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死
字体: 16 + -

第20章 或许天才,或许疯子

    “耶稣受难,《马太福音》里所记载的,只不过是被人为的神话。他在当天就死了。”

    “……”

    “真正的事实告诉我们,人死不能复活,而神话告诉我们,人死了之后,还可以再拥有生命。”

    “……”

    “而愚昧的人们偏偏相信神话,却不相信真正的事实。”

    “……”

    “耶稣或耶稣的信徒愚弄了人们,人们又将这个骗局信以为真,于是这个骗局持续到了现在,很多人依然愚昧地相信着。”

    “……”

    “这是一个荒唐的世界,——这样说也不对,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错,错的是人,是人的思想。”

    “……”

    “人的思想有多荒唐,人的精神世界就有多么荒唐。”

    “……”

    “如果说人的精神信仰是由相信神的存在,并认为神可以拯救自己而开始的,那么人的精神世界便是建立在这个荒谬的信仰上,人类的精神文明便是从这种荒谬的事实之中开始,走向了现在。”

    “……”

    “所以,整部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史,就是一部人类的荒诞思想的戏剧。”

    “……”

    “人活着,就是为了受难,连那个虚构了天堂的耶稣亦是如此。”

    “……”

    “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人们之所以相信耶稣的话,相信有神的存在,相信上帝,相信死后可以进入天堂,是因为当时的人间就是一个炼狱,充满痛苦,身心都受到现世的煎熬,也就是说,人们都在受难。”

    “……”

    “所以,天堂一直以来都是虚构的,而地狱一直都存在。——人间就是地狱。”

    “在人们的幻想世界里,所谓天堂,一定在天上,所谓人间,就是自己正生活的地方,所谓地狱,就是在地下。在人们的幻想世界里,有了三界之分,生只存在于一界,死包含着两界。”

    “……”

    “通往天堂或地狱,都是由人间界出发的,而且还是在人死了之后。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这是人的思维定式。”

    “……”

    “从这种三界之分中,就能看出人们的思想有多荒谬,但也能看出,他们活着,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要做一个受苦受难的好人,莫要做一个纵情享乐的坏人,活着就是受难,不然,死后上不了天堂,只能下地狱。”

    “……”

    “嘿嘿哈哈,人的思想有多可笑,人活着,又是多么可笑?!”

    melinda没有再听下去。

    她走出了探监室。

    身体发虚。

    头脑也混沌。

    整个人似乎被抽空了一般。

    洪野的那一番话,对她的精神打击太大。

    她一时难以接受。

    那是一种颠覆人类精神文明的理论。

    理智而又条理清晰地分析和判断,让他在那一时刻成为了思想家和哲学家,而不是一个行将处死的犯人。

    这是在某个教堂里,当他的内心充满痛苦的时候,他对着耶稣的受难像悟出的道理。

    荒谬可笑么?

    但他所说的确实是事实。

    ……

    ……

    洪野是怎样的一个人,melinda越来越不了解了。

    这个人太有思想,思想也太深刻了。

    往往与正统思想违背,却又不失正确性。

    她忽然发觉,我们习以为常的思想,已经很少有人去想是否正确了。

    我们所接受到的教育,就是要让我们去接受那些已经成为事实的,大众都在接受的思想。

    很多人都对宗教有所信仰。

    但宗教的本质是什么呢?

    如果耶稣活在现在的这个世界上,那么人们肯定会把他当成一个疯子。

    也许,警察还会把他抓起来,罪名是散布异端邪说。

    可是,时势造就了他。

    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他所处的那个愚昧的时代,让他成为了神的儿子,成为了一代伟人。

    但他是神的儿子么?他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谁想过呢?

    但上帝的存在和基督教的延续,却持续了上千年。

    直到现在,依然有人相信神,相信有天堂和地狱,相信那些荒谬的东西。

    人类真的是那么愚昧么?

    越想,melinda越觉得,人类在思想上的进步的过程,是那么滑稽的发展史。

    在这一时刻,melinda是被深深震撼了的。

    洪野的话,让她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难以驾驭,却又不得不记在心里。

    现在的她,无法判断洪野的话正确与否。

    尽管她有很高的学历,尽管她接受了中西方最高等的教育,尽管她因自己的梦想而拜读了无数个中西方有名无名的思想家的作品,但能把话说得那么颠覆,敢去怀疑整个人类的精神文明史的人,洪野是第一个。

    而这个人,并没有多高的学历,也只是在一个市区的范围内比较出名。

    如果不是因为他犯了事,做出那种变态的事,她也不可能在罗峰的“引见”下,与他认识。

    偏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说出了那么一番震惊了她的话。

    而他这样的思想来源自何处呢?

    ——在教堂里,看着耶稣的受难像,自己悟出来的。

    这是一个奇人。

    或许是一个天才,或许是一个疯子。

    而他为什么会在耶稣的受难像面前,悟出这样的“道理”呢?

    melinda忽然想到,只有苦难的历程,才能让人在磨炼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人生的意义,甚至是洞察宇宙的奥妙。

    ……

    ……

    melinda回到探监室里,故作镇定地坐了下来。

    洪野见到她,直接提出了一个要求。

    “给我一杯水,水里放一些安眠药,让我能够在这个时刻稍稍睡一会儿,然后,如果可以的话,你再进入我的梦境,我把与教堂有关的信息,告诉给你。”

    melinda没有动。

    “难道你不想揭开这个谜么?”

    “暂时还不想知道。”

    洪野皱紧了眉头。

    “我的时日无多……”

    “我当然知道。”

    “也许这是你我的最后一次见面。”

    “我也知道。”

    洪野看着她,没有再说什么。

    melinda叹了一口气,问道:“临死之前,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

    洪野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问,没有回答。

    “也许,我可以帮你完成你的心愿。”

    “说实在的,还真没有。”

    “如果现在让你死,你倒是死而无憾了……”

    “什么意思?”

    “连最后的心愿都没有,死,对你来说,能有什么重要的呢?”

    “倒也不是。”

    “哦?”

    “对我来说,活着,没有什么意义,死了,更没有什么意义。”

    “既然生死都没有什么意义,对你来说,是生是死,亦是无足轻重的吧?”

    “……”

    “可是,你却畏惧死。”

    “不,我没有什么好畏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