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真相
字体: 16 + -

第46章 天堂或地狱——万科的“风暴年”(3)

    在无限放大的利益面前,华尔街的人们也变得日益疯狂。在对cdo的追逐中,华尔街不断提高资产权益比率,与此相对应的,是各家投行的杠杆率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大。2003年底,美林的资产是其所有者权益的17.9倍,到了2007年中期,美林的资产竞猛升至其所有者权益的27.8倍。另一大金融巨头——雷曼兄弟,同期杠杆率甚至高达31.7倍。

    ①债务抵押债券,华尔街的一种金融衍生品。

    先来补充解释一下上面提到的一个金融名词——杠杆。所谓金融杠杆,简单地说就是乘法原理。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在华尔街,许多投资银行都对运用这一金融工具乐此不疲。为了赚取暴利,它们甚至常常采用20—30倍杠杆进行操作。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相关过程:

    如果a银行自身资产为50亿美元,采用30倍杠杆就是1500亿美元。

    于是,这家银行就会以50亿美元资产为抵押,借来15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为5%,a银行就可以获得75亿美元的盈利。而如果投资亏损也为5%的话,那么银行a不仅要赔光自己的全部资产,还会欠下25亿美元的巨额债务。

    聪明的华尔街金融才子们不可能没想到杠杆所带来的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是不会进行这样冒险操作的。但是,上述盈利诱惑再次激发出了华尔街金融才子们的发明创造,上文提到的"cds"也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情况下,上述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这里的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等),对b提议:帮自己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每年可以得到保险费5000万美元,连续10年,总共5亿美元。a想的是:如果不违约,自己可以赚75亿美元,从这里面拿出5亿美元用来做保险,还能净赚70亿美元;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

    机构b当然也不会拍脑门子做决定,开始进行相关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在美国房地产市场尚好的时候,它发现违约的情况还不到1%。所以b就有了自己的如下盘算:要是能做一百家这样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美元的保险金;即使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按最大值计算也是微小的。于是,在双方都认为这样的操作对自己有利时,成交也就是自然的了。

    当a和b的上述交易适值美国房地产市场还处于“牛市”时,自然引起了其他金融类公司的羡慕。

    当a和b操作的cds获利时,看在眼里的c就会跑到b那边,希望b能把上述100个cds卖给它,当然c会出一个远多于5000万美元的价格。

    每当这时,b就会如此想:a给自己的数百亿美元保险费还要10年才能拿到,如果现在转手就会有多出数倍的直接收益,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c的做法是这样的:c拿到这批cds之后,不会等上10年再收取其余的利润,而是把它再次挂牌出售,不过标价已远高于付给b的价格了。

    随后的买家受到了整个市场的刺激,也会通过类似的算法和设想,一路操作下来。于是,华尔街的精英们就如此炮制出了美国庞大的cds市场。

    正是在这个看似庞大的cds市场中,类似于a、b、c,以及随后的各类金融投机者,还有那些所谓的投资者们,都抱有同样的期望——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每个人都在等着赚钱。而美国的房贷、尤其是次贷,也就如此循环放大了起来。

    根据国际掉期和衍生品协会(international swaps&derivatives associa—tion,isda)的统计,仅2007年一年,cds名义总额就增长了8l%,从2006年的34万亿美元暴涨到62万亿美元。cds市场的名义价值是它所保险的公司债券的几倍之多。

    一时间,银行、对冲基金,甚至理性的长期投资者,都大量卖出(ds以增加收入。巴菲特虽然称cds为“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但是也不妨碍他利用cds赚钱——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共卖掉了54个cds合同,获取了32亿美元的保险金。

    所以,当著名的金融大亨索罗斯在2008年的4月无比忧虑地说出“cds市场如果失败将会引起连锁反应,触发下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时,资本本身拥有的天使和幽灵的双重个性,已经显现出了它那狰狞的一面。

    直到此时,不仅是华尔街,整个美国似乎才突然发现,华尔街的金融游戏再次把美国玩到了漩涡的边缘。

    二、伸向全球的“潘多拉之手”

    中国前段时间有一部影片很是叫座,名字就叫《好奇害死猫》。美艳绝伦的潘多拉虽然是火神普罗米修司的妻子,也依然没能脱离人性好奇的弱点。

    这个美貌女人最终也没能坚守住宙斯神的重托,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打开了宙斯交给她的那只神秘盒子。从这个盒子里跑出来的,正是她自己绝没想到的专门破坏人世间幸福的各种幽灵。

    进入2007年下半年的华尔街,也终于打开了自己的“潘多拉盒子”。

    1.华尔街的幽灵

    “如果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这是在华尔街流传甚广的一句名言。美国的次贷操作只是华尔街众多金融游戏中的一种,也是近年来美国资本市场得以迅速扩张的一大动因。但任何一种事物被演绎过了头,也就离它的末el不远了。

    在华尔街的资本与金融市场扩张,尤其是美国次贷市场中,不得不提到对冲基金①。此物的身影可谓无处不在,甚至一度达到了呼风唤雨的程度。

    对冲基金名为基金,实际与互惠基金安全、收益、增值的投资理念有着本质区别。这种基金采用各种交易手段(如卖空、杠杆操作、程序交易、互换交易、套利交易、衍生品种等)进行对冲、换位、套头、套期来赚取巨额利润。

    这些都已经超出了传统的防止风险、保障收益操作范畴。加之发起和设立对冲基金的法律门槛要远低于互惠基金,因此带来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对冲基金已失去其初始的风险对冲的内涵,hedgefund的称谓亦徒有虚名。截至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前,对冲基金已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模式的代名词,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如华尔街著名的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及朱里安.罗伯逊的老虎基金,它们都曾创造过高达40%至50%的复合年度收益率。

    ①所谓对冲(heaging),是一种旨在降低风险的行为或策略。套期保值常见的形式就是在一个市场或资产上做交易,以对冲在另一个市场或资产上的风险。例如,某公司购买一份外汇期权以对冲即期汇率的波动对其经营带来的风险。进行套期保值的人被称为套期者或对冲者(hedger)。而对冲基金(也称避险基金或套利基金)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其英语名称为hedge fund,是投资基金的一种形式,属于免责市场产品。

    对高回报的逐利需求,使得对冲基金想方设法对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价格进行扰动,以引起对实质经济和货币体系的破坏,使价格向着对冲基金所期望的方向持续跌落。同时,被攻击的国家或地区被破坏得越严重,实施攻击的对冲基金也就越有利可图,其结果往往就是对冲基金与民族国家或地区之间不可避免的一次财富再分配。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市场作为一个配置资源的机制是有效的,但是,一旦有对冲基金操纵价格,不仅输赢的机会不均等,而且会导致对包括货币体系在内的市场本身的破坏,更谈不上提高市场的效率了。再从经济学的价值观来看,既然没有效率,也就缺乏道德基础。因为这种行为导致的财富再分配,赢者的收入不仅是以输者同等的损失,甚至是以其货币体系及经济机制的崩溃和失效为代价取得的。要是从全球角度来看,那就是一种净的福利损失了。

    换个角度讲,采取高风险的投资,为对冲基金可能带来高收益的同时,自然也给对冲基金埋下了不可预估的风险或损失。因为,大规模的对冲基金不可能在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中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这就像中国那句放之四海皆准的俗语一物极必反!

    2007年11月26日,一个消息在美国资本市场、甚至是整个欧美资本市场上掀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大意就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爆发之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位名叫拉德的对冲基金经理通过做空美国次级住房贷款,取得了巨额回报。消息中还透露,此人甚至预测说,他的下个做空目标将是美国的商业房地产证券,因为他预计美国将出现经济大萧条。

    无独有偶,2008年年初,有一个和美国时任财长同姓的基金经理保尔森,最终以35亿美元的2007年年度大红包荣登“华尔街历史上年收入最高的投资经理”宝座。而他赚钱的市场同样是让大投行们亏损的美国次贷市场。更令不安的,保尔森基金就是个典型的对冲基金,是2007年做空次贷最大的赢家。

    早在2005年,保尔森便意识到抵押贷款类投资产品的价值可能下跌,并于2006年筹集了10亿美元,投资于次贷市场。截至2007年底,他所管理的基金从最初的60亿美元狂涨至280亿美元,让总部位于纽约的paulson&co公司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保尔森本人因而也在这年底获得了37亿美元的年薪。

    另据美国机构投资者杂志alpha披露,收入最高的前50名对冲基金经理2007年共赚了290亿美元。其中就有“金融大鳄”之称的乔治·索罗斯,后来他也被披露在此次次贷危机中大赚了一笔。2007年他在做空次贷类证券中盈利了29亿美元,而他的量子基金当年的投资回报率超过30%。

    不过,面对当时已经利剑悬头的华尔街,bbc等美国主流媒体对上述现象的评论依然是:成功的对冲基金都是由聪明能干、不墨守成规的经纪人管理的。

    自以为是的人们,此时不仅不愿正视华尔街已危机四伏,还依然在奉行着高歌吟诵的美丽调子。

    2.谁让泡泡自爆而亡

    我们小时候都玩过吹肥皂泡的游戏。每当一个泡泡吹起来甩向高处时,阳光下它那五彩的颜色往往令人炫目。只是,这种炫目只能存在一瞬之间,随后便是泡泡的自爆而亡。

    此时的美国次贷市场也越来越像这种炫目的泡泡了!

    随着美国各个金融机构主动地为客户量身定做各种信贷产品,美国资本市场上的住房抵押贷款终于远远超出了购房的边界。这种变化,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各金融机构对住宅金融业务的竞争,住宅金融业务量占银行资产的份额更是不断扩大。

    据统计,1985年~2006年,美国房地产信贷的比重由15%上升至33%左右。其中,住房贷款增幅最大,从9%迅速提高至20%,而工商贷款的比重则从22%降至11%。这种状况的持续,使得美国个人负债率屡攀新高。2005年底,美国居民全国负债已经超过了8万亿美元。负债的大量增加主要就来自于房价上涨带动的贷款额度增加。

    面对如此高额的增长,一些人士终于发出了房地产泡沫的危机警告。然而,这样的警告为时已晚,信用市场的状况已显示出危机正在迫近。

    很快,多家美国银行在2005年度第三季季报时相继提出了盈利预警。

    美国前几大银行都表示,仅一个季度的坏账损失就可能达到十多亿美元,因为当年10月施行的新破产法造成美国申请破产的人数激增。

    据当时的数据显示,就在破产法案截止日10月17日的前几天,大批美国人涌向法庭申请破产。仅仅一周内,就有超过50万人宣布破产,相当于上年全年的三分之一,可谓是盛况空前了。当时更有媒体报道称,就在新的偏向共和党的政策正式实施前夕,不仅共和党领袖的财务状况遭到调查,共和党竞选总部财务长竟然也在那个时刻宣告破产了。

    有一点需要交待一下,在美国,当民众发现他们无力支付个人贷款时,他们首先考虑到的就是违约信用贷款。这是因为,美国个人一般不敢不缴房贷,他们害怕房子一旦被查封便无处可住。但是对于信用贷款的态度就往往大不一样了。美国信用贷款利率固定为19%,不受升息影响,高昂的利率以及不是很严重的后果使得信用贷款成为了优先违约对象。当这种状况持续恶化时,信用市场的危机转向房贷市场也就不可避免。

    时间推进到2006年中期。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发表的报告显示,美国旧房销售中间价已比上年同期下跌1.7%。这是美国房地产市场11年来首次出现的年度房价对比下跌,而中介获利也是十年来最低水平。此外,未售出房屋库存量增长至近400万幢,按最新的销售速度计算,这些“待字闺中”的房屋至少需要大半年才能售完,这个比率是1993年4月以来的最大值。

    不利的消息还不止这些。同期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报告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美国的新房开工量已下降了19.8%,且呈连续下降趋势。

    清醒起来的经济界人士终于发出了连续性的警告: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房地产泡沫正在破灭,其影响将不仅限于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