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契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 阵法之威

    世人云:“眼观六路。”实际上,凡俗之人所指的更多的偏向于人事交际,毕竟肉眼凡胎又怎能观六路,遇雾则障之,遇暗则短矣。

    而习武之人虽不信鬼神,却大都知佛法之精妙。而凡俗之人所知道的出家人并不全是修佛。佛修,修的不仅仅是大皆空和大智慧,同样是救世间苦难的心境和除武林败类的绝学。

    因此对修佛之人的衡量才有佛法高低之分。而在被众多武者熟知的佛法中,慧眼作为其一,名震武林。

    其实外人都只知道高明的佛修,除魔卫道之时,常有“卍“字出没于眉心,神魔辟易。

    实际上佛经中都有记载。世尊行走人间,看遍西方疾苦。后望向东方,问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后世尊沉思,转而言「东方也无量,欲救世间,需修五眼,方可」。

    后世佛修中故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的五眼之说。这不仅仅是武道的几个阶段,同样是修佛的几个阶段。肉眼是凡眼,得于父母,用于视物;天眼已经脱于凡胎,僧者既可得,可见微知著。

    而慧眼才是佛家正果之始,慧眼为罗汉所证,见十二因缘、生死流转的徽象,故能出生死轮回,不受身心世界之束缚,离五蕴、出三界。这和世间一般人所说「慧眼识英雄」、「慧眼独具」的功能,显然不同,世人所说的慧眼,是世间智慧,尚存有「我」的观念,不过比较深澈、明锐、敏捷;而罗汉所具的慧眼是无我、无执的。

    法眼为初地以上的菩萨所具,能见万法的本性——法性,亲证诸佛法身之一分,乃至多分,绝不是如一般人所说的具有法术之士就是具有法眼;略解佛法者也称具有法眼。其实法眼和证法身有关,若是仅仅见性,尚不能称为具足法眼,而只能够确信法眼的存在和法眼的功能。

    法身遍一切处、遍一切时,非色、非无色,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说是,一切都是,也可说,一切都不是。有执著者,一切都不是;无执著者,一切都是。具足法眼的菩萨,称为法身大士,非凡夫所能想像。

    至于佛眼,具足前面四种眼的所有功能,它是智慧的全体,也就是大圆镜智的本身,又称为大圆觉,也称为无上菩提,得证佛陀位。

    贞明大师曾经听淳苦师尊说过,那更高的法眼、佛眼对他这样的佛修而言都是可望不可即的,那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武道的更高层次,更是玄而又玄的天地大道,佛道正果,他离山之时,听师父说,快要归去,才触到何谓法,晚矣晚矣。

    此时,贞明大师的眉间的“卍”字,正是初具慧眼的状态——破世间法,净不平事,清一切迷瘴。

    在佛光的普照下,空地的景象大变,甚至和小和尚素可当时看到的都不一样。

    一棵粗略得有5人才能合抱的古树,郁郁葱葱,直插云端。树底是一个洞口,黑深幽暗,凉风森然。然而古树的周边十丈范围内却花草如春,缤纷繁复。

    如果让李无衣看到这里,一定会惊讶。除了三棵树变成一大棵,除了没有小土包,其他的一切都和自己先山谷看到的那么相似,一定会猜测,这都出自同一人之手,但是,这个人又和淳苦大师是什么关系呢?

    空地不再是空无一片,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果然和李重他们猜的一样。这里要么就是高人用阵法刻意将其掩盖,要么就是天地大势凑巧成为这棵大树的天然屏障。如果是后者,并不用担心,但是如果是前者,那此人的阵法造诣,对天地至理的领悟绝对是世间罕见。虽然此阵并不是攻击阵法,但是阵法之大,阵形之稳绝对是隐藏阵法中数一数二的存在,李重和贞明大师也是平生第一次见到。

    两个人互相忘了一眼,不约而同的开始凝重起来。但是两个孩子的安危自然不能置之不理,两人深呼吸,全身戒备的向树洞走去。

    并没有像想象中有危险到来,一小段路都很平静,但李重和贞明二人走的一点都不放松。当到了洞口,所有的神经才开始稍微舒缓。

    但是就在两人稍有放松的一刻,眼前的光影骤变。“不好,这是幻阵?阵中阵!李施主,护住身心,切记冲动。”随着贞明大师的声音传来,李重发现,此时就剩下自己,没有树,没有山,没有花草树木,一片光秃秃的沙漠,身边也没有了贞明大师的身影。

    风起,沙扬。

    李重身前千军万马彷如天兵天将,气势如虹。

    定眼一看,自己已经浑身是血,持剑而立。

    眼前的景象似曾相识,我怎么又回到这里?看了一眼夕阳下在血色中的东仓城。

    啊~~~~~

    随着一声嘶吼,李重眼睛开始变的血红,因为他知道接下来就是城破,接下来就是自己最亲最爱的人离自己而去,不管这的景象是真是假,这些年支撑自己活下来的动力就是为他们报仇,无论如何,这时候我都要救你们。拔剑,出鞘。“噌啷啷”一剑起,血纷飞,围着李重的数十铁骑应声而倒。

    红着眼的李重,一身肃杀。头发飞扬,仿佛这一刻化身地狱的修罗,收割敌首,守护妻儿。

    随着杀戮的不断,此时的李重,脑袋里好像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喊着,杀戮、杀戮、杀死一切的,所有的人。

    不知过了多久,感觉所有的力气都快用尽,当李重杀死最后一个敌人的时候,他竟然转向了他誓死守护的东仓城。

    脑中杀的念头已经占据全身,这时候的,他只想灭绝一切生灵,唯吾独尊。

    “爸爸。。。”

    “阿诚。。。。”

    “将军。。。。。”

    当耳中听到城里的呼喊,李重抬起剑的手终于缓缓放下,眼睛已经有血泪流下。

    一瞬间,李重醒了过来,原来自己一直呆呆的站在原地,刚才那十年前的景象,就是自己的心魔。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擦干眼角的湿润,李重攥了攥拳头“妻儿,你们的仇我一定报,你们在地下等我。”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李施主终于解开自己的心结,从此毋须自责,前方还有人还有很长的路需要你去守护。”贞明大师笑呵呵的执佛礼。

    “大师真是好修行,这样的幻境都来去自如?”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放开执着,方得始终。”李施主,我们继续走吧。

    “水之阴,山之阳,阴阳为基,山林为石,这真是天地的造化呀。”

    “大师难道认为刚才。。。刚才的幻阵是这片天地的具化,非人力所为?”李重惊讶道。

    “李施主,你可知道当今武林谁的阵法公认最强?”

    “那当属阵法世家——鬼谷家的阵法了,当年金水一战,连一干魔道枭雄都铩羽而归,彻底成了阵法的威名。”

    “李施主,说的不错。但是你可记得另外一位?”

    “你是说。。。淳苦大师的老友?三才。。。三才真人?”

    “正是三才师叔,虽然从成名到失踪,从未听过师叔他老人家争斗之时用过阵法。毕竟武林皆知,三才真人是通经纬、精武学的不世高人,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实最擅阵法。三才之名说的就是如此,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而已。但是当年师父说,若论阵法,当今武林无人能出其右。但是再高明的阵法那也只是局限于人阵之内。听师父说过,三才师叔常言,再高明的人阵也有阵眼和具体的阵基,而我辈苦苦探寻的天阵却无形无迹。阴阳即为其眼,天地即为其基,这如何能寻之,探之,破之?”

    “看起来,真是夺天地造化的天阵了。幸亏只是幻阵而已~~”李重一阵后怕。

    其实他不知道,若不是自己能够冲破心魔。这样的幻阵更是杀人于无形,意志不坚定,不能打败自己心魔的只能成为天地大阵的行尸走肉。

    就连自己和贞明大师这样的高手都会不知不觉的中招,那两个孩子该怎么办?

    “李施主,你这就是关心则乱了,无衣和素可还只是孩子,不曾出世,更不曾被世俗所污,一片赤子之心自然不会被这里的心魔所扰。更何况,如果他们真的捆在阵里,我们一路走来,应该有他们的痕迹才对。看起来他们并未在此停留,应该是继续深入了。”

    “大师,所言极是。无衣这孩子本来就身世可怜,我又遭逢劫难,就算没有淳苦大师所托,我也会尽所能保证他的安全,是我太心急了。咱们继续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