都这么说了,你一个小屁孩还死犟什么?

    然而小嬴政就是不肯承认,还反驳道:“可是太师傅你已经进攻了魏国,并且夺取了二十座城池,这是有道还是无道呢?如果这是无道,你根本就不应该进攻魏国,一座城池也不应该攻占;如果是有道,攻占二十座城池和攻占全国有什么区别呢?还不如一鼓作气打到底!”

    顿了顿,又继续不慌不忙地说道,“已经打下了二十座城池,接着打下去会省时省力,军队也士气正旺。如果停下来,以后再进攻,还要重新准备粮草,再次长途行军,而且也给了敌人喘息的时间。”

    吕不韦听着嬴政讲得头头是道、滔滔不绝,不由得在心里暗自赞赏:小小年纪,对事情就能有这么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将来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人,必定会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君王。

    于是道:“太子能有如此见解,这很好。今后也一定要如这般,特别是要关心国家的大事,因为你是未来的秦王,甚至将来,会成为整个天下的王。”

    “是,谢谢太师傅的教导!”嬴政大声回答。

    这件事后来传出,不少人都十分钦佩小嬴政的胆识惊人,其在政治上的谋略,更是如吕不韦这般的人物都赞不绝口。

    嬴政如这般与吕不韦等权威人士的辩论事件,数不胜数,也为他以后独自执掌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在赵高看来,嬴政那么小就要开始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着实缺少了他这个年纪该有的乐趣。以致后来成了一国之君,尽管在政治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却分外不近人情。似乎这些事情已经把他压成了个只知道工作的机器,甚至后来连他唯一信任的弟弟都背叛了他,着实可怜。

    等赵高换好了热茶回来时,早朝早就已经散了,除了嬴政还坐在原位,与吕不韦私下议事,其他大臣纷纷解脱般的下班回家。

    在朝堂上,嬴政唤吕不韦“丞相”,私下,却是恭恭敬敬地唤他“仲父”。

    “仲父,如今朝堂之上也只有张唐最适合去燕国了,可他一再推辞,既然办法是您出的,那这说劝说张唐的……”

    早就知道出主意的往往是最累的,但既然嬴政都发话了,他这个做仲父的也不好推辞不是?

    于是只得干笑着应下,然后告辞,回家想办法。

    由于过来时赵高正好听见这两人正在议事,也不好直接上去,便站在殿外静静地候着。

    本来,这件事跟赵高是没有关系的,然而吕不韦走后,她在给嬴政奉茶的时候,却又因为略有失神,被狠狠地摆了一道。

    “小高。”嬴政唤道。

    “奴在。”

    嬴政端起茶杯,在鼻子边嗅了嗅,随口一问:“小高,你对张唐此人可有了解?”

    赵高想了想,十分真诚地答道:“不了解。”

    “哦,既然不了解,那寡人便给你个了解他的机会吧。”

    “哈?大王你该不会想让我去劝说张唐吧?”赵高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