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商人
字体: 16 + -

第三十章 重大任命

    黑夜渐渐织上天空,星星伴着弯月光顾人间。

    客栈里,谢东家为凯旋归来的战士把酒接风。

    一切都按王德元的计划顺利进行。谢东家向李旭光交代了租房买车等琐碎小事,打算明天和王德元、谢振梁三人去代州药材产地继续收药。

    淡月笼纱,娉娉婷婷,掩映着疏影。王德元坐在客栈门外的石墩上。仰望天空的明月,月光勾勒出他的轮廓。

    那次雨中救人后,秀着兰草的黄钱袋丢了。那是朋友留给他的唯一信物,是种念想。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第二天,太阳爬上东方的山头。李旭光和全旺早已出门干活。谢东家还没起床。久等的王德元有些按耐不住,来到东家客房,轻轻敲响房门。

    好一阵子,门吱呀一声打开。露出一张苍老憔悴的脸。谢东家据楼着身子,一手扶着门框,一手捧着肚子。有气无力地说:“我身体不适,代州恐怕去不了了。”

    在外颠簸多日,加之年老体衰。身体虚脱,已经吃不消了。昨晚一宿没睡。

    眼前的谢纪光让王德元很担忧,连忙把他扶到床上。说:“您快点休息。我打发小二去找大夫。”

    很快,郎中背着药箱匆匆上楼进屋。这时谢少爷也赶过来,看见苍白无力的父亲吓了一跳。

    郎中把脉后说:“也没大病,就是水土不服,体力虚脱。我开个药方调理一下,主要要休息。”

    “大夫,我这病多长时间能好?”谢纪光气若游丝地问。

    “看你们是远道而来,现在就地调理几日。缓解后尽快回家休息。痊愈个把月就行。可再不敢颠簸劳累。”郎中说完,写下药方走了。

    这病来的太是时候,恨也解决不了问题。王德元安慰道:“身体重要,东家养好伤再从长计议。”

    这话听着很在理,可心中难免存在遗憾。现在只能妥协。

    等病好了,也会错过收药的最佳时间。难保不给生意造成致命创伤。这可怎么办?谢纪光心急如焚。

    平时丢儿郎当的谢少爷,还算孝顺。给父亲抓药煎药,跑前忙后伺候的很是周到。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拳头大的小镇,各种店铺数量不多,种类一应俱全。

    王德元没有打搅东家修养。出来逛在大街上。生意上的事情搁置一边,让紧绷的大脑稍微缓解一下,也给心灵留点空间。

    在一家石刻店外,王德元停下脚步。向里望去,视线里全是各种奇石。有的上面刻着字,有的刻着图案

    王德元进到店内,好高明的雕刻技术。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都被附上了相应的图案。设计巧妙让人惊叹。没想到在这穷乡僻野中有这等艺人。

    王德元突发奇想,何不在昨天得来的石头上刻一图案?从怀中掏出碧绿石头,拿到老板面前说:“老板,能不能帮我在这块石头上刻个图案?”

    “好啊!”老板接过石头,发现石头颜色特殊,很有分量。转身取来眼镜戴上。仔细鉴别后惊愕地说:“好东西啊!这是块陨石。”

    陨石就是天上掉下来的石头,王德元从在书上看到过。问老板:“这个值钱吗?”

    “凭个人的喜好。美玉常见,陨石难得。”老板眼睛不离石头,真是爱不释手,说:“我以前见过一两块,色泽和品相都不能和这块比。”

    “这块的陨石真是难得,硬度能赶上铁。”老板为了证实,拿刀在上面用力划了一下,果然不留痕迹。继续说:“雕刻难度较大,要用特殊工具,一经打磨抛光,可谓绝品。”

    王德元想,以后有机会定当重谢送石老人。

    老板放下石头说:“刻什么图案?最好简单些,否则工价很高。”

    王德元说着拿毛笔熟练地画出来。一个“兰”字,一棵兰草。正是丢失的钱袋上的图案。他看过钱袋很多次,图案早就了然于胸。

    老板看了图案说:“倒不难,得三两银子。”

    王德元一听大吃一惊,嘴巴张开,惊愕地向老板看去。虽说他早做了心理准备,可还是被惊了个够呛。三两银子是自己几个月的工钱啊!何况身上也没那么多银子。

    王德元的表情瞒不过雕刻老板,老板和蔼地说:“价钱不高啊,我得七八天时间才能雕好。石头太硬,要坏我几套刀具。”

    王德元有些失望,实话实说:“我只有一两银子。谢谢老板,等以后再说吧。”说着绝情地拿起柜台上的石头转身离开。

    老板打量一下王德元的打扮,确信他没撒谎。嘴里发出遗憾地叹息。

    “等等,”老板心疼地叫住已经出门的王德元,说:“能在这块石上雕刻也是我的荣幸,一两就一两吧。”

    石痴老板雕刻了半生石头,精益求精的手艺全靠对雕刻艺术的执着。在陨石上雕刻他从未尝试过。这此机会错过会成后半生的心结。

    王德元喜上眉梢,又顾及逗留时间有限,做难地问:“请问,能快些吗?”

    老板忍痛让步后,怕事情再出变故,那比打他一顿还难受。脸上表情呆板,努力缩短时间说:“四天吧!”

    看老板为难的脸色估计再无回旋余地。一番恩人般的感激后,王德元告辞离开。

    机会一直留给有准备的人。自从来到太原,王德元依靠自己对市场的敏锐观察结合范蠡的《商训》,给自己充电。对市场的运作有了一套独到的认识。可当前东家卧病在床,王德元是匹千里马也无可奈何。他与宝芝林是一根身上的蚂蚱。

    食君之禄,谋军之事。一脸茫然的王德元坐在客栈借酒浇愁。

    “小二,收拾四间客房。”声音如一股气流冲进客栈。紧接着一位四十多岁的商人一瘸一拐地摇进来。原来是右腿短了半截的瘸子。走路摆动幅度恨不得把头甩掉。留一撮山羊胡子。瘸子一屁股坐在圆桌旁的椅子上。其余人顺次就坐。瘸子仰躺在四人面前,用目空一切的眼神弥补身体的缺陷。

    此人正是百味堂的东家薛建白,为人高傲却光明正直。几年前出外收药,雨过路滑,马车翻下阴沟,就留下了这份杰作。百味堂不像后起的宝芝林,在太原有百年历史,根基稳固,在太原占据市场份额不如济世堂,可颇得声望。

    在另一端喝闷酒的王德元把一切看在眼里。

    “济世堂早到两天,我们抓点紧。”瘸子闪动着山羊胡子说:“听说济世堂年前要有大动作,打击对象是宝芝林,原因是宝芝林的伙计抢了他的生意。”

    王德元一听和他有关系,酒醒了一半。

    “东家,失火带邻居。我们百草阁要早做防范。”一位穿马甲的随从分析。

    瘸子向马甲投去赞赏的目光点点头。

    马甲受宠若惊,得意的勾起嘴角。

    “济世堂再降价宝芝林休矣。”瘸子喝一口茶吧嗒吧嗒嘴巴说:“明天出手快些,把货都进足了,为明年二月的药品交易会打好基础。”

    王德元对听到的“宝芝林休矣”嗤之以鼻。“二月的交易会”很诱惑。王德元目前只是孙悟空,想成佛还得依赖唐僧。

    李旭光收药进展顺利,照当前情况推算,这里产的十几种药材,收购二十天就能满足宝芝林。在谢东家身体抱恙的情况下,王德元做出了有多少吃多少的决定。

    四天以后,王德元按照约定的时间来石雕店拿货。

    老板把脸上的笑容发挥的淋漓尽致,说:“小伙子,好东西啊。”说着拿出雕好的陨石。

    一经打磨,光泽透亮,苍翠欲滴。正面镶上墨绿色的一束兰草,仿佛在风中摇曳。右下角黄色的“兰”字显得格外耀眼。小的一端打一小孔,拽上红绳,可拿可坠。

    “堪称绝品。得来不易啊。”老板一脸的赞叹与欣赏。说:“这东西人间罕见,有缘人才能得之。市场上没交易,难以估价。可不能小瞧了它的价值。”

    石坠拿在手中华润清凉,靓丽夺目。王德元不去管他的价值,权且当成对朋友的怀念。

    再次感谢老板后回到客栈。

    谢东家在五天的调养后,病情好转,再去收药那就是和生命开玩笑。一时忧心忡忡。面对济世堂的一再挑衅,若踌躇不前恐怕要一败涂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父亲病重,谢少爷对生意态度冷漠了许多。

    月光似水,照在谢掌柜苍老的脸上,屋子空气凝重。王德元、李旭光和全旺说了几句关切的话语。

    谢掌柜押一口茶,说:“我现在任命王德元为宝芝林大掌柜,管理宝芝林一切事物。”

    在座的几位一听,愣是差点没背过去。表情僵硬。眼珠子凸的跟金鱼似的看向淡然的谢纪光。

    几天的深思熟虑,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王德元。其中不乏尚且一是的侥幸。

    面对突如其来的使命,王德元先是一炸,后来猛觉得一座大山压到自己肩上。足见谢纪光的魄力与胆识,宝芝林能走到现在不单只靠运气。这种风险的压力不亚于王德元肩上的大山。

    没有唐僧拖累的孙悟空,取经路上少遭劫难。王德元庆幸能有大显身手的机会。

    谢纪光最后宣布:明天儿子送他回去养伤,李旭光和全旺继续负责收药,王德元独身一人前往代州。

    天高任鸟飞,水阔凭鱼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