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商人
字体: 16 + -

第十八章 起色

    能力获得的尊重最真实,哪怕是你很有钱有权,表面把你架的高高的,可心里鄙视你。

    上次他们被王德元征服以后,资深伙计多年累积的优越感也不再优越,冷嘲热讽也没有了,留下的只是对王德元的有问必答和配合。宋掌柜虽为掌柜也敬他三分。

    这天,天还是那么晴。街上还是那么热闹,药店还是门可罗雀。

    药店业务王德元已经基本掌握,他不想呆在店内浪费时间,想街上走走让大脑活跃一下,再看看市场行情。

    自打来到太原,这是他第一次正式踏上街道。宝芝林药店针对的顾客不是人而是店,处的位置离市中心偏远一些。王德元这次走的方向正好是市中心,越走越是繁华。越走越让他震惊。

    一排排店铺鳞次栉比,街上人头攒动,或三五成群穿街而过,或七八人聚拢你争我嚷。行人从这家出来又从另一家进去,姑娘太太手里提上买来的东西,互相挽着胳膊,边走边四处张望。累了饿了挑一家小摊坐下排队等候,小吃上来聊天解馋。吆喝声、嬉笑声没让王德元的耳朵有片刻消停,整个街道像烧开的水沸腾不止,热闹非凡。

    王德元看见一家药铺,踏足而入。店内人满为患,他本想向店伙计了解一下情况,可哪里能插得上嘴。一位老中医正闭着眼睛给病人把脉,把头抬的高高的,还有一只闲手习惯性地捋胡子,不慌不急。可把后面等候的一群病人急坏了,挤到前面儿的耐心等待,没挤到前面儿的在外面徘徊。旁边一伙计低头写药方。抓药的两个伙计跑前跑后,秤起秤落,说话都顾不上,等候的人还加紧催促。

    王德阳只能走出店来,一家卖药材的店,一天出货量还没有看病卖的药材多。这是什么情况?他又走了几家,请况都是这样。

    此时正是辰时,也就是午饭钱,是看病的高峰期。他去了几家店都没插上话。向路人打听了济世堂的方向,他去看看同行的情况。

    绕过繁华街道,王德元来到济世堂。门前停着三辆马车,伙计向各自车上搬药材,其中一个伙计拿得太多,眼看就要掉下来,王德源连忙上前打了把手。

    王德元进到店内。掌柜低头算账,算盘拨的噼里啪啦响。十几个伙计过秤的过秤,打包的打包,像打仗一样忙成一片。

    “伙计,这是我的快放这边儿!”

    “我等半天了,能不能快点儿。”

    “我等着急用呢,先给我装可以吗?”

    ……

    王德元问:“掌柜,天麻多少钱?”

    “四十文!”掌柜头也没抬。

    “那黄芪呢?”

    “三十二文!”

    王德元问完,没见有人来理他,只好离去。

    天麻他们一斤四十文我们一斤四十二文,黄芪他们一斤三十二,我们一斤四十四。价格差别大概就是两文。宝芝林的货卖不出去,济世堂的货好像不要钱抢着拿。这差别太大了。王德元一边走一边思考。客户经常在这边拿货,地方人员都熟悉了。而宝芝林去的次数越少越不愿意去。

    这就是人们由习惯形成的定势思维。

    转了一大圈儿,已经到下午了。街上的行人渐渐退场。王德元又进到百草阁。

    老中医半躺在椅子上,闭着眼睛休息,显得疲惫不堪,从呼吸也能听得出来。几个伙计耷拉着头,打扫战场,身体不像早晨那样灵活,两条腿拼命支撑着。

    一伙计看见有人进来,瞟了一眼,都懒得搭理似的说:“明天再来吧!”

    王德元明白现在抓药就是要他的命,连忙说:“我不是来看病的,我是宝芝林的伙计,问您这里需要药材吗?”

    “不需要!”坚定地说,眼睛瞪了王德元一下,好像要把王德元用眼神推出去,他不想被任何人打扰,只想休息。

    王德元讨了个没趣,打算转身离开。

    “先生,淫羊藿没啦。”王德元刚才问药材,倒提醒了伙计。

    “就这一种吗?”老中医躺着的动作一点儿没变,有气无力地问。

    “就这一种。”

    王德元本来已经出到门口,听见他们的对话,大着胆子又折了回来。说:“我明天给您送过来成吗?”王德元直接说到要害处,他怕说多了又被轰出来。

    此言一出,老中医和伙计同时把目光转向他。

    王德元感觉有希望,继续说:“你们今天都很累了,明天一大早还要看病人,跑那么远拿一样药材也不划算,我明天一早把淫羊藿给您送过来,您看成吗?”

    王德元句句说到他们心坎儿上,伙计停下手中的活,不用我们跑一趟,省脚力也省时间,有这么好的事儿吗?

    老中医转了过来,面朝王德元。

    王德元知道老中医要问什么,没等他开口,说:“我是宝芝林的伙计,淫羊藿我们卖三十六文,可能比济世堂贵一点点。不过我明天准时保质保量送到,不会影响您看病。”

    与宝之灵前几年也有合作,就是价格贵了些这两年不再来往。药的质量和济世堂差不多,这方面老中医很放心。

    “小伙子也老实,淫羊藿他们卖三十四,少拿点儿也贵不了多少。”老中医思索一下,说:“拿二斤应急。明天一准送到,不可耽误。”

    “保证送到,”王德元内心很兴奋,脸上露出感激的表情,说:“感谢照顾,就不再多打扰啦!”说完退出了店。

    老中医和伙计,明天不用再去远处拿药,少了一桩事,也很乐意。

    王德元兴奋不已,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激动。走路的脚步也轻快多了。这不仅仅是一包药,万里长征他踏出了第一步。

    趁热打铁,王德元一路走来,见药店就问,问了七八家,有三家答应让他送货过来。这不,又是一家药店,王德元似乎不是去卖药,倒像是进去捡钱。乐呵呵地走进去,说:“请问店里需要药材吗?我明天给您送过来。”

    掌柜和伙计一起朝他看过来,掌柜说:“今天刚从济世堂进了货,现在不需要。”

    王德元继续说:“那您的毛笔和纸借我用一下可以吗?”说着,朝桌上的毛笔看了看。

    掌柜说:“你随便用。”把笔和纸转向他。这个伙计能写字,不多见。看看他要写什么?期待的目光又转向王德元。

    王德元熟练地拿起笔,把刚才几家要的货,详细的记在纸上。

    “好字!”等王德元刚写完,掌柜迫不及待的拿在手里,这字已经达到书法的造诣,不是亲眼所见,绝对不会相信出自一个伙计之手。脸上露出吃惊表情的同时投来敬佩的目光。

    再一看,百草堂这样的大店也有送货,掌柜对王德元的信任又多了几分,问:“你是哪家店的伙计?”

    “我是宝之灵的伙计,药价可能比济世堂贵两文,不过我能保质保量按时送到。”王德元虽为伙计,这半年也经过了大风大浪,说话稳健,不卑不亢。

    掌柜向王德元投来赞许的目光,遗憾他怎么就得不到这样的好伙计,说:“过两三天你过来,如果需要你来送。”只多两文钱能送到,自己肯定不会亏。

    王德元连连道谢。

    太阳已经归窝,夜幕渐渐降临。王德元才回到店里。他抓紧把明天要送的货打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