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945年:接收之乱 (1)
念往犹来无限感,喜心题句又成悲。
——陈寅恪:《闻日本乞降喜赋》,1945年
胜利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似乎所有的人都没有作好准备。
一个叫斯凯伦德(eskelund)的美国记者描述了1945年8月上海的景象:“重庆的军队进城了,欢呼的人群排起了长龙,向抗战的英雄们致敬。海港恢复了活力,飞机在上空盘旋,机声轰鸣,下方则爆竹连连……日本的士兵和平民从大街上消失了,其店铺也多关闭了,他们退出了。使团撤离,他们将要离开,日本人回日本去了。美国小伙子、英国小伙子、上海姑娘们,尽到你们的责任吧!他们确实是这样干的。每个夜总会都挤满了人,美好的生活从黄昏开始,无休无止,谁还顾及宵禁时间?战争取得了胜利,和平可能保持下来!在一个世纪里,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已经足够了。”
但是,真的足够了吗?至少在中国不是。即将发生的事实是,混乱的和平仅仅维持了短暂的十个月,紧接着是三年的惨烈内战。
我们先来看看战后中国的经济格局。
在过去八年里,一些新的变化出现了。在战前,上海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级的工商业大城市,在以它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聚集了绝大部分的华资银行、半数以上的工厂,并承担了超过六成的对外贸易。战后,东北的重工业赫然崛起,南方的广东和香港成为新的贸易和金融中心,由此,“东工西农、南轻北重”的经济格局悄然成型,此局在半个多世纪之后仍然未改。
在1945年前后,东北是中国乃至亚洲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如我们在之前已经讲述过的,早在20世纪20年代张家父子(张作霖、张学良)治理东北的时候,就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形成了以钢铁、煤炭为中心的重工业体系和以粮食加工、纺织、食品工业为中心的轻工业体系。沈阳的兵工厂是唯一的大型军工企业,哈尔滨则是东北亚最大的国际大都市。1928年,以出超实际利益比较,哈尔滨滨江海关已超越上海海关和粤海关,稳坐全国六大海关头把交椅,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生产和出口基地、酒精和啤酒生产基地。张家父子甚至建成了当时中国最强大的海空军。
自1931年“九一八”事件之后,日本人控制东北,扶持成立了伪满洲国。自此,日本对东北进行了持续的大量投入,将之建成亚洲扩张的“工业发动机”。从1933年到1942年,伪满当局详尽规划了大大小小109个城市的建设。其中,长春是建设最快的大城市之一,它建成亚洲最大的无线电台——新京无线电台,和最大的电影厂——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即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抽水马桶、管道煤气和中国第一个规划地铁的城市。1945年,东北铁路里程达到11 479公里,为全国铁路总里程的一半。1943年,东北公路总里程近6万公里,而到了1949年,中国含东北在内公路总里程仅为8.09万公里。
据统计,日本在中国企业投资,1930年为8.9亿美元;1936年为16.29亿美元,其中东北为13.24亿美元,关内为3.05亿美元;1944年日本在华投资达到最高峰时总额达到61.63亿美元,其中东北为52.79亿美元,关内为8.84亿美元。
到1945年,东北工业规模不仅大于上海地区,甚至还超过日本本土,位居亚洲第一。从沈阳到大连的沈大线两侧工厂烟囱林立,城市连成一片,成为举世闻名的“绵长工业区”,沈阳铁西区被誉为“东方鲁尔”。东北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1943年,东北以占中国1/9的土地和1/10的人口,生产了占全中国49.4%的煤,87.7%的生铁,93%的钢材,93.3%的电,69%的硫酸,60%的苏打灰,66%的水泥,95%的机械,形成了庞大的精细化学、特种钢等当时领先世界的科技企业。据曲晓范在《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一书中的计算,1945年抗战结束时,全中国的工业总产值中,东北占85%,台湾占10%,连年内战的其他地区只占5%。
大战结束后,东北率先遭遇一场空前的“接收之劫”。
从1945年9月到1946年5月,苏联军队把东北的工厂、矿山、电站等物资绝大多数拆运回国。从9月起,其后的7个月间,火车日夜不停,甚至连长春市政府的办公家具都不放过。1945年11月15日前,仅从沈阳每天就有200辆货车开往苏联。到1946年初,沈阳90%以上工厂都成空壳,连门窗都被拆走。东北铁路机车的75%和货车的93%被运走。著名地质学家、吉林人张莘夫在试图阻止苏联工程师运走工厂里的机器时被害。
安格斯·麦迪森在《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中认定:“当苏军占领东北时,他们拆走了东北地区工厂里大多数可以运输的机械装备。”曾经当过中共东北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的邵式平在1948年5月到12月的日记中记录了他目睹的情况:“大连铁工厂,这是一个最大的机器工厂,可惜破坏得太厉害了。首先是苏联人破坏,搬走了许多好机器。
我看这也是一种掠夺行为……去沈阳参观军工厂,该厂系日寇建设的,据说当时有工人万余,日本投降以后,苏联把一部分精造机器运走了……沈阳兵工厂,据说是目前中国第一大兵工厂,现有各种机床七千台,能有效使用的约五千台,较好的都叫苏军运走了……我们参观了沈阳住友工厂,这个厂专做车轮,实际是炼钢、翻砂并做机器、车辆等。机器、厂房都很大很新,但全部机器都被苏军搬走了。真不应该呀!”邵氏在日记中真实秘记这些细节,在当年是十分冒险的事情。据《鞍钢史》记载,日军投降后,鞍钢遭受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从1945年9月下旬起,仅40天,发运货车60列,鞍钢的机器设备就被苏军拆走了2/3,连同其他被运走的物资共达7万余吨,其中以各种关键性的设备损失、破坏最为严重。1957年,当过中共上海市政府第一任财税局局长的顾准去苏联共青城考察时还看到,在一家造船厂和一家机械厂的机床铭牌上,有大量的日文标识,这都是当年从中国东北拆迁去的。
1946年1月,国民政府宣布,凡东北境内的一切敌产均归中国政府所有。苏联驻华大使彼得罗夫却对蒋介石说,苏联政府认为这一声明“既无根据,且无效力”。蒋介石只好转求美国帮助,5月,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对苏联提出交涉,苏军才开始停止搬运工作并班师回国。杜鲁门还派出考察团对这一事件进行了两个月的调查。据初步估算,苏军拆走的工业设备价值共约8.5亿美元。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记载:“日本在东北的工业设施在1945年苏联人搬走半数以上的资本设备后受到削弱,当时估计恢复原来的设备所需的费用至少要20亿美元。”1947年1月29日,莫斯科《消息报》报道,苏军此举是为了得到出兵作战的补偿,而它运走的设备价值约9 700万美元。
苏军对东北工业设备的野蛮拆迁,是中国经济在战后遭到的第一个打击。如果说,这是一次外来的灾难,那么,重庆国民政府对沦陷区敌产的接收,则更让人哀叹。
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后,对日占区和汪统区的财产进行接收成为当务之急,狂喜之中的国民政府立刻拟定了《行政院各部会署局派遣收复区接收人员办法》,“接收委员”顿时成为重庆最炙手可热的肥缺。
接下来发生的接收故事,无论从政治、经济、社会秩序还是道德而言,都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浩劫。从8月开始,各路“抗日英雄”就从地下天上纷涌而出。
上海无疑是接收大战中竞争最激烈的城市之一。一向崇洋的上海滩突然开始流行吃川菜,一个人“能不能吃辣”成了一道政治考试题,表明他在四川坚持了多久的抗战。在这里一下子冒出了四个“市党部”。第一个是关在提篮桥监狱里的国民党三青团成员,当他们从电台里一听到日本天皇投降的声音,马上通知狱方,“我们今天就要出狱展开工作”。很快,这些人以“苏浙皖税务局”局长邵式军在余庆路的一栋洋楼为据点,挂出了“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的招牌。第二个是在浦东打游击的国民党“忠义救国军”,他们在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盛文颐的一个宅所里,也成立了“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第三个是陈立夫cc系的“地下工作者”,他们的据点在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上。当这三个“当地帮”正为谁是正宗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从重庆飞来的接收大员就到了,于是第四个“党部”又出现了。
如同恶狗抢肉一般,这些党部人员围绕着庞大的事业、产业和经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完颜绍元在《大接收》一书中讲述了沪上一家报纸几天内连改四个报名的“黑色幽默”故事:cc系的市党部接收了一家《新中国报》,一天后,就被重庆派来的人抢走了,改名为《正义报》。新报纸在8月16日隆重创刊,谁知到了第二天,突然又改成了《革新日报》,原来是被金神父路上的人以军事委员会宣导委员的名义夺走了。可是仅仅七天后,订户拿到的报纸又改成了《前线日报·沪版》,新的接收者是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驻沪办公处。汪系官员金雄白在狱中交代说:“从8月中旬到9月初的上海,只要与重庆的大员沾亲带故的,就以地下工作人员自居。有人自认为中统,也有人自认为军统,但谁也不知道他们身份的真假与职位的高下。”
上海的四个“市党部”并立的景象还不是最混乱的,在北平,竟同时出现了八个“市党部”,尤其可笑的是,这些党部需要等待接收的汪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支付开办经费,后者谁也不敢得罪,于是索性就给八家全都发钱。
最热闹的是天津。蒋介石委派的接收代表是当过北洋政府内阁总理的老政客靳云鹏,他刚刚要把“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驻津代表办公室”的牌子对外悬挂,就有人挂出了“军事委员会抗战建国工作团天津总站”。接着,“天津市党部”、“三青团天津市支团部”、“中统天津站”、“军统天津站”、“军统天津特别站”、“军统驻天津华北特别通讯站”等都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而它们唯一的工作就是满天津城寻找接收资产。最后,弄得日军驻津特工机关也傻了眼,只好登报请所有在津各系统的人员都来市府礼堂开联席会议。开会那天,竟一下子来了十几个系统的几百号人,大家闹哄哄一阵乱吵,最后也没有理出一个头绪。受到蒋委员长亲自委任的靳云鹏知道自己身份虽高,但远不如各路小鬼跟重庆方面的关系亲密,无奈之下,只好宣布不开张了。
沪京津的乱象,是接收大战中的一个缩影,其他省会及中小城市的混乱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杭州,居然先后出现了28个“市党部”,有几个竟是汪系官员“就地反正”的。最具讽刺性的是任职汪系浙江省省长的丁默村,他曾经长期出任南京伪政府特务首脑,捕杀过很多国民党特工,此时居然也一转身成了军事委员会特派的“浙江军事专员”,加入了接收的火热事业中。曾经当过军统局少将总务处长的沈醉在回忆录中记下了一首流传很广的“接收民谣”:“河里飘来的,不如地里滚来的;地里滚来的,不如天上飞来的;天上飞来的,不如地下钻出来的;地下钻出来的,又不如坐着不动的。”沈醉注释说:“所谓坐着不动的,指摇身一变的汉奸,自劫自收比什么都快。”
——陈寅恪:《闻日本乞降喜赋》,1945年
胜利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似乎所有的人都没有作好准备。
一个叫斯凯伦德(eskelund)的美国记者描述了1945年8月上海的景象:“重庆的军队进城了,欢呼的人群排起了长龙,向抗战的英雄们致敬。海港恢复了活力,飞机在上空盘旋,机声轰鸣,下方则爆竹连连……日本的士兵和平民从大街上消失了,其店铺也多关闭了,他们退出了。使团撤离,他们将要离开,日本人回日本去了。美国小伙子、英国小伙子、上海姑娘们,尽到你们的责任吧!他们确实是这样干的。每个夜总会都挤满了人,美好的生活从黄昏开始,无休无止,谁还顾及宵禁时间?战争取得了胜利,和平可能保持下来!在一个世纪里,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已经足够了。”
但是,真的足够了吗?至少在中国不是。即将发生的事实是,混乱的和平仅仅维持了短暂的十个月,紧接着是三年的惨烈内战。
我们先来看看战后中国的经济格局。
在过去八年里,一些新的变化出现了。在战前,上海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级的工商业大城市,在以它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聚集了绝大部分的华资银行、半数以上的工厂,并承担了超过六成的对外贸易。战后,东北的重工业赫然崛起,南方的广东和香港成为新的贸易和金融中心,由此,“东工西农、南轻北重”的经济格局悄然成型,此局在半个多世纪之后仍然未改。
在1945年前后,东北是中国乃至亚洲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如我们在之前已经讲述过的,早在20世纪20年代张家父子(张作霖、张学良)治理东北的时候,就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形成了以钢铁、煤炭为中心的重工业体系和以粮食加工、纺织、食品工业为中心的轻工业体系。沈阳的兵工厂是唯一的大型军工企业,哈尔滨则是东北亚最大的国际大都市。1928年,以出超实际利益比较,哈尔滨滨江海关已超越上海海关和粤海关,稳坐全国六大海关头把交椅,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生产和出口基地、酒精和啤酒生产基地。张家父子甚至建成了当时中国最强大的海空军。
自1931年“九一八”事件之后,日本人控制东北,扶持成立了伪满洲国。自此,日本对东北进行了持续的大量投入,将之建成亚洲扩张的“工业发动机”。从1933年到1942年,伪满当局详尽规划了大大小小109个城市的建设。其中,长春是建设最快的大城市之一,它建成亚洲最大的无线电台——新京无线电台,和最大的电影厂——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即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抽水马桶、管道煤气和中国第一个规划地铁的城市。1945年,东北铁路里程达到11 479公里,为全国铁路总里程的一半。1943年,东北公路总里程近6万公里,而到了1949年,中国含东北在内公路总里程仅为8.09万公里。
据统计,日本在中国企业投资,1930年为8.9亿美元;1936年为16.29亿美元,其中东北为13.24亿美元,关内为3.05亿美元;1944年日本在华投资达到最高峰时总额达到61.63亿美元,其中东北为52.79亿美元,关内为8.84亿美元。
到1945年,东北工业规模不仅大于上海地区,甚至还超过日本本土,位居亚洲第一。从沈阳到大连的沈大线两侧工厂烟囱林立,城市连成一片,成为举世闻名的“绵长工业区”,沈阳铁西区被誉为“东方鲁尔”。东北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1943年,东北以占中国1/9的土地和1/10的人口,生产了占全中国49.4%的煤,87.7%的生铁,93%的钢材,93.3%的电,69%的硫酸,60%的苏打灰,66%的水泥,95%的机械,形成了庞大的精细化学、特种钢等当时领先世界的科技企业。据曲晓范在《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一书中的计算,1945年抗战结束时,全中国的工业总产值中,东北占85%,台湾占10%,连年内战的其他地区只占5%。
大战结束后,东北率先遭遇一场空前的“接收之劫”。
从1945年9月到1946年5月,苏联军队把东北的工厂、矿山、电站等物资绝大多数拆运回国。从9月起,其后的7个月间,火车日夜不停,甚至连长春市政府的办公家具都不放过。1945年11月15日前,仅从沈阳每天就有200辆货车开往苏联。到1946年初,沈阳90%以上工厂都成空壳,连门窗都被拆走。东北铁路机车的75%和货车的93%被运走。著名地质学家、吉林人张莘夫在试图阻止苏联工程师运走工厂里的机器时被害。
安格斯·麦迪森在《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中认定:“当苏军占领东北时,他们拆走了东北地区工厂里大多数可以运输的机械装备。”曾经当过中共东北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的邵式平在1948年5月到12月的日记中记录了他目睹的情况:“大连铁工厂,这是一个最大的机器工厂,可惜破坏得太厉害了。首先是苏联人破坏,搬走了许多好机器。
我看这也是一种掠夺行为……去沈阳参观军工厂,该厂系日寇建设的,据说当时有工人万余,日本投降以后,苏联把一部分精造机器运走了……沈阳兵工厂,据说是目前中国第一大兵工厂,现有各种机床七千台,能有效使用的约五千台,较好的都叫苏军运走了……我们参观了沈阳住友工厂,这个厂专做车轮,实际是炼钢、翻砂并做机器、车辆等。机器、厂房都很大很新,但全部机器都被苏军搬走了。真不应该呀!”邵氏在日记中真实秘记这些细节,在当年是十分冒险的事情。据《鞍钢史》记载,日军投降后,鞍钢遭受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从1945年9月下旬起,仅40天,发运货车60列,鞍钢的机器设备就被苏军拆走了2/3,连同其他被运走的物资共达7万余吨,其中以各种关键性的设备损失、破坏最为严重。1957年,当过中共上海市政府第一任财税局局长的顾准去苏联共青城考察时还看到,在一家造船厂和一家机械厂的机床铭牌上,有大量的日文标识,这都是当年从中国东北拆迁去的。
1946年1月,国民政府宣布,凡东北境内的一切敌产均归中国政府所有。苏联驻华大使彼得罗夫却对蒋介石说,苏联政府认为这一声明“既无根据,且无效力”。蒋介石只好转求美国帮助,5月,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对苏联提出交涉,苏军才开始停止搬运工作并班师回国。杜鲁门还派出考察团对这一事件进行了两个月的调查。据初步估算,苏军拆走的工业设备价值共约8.5亿美元。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记载:“日本在东北的工业设施在1945年苏联人搬走半数以上的资本设备后受到削弱,当时估计恢复原来的设备所需的费用至少要20亿美元。”1947年1月29日,莫斯科《消息报》报道,苏军此举是为了得到出兵作战的补偿,而它运走的设备价值约9 700万美元。
苏军对东北工业设备的野蛮拆迁,是中国经济在战后遭到的第一个打击。如果说,这是一次外来的灾难,那么,重庆国民政府对沦陷区敌产的接收,则更让人哀叹。
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后,对日占区和汪统区的财产进行接收成为当务之急,狂喜之中的国民政府立刻拟定了《行政院各部会署局派遣收复区接收人员办法》,“接收委员”顿时成为重庆最炙手可热的肥缺。
接下来发生的接收故事,无论从政治、经济、社会秩序还是道德而言,都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浩劫。从8月开始,各路“抗日英雄”就从地下天上纷涌而出。
上海无疑是接收大战中竞争最激烈的城市之一。一向崇洋的上海滩突然开始流行吃川菜,一个人“能不能吃辣”成了一道政治考试题,表明他在四川坚持了多久的抗战。在这里一下子冒出了四个“市党部”。第一个是关在提篮桥监狱里的国民党三青团成员,当他们从电台里一听到日本天皇投降的声音,马上通知狱方,“我们今天就要出狱展开工作”。很快,这些人以“苏浙皖税务局”局长邵式军在余庆路的一栋洋楼为据点,挂出了“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的招牌。第二个是在浦东打游击的国民党“忠义救国军”,他们在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盛文颐的一个宅所里,也成立了“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第三个是陈立夫cc系的“地下工作者”,他们的据点在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上。当这三个“当地帮”正为谁是正宗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从重庆飞来的接收大员就到了,于是第四个“党部”又出现了。
如同恶狗抢肉一般,这些党部人员围绕着庞大的事业、产业和经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完颜绍元在《大接收》一书中讲述了沪上一家报纸几天内连改四个报名的“黑色幽默”故事:cc系的市党部接收了一家《新中国报》,一天后,就被重庆派来的人抢走了,改名为《正义报》。新报纸在8月16日隆重创刊,谁知到了第二天,突然又改成了《革新日报》,原来是被金神父路上的人以军事委员会宣导委员的名义夺走了。可是仅仅七天后,订户拿到的报纸又改成了《前线日报·沪版》,新的接收者是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驻沪办公处。汪系官员金雄白在狱中交代说:“从8月中旬到9月初的上海,只要与重庆的大员沾亲带故的,就以地下工作人员自居。有人自认为中统,也有人自认为军统,但谁也不知道他们身份的真假与职位的高下。”
上海的四个“市党部”并立的景象还不是最混乱的,在北平,竟同时出现了八个“市党部”,尤其可笑的是,这些党部需要等待接收的汪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支付开办经费,后者谁也不敢得罪,于是索性就给八家全都发钱。
最热闹的是天津。蒋介石委派的接收代表是当过北洋政府内阁总理的老政客靳云鹏,他刚刚要把“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驻津代表办公室”的牌子对外悬挂,就有人挂出了“军事委员会抗战建国工作团天津总站”。接着,“天津市党部”、“三青团天津市支团部”、“中统天津站”、“军统天津站”、“军统天津特别站”、“军统驻天津华北特别通讯站”等都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而它们唯一的工作就是满天津城寻找接收资产。最后,弄得日军驻津特工机关也傻了眼,只好登报请所有在津各系统的人员都来市府礼堂开联席会议。开会那天,竟一下子来了十几个系统的几百号人,大家闹哄哄一阵乱吵,最后也没有理出一个头绪。受到蒋委员长亲自委任的靳云鹏知道自己身份虽高,但远不如各路小鬼跟重庆方面的关系亲密,无奈之下,只好宣布不开张了。
沪京津的乱象,是接收大战中的一个缩影,其他省会及中小城市的混乱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杭州,居然先后出现了28个“市党部”,有几个竟是汪系官员“就地反正”的。最具讽刺性的是任职汪系浙江省省长的丁默村,他曾经长期出任南京伪政府特务首脑,捕杀过很多国民党特工,此时居然也一转身成了军事委员会特派的“浙江军事专员”,加入了接收的火热事业中。曾经当过军统局少将总务处长的沈醉在回忆录中记下了一首流传很广的“接收民谣”:“河里飘来的,不如地里滚来的;地里滚来的,不如天上飞来的;天上飞来的,不如地下钻出来的;地下钻出来的,又不如坐着不动的。”沈醉注释说:“所谓坐着不动的,指摇身一变的汉奸,自劫自收比什么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