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那些人
字体: 16 + -

第122章 秦代篇(7)

    指鹿为马——赵高

    赵高(?一前208年),秦朝宦官、权臣。赵国人,精通狱法。秦始皇闻之,让他作了中车府令。

    秦始皇在位时,立志强国,要扫平六国,一统天下,因而特别注重人才的吸纳。李斯、尉缭等人的到来,都为秦王朝的强盛增砖添瓦。秦国内部的人也都各展才华希望得到秦王赏识,而能够有个一官半职,带兵打仗,获得军功,从而封妻荫子,光宗桩祖,成就一番事业。

    赵高原为赵国宗族远支。司马迁在(史记)中载:“赵高者,诸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侈,世世卑践。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因赵高是宫中蝉女通奸所生,从小即为阉臣,尝透了宫中的阴暗生活,所以变得极为圆滑狡诈。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规模充实后宫,嫔妃多大万人。庞大的后宫后宫需要众多的服务人员,阉割去势的宦官由此广泛使用于宫廷,宦官制度逐步完善。当时对为了补充后宫服役者的队伍,一些战败国的宦官也与宫中美女一样作为‘战利品’归人秦朝宫廷。赵高就是在秦灭亡赵国后,作为阉宦被掳人秦的。由于他抽时间学了律法。兼有几分聪明,开始在狱法方面有了点名。后名声传于始皇耳中,便让他作了中车府令.赵高有了权势后,贪权贪财,因被发现,始皇令蒙毅治其罪,按法当死,毅不敢阿法,如实而奏。但赵高自被始皇提拔。多为始皇在法律方面建议,由于狠辣,颇和始皇之意,始皇惜其才,就赦免了他,并官复原取。赵高带着对蒙氏的仇恨,带着对更大权力的渴望活了下来。像一只寄生虫一样潜伏在了秦王朝的巨大机体内,一直点的吸收着力量,等待着破体而出的时机。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带着少子胡亥,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等大臣又一次踏上了东巡的道路。次年车队走到平原津时,秦始皇不幸染病,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非但没有好转的现象,反而愈加沉重。随行的大臣见此情况.估计皇帝这次凶多吉少,于是想劝说他趁神志清醒时早早立下遗嘱。但是大家都明白一件事份.那就是伟大的秦始皇一生之中,最忌讳的就是一个“死”字,谁要当面提出来让他安排后事。那这位大臣的后事肯定会办在皇帝的前面。就这样,大臣们都心照不宣继续前行。当巡游队伍到达沙丘时,病中的秦始皇不得不承认自己这次是真的不行了。他无奈写了遗嘱。要求在北方协助蒙恬防御匈奴的长子伏苏马上赶回咸阳,准备继位。这道诏书写好后。还没来的及发出.始皇帝就再也坚持不住,在十几平方米的皇家马车厢内去世了,享年仅仅51岁。

    秦始皇活着的时候,他说一句话能顶一万句,然而死后尸骨未寒,有人就对如何篡改他的遗诏动起了脑筋。中车府令曾是胡亥的老师,和胡亥有深厚的师生情意,在这重要的历史关头,他敏锐的感觉到自己辉煌腾达的机会来临了。只要能够成功拥立胡亥即位。赵高在说动了胡亥之后,接着想取得丞相李斯的支特,位对李斯说道:“要是伏苏即位,那您没有拥立之功,一朝天子一朝臣,到时候你的相位估计就保不住了。”赵高的提醒深深打动了这位权力欲旺盛的承相的心灵,在装模作样的说了几句忠于皇帝遗志的套话之后,李斯傅不在推辞,转而和赵高密谋起来。

    李斯和赵高联手!改了皇帝的遗诏,命令伏苏和蒙恬自杀,然后日夜兼程的赶回咸阳,拥立胡亥即位。按照始皇帝生前对后世子孙帝号按自然数递增的规划,胡亥就是秦国第二世皇帝,简称秦二世。

    秦二世胡亥依靠赵高“果敢”才得已顺利即位,他对赵高感激不尽,对这位宦官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赵高也是.“忠心耿耿,忧心忡忡,”整天帮着胡亥出谋划策。他先是对胡亥说:“陛下虽然登上帝位,但是您的兄弟们对您即位的合法性还是存在疑问啊。”胡亥问道:“那怎么办?”赵高说道:“那筒单。死人是不会对任何东西感到不满的。”胡亥于是听从了赵高的建议,心狠手辣地把自己的兄弟都逼死了,而且更胜连无继承权的秦始皇的女儿们也不放过,将十位公主收押,然后在咸阳附近统统车裂.胡亥一口气杀光了17个哥哥,10位姐妹,杀的自己成了秦始皇的独生子,终于“无可争义”的坐稳了皇帝宝座了。

    经过这件事. 胡亥和赵高的感情更加深厚了,君臣二人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促膝谈心。有一次,胡亥对赵高感慨道:“人生在世啊,时光短暂,我想在有生之年抓紧时间吃喝玩乐,你觉得这个想法可行吗?,赵高听了后肃然起敬,连声赞叹道:“这真是英明之主的想法啊!”赵高还顺势说道:“您知道怎么驾奴大臣吗?我来告诉您吧。皇帝要与臣子们保持距离,产生神秘感,这样才能体现出成严,所以您以后应该独居深宫,让大臣们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样才能显得您威风凛凛啊。’胡亥听了赵高的高见后。深以为然,于是关了自己的禁闭,不见大臣,只和赵高一人谋划朝廷大事。

    秦二世荒淫愚昧。面手握重权的丞相李斯还是清醒的。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及其后建立封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少功劳,因而备受秦始皇的重用。李斯又是“沙丘之谋”的参与者,秦二世对他颇为宠信。李斯基于对秦朝统治的忠心,曾多次上书进谏但毫无成效。赵高一方面担心秦二世了解朝局后会追究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也将李斯视为其专植朝政的唯一障碍,因而便把矛头对准了他。对秦二世的性格了如指掌的赵高设计了一个陷害李斯的绝妙圈套。他先对李斯说,如今盗贼猖狂,我很想劝谏皇上,但因为皇上深居皇宫,我没有劝谏的机会。李斯也表示自己很想找机会劝谏皇帝。赵高表示他负责给李斯制造劝谏的时机。于是,赵高特意找一些秦二世玩兴正高、最烦人打扰的时机让李斯进谏,如此再三,二世开始与李斯产生了嫌隙。赵高见时机一到,就诬蔑李斯因未能分土称王而心存不满,诬蔑李斯的儿子与陈胜等起义军有关连。秦二世偏听偏信,赵高又操纵了对李斯的刑讯过程,最终如愿以偿地把李斯父子腰斩于刑场,李斯三族以内的人也因受株连而被尽杀。

    赵高在设计除去了示相李斯后,官拜中示相,最终成功的攫取了朝廷的大权。在他的积极倡议下,胡亥这边征发七十万人大动干戈的完善秦始皇陵,那边调配一百万人如火如茶的建设阿房宫,久居深宫的神秘君王胡亥每发一次诏令,秦朝的天下就要震动几分,加上秦朝的法令苛刻严厉,所以搞得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发动了大泽乡起义,消息传开,“苦秦久矣”的全国各地群众纷纷响应,残余的六国贵族们也趁机聚集力量打起了复辟的旗号。秦国刚刚建立十几年的天下,已经隐约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陈胜、吴广起义后,秦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进一步加剧。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因谏说二世停止修造阿房宫.减省摇役赋税,结果被迫自杀。章邯也因受到猜忌,在巨鹿一战失败后投降项羽。此后事无大小皆取决于赵高意旨。

    对于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躲在后宫享受人生乐趣的胡亥对此是一无所知的,因为一直以来“关心爱护”他的赵高封锁了一切不利的消息,只是对胡亥说天下有几股微不足道的盗贼在不自量力的四处乱窜而已。虽然赵高利用花言巧语的“愚皇政策”瞒住了胡亥,但是却瞒不住朝中正直的大臣,很多官员上书胡亥,要求皇帝不要被奸臣蒙蔽。大权在握的赵高察觉后并不慌张,为了测试朝中大臣的态度,打击异己分子,他特意将一头梅花鹿牵到朝堂上,赵高指着鹿对胡亥说:“陛下,您看这是多么英俊的一匹马啊!”胡亥疑惑地看着赵高,说:“爱卿弄错了吧,联看这是一头鹿。”赵高阴阳怪气的对着群臣问道:“大家都是见多识广的饱学之士,你们看这是头鹿,还是一匹马啊?”大臣们被这个高深的问题问住了,在经过一番热烈紧张的讨论后,有的人说是鹿,有的人说是马。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次朝会结束后,那些实话实说的官员就陆续的被罢免了,赵高的权力和胡亥的肚子一样,又在不知不觉间膨胀了一圈。

    公元前207年,农民起义已严重危及到秦朝的统治,怠于政事的秦二世对此有所察觉,对长期专权的赵高产生了不满。坏事做尽的赵高害怕二世追究他的过失,决定先下手为强,利用自己掌握的宫内外大权派亲信强迫秦二世自杀,然后操纵政局,立秦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秦王婴认识到赵高的险恶用意,经过周密的策划,在赵高督促其到宗庙受玺的时候,令早已埋伏好的手下人挥剑杀死了赵高,并将其夷灭三族。秦国宫廷的争斗进行的热闹非凡,但是却无法改变其灭亡的命运了,过了不到两个月,刘邦的军队就攻破了咸阳。立国长达五百余年的秦国,在统一天下仅仅十五年后,便轰然倒塌了。

    摧城拔寨—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人(今陕西铜川)。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与其子王贵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其子王责,继承父亲之志,也是始皇帝统一六国时的一名著名将领。

    王翦少年时期就喜爱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战。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翁领兵攻破赵国阔与(今山西和顺),拔九城,夺取赵漳水流域。

    秦王政十八年(前229年),王翦从郡上发兵,下井隆,与杨端和军两军呼应。准备一举攻灭赵国。结果遇上了赵国的名将李牧,相持一年多的时间,一直无法得胜,情况很不乐观。于是秦军用反间计,使庸王赵迁杀了李牧。李牧死后。王翦势如破竹前行。大败赵军,杀了赵军主将赵葱。攻下赵国的东阳,俘虏赵王迁,使赵国投降。虽然公子嘉逃到北面的代,自称代王。但是实际赵国已经亡了。赵国原来的各处土地人为秦地,成为秦郡。

    秦王政十九年(前22名年》,燕王派荆轲刺杀秦王。秦王于是派王翦将兵攻打燕国,击破燕军主力于易水西,燕王逃到了辽东,王璐平定了燕蓟,得胜而归。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王派王翁儿子王责攻楚,大败楚兵。然后王贵军迅速北上,进攻魏国,最后用黄河、大构水淹大梁城,城尽毁。魏王投降。接着王贵又平定了魏国各地。设魏地东面为场郡。

    魏被灭后,三晋之地已尽数人秦了。东北面的燕国名存实亡。南面的强敌楚国已经数次败给秦军了,王翦之子王责也攻取了楚的好几座城邑。秦准备尽早灭楚,秦王在灭楚大战需要多少兵力的这个问题上拿不准主意,于是征求众将的建议。秦王问年轻将领李信需要多少兵力可以灭楚,李信回答最多不过二十万人。李信年少英勇,雄壮威武。曾率数千军马追击燕太子丹,最后使燕太子丹被迫自杀。秦王政因此非常欣赏李信能力和勇猛。所以秦王政一开始就询问他。在问完李信后,秦王政又问王有,王翁却回答说,没有六十万人马是不行的。秦王政听后对王翦说:“王将军你已经老了,连胆子也变小了。李将军果敢威武,说的话很有道理。”于是,派李信及蒙恬率军二十万伐楚。王璐已知自己的话不被采用,便称病回到家乡频阳。

    李信与蒙恬分别从平与、寝邑两路发兵,其间曾大败楚军。李信接着又将那、郑都攻下,于是向西前进,准备与蒙恬在城父会师(今安徽毫县)。李信年少英勇,不免有些心高气傲,又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这个时候项燕率领的楚军已经悄然地在李信军后面跟踪,接连三天三夜马不停蹄,李信却丝毫没有注意楚军的动静。也有可能是李信根本无屑楚军动静。结果楚军找到一个大好的机会,向李信的部队发动突击,攻破了秦军两座营垒,杀了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逃。

    楚军在打败李信军后,还一直向西进军,大有反攻秦国的势头。秦王政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怒。于是亲自赶往预阳,向王翁道歉,请王翦出来率领大军攻楚。王翦起先假意推辞,说自已年老体弱,又有病在身,疲乏无力.实在不能担当重任,请秦王另选良将。秦王政又再次向王翦道歉,并执意要王蔺为将。王翁说:“如果大王一定要任用我为大将,非60万人不可。”秦王政立即答应了王翁的要求,并表示愿意听从王翦的谋划。

    秦始皇派王筋率60万大军伐楚,始皇亲自到激上为王翦送行。临行前,王翁请求始皇赏赐大批田宅。秦始皇说:“将军即将率大军出征,为什么还要担优生活的贫穷呢?”王翦说:“臣身为大王的将军,立下汗马功劳,却始终无法封侯,所以趁大王委派臣重任时,请大王赏赐田宅,做为子孙日后生活的依凭。.秦始皇听了不由放声大笑。王翦率军抵达关口后,又曾五次遗使者向始皇要求封赏。有人劝王翦说:“将军要求封赏的举动,似乎有些过分了。”王翦说:“你错了。大王疑心病重,用人不专,现在将秦国所有的兵力委交给我,我如果不用为子孙求日后生活保障为借口,多次向大王请赐田宅,难道要大王坐在宫中对我生疑吗?”

    王翦代替李信为将攻楚国的消息被楚王负当得知后。楚王就尽数调集全国的军力来抗击

    秦军。王翦的军队在赶赴战场后,就构筑坚固营垒只守不攻。楚军每每挑战,王翦始终不应战。王翁与士兵每日照常休息沐浴,并与士兵一起进食。这样两军对持稍久的一段日子后,王翦派人问军中士卒平常在玩些什么?军中士卒回答说:“正在比赛投石和跳远。”王翦看到士兵的精力都很充沛,于是说:“士卒可上战场作战了。”

    这时由于秦军的拒战不出,楚军以为秦军只是防守边境,于是开始向东撤军。王翦趁这个楚撤军时机,率军追击楚军,楚军失利后撤。秦军就一路乘胜追击到薪南,击杀了楚国的将军项燕,大将一死,楚兵终于全面溃散。秦军一路拿下楚国的各城邑。一年后,王翁攻破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尽收楚地人秦,设为郡县。

    在灭楚后第二年,王剪军继续南征百越。平定了江南,降服越君,江南地置为会稽郡。而此时,王剪之子王责,他与李信也攻取了辽东,俘虏燕王喜,燕亡。又攻代,俘虏代王嘉。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王贵攻人齐都临淄,虏齐王建,六国中最后的齐国也灭亡。齐亡后,秦统一了中国。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体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的气势。这当中,王剪父子的功劳无疑是最大的。王剪灭赵、楚,降伏百越。王贵灭魏、燕、代、齐,秦统一后,王责受封通武侯。除了韩之外其他六国全是他们父子俩灭掉的。这样的功劳在中国历史的千百年中也属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