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提升人际交往能力(1)
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实践与经验的结晶,是从教科书上学不到的,因此要通过与他人的实际交往,逐步提升。培养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大胆参与,积极训练。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传统在人们的意识深处积淀了大量消极的诸如“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等故步自封的“农民意识”。这些意识尽管经历了新潮思想的反复洗礼,但封闭自我的现象在当代人身上仍不鲜见,这与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是格格不入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飞速进步,现代工作生活的节奏也相应地越来越快,谁能在变化莫测的世界中抢先抓住机遇,谁就将成为胜利者。因此,与人交往也要讲究速度。也许您会发现,和许多成功的政治家、企业家初次接触,就能给人一见如故的感觉。究竟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除了一个人的社会阅历、经验以外,下面的一些方法有助于提升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1.提高素质——增加自身人格魅力
人际箴言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我们要首先明确的是,只有自己能够先成为别人眼中的良友,人们才会愿意接近你。因此,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乃是先使自己拥有成为他人人际关系的价值。因此我们强调要提高自身的素养,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具有人际间的吸引力。
我们身边人缘最好的人一定是那些有特长、有智慧、热心助人、或者诙谐有趣的人。谁愿意跟一个内心苍白、个性乏味的人做朋友呢!因此,人跟人之间的互相认同甚至欣赏有个前提,就是一个人首先要具备能够被认同乃至被欣赏的特质,如幽默、机智、博学……这些特质难有千人一面,可以统称为人格的魅力。
首先要学会人格的培养。人格,不仅是社会锻造、文化熏陶的被动产物,也是个体适应环境、主动选择与积极创造的主动产物。整体看,人格是遗传、环境和教育交叉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其次,要积淀一定的人格心理学。现实中,很多人漫不经心地“建造”人际网,面对不好不赖的人际关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自己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自己的房子,每天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自己的智慧好好建造。自己的生活是自己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我个人认为人格心理学目的是尽可能的深刻、完全和准确的理解人,理解人的生活意义和存在价值。
人格,不过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其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体现了人作为个体有别于他人而稳定的心理品质而已。这种心理品质的由来与人的生存环境,如自然、家庭、学习、文化环境等息息相关。
在哀叹自己周遭缺乏良好人际资源之前,无论如何,都应该以培养自己本身的魅力为一大要务。积极培养自己良好的人际交往,我们要注意一下几点:
1.平等是前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以平等为前提,任何一方既是接受者,又是发出者。这一双向活动只要有一边“失重”就可能造成交往的阻碍和中断。因为任何一种不平等的交往都不可能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任何一个不以平等为前提的人都无法与人交往。
2.互利是条件。一般来说,交往的双方都希望得到对方的支持和帮助,能够获得对方的在意、关心和爱护。如果交往者只考虑自己,只关心自己单方面的需要,只想自己个人的好处,而不为他人着想,不愿为他人做出一点奉献,那么交往的双方必然无法相处,关系更不可能有所发展。
3.信用是保证。信用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只有说得到做得到的人,别人才会相信他,才愿意和他打交道。相反,那些朝令夕改,常开空头支票的人,历来为人们所厌弃。因为信用是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的保证。
4.宽容是风格。人与人交往,相互之间不可斤斤计较,小家子气处不到朋友,也成不了大事。小肚鸡肠的人很难与人相处,对别人,总是求全责备,关系就很难维持。所以我们应学会宽容,换位思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不失做人的风范,才会有更多的人聚在自己身边。
看下面这则故事:
在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玩了一个叫“红蓝选择”的游戏。游戏规则如下:
(1)把我们30人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占据一间教室,互相之间不能沟通;
(2)两个组各自做出“红”或“蓝”的选择,两组都选“红”,则双方都得0分,两组都选“蓝”,则双方都得—1分,一组选“红”另一组选“蓝”,则选“红”的一组得4分,选“蓝”的一组得—2分;
(3)每选择一次,由老师向双方公布结果,然后双方再选,总共可以选择十次;
(4)最后统计总分,每得一分可以得到十元钱的奖励。
从这个规则可以看出,选“蓝”是绝对没有便宜占的,要么得—1分,要么得—2分;反之,选“红”是绝对不会吃亏的,要么得0分,要么得4分。但这个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双方都认为红是最优选择,结果就是谁也别想得分。第一轮下来,双方都选了十次“红”,都是零分。
然后老师决定改变游戏规则,双方在做出选择前,可以派出一名代表谈判,达成协议,然后再做出选择。我们小组在开会讨论的时候,就指出了合作的可能性:“头五次我们选蓝,他们选红,这样我们得—10分,他们得+20分,后五次我们选红,他们选蓝,我们得20分,他们被扣10分,这样双方各得100元钱。”大家都对这个想法表示赞成,并委派我前去谈判。就在我打算起身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突然发言了:“不如这样,反正扣分也不罚钱,干脆我们选十次蓝,他们选十次红,这样他们能得到400元,然后回头再给我们200元,岂不是更好?”
大家都觉得这个想法有点不可思议,但仔细一想,确实很有道理。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我们退一步,就可以获得利益,更奇怪的是,让步越大,获利越多。于是这个建议被很快通过了。我作为全权代表前去谈判,对方表示完全接受,于是双方签订密约,合伙“骗取”老师的四百元奖金,全班同学出去猛吃了一顿。
其实老师并没有“上当”,一切的结果都是她设计好的。通过这个游戏,她成功地让大家明白了,很多时候,“合作”比“竞争”往往能给双方都带来好处。但“合作”的前提是双方都能理智地分析问题,互相沟通。同学之间,经常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小摩擦。比如,你们本来是很好的朋友,你有急事想问他借10元钱,可是他最近刚借了50给另外一个人,那人死活不还了,正在生气,看见你来借钱,硬生生地来一句:“没钱!不借!”于是误会就产生了,你横下一条心要跟他赌气:“十块钱都不借,算什么兄弟?”他也觉得没有解释的必要:“为了十块钱就跟我赌气,这种小气的哥们,不要也罢!”也许一段友谊就此破灭,其实一个朋友岂是能用十元钱来比较的?同学时的友谊尤其值得珍惜,也许过了十几年几十年之后,你历经世态炎凉人海沉浮,想起来怕是肠子都要悔断咧。这时其实只要有一方肯让步,或者你不要把此事放在心上,或者他向你解释当时心情不佳的原因,事情就过去了。
要塑造自己的魅力,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我们还应该做到一下几个方面。
观察、总结你身边“人缘好”“会处世”的人,看他们在人际环境中如何对他人做出反应。学习别人的经验跟自己亲自去积累同等重要。看看做得好的人:如何巧妙地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真诚,怎样的礼貌才不会显得客套做作,怎样表达赞成和不赞成,怎样既不冒犯他人又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等。
读书、思考,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丰富自己的思想。没有什么比智慧和渊博更能增添一个人的魅力。
建立或者寻求加入一个“社群”,最好是基于共同兴趣的一个小群体。这种有共同兴趣的社群是最理想的学习人际交流的平台。如果想结识风趣的朋友,自己应该先变成风趣的人。每逢和人碰面时,“昨天,发生了这么一回事吧!”总是喜欢和人分享有趣事物的人身旁,必定经常有人围绕着。反之,如果像新闻记者似地,每次见到人劈头就问:“最近有没有遇上什么有趣的事啊?”的人,必定让人敬而远之。光是和这种人站在一块,连自己都会感到神经紧绷。因此,即使自己知道一些有趣的事物,也不想积极地告知对方。果真要分享有趣的话题,宁愿找更乐观、开朗的人做谈话对象。因为和这种人在一起,必定可以引起共鸣。
提升自己的素质,增强自身魅力以培养沟通能力,还要注意“细节决定成败”的教训,因此我们还要注意这些小事。
要注意自己的举止。举止落落大方,端庄稳重,表情自然诚恳,蔼然可亲。站立,身子不要歪靠一旁,不半坐在桌子或椅子背上。坐时,腿不摇,脚不翘。坐在沙发上不要摆出懒散的姿态。走路时脚步要轻,遇急事可加快步伐,不可慌张奔跑。谈话时,手势不要过多,不要放声大笑或高声喊人。在公共场所应保持安静。在隆重的场合,如举行仪式,听讲演、看演出等,要保持肃静。
要注意交谈的礼节。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多大,更不要手舞足蹈。谈话时切忌唾沫四溅。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他人谈话,应待别人说完。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时,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谈话不涉及他人的隐私问题,对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对对方反感的问题应表示歉意,并立即转移话题。谈话中不讥笑、讽刺他人,也不随便议论宗教问题。
谈话中要使用礼貌语言,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打搅了、再见等。
最后,要注重人际交往礼仪的运用。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名重八方的礼仪之邦。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的展现,礼仪是一个单位光明前途的动力,礼仪是一个人素质修养的具体体现。礼仪有利于融洽人际关系,这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中必须重视的。礼仪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朴实而且简单。礼仪是指导人在某种场合应该如何做和做什么的依据,它能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礼仪不是束缚人的枷锁,它会给予人在任何场合轻松坦然应对的信心,使之在与人的交往中关注自己,放松自己,并找到真正的自己。
总之,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长、爱好,可能会成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个障碍,那么,你可以有意识地去选择和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共同的兴趣爱好也是你与朋友建立深厚感情的途径之一。如果真的没有什么兴趣爱好,那么,多读些好书,丰富自己的头脑,也可以改进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没有什么比智慧和知识渊博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的了。
趣味测试
测试你的为人处世能力
题目:
1、你辛苦好几天,自认为某项工作做得好,不料领导很不满意,你怎么办?
(1)把责任推给客观原因。
(2)满腹委屈,但不作声。
(3)拂袖而去,不受委屈。
(4)注意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以便今后改正。
2、你家里有急事,但领导不了解情况,叫你加班。你怎么办?
(1)人去加班,心中却在埋怨。
(2)拒绝加班,言语生硬,态度差。
(3)推说有病不加班。
(4)同领导商量不加班,如确需自己加班,就服从安排。
3、在影剧院里你的邻座旁若无人地讲话,你感到讨厌,怎么办?
(1)希望别人会向这个人提意见。
(2)大声斥责他们。
(3)叫门卫来干涉他们。
(4)有礼貌地请对方别讲话。
4、当你在专注地做一件急事,一位朋友上门来找你倾诉苦闷,你怎么办?
(1)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倾听。
(2)显得很不耐烦。
(3)似听非听,还在想自己的事情。
(4)向他(她)解释,另约时间。
5、在公共车上,你无意踩了别人一脚,别人对你骂个不停,你怎么办?
(1)充耳不闻,任其去骂。
(2)同他(她)对骂。
(3)推说别人先挤了你。
(4)请他(她)原谅,同时提醒他(她)骂人不对。
结果分析:
如果你的回答多数选择2,说明你的自制力较差,很不善于待人接物;
如果多数选择3,说明你的为人不够真诚、坦率;
如果多数选择1,说明你处世消极,凡事与事无争;
如果多数选择4,说明你既有较强的自制力、积极上进,又为人真诚坦率。
2.积极训练——对人际心理多加揣摩
人际箴言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
人与人之间要达成真正的沟通并不是一件易事,有效沟通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经常需要遇到的基本问题。很多人在交往的同时也在研究人际间的心理学,是为了能揣摩人际交往中人们的心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人际交往。
如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归属需要若长期得不到满足,会造成“归属焦虑”,致使个体情绪焦躁、低落,不愿与他人交往。具有“交往障碍”人若是能够得到同伴的认同,集体的接纳,会很大程度上满足归属需要,改善交往状况。如果得到这种暗示,我们就能更加理解别人,能够主动去融入考虑别人的想法。
如果一个人用心揣悟,去摸索属于自己的路径以提升自己的智慧、修养和学识,这种“反求诸己”的方法,我认为是比“交友须知”一类流于皮相的结论更重要的“内功”。
在上班族日常的人际关系里,必然存在着某种形式的上下关系。为了持续彼此交往,权力关系的向量必定会发生作用。这一类的人际关系无法称做人际。所谓人际,按道理应该是一边进行无上下关系的交往,一边持续发展情谊的。
然而,由于上班族基本上缺乏在没有上下关系地方谋生的经验,因此无法站在中立立场与人交往。有人认为在超越年龄、职衔、公司规模等沟渠的地方进行人际交流,才是异种行业交流会的根本精神。平常认识的自己,只不过是利用上下关系守卫的自己。你必须从上下关系解放自己,然后发现自己的立足点。
说起来,所谓上班族,其实可以比喻成动物园内的老虎。动物园内的老虎,必须藉由顺服的程度,决定可以吃到的饵食份量。他们从未利用自己的利爪去攫获饵食。即使失去老虎本来的能力,它们仍然可以生存下去。相形之下,野生的老虎由于必须利用自己的利爪攫获食物,因此有必要知道自己的力量。它们必须考虑自己和猎物之间的距离以及自己的奔驰力量,判断是否应该采取猎捕行动,抑或放弃捕捉较自己更强的对手等,充分把握自己的力量限度。这就是客观化自己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飞速进步,现代工作生活的节奏也相应地越来越快,谁能在变化莫测的世界中抢先抓住机遇,谁就将成为胜利者。因此,与人交往也要讲究速度。也许您会发现,和许多成功的政治家、企业家初次接触,就能给人一见如故的感觉。究竟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除了一个人的社会阅历、经验以外,下面的一些方法有助于提升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1.提高素质——增加自身人格魅力
人际箴言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我们要首先明确的是,只有自己能够先成为别人眼中的良友,人们才会愿意接近你。因此,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乃是先使自己拥有成为他人人际关系的价值。因此我们强调要提高自身的素养,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具有人际间的吸引力。
我们身边人缘最好的人一定是那些有特长、有智慧、热心助人、或者诙谐有趣的人。谁愿意跟一个内心苍白、个性乏味的人做朋友呢!因此,人跟人之间的互相认同甚至欣赏有个前提,就是一个人首先要具备能够被认同乃至被欣赏的特质,如幽默、机智、博学……这些特质难有千人一面,可以统称为人格的魅力。
首先要学会人格的培养。人格,不仅是社会锻造、文化熏陶的被动产物,也是个体适应环境、主动选择与积极创造的主动产物。整体看,人格是遗传、环境和教育交叉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其次,要积淀一定的人格心理学。现实中,很多人漫不经心地“建造”人际网,面对不好不赖的人际关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自己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自己的房子,每天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自己的智慧好好建造。自己的生活是自己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我个人认为人格心理学目的是尽可能的深刻、完全和准确的理解人,理解人的生活意义和存在价值。
人格,不过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其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体现了人作为个体有别于他人而稳定的心理品质而已。这种心理品质的由来与人的生存环境,如自然、家庭、学习、文化环境等息息相关。
在哀叹自己周遭缺乏良好人际资源之前,无论如何,都应该以培养自己本身的魅力为一大要务。积极培养自己良好的人际交往,我们要注意一下几点:
1.平等是前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以平等为前提,任何一方既是接受者,又是发出者。这一双向活动只要有一边“失重”就可能造成交往的阻碍和中断。因为任何一种不平等的交往都不可能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任何一个不以平等为前提的人都无法与人交往。
2.互利是条件。一般来说,交往的双方都希望得到对方的支持和帮助,能够获得对方的在意、关心和爱护。如果交往者只考虑自己,只关心自己单方面的需要,只想自己个人的好处,而不为他人着想,不愿为他人做出一点奉献,那么交往的双方必然无法相处,关系更不可能有所发展。
3.信用是保证。信用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只有说得到做得到的人,别人才会相信他,才愿意和他打交道。相反,那些朝令夕改,常开空头支票的人,历来为人们所厌弃。因为信用是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的保证。
4.宽容是风格。人与人交往,相互之间不可斤斤计较,小家子气处不到朋友,也成不了大事。小肚鸡肠的人很难与人相处,对别人,总是求全责备,关系就很难维持。所以我们应学会宽容,换位思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不失做人的风范,才会有更多的人聚在自己身边。
看下面这则故事:
在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玩了一个叫“红蓝选择”的游戏。游戏规则如下:
(1)把我们30人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占据一间教室,互相之间不能沟通;
(2)两个组各自做出“红”或“蓝”的选择,两组都选“红”,则双方都得0分,两组都选“蓝”,则双方都得—1分,一组选“红”另一组选“蓝”,则选“红”的一组得4分,选“蓝”的一组得—2分;
(3)每选择一次,由老师向双方公布结果,然后双方再选,总共可以选择十次;
(4)最后统计总分,每得一分可以得到十元钱的奖励。
从这个规则可以看出,选“蓝”是绝对没有便宜占的,要么得—1分,要么得—2分;反之,选“红”是绝对不会吃亏的,要么得0分,要么得4分。但这个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双方都认为红是最优选择,结果就是谁也别想得分。第一轮下来,双方都选了十次“红”,都是零分。
然后老师决定改变游戏规则,双方在做出选择前,可以派出一名代表谈判,达成协议,然后再做出选择。我们小组在开会讨论的时候,就指出了合作的可能性:“头五次我们选蓝,他们选红,这样我们得—10分,他们得+20分,后五次我们选红,他们选蓝,我们得20分,他们被扣10分,这样双方各得100元钱。”大家都对这个想法表示赞成,并委派我前去谈判。就在我打算起身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突然发言了:“不如这样,反正扣分也不罚钱,干脆我们选十次蓝,他们选十次红,这样他们能得到400元,然后回头再给我们200元,岂不是更好?”
大家都觉得这个想法有点不可思议,但仔细一想,确实很有道理。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我们退一步,就可以获得利益,更奇怪的是,让步越大,获利越多。于是这个建议被很快通过了。我作为全权代表前去谈判,对方表示完全接受,于是双方签订密约,合伙“骗取”老师的四百元奖金,全班同学出去猛吃了一顿。
其实老师并没有“上当”,一切的结果都是她设计好的。通过这个游戏,她成功地让大家明白了,很多时候,“合作”比“竞争”往往能给双方都带来好处。但“合作”的前提是双方都能理智地分析问题,互相沟通。同学之间,经常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小摩擦。比如,你们本来是很好的朋友,你有急事想问他借10元钱,可是他最近刚借了50给另外一个人,那人死活不还了,正在生气,看见你来借钱,硬生生地来一句:“没钱!不借!”于是误会就产生了,你横下一条心要跟他赌气:“十块钱都不借,算什么兄弟?”他也觉得没有解释的必要:“为了十块钱就跟我赌气,这种小气的哥们,不要也罢!”也许一段友谊就此破灭,其实一个朋友岂是能用十元钱来比较的?同学时的友谊尤其值得珍惜,也许过了十几年几十年之后,你历经世态炎凉人海沉浮,想起来怕是肠子都要悔断咧。这时其实只要有一方肯让步,或者你不要把此事放在心上,或者他向你解释当时心情不佳的原因,事情就过去了。
要塑造自己的魅力,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我们还应该做到一下几个方面。
观察、总结你身边“人缘好”“会处世”的人,看他们在人际环境中如何对他人做出反应。学习别人的经验跟自己亲自去积累同等重要。看看做得好的人:如何巧妙地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真诚,怎样的礼貌才不会显得客套做作,怎样表达赞成和不赞成,怎样既不冒犯他人又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等。
读书、思考,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丰富自己的思想。没有什么比智慧和渊博更能增添一个人的魅力。
建立或者寻求加入一个“社群”,最好是基于共同兴趣的一个小群体。这种有共同兴趣的社群是最理想的学习人际交流的平台。如果想结识风趣的朋友,自己应该先变成风趣的人。每逢和人碰面时,“昨天,发生了这么一回事吧!”总是喜欢和人分享有趣事物的人身旁,必定经常有人围绕着。反之,如果像新闻记者似地,每次见到人劈头就问:“最近有没有遇上什么有趣的事啊?”的人,必定让人敬而远之。光是和这种人站在一块,连自己都会感到神经紧绷。因此,即使自己知道一些有趣的事物,也不想积极地告知对方。果真要分享有趣的话题,宁愿找更乐观、开朗的人做谈话对象。因为和这种人在一起,必定可以引起共鸣。
提升自己的素质,增强自身魅力以培养沟通能力,还要注意“细节决定成败”的教训,因此我们还要注意这些小事。
要注意自己的举止。举止落落大方,端庄稳重,表情自然诚恳,蔼然可亲。站立,身子不要歪靠一旁,不半坐在桌子或椅子背上。坐时,腿不摇,脚不翘。坐在沙发上不要摆出懒散的姿态。走路时脚步要轻,遇急事可加快步伐,不可慌张奔跑。谈话时,手势不要过多,不要放声大笑或高声喊人。在公共场所应保持安静。在隆重的场合,如举行仪式,听讲演、看演出等,要保持肃静。
要注意交谈的礼节。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多大,更不要手舞足蹈。谈话时切忌唾沫四溅。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他人谈话,应待别人说完。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时,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谈话不涉及他人的隐私问题,对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对对方反感的问题应表示歉意,并立即转移话题。谈话中不讥笑、讽刺他人,也不随便议论宗教问题。
谈话中要使用礼貌语言,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打搅了、再见等。
最后,要注重人际交往礼仪的运用。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名重八方的礼仪之邦。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的展现,礼仪是一个单位光明前途的动力,礼仪是一个人素质修养的具体体现。礼仪有利于融洽人际关系,这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中必须重视的。礼仪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朴实而且简单。礼仪是指导人在某种场合应该如何做和做什么的依据,它能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礼仪不是束缚人的枷锁,它会给予人在任何场合轻松坦然应对的信心,使之在与人的交往中关注自己,放松自己,并找到真正的自己。
总之,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长、爱好,可能会成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个障碍,那么,你可以有意识地去选择和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共同的兴趣爱好也是你与朋友建立深厚感情的途径之一。如果真的没有什么兴趣爱好,那么,多读些好书,丰富自己的头脑,也可以改进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没有什么比智慧和知识渊博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的了。
趣味测试
测试你的为人处世能力
题目:
1、你辛苦好几天,自认为某项工作做得好,不料领导很不满意,你怎么办?
(1)把责任推给客观原因。
(2)满腹委屈,但不作声。
(3)拂袖而去,不受委屈。
(4)注意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以便今后改正。
2、你家里有急事,但领导不了解情况,叫你加班。你怎么办?
(1)人去加班,心中却在埋怨。
(2)拒绝加班,言语生硬,态度差。
(3)推说有病不加班。
(4)同领导商量不加班,如确需自己加班,就服从安排。
3、在影剧院里你的邻座旁若无人地讲话,你感到讨厌,怎么办?
(1)希望别人会向这个人提意见。
(2)大声斥责他们。
(3)叫门卫来干涉他们。
(4)有礼貌地请对方别讲话。
4、当你在专注地做一件急事,一位朋友上门来找你倾诉苦闷,你怎么办?
(1)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倾听。
(2)显得很不耐烦。
(3)似听非听,还在想自己的事情。
(4)向他(她)解释,另约时间。
5、在公共车上,你无意踩了别人一脚,别人对你骂个不停,你怎么办?
(1)充耳不闻,任其去骂。
(2)同他(她)对骂。
(3)推说别人先挤了你。
(4)请他(她)原谅,同时提醒他(她)骂人不对。
结果分析:
如果你的回答多数选择2,说明你的自制力较差,很不善于待人接物;
如果多数选择3,说明你的为人不够真诚、坦率;
如果多数选择1,说明你处世消极,凡事与事无争;
如果多数选择4,说明你既有较强的自制力、积极上进,又为人真诚坦率。
2.积极训练——对人际心理多加揣摩
人际箴言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
人与人之间要达成真正的沟通并不是一件易事,有效沟通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经常需要遇到的基本问题。很多人在交往的同时也在研究人际间的心理学,是为了能揣摩人际交往中人们的心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人际交往。
如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归属需要若长期得不到满足,会造成“归属焦虑”,致使个体情绪焦躁、低落,不愿与他人交往。具有“交往障碍”人若是能够得到同伴的认同,集体的接纳,会很大程度上满足归属需要,改善交往状况。如果得到这种暗示,我们就能更加理解别人,能够主动去融入考虑别人的想法。
如果一个人用心揣悟,去摸索属于自己的路径以提升自己的智慧、修养和学识,这种“反求诸己”的方法,我认为是比“交友须知”一类流于皮相的结论更重要的“内功”。
在上班族日常的人际关系里,必然存在着某种形式的上下关系。为了持续彼此交往,权力关系的向量必定会发生作用。这一类的人际关系无法称做人际。所谓人际,按道理应该是一边进行无上下关系的交往,一边持续发展情谊的。
然而,由于上班族基本上缺乏在没有上下关系地方谋生的经验,因此无法站在中立立场与人交往。有人认为在超越年龄、职衔、公司规模等沟渠的地方进行人际交流,才是异种行业交流会的根本精神。平常认识的自己,只不过是利用上下关系守卫的自己。你必须从上下关系解放自己,然后发现自己的立足点。
说起来,所谓上班族,其实可以比喻成动物园内的老虎。动物园内的老虎,必须藉由顺服的程度,决定可以吃到的饵食份量。他们从未利用自己的利爪去攫获饵食。即使失去老虎本来的能力,它们仍然可以生存下去。相形之下,野生的老虎由于必须利用自己的利爪攫获食物,因此有必要知道自己的力量。它们必须考虑自己和猎物之间的距离以及自己的奔驰力量,判断是否应该采取猎捕行动,抑或放弃捕捉较自己更强的对手等,充分把握自己的力量限度。这就是客观化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