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字体: 16 + -

第32章 不吼不叫,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1)

    现代家庭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曾说过:教育孩子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上大学,而是培养真正的人。要把孩子培养成真正的人,就应从小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的确,孩子总有一天是要自立于社会,自立于人生的,如果能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就能增强孩子行动的独立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这对于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无疑是有巨大的帮助的。因此,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让孩子在广阔的天空里学会磨练自己的翅膀,展翅翱翔。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引导孩子走向独立的第一步。让孩子从小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增强他们动手做事,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信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致使孩子缺乏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这样做的后果只会害了孩子。

    有这样一个事例:

    某高校的一位研究生,学习成绩特别好,学校领导考虑派他出国深造,找人和他谈这事的时候,本以为他会高兴得不得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出国的,可这位研究生听了这个消息之后却是愁眉紧锁,最后竟对领导说他不去了。领导感到非常惊奇,经过调查才发现,原来这位学生虽然学习特别好,但其他的事情竟然一窍不通,以至于生活都不能自理。最终只有选择放弃。

    还有一个事例:

    一位母亲为了考上美国某着名大学的“神童”儿子能衣食无忧,不惜一切代价要拿到美国绿卡,去陪儿子一起读书。终于,儿子在母亲的陪同下去了美国。她省吃俭用,变着花样给儿子弄好吃的好穿的。几年后,儿子找到一家好公司去上班,母亲却因为过度劳累而重病不起。自从母亲病倒后,儿子就因为生活不会自理而被公司解雇。儿子要另找东家却连连碰壁,最后落得沦落街头这样的悲惨命运。

    上面这两个事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否有意无意地包办了孩子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作为家长,我们是否在无意中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限制了孩子的自我发展?

    我国着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儿童自己能够做到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这是一条符合教育规律的至理名言。如果放手让孩子自己做,我们的孩子将会得到锻炼的机会,我们也会发现孩子的潜能是无穷的;如果我们一直“大手帮小手”,我们的孩子将会在无形中被剥夺许多发展的机会。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观音菩萨一心要为凡间的人多做好事,可凡间的事实在太多,她两只手忙不过来,就向如来佛请求,如来佛给了她一百只手。

    观音菩萨用一百只手为凡间做好事,可凡间的事实在太繁杂了,一百只手还忙不过来,她又向如来佛恳求。如来佛给了她一千只手。

    观音菩萨用一千只手为凡间做好事,可凡间确实太大了,一千只手还是忙不过来,只得再向如来佛诉苦。

    这一下,如来佛皱眉了,问:“给了你这么多只手,怎么还嫌不够?”

    观音菩萨回答说:“唉,不是我贪多,确实忙得透不过气啊!”

    “好,我倒要亲眼看看,究竟为什么忙不过来。”如来佛说着,跟随观音菩萨进了宝殿。

    宝殿前,弥勒佛袒胸挺肚,笑嘻嘻地斜靠着,闲得没事干,正“一五一十”地数着炉中的香火。宝殿内,十八罗汉懒散地分立两旁,有的搔胸、挖耳朵孔,有的揉眼睛打呵欠,一个个都是闲得发慌的模样。

    如来佛看了,十分感慨地对观音菩萨说:“真不该给了你一千只手。倘若你不改变这一班人的模样,就是给你一万只手,也无济于事啊!”

    在生活中,有些家长就像千手观音菩萨一样,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揽到自己的手中,结果弄的孩子无所事事,缺乏独立性。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说的就是要对孩子放一只手,有些问题让孩子自己去尝试着解决。让孩子学会自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的是促进孩子的独立性发展,这对孩子将来的学习、工作、事业乃至一生成长都是有好处的。

    任何一位父母,都不可能包办孩子的一生。孩子的将来,包括学习、工作以及事业的成功,都要靠他们自己去闯、去努力、去奋斗。而这一切,没有自立自强的意识和精神,是很难取得满意结果的。父母应该明白,自立既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然一课。

    教孩子学会生活自理

    生活自理是培养孩子自立能力的开始。因为孩子今后的独立生活,不可没有自理能力。所以父母首要的教育责任在于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不依赖他人。

    生活中,父母可以让孩子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诸如穿衣、系鞋带、梳头、洗脸、吃饭、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等,父母尽量不要替孩子做。如果父母在生活方面过分照管,不仅不利于孩子独立性、自主性的发展,而且还容易使其养成一些诸如懒惰、依赖等不良品质。父母还应当让孩子经常参加一些家务劳动,如帮爸爸妈妈洗菜、购买物品、打扫卫生等,这是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家长对孩子做家务、生活自理应以鼓励、肯定为主。由于孩子年龄小,做事水平不高,考虑问题不周全,力气小,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大人不应因此指责孩子,更不能惩罚孩子,而应首先鼓励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对于孩子有失误的地方,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这样,既能保护孩子希望自理的自觉性、主动性;又能激励孩子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自理能力。如果孩子总也做不好,家长切不可性急,更不能谩骂或挖苦,主要是以鼓励为主,肯定他做得好的方面,在此基础上指出其不足之处,使孩子感到自己再加把劲就可以做好了。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对促进孩子的自主自立会产生很好的推动作用。

    教育孩子凡事靠自己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又问:“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笑了笑说:“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皱着眉头说:“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抚了抚小蜗牛的头说:“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妈妈安慰小蜗牛:“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俗话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不论多么强大的靠山,总有靠不了的时候。父母只有教孩子自立自强,学会依靠自己,才不会担心有一天会失去“靠山”。

    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孩子的人格是落地生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孩子就开始拥有自己的独立意识、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对生活独立的看法等等,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有一个4岁的美国儿童在弯腰吃力地系鞋带时,一个路过这里的成年人提出要帮助他,却遭到了拒绝。

    孩子问成年人:“你知道我多大了吗?”

    “不知道,可我想你应该很小。”

    “我已经不小了,我都4岁了。”

    显而易见,这个孩子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系鞋带这样的小事应该由自己来做。

    任何孩子都具有独立意识,这种意识是自主自立孩子的先决条件。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很强的意识,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在孩子主动要求做一些事情时,不要因为孩子小,而不予支持独立,从而导致孩子自己动手的意识在萌芽状态中就被扼杀了。

    当孩子要求“自己做”的时候,父母就要因势利导,教孩子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其实,这种教育是很简单的,可以从身边的事情教起:比如穿衣服、脱衣服、吃饭、洗手、收拾玩具等。教孩子不要急于求成,每件事都可以分解成若干小步,每次做到一两个小步,逐渐达到熟练的程度就可以了。

    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

    所谓适应能力,就是人根据生活环境进行自我调整,以便和环境保持平衡的能力。

    达尔文曾经说过:“不要期待环境为你而变,而要争取尽快地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的确,人不可能一直生活在自己意愿的环境中,当生存的环境变得越来越艰难时,我们要懂得改变自己去适应它。如果环境不利于我们,我们还要强行让外界适应我们的话,就可能会花费巨大的代价,而且还不一定能取得成功。所以说,与其试图让改变环境适应自己,不如让自己去适应环境。

    有一则小故事: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于是向智者请教。

    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摇头,轻轻端起杯子,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沙土,不见了。

    这个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过了很久,他说:“我知道了,社会处处像一个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盛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

    智者点了点头。

    这个故事对“适者生存”作出了诠释。只要我们还活着,必然面对生存;只要我们想更好地生存,必须成为适者。外部的生存环境是残酷的,我们只有认清环境,改变自己,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适者生存的本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任何人都不可能离开环境而生存,在无法改变环境时,只有改变自己,努力去适应环境。适应环境不是一味地“顺从环境”,根据环境条件改变自身、调节自身,试着与环境条件保持协调,才是其本意,才能真正生存。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现代社会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如果想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就要学会适应周围的环境,养成良好的适应性,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法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这个社会生存。因此,让孩子学会适应,是当代父母必修的家教课题。

    贞子是日本人,她们家世代采珠,她有一颗珍珠是她母亲在她离开日本赴美求学时给她的。

    在她离家前,她母亲郑重地把她叫到一旁,给她这颗珍珠,告诉她说:“当女工把沙子放进蚌的壳内时,蚌觉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是又无力把沙子吐出去,所以蚌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抱怨,让自己的日子很不好过,另一个是想办法把这粒沙子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共处。于是蚌开始把它的精力营养分一部分去把沙子包起来。当沙子裹上蚌的外衣时,蚌就觉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再是异物了。沙子裹上的蚌成分越多,蚌越把它当作自己,就越能心平气和地和沙子相处。”

    母亲继续启发她道:蚌并没有大脑,它是无脊椎动物,在演化的层次上很低,但是连一个没有大脑的低等动物都知道要想办法去适应一个自己无法改变的环境,把一个令自己不愉快的异己,转变为可以忍受的自己的一部分,人的智能怎么会连蚌都不如呢?

    母亲的话对贞子的影响很大,她懂得了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在异国的求学期间,她很快融入了当地的文化氛围,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环境。

    孩子的一生中,肯定会遇到环境变迁,迅速适应新环境,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地融入到环境中去,保证孩子心情舒畅,进而使孩子发挥自己的潜能。

    适应能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孩子走出家门,迈进校门,走向社会,其适应能力好坏将直接影响他的一生。所以,孩子要从小形成良好的适应能力,学会适应他人,适应不同的环境。

    现实社会中,父母不可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完全符合孩子意愿的环境,这就需要培养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鼓励孩子去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带孩子多接触新环境

    父母应多带孩子接触外界,比如去陌生的公园或游乐场,去陌生的场合多见见陌生的人。有机会接触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对孩子适应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教孩子学会生活自理

    只有具有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人,才能恰到好处地安排自己的每一天,协调的个人生活能减少孩子的孤独感,快速地适应新环境。

    培养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

    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只有具备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才能够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才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做出积极的反映。

    有意识地让孩子吃点苦

    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的宠爱,有些家长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孩子容易的得到许多物质享受,不懂得什么是苦,什么是累。其实,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从教育的角度讲,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努力培养孩子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使孩子从小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

    日本有一项经常性的比赛,内容是要求6岁的儿童自己去10公里外的一个亲戚家。母亲则化妆成一个陌生人看着这个孩子如何找行人指路,如何干渴难耐,如何疲惫不堪。悄悄跟随的母亲每每心疼地流下泪来,但绝不会帮孩子一把。日本还提倡“穷留学之风”,让富裕的大城市学生,到偏远的山区、村寨接受艰苦的生活训练,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其实,这都是一些明智的做法,从孩子的成长规律看,儿童和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基础阶段,家长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对孩子开展吃苦教育,非常重要,也有必要。因为人生道路是曲折的,每实现一个目标,都需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需要有一种勇于吃苦的精神。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父母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这样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特征,让孩子能够笑对生活。

    作为商人,李嘉诚无疑是成功的,作为父亲,李嘉诚更加成功。如今他的两个儿子在商界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大儿子李泽钜帮助其父亲打理家族传统生意,二儿子李泽楷在新闻媒体、数码港、电讯盈科等业务上接连取得令人注目的业绩,靠自己的奋斗赢得”小超人“的美誉。

    曾有人问李嘉诚是怎样教育两个儿子,他的回答是:“应该让孩子吃些苦,让他们知道穷人是怎么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