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
字体: 16 + -

第1章 导读

    理性成就快乐: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思维的技巧,以及分析问题的工具和方法。学习经济学是为了学会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

    科学都有自己的假设,在这个假设之下,推演出一系列的结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所以也有自己的假设,经济学的假设不止一个,但是最根本的只有一个,这就是经济人假设,也叫理性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的意思是说,每个人,当然这个人不但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厂商,都是在给定约束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因为资源稀缺,所以人是受到资源稀缺的约束的,比如收入的限制、时间的限制、价格的限制等。人们只能在这个约束下追求利益极大化。整个经济学大厦就是建立在这个假设基础上的。如果否认这个假设,就等于取消了经济学本身。

    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有一段话: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

    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的本质是趋利避害的,而趋利避害就是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如此,这就是人性。人性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但是只有这样才是人。过去的人,现在的人,将来的人,都是如此。

    经济学就是建立在对这种人性承认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是理性人假设。经济学正是在这一假设之下研究资源既定时的最大化问题。对社会是gdp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对个人是收入和效用最大化,对企业是利润最大化和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正是在对这种最大化的研究中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

    理性无疑是追求和实现一个既定目标的有力手段。

    但是聪明的你可能会发现,这种假设与人们实际经济活动相去甚远。在股市上,经常出现繁荣时股民欣喜若狂跟风买进,而股市暴跌股民又诚惶诚恐地迅速出货;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别人服务,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地震时母亲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孩子的存活,等等,类似这种行为都无法用传统的理性来解释。

    确实,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并不是能够涵盖和解释所有的人的生活现象,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经济学的学习,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真理,而只有一定条件范围内的真理。而对于任何一门科学来说,假设是研究、认识复杂世界的需要。只有做出假设,忽略掉一些不相干的东西,关注要研究的因素本身,才有助于迅速认清事情的本质。如果不做假设,同时考虑所有情况,很难取得进展。

    所以,我们在学习经济学的同时,也要了解这样一点,即人理性与否是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状态是可以变化的。在做某件事的时候是理性的,不等于做所有事情时都是理性的。同样,有时不理性,不等于永远不理性。现实当中即使是正常的人也有偶尔丧失理性的时候,只是作为经济学的对象来说,经济学家把这种情况排除在外,或者说假定所研究的对象永远理性。

    也许你会说,经济学的出发点是认为人都是自私的,都是要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这不是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背了吗?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助人为乐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推崇的道德观,而对于各扫门前雪的自私现象,社会舆论似乎一向是持贬意。这里,我们必需强调,利己,决不是损人利己。而是在不损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增进自己的利益。

    其实,在通常的情况下,利已不损人的结果,往往是增进了双方的利益。因为当人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做事的时候,竞争的压力使得他必须对别人好,这就是市场的力量,看不见的手。经济学中市场的本质,是个人在自利心理的诱导下的选择行为。在主观上,是利己的,但是在客观上,却必然利他。

    比如,我们去做生意,想要让生意做得活络,我们就得有人脉,于是会用心的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结果朋友们都能在交流与沟通中获得各种的信息和心灵的共鸣。为了让生意能赚钱,我们就会想办法,赢得回头客,这样我们就会保证商品的质量和分量,保证价钱公道,童叟无欺,我们会对任何一个顾客都笑脸相迎,热情服务,而从顾客的角度来说,则不但可以从商家那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还能享受到贴心的服务。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出,每个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行事,要比他从他人利益出发去做事,结果对他人更好。

    所以,经济学强调的是,便宜要占,但千万不要单方面占便宜,自己占便宜的同时,也让对方占到便宜。这就是谋求“双赢”的理念。而从理论上证明“双赢”及其实现条件,是由经济学完成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帕累托最优”标准,就是经济的一般均衡标准,也是“双赢”的标准。这应该是经济学可以致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主要贡献。

    20几岁的年轻人,大多感性有余,理性不足,也许经济学正好能够弥补年轻的你在这方面的不足。掌握正确的经济学知识,将经济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就能使我们更加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减少生活中的很多郁闷和不快,多一些开心,多一些欢笑。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