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商人
字体: 16 + -

第二十七章 暗渡陈仓(2)

    银月似勾,淡淡的月光洒落在客栈上。

    陌生的两个人游子,依靠故乡的桥梁搭建出浓浓的情谊。客舍内,王德元和李旭光亲密地坐在灯下拉家常。家乡的山歌,结婚的彩礼,闹洞房的恶剧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渗透言语之间。他们的关系值只是半天时间,倒像是他乡遇故知。

    简单的交谈,李旭光处处显示出青春血性与大体。王德元打算把李旭光拉到旗下。

    家乡的人和事谈的尽兴后,李旭光问:“德元小弟,你在宝芝林当伙计几年了?”今天一起吃饭,谢纪光待王德元不像对待一般伙计,偶尔还征求王德元的意见,待儿子的态度倒不像是亲生的。要和东家融洽相处,奋斗好几年不说,还要有好的机遇和能力。

    王德元轻描淡写的说:“不到半年,去年在沁州。以前一直在家里。”不读书,在当时十岁出头就开始加入劳动。要么下地干活,出来当伙计还是好条件。王德元今年十七,所以答得详细。

    “德元兄弟,你可前途无量啊。”李旭光惊诧的看着王德元灯下的模样。自己从十五岁当伙计,今年二十二才得到老板的重用。

    入道迟,得道早,对智者很正常,庸者把智者的本事说成运气。

    向李旭光直接打听估计不会拒绝,这样目的性太强,反而会疏远关系。王德元绕着弯问:“你们老板生意不错吧”

    “别看在市场只是个小商贩,一年能有上千两的利润呢!”李旭光把头凑过来,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说。

    这个数字也让王德元吃惊不小,一个小镇的一个小贩而已。

    看着吃惊的王德元,李旭光继续说:“胡孙两家,一年能抵得上我们十个还不至呢。”李旭光想用这个消息吓倒王德元。

    目的没有达到,结果却没让李旭光失望。王德元被这消息呛得一时半会儿说不出话来。小镇上的商贩尽能与太原一些大商家一决高下。

    天时地利人和,这些药材产地,位置得天独厚。膛目结舌的王德元吃惊之余不误正事。如果能从中分一杯羹,宝芝林如同获得一把利剑,就能在太原市场杀出一条大道。

    “旭光兄,这太夸张了。你会不会是弄错了?”王德元相信李旭光没有撒谎,还想诱出更多有用信息。

    “德元兄弟,我不光往出卖货,一年有半年时间从农民手中收货,价格差我心里有数。我早就帮老板算过。”为了取信王德元,李旭光拿出铁证:“天麻出售价为30钱,收购价你猜是多少?”

    宝芝林拿货30钱,出售42钱,除去运费、人工、店面、压货等成本每斤只赚4钱左右,王德元推算后回答:“估计是24钱吧。”

    “错了,”除了一盏灯和他们两个人外,客舍再无别人。李旭光还是警惕的向四周看看。然后把自己右手中指在茶杯中沾上水,在桌上谨慎地写了个18.表现出一股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势。

    有差价才有利润,难怪小小商贩赚大钱。王德元问:“这么好的生意为什么只有几家在做?”

    市场应该有这个能力调节利润与商贩数量的比例。李旭光说:“收药的伙计都是老板信得过的,在外守口如瓶。有钱的不入行,入行的没有钱啊。”王德元虽然有东家赏识,可在李旭光眼里还是个小学生。

    “照这么说旭光兄是收过药的了?”王德元问。

    “那是,这活儿四处奔波挺累人,做老板的那个不会享受。都是我和另一个伙计干。”李旭光很有被重用的荣誉感。“这两年我没少跑路,方圆那个村那个湾我熟悉的很。”

    李旭光说的起劲,看了看认真听讲的学生,高涨的情绪又落入谷底。干老板的活儿,拿伙计的工资。老板再信任也不能当银子使。

    市场脉络如地图一样清晰地展现在王德元眼前,王德元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走到窗前,凝视着弯弯的月亮,长长的舒了口气。

    吸收一会月光精华,王德元转身对李旭光说:“旭光兄,想不想赚大钱?”声音铿锵有力。

    小学生瞬间变成教授,让李旭光接受真需要一点时间。好一会儿,李旭光才把思绪从王德元转到“赚大钱”上。资深伙计不相信王德元有让他赚大钱的方法。虽是情深老乡,怎能没有私心?能赚大钱王德元自己怎么不做?所谓财帛动人,他还是很心动。大脑使劲挖掘王德元“赚大钱”的门路。

    “跳出来自己干。”王德元指点李旭光。

    红红的灯火照得李旭面红耳赤,李旭光的心脏合着灯火一起跳动。他何尝不想单干。刚才说的很清楚了,入了行的没钱。单干的上千两银子凭嘴说不出来。每次情绪激昂时,想到本钱,鼓鼓的气球就像被针扎了一下。

    看清李旭光致命弱点的王德元说:“钱有人给你出。”

    太诱惑了,心跳加快的李旭光,微弱的灯光也挡不住眼中透出的喜悦。毕竟是资深伙计,天下没有掉馅饼的好事。也站起身来,郑重的问:“兄弟你说吧。谁出钱?怎样分成?”

    一方出钱一方经营,这是商场很聪明的合作手段。各取所需,达到双赢。王德元说:“谢东家出钱,你收购。按胡孙两家和收购价的差价四六分成,你拿四,谢东家拿六。你看怎样?”

    梦想有机会实现。能与商家合作,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一年辛辛苦苦才拿十两的工钱,四六分成一年随便赚他几十年的。别说是四六,更少的分成他也干。毫不犹豫地说:“别人吃山珍海味,自己站旁边喝稀粥。喝到嘴里也堵得慌。说干咱就干。不过兄弟你能做得了谢东家的住吗?”

    “不能。”王德元答得很干脆。

    进洞房的新郎找不见新娘一样的李旭光心里有些埋怨王德元,合着你是在掉人胃口吗?难道只是一场画梅止渴的游戏?虽是短暂的相处,他确信王德元并非儿戏之人。

    一声晴天霹雳会让所有人同时心中惊栗,这是人的共同反应。王德元说“不能”之前就已料到李旭光的变化。嘴角浮起一丝微笑说:“我相信谢东家会做这样的决定。”

    “哈哈……,兄弟啊,我的心脏经不起你这样折腾。”李旭光情绪几起几落,与王德元交情更深一层。

    “旭光兄稍等,我叫来东家咱们一起商议。”王德元说的是实情,他要让东家做决定。说着便出了门。

    幽幽灯光从谢纪光客舍窗户透出来,夜已深,今晚想不到办法,明天就得按市场价拿货,还要去其他地方,时间不允许再拖延。谢纪光一直在等王德元的回话。这比睡眠更重要。

    听到脚步声朝这边走来,谢纪光连忙开门,果然是王德元。不知道得到的信息是否有用。急切的谢纪光努力保持住东家的风度。

    一脸喜色的王德元给谢纪光带来希望,谢纪光问:“怎么样?”

    “大收获。”王德元激情四射。把自己的想法和商量的结果详细的给谢纪光说明。

    利益是商人追求的根本目的。四六分成后就拿天麻一种药品来说,进价就能低至23钱,在太原卖出,毛利接近一半,价格优势立现。再让王德元拉拢药铺,在商场鹤立鸡群指日可待。

    宝芝林如同绝症病人一夜之间百病全无。谢纪光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两月前来这里自己何其狼狈,现在却判若两人。

    这就是商场,天堂与地狱只差一线。正如科举汇试,考完后同窗聚在一起喝酒,上榜的要喝酒,落榜的更要喝酒。同时喝酒,心情一个在云端一个在谷底。

    灯光在谢纪光脸上闪动,东家的风度犹存,就是表情有些痴呆。谢纪光此刻的心情王德元能体会一二。

    王德元提示道:“东家,是不是该过去和李旭光见个面。”

    “奥,快走。”光有思路不行,行动更重要。谢纪光稍微调整一下表情出了门。

    在王德元的带领下,谢纪光和李旭光见面了。

    “谢东家好!”李旭光拱手见礼。

    “好,王德元已经说了合作方式,我没意见。”谢纪光表了态。

    谢纪光的话给李旭光吃了定心丸,再无后顾之忧,接下来就看自己的舞马长枪。“谢谢东家成全。谢谢德元兄弟信任,你我一见如故。我能有出头之日全靠二位提携。大恩大德没齿难忘。”言语忠诚沁人肺腑。说着李旭光向王德元和谢纪光拱手道谢。

    情谊归情谊,生意归生意。谢纪光说:“我还有个要求,初次合作。你那边人手欠缺,我得派个伙计过去管理账务。”

    拿着谢纪光的银子到乡下收药,谢纪光得留一手。派伙计既能防止合作方携款出逃,又能明确差价,避免分成吃亏。

    不太乐意的表情浮在李旭光脸上,管理账务可以,这里面有对他的怀疑,有些贬低他的人格。李旭光把目光从谢纪光转向王德元。

    这个条件谢纪光早先没提过,王德元脸上露出被诬陷的无奈,抱怨的看看谢纪光。

    “这是我的要求,我是商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我没给德元说过。”谢纪光解释。

    得到解脱的王德元体会到谢纪光的高明,不愧是东家。这笔生意主要靠王德元和李旭光的关系促成。这样即不伤合作方的信任,又排除了双方的猜疑。

    王德元说出来有些伤感情,谢东家这样决定很正常。李旭光欣然同意:“就按谢东家说的办,你派伙计管帐我心里踏实。”

    ”好,咱们以茶代酒干一杯,祝愿我们马到成功。”王德元为了维护生意和感情向谢纪光和李旭光邀请。

    黑夜不能阻挡光明的到来。三人举杯共饮。

    幸福来的太突然。短短一个晚上,促成一笔大生意,达到两家共赢。谢纪光和李旭光注定今夜无眠。能够扭转乾坤,靠的是王德元的智慧。二人对王德元佩服无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