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商人
字体: 16 + -

第五十七章 捕获战机

    沈府高高的围墙、雄伟的大门就像监狱。以往的风光不再。市民带着鄙视和非议绕着走,原来这么大的家业是靠贩卖孩子得来的。只是想想就让人渗得慌。真想上前踹两脚,又怕撑着脚。还是躲远点为妙,免得沾上戾气。

    沈家人再一次难得地齐聚一堂,这样的场面在半年前二公子被打的时候出现过。上一次还能及时发出报仇雪恨的誓言,这一次一口气憋在要害部位,整整一早上一家人愣是没说出一句话来。

    一个家族两代人弹尽竭虑创下的基业说没就没了,搁旁人,还不气得吐血。要说对于沈家的抗打击能力还是有些低估。

    沈兆辉以往古井无波的脸上多了一份自责,少了一份怨怒。毕竟商家起起落落他已经见得多了,见得多的好处就是容易接受一些。

    “王八蛋‘笑面虎’吃进我们那么多,说翻脸就翻脸。”大公子气得直跺脚,而他只能无奈地生气,不敢有报复的誓言。

    “叫你最好别扯上官府,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我们这些商人只是他们的替罪羊。”沈兆辉虽然知道现在抱怨已经于事无补,当初儿子能听他的话岂能走上绝路。如果不把官府拉进去后果就不会这么严重。

    大公子对父亲的话不以为然,坚持自己没错,错的是那家伙不讲道义。

    “父亲,你现在怪大哥还有什么用?都怪王德元这小杂种,我要抽了他的筋。”沈家已经被王德元抽筋了,二公子以牙还牙才符合情理。

    “派去打探消息的人还没回来吗?”大公子坐在大厅向门外看了一下继续说:“我估计下手的另有其人,王德元一个伙计没有那么大的能量。”

    看着到现在还如此顽固,不重视王德元的大儿子,沈兆辉把心中的怒气赏给儿子一点点:“就算不是王德元,也和王德元有莫大的关系。王德元我只见了一面就没忘过。他看人的目光很凌厉,一个小小的伙计,我这个东家站在旁边都有一种压迫感,这种感觉在我碰到年轻人时就没出现过,即便是一些老家伙身上也很难有。”

    让沈月婷没有想到的是,父亲对王德元的评价如此高,心下喜悦可又不敢写在脸上。

    除沈月婷为,其余人对近乎忌惮王德元的父亲有些不屑。

    “你个小妮子,吃里扒外的东西,若不是不阻拦,我定要那小子好受。”大公子转头狠狠地挖了一眼沈月婷。对于沈月婷保护王德元的事家人都有耳闻。

    家人的处境沈月婷不能不同情,让她背黑锅她可不干,反驳道:“王德元两天没有出客栈,恐怕背后另有其人。就算你抓了王德元到时还不得放?而且市民的反响更大。这事怎么又赖上我了?”

    家人从沈月婷的话里挑不出毛病,再不纠缠沈月婷。可话里好像在为王德元辩解。

    突然一个伙计闯进来,战战兢兢走到众人前面。沈府现在笼罩着浓浓的怒气,他怕弄不好自己成了出气筒。表情就像虎爪下的绵羊,可怜巴巴地说:“外面传言匿名信是王德元寄的。”

    二公子在桌上狠狠地砸一拳,咬牙切齿道:“父亲,花钱找人干掉王德元,就算是扳不回店铺也解了一口恶气。”

    沈月婷被二公子的一句话砸得差点晕过去,心怦怦直跳。她聪明地闭上了嘴巴,任凭心跳也不敢言语,否则家族的矛头会指向自己。

    看见伙计赖着不走,大公子问:“还有吗?”

    “传言王德元是太原城最大的一家药材商的东家。”伙计一边说一边贼眉鼠眼地偷看主人的脸色。

    “哼,这怎么可能?半年前还是聚源庄的伙计,难不成他是妖怪?”二公子嗤之以鼻。

    除了沈月婷,沈家没人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倒是觉得心里更加堵得慌。沈月婷很乐意接受,可又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沈家人稍微缓口气,大公子问:“你是从哪里听到的?”

    “王德元外号‘翠石王’,沁州药材界早就传遍了。听说几天时间灭了太原城最大的药材商才成了第一大商家,太原药材界闻之丧胆。”伙计越说越不敢说。

    沈家几人原来还想掩耳盗铃,现在看来并非空穴来风。还能坐得稳的身子软软地矮下半截来。能几天灭掉一个大药商,灭掉自己也算是无独有偶。

    难怪不让我管,难怪丝毫没有感激,难怪神定气闲,难怪……沈月婷回想王德元在客栈里那些奇怪的表现,现在想来都是那么合理。

    正如沈兆辉估计,王德元确实不一般,可这程度太吓人。看来自己的敌人很强大,要翻身,难度堪比压在五台山下的孙悟空出世。环视儿子,无声地告诉他们自己的眼光是很毒辣的。

    “宰了他,看他有多厉害。只是个刚出道的商人而已。也没什么背景。”二公子似乎最喜欢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

    “传言太原城的地痞都见了王德元绕着走。”伙计本来已经不敢说了,可是不说又怕出了事主家怪罪。

    沈家人越来越觉的翻身希望渺茫,报仇如火中取栗。能在太原城稳住脚跟,那能不经过黑道骚扰。

    就算王德元真在太原有说的这么厉害,可这是沁州,他还根基尚浅。也不是没有可能。二公子寻思。

    “如果过不下去,就来太原城找我。”沈月婷想到王德元给她的留言,看来王德元当时就已经胜券在握,人虽在客栈,却运筹帷幄当中,决胜千里之外。给沈月婷留下了更多的神秘与好奇。

    ……

    收获时节的快乐会让人变得兴奋不已,王德元也不例外。用善良的同情心救出落难的小姑娘,同时拯救了像病魔一样的高利贷缠身多年的劳苦大众。顺便把这种病魔连根拔掉。现在到了王德元收获战绩的时候了。

    沁州衙门里,以往的“笑面虎”此时已经笑不出来。前段时间儒士学者的一次携天子以令诸侯事件,让他出尽了洋相。虽说事情得到了挽救,市民们把功劳都归在文人儒士名下,自己想沾都没沾到一点边不说,还失去了公信力。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才半月的时间,“笑面虎”被耳提面命的趣事,已经在太原官场开始萌芽。那些对他不怀好意的人正在四处宣扬,蔓延开来的话将成为他升迁的污点。“笑面虎”感觉到有许多无形的手抓在自己脚上,令得他站立不稳,恐慌地摇摇欲坠。要想再跳上一级还真是痴心妄想。

    精明无处不能散播的师爷此时也黔驴技穷。最近没少看“笑面虎”的脸色。急得双手乱抓也无济于事。甚至想从《孙子兵法》上求得一点办法解围,最终无功而返。今天再次遭到冷遇后,委屈地在地上直跺脚,还是没有博得“笑面虎”的一丝同情。

    “大人,宋老先生在门外求见。”衙役进来报告。

    一听见宋怀仁,“笑面虎”憎恶得不想说话,看着衙役的眼神都喷出火来。这帮老家话,仗着自己在朝廷做官的学生,把知州的威严根本不放在眼里。还是一群老顽固,做事不知变通,完全用书本上的儒家思想单纯的讨论治国之道。这次来不知又为何事,又不能不见。

    师爷可怜地用同情的目光看着知州,知州现在全身冒火,他想拿捏又找不见下手的地方,弄不好烫着自己的手。只能闭口观望。

    “传!”好半响,知州痛苦地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来。

    看着体态饱满,笑容可掬的宋怀仁翩翩而来,随之知州和师爷脸上戴上尊敬的面具。客气地说:“你老请坐!”

    “不知您老这次前来可为和事?”事情已经够乱的了,知州真想恳求宋老先生放他一马。

    宋老先生看着可怜巴巴表情下面隐藏着痛恨的知府,开怀一笑,朗声说道:“老夫这次带来的是好事。”

    知州一下卸去戒备防御,脸上给出一点真诚的笑容。心中还是存有一丝芥蒂,说:“您讲,本官洗耳恭听。”

    “上次的事是万不得已,给您留下阴影。官场也传出一些负面影响。老夫有一个好办法,不但可以消除这些不快,还能给您留下美名。不知可否听老夫一言?”宋老先生说话沉稳的让知州和师爷真想扒开老家伙的嘴,看看要说的好事。

    “您快讲,本官洗耳恭听。”知州这下真笑了,而且笑得比较真诚。宋老先生所说正是当前自己内心的主要矛盾,是大事中的大事。怎能不愿意听?他不想听的都没阻拦住给老家伙说出来了,自己想听的你又要卖关子,这不诚心不让人心里好受吗?

    师爷得到解脱一样,浑身一下轻松。从来没感觉眼前的老头像今天一样可爱。若能真的解围,就是跪地磕头都行。这几天他好像快要走到生命的终点了,实在是经受不起知州的折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