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教你超级藏心术
字体: 16 + -

第11章 这是我的!——避开对事物的占有反应(1)

    我们都有占有欲,我们都想占有更多的资源。但是,过度的占有,却往往让我们乱了方寸,丢掉了淡定。也因此更容易暴露自己的负面情绪。因此,我们若要藏心,就需要克制自己的占有反应。

    在本章,我们将引入一个新的词语“领地感”,所谓的领地感,就是一种占有反应的表达方式。通过对领地感的叙述,我们将对自己的一系列行为有更深的理解。也能更从根本上让我们了解自己,更善于藏心。

    对领地的确认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什么是“领地”。

    所谓领地,其实是一个界限,在这个界限中,人拥有绝对的主动权,比如“家”。每个人在自己家里都能“为所欲为”,这是因为,“家”就是每个人所拥有的“领地”。

    所谓领地,其实是一个界限,在这个界限中,人拥有绝对的主动权,比如“家”。

    fbi人类行为专家奥尔特曼认为,领地是彼此排他的、独占的使用区域。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对自己的领地有天生的控制欲和占有欲,不愿轻易与他人共享。在有人未经同意就闯入到我们家里的时候,我们会产生敌意,就证明了这一点。

    领地有3个层次:主要领地、次级领地和公共领地。

    主要领地就是那些被个人或是集体长期占有的一个区域,而且被所有人共同确认。这个领地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比如说我们的家、老板的私人办公室。

    次级领地就是指那些不被人长期占有的地方,比如说酒吧、教室里的座位等。

    公共领地就是指一切公共场所,如电话亭、公交车。

    领地感最终会上升为心理问题,一个人如果能够拥有一个可以调节私密性和自由控制的地方,那么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没有能力维护自己的领地时,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

    像fbi专家所说的那样,那些领地感强的人,对于别人入侵自己的领地是非常敏感的。在生活中,我们中的某些人可能会对门铃声非常敏感,这就是领地感的一种体现。

    人人都有领地感,但是如果领地感过于强,那么就会使人的占有欲变得非常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占有反应。

    一个领地感非常强的人,在认为自己的个人空间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时,他的占有反应会被激起,这时人会变得贪婪、不知满足。

    这无疑会成为一个人心理上的弱点,非常容易被他人看穿。

    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雕刻作品“大卫像”是他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当大卫像刚刚雕刻好的时候,一个负责审查艺术作品的官员就表示对这座雕像很不满意。

    米开朗基罗问这个官员:“您看我的雕像有什么地方不合适吗?”

    “恩,依我看啊,这个雕像,从整体上看,就是鼻子不好。”这个官员明显不懂雕塑,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官威”,还是无中生有的挑麻烦。

    米开朗基罗明知道官员的所谓“修改意见”是不可行的,但还是一本正经地说:“是吗?”然后还站在雕像前看了一下,大叫一声:“可不是吗?鼻子是大了些,我马上改。”说着就拿起工具爬上架子,叮叮当当地开始修改。

    随着米开朗基罗的凿刀,掉下许多大理石粉,那官员只得躲开。过了一会儿,米开朗基罗“修”好了,他爬下架子,请那位官员再去验收:“您看这回怎么样?”官员看了一下,非常高兴地说:“这样就好多了嘛。”

    其实,米开朗基罗刚才只是偷偷抓了一小块大理石和一把石粉,到上面做个样子罢了,雕像还是原来的雕像,一点都没有改变。

    故事中这个官员的无理要求,其实就是领地感在作祟。他认为在自己的领地上,别人应该无条件地服从自己,而米开朗琪罗则看穿了他的这种心态,捉弄了他一番。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领地感,确实会被别人所利用、所愚弄。所以,我们想要藏心,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领地感,不能让领地感泛滥成明显的占有反应,那样只会让我们的负面心理滋生和暴露。

    领地感其实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心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小孩,虽然心智还不是很成熟,但是谁要想从他家里拿走一点东西,都会表现出不满,就是领地感的一种体现。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当然不能像孩子那样随性的表露自己的情绪。所以,应该学会隐藏和克制自己的占有反应。

    领地的建立

    在本节,我们将主要谈一谈领地感的表达方式。

    对于不同人群来讲,领地感的表达方式也是不同的。从性别上来讲,女性比男性更能容忍比较亲密的距离,男性对别人接近自己领地的忍受性要比女性更低。而且,男性在遭遇别人入侵领地的时候,更容易产生恐惧,这恐怕是一般人所不知道的。

    除了性别因素之外,领地感也受到人格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决定了他的世界观,人格特征也反映在空间行为上。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人来讲,他们所需的个人空间要比外向的人更大。

    正因为领地感的表达方式体现在个人身上有很多的不同,所以有些领地感表现得很突出的人,就更容易暴露自己的内心。

    fbi正在试图瓦解一个恶性犯罪组织。这个犯罪组织的头目非常狡猾,他有很多藏身之地,关于他犯罪的具体证据——组织的名单,肯定是藏在他最放心的一个地方。

    fbi不能贸然出动人马去搜查他现在所居住的地方,因为一旦没能发现证据,那么就会打草惊蛇,以后想要找到那个名单就更难了。

    可是,他到底将这个关键性的东西藏到哪个地方呢?谁也不知道,fbi的调查一时陷入了僵局。

    这时,一个刚刚被fbi征召的年轻特工主动要求:由他去调查名单的真正位置。

    当时许多老特工都不相信,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能完成这一任务。但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他,权当是死马当作活马医。

    这个年轻人信心满满的接受了任务,去着手调查了。

    3个月后,年轻特工向指挥部报告说:“我已经查清了证据所在地。”随后,大批fbi特工出动,在年轻特工的指引下搜查了头目的一处居所。在那里,他们果然发现了犯罪组织的犯罪证据。

    事后,许多fbi的前辈问这个年轻特工:“你是如何发现证据真正的藏身地?”

    年轻特工说:“我花3个月跟踪他,发现他虽然有很多藏身之地,可是只有在回到我们最后搜查的那个家中时,才完全体现出他的领地感。当时我化装成一个邮递员,突然进入他家里时,他所显示的状态不是惶恐,而是表现出极强的敌意,那是属于一种捍卫自己领地的状态。我由此判断出,这里才是他真正的家,也是证据真正的藏身之所。”

    在这个案例中,年轻的fbi特工正是利用了犯罪组织头目的领地感,从而判断出他真正的家到底在哪儿。由此可见,领地感和占有反应的过度表达,会暴露一个人的内心。

    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的领地感都会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出来。威斯汀把领地感分为3种形式:独处、亲密、匿名,它们分别会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出现。而且这3种领地感形式过度表达的话,会暴露人的不同心态。

    领地感的第一种表达方式是“独处”,就是一个人在自己的领地内,希望把自己与其他人分隔开,或者避免被他人观察到的状态。这种状态如果过度表达的话,就反映了这个人内心的不安全感,也证明他有一定的社交恐惧。

    有些人在公众场合不喜欢被别人认出来,这体现出一个人内心的不安全感。

    领地感的第二种表达方式是“亲密”,比如说他在和亲人、朋友、配偶相处时,不愿受到外界干扰。这其实是一种占有欲的典型表现。

    领地感的第三种表达方式很特殊,是“匿名”。在生活中,有些人喜欢隐姓埋名或乔装打扮,即使在公众场合仍然不被别人认出的状态,这体现出一个人内心的不安全感。

    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领地中,比如说一个老板在自己的公司里,他的一举一动都似乎和平时不一样,这些动作其实暴露了他的某些心理。现在我们试举几例:

    (1)老板在说话的时候根本不看对方,目光涣散或者是瞧着别的地方。这是一种比较坏的征兆,意味着老板对对方的能力很轻视,或者是并不看重这个人。

    (2)在自己领地内,支配欲比较强的老板喜欢从头看到脚,由上至下地看人。这种人为人也很自负,他的权威不容侵犯。

    (3)他的眼睛一直盯着对方,这意味着他对对方还不够了解,或者是对对方刚才说的话并没有完全理解。

    (4)他目光尖锐,面部表情变化无常。这是在暗示对方:“你小子要对我说实话,你的谎言我很容易就戳穿了!”

    (5)他双掌合十,从上往下压,身体起平衡作用,这证明他情绪比较平静。

    (6)他双手叉腰,肘部向外撑,这表明他要做决定了,而且是不容置疑的决定。一般来讲,他们在遇到具体的权益问题时,才会不自觉地做出这样的姿势。

    (7)他坐在椅子上,将身体往后靠,双手放到脑后,双肘向外撑开,这固然说明他此时很轻松,但很可能也是自负的意思。

    (8)在谈话中他用食指指指点点。这是个极端不好的信号,这意味着他有极强的好胜心和斗争欲望。

    (9)双手放在身后互握,也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

    (10)他拍拍下属的肩膀,这意味对下属的承认和赏识,但只有从侧面拍才表示真正承认和赏识。如果从正面或上面拍,则表示小看下属或显示权力。

    (11)他们在手指并拢,双手构成金字塔形状,指尖对着前方,则表示他不同意。

    (12)当他把手捏成拳头的时候,这不仅仅是代表他要保持自己的强势,也表示要维护自己的观点。如果用拳头敲桌子,则意味着已经听不进任何意见了。

    这些都是一个人在自己领地内经常会出现的一些小破绽。正因为领地感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许多心理状态,所以我们若想藏心,就必须要学会克制自己的领地感,以避免被人看透自己。

    以上,我们用两节的篇幅,为大家解释了关于领地感的一些知识。接下来,我们会全面阐述领地感所导致的两种负面心态——占有欲和控制欲。

    克制你的占有欲

    极强的领地感,会最终转变为强烈的占有欲。

    占有欲是一种普遍的心态,我们不能说占有欲一定是贬义的,但可以确定的是,当一个人的占有欲变得盲目的时候,就会超出理智的范围,成为一种有害的心理。而由领地感所导致的占有欲,则更容易转变成这种负面心态。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占有欲强的人,因为自己不择手段的占有,导致自己陷入困境甚至身败名裂。

    2001年,fbi决心将一个为害多年的黑社会组织剿灭。fbi在经过一番调查之后,发现这个黑社会的头目非常狡猾。他投资房地产、旅游业,从明面上看,他所做的一切,都披着合法的外衣。fbi虽然明知道他在秘密从事犯罪行为,但是苦于没有证据,无法对他下手。为了引蛇出洞,fbi决定给他下一个圈套。

    当时,在这个黑社会组织的控制范围内有一家新近建成的大酒店。这家酒店极为豪华,而且位于黄金地段,前景可观。fbi知道,这个黑社会的头目不允许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有强力的竞争对手,他一定会想办法得到这家酒店。所以fbi故意派出自己人,去和这个头目竞争这家酒店的所有权。

    黑社会头目很快就知道,有人想和他抢购这家酒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黑社会头目决心出更高的价格买下这家酒店。但是他发现,无论自己出多高的价格,对方总是要比自己略高一筹。黑社会头目意识到,“对方”财大气粗,而且是势在必得。如果按照一般情况来讲,他完全可以放弃和对方的竞争了。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有别人要和自己抢风头,他就有抑制不住的冲动。所以他决心采取非常手段来获得这家酒店。

    当fbi将这名黑社会头目派出的杀手抓获,并且顺藤摸瓜找到他的时候,黑社会头目才知道自己上当了,只得伏法。

    占有欲是一种普遍的心态,当一个人的占有欲变得盲目且极度热烈的时候,就会成为一种有害的心理。

    在这个案例中,黑社会头目之所以露出马脚,就是因为他对自己“领地”内的事物表现出了过强的占有欲。引用这个案例,我们只想说明,占有欲会出卖一个人的内心,甚至会让人偏离自己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事实上,占有欲过强,不仅容易让人迷失自己,而且还会被人拿来利用,反而让人失去更多。

    1985年9月,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他用变卖苹果股票的钱重新开了一家公司,叫next。很明显,乔布斯希望新公司能延续自己的“赢”哲学。

    在next,乔布斯变本加厉的奉行自己在苹果的那一套:赢、赢、赢,什么都要赢!在“nextcomputer”(next推出的第一个产品)上,乔布斯要求用最好的原材料、最高规格的配置、最好的工艺,生产最好的产品、卖最高的价钱、占领最大的市场。最夸张、甚至荒唐的是,乔布斯在电脑电路板设计上,居然要求布局要有艺术感——他要在方方面面都打败当时pc市场的老大和被他搞得半死不活的老东家苹果。

    结果,占有欲过强反而成为乔布斯前进路上的一个重大障碍。他想让自己的产品占尽先机,占尽一切有利条件,尽管他也成功地把fbi这样的冤大头忽悠成为自己的客户,可是在近10年的时间里,next产品的总销量不超过5万台。

    太尴尬了!太丢人!如果说当年的苹果是乔布斯创造的it界神话,那么next就是乔布斯制造的it界笑话。

    乔布斯开始反思,到底是哪儿错了。最终,乔布斯想通了,症结就出在了“占有欲”上面:自己什么都想要,反倒成了彻头彻尾的输家。

    乔布斯从执迷于“赢”哲学到顿悟,这个过程花了多长时间?10年!这时的乔布斯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帅小伙,而是脸上爬出皱纹的小老头了。

    1997年7月,乔布斯重回已经是满目疮痍的苹果。当时乔布斯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和微软的比尔·盖茨和解。

    当初,比尔·盖茨的微软只不过是抱苹果大腿的一个小弟。但是,苹果的盛气凌人把微软一步步的推向了自己的竞争对手ibm那里,并和ibm共同狙击苹果,从此苹果一蹶不振。可以说,微软算得上是苹果的老冤家。而且在乔布斯的眼里,比尔·盖茨就是一个贼,因为微软赖以起家的视窗系统实际上是抄袭苹果的麦金塔的图形界面。

    但是,乔布斯和比尔·盖茨握手了,言和了。这标志着乔布斯的“赢”哲学彻底被遗弃了。

    现在,乔布斯的苹果是什么?是大家有钱一起赚。这就是一个人根除占有欲的好处。

    当然,我们之所以在这样一本介绍“藏心术”的书中,提及有关占有欲的问题,除了因为占有欲往往让我们走向失败,更重要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占有欲也会时常表现出来:有些人经常想将另一些人“占为己有”。

    这种人对人的占有欲,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由占有欲产生出企图控制和占有对方的行为,这在爱情、亲情中最为常见。而人和人之间的占有欲,往往是导致感情分裂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