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什么能
字体: 16 + -

第46章 情深意重——毛泽东是如何对待亲朋故旧的(7)

    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挑着行李,与表兄文运昌一起离开了当时非常闭塞的韶山冲,来投考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毛泽东直抒胸臆,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命运联在一起,他一边想着国弱民穷的现实,一边挥笔,一篇文章一气呵成。

    “好文章!”几位主考的老师不约而同地把桂冠判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听到这消息后十分高兴。

    忽然间,有人出来反对,说“毛泽东不能到东山来读书”。原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是远近闻名的一所学校,在当时是一所新式学校,教经书,也教自然科学、中外历史、地理、英文、音乐等。教员中还有日本留学生。1905年前该校称“东山精会”、“东山书院”,是地主豪绅培养自己子弟的学校,学费和膳费都有相当可观的津贴。而毛泽东既不是本县人(韶山冲属湘潭县),又没有特殊的“背景”,所以湘乡少数士绅不同意录取他。

    国文教师谭咏春,是极力推崇毛泽东文章的主考教师之一。他一见此状,出于爱才之心,立即出面相助。他先让自己的儿子谭世瑛安排毛泽东在学堂西后斋住下,然后找到校长李元甫和其他教员商谈毛泽东入学之事。

    谭咏春面向大家推荐毛泽东的文章,夸他具有“建国之大用”,一面据理反驳不收毛泽东入学的论调,他说:“中国学生可以去外国留学,湘潭人为什么不能到湘乡读书?”一位姓张的经学教员(也是校董事会的董事)仍固执己见,不收毛泽东。谭咏春不禁愤然起身说:“学校当以培养人才为重。如张先生诸人故意作梗,我只好自请辞退!”李元甫校长也指着毛泽东的文章,大加赞赏道:“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才!”这样,在校长及部分教师的支持下,学校终于决定录取毛泽东。

    毛泽东在东山学校学习时,很喜欢读康有为、梁启超的书和文章,他厌恶“八股”文章,常仿效“康梁体”作文。当时一些保守的教员认为康梁的书是“为洋鬼子说话的”,不要学生看,对仿“康梁体”写作的文章更是贬斥。有一次,毛泽东用“康梁体”写了一篇《宋襄公论》的作文,一位保守教员认为只能给20分。谭咏春看后却拍案叫绝:“毛润之的文章不仅思想前进,文笔泼辣,而且立意高远,见解精辟,令人折服呀!康梁的文章有什么不好?好,好得很!”他破例给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打了105分,挥毫圈点后,还在文章后面写了一则批语:“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全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

    为倡导“康梁体”,谭咏春还向校长提出在讲堂上开讲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文章,让学生学习“康梁体”的写法。此后,东山学校的文风更加活跃起来,毛泽东的文章每次都被批上“传观”二字,贴在“揭示栏”内,作为同学们学习的范本。

    转眼间,一个学期便匆匆将尽。谭咏春看到毛泽东成绩优异且胸怀大志,严于律己,年龄也不小了(已经16岁),为了让他更好地成长,便和校长李元甫、教师贺岚光商量了一个办法:送毛泽东去长沙读中学。

    在一个冬日里,谭咏春把毛泽东叫到自己的房里,对他说:“你现在的国文和历史地理,已经到了中学的程度了,其他科目成绩也不错,不宜再读小学堂,何不到长沙去读中学呢?”毛泽东当即表示同意,并说出了长沙无熟人怕进不了中学,家里无钱供养等苦恼。谭咏春立即向他说明:“不要紧,我和几位先生推荐你去湘乡驻省中学就读,吃公费。”毛泽东听罢欣喜异常,连声向老师道谢。

    次年春天,毛泽东挑起行李书箱,离开东山高小,进了长沙城。离别时,谭咏春父子及部分师生依依相送,直到湘乡涟河渡口方止步,毛泽东登舟挥臂,依依不舍地别离了东山学校的师友们。

    40年后,毛泽东对当年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五)志同道合,情深义重

    人不能没有友谊,纯真的友谊、真正的朋友不仅使生活得到欢乐,而且能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获得蓬勃向上的力量。世界上许多伟人事业上获得成功,取得巨大成就,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就是受到他的朋友莱伊尔的多次鼓励和督促才写成的。马克思的不朽巨著《资本论)也是同恩格斯伟大友谊的产物。人生不能没有朋友,朋友多了不仅“路好走”,而且可以相互启迪,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得到健康的全面的发展。

    但是,朋友有很多种,生死与共,可谓刎颈之友;同舟共济,可谓患难之友;肝胆相照,可谓莫逆之友;直言规谏,可谓直诤之友;意气用事,可谓江湖之友;吃吃喝喝,可谓酒肉之友。前四种是有益之交,后两种是有害之交。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现实生活中,因交友不慎,影响事业,甚至受牢狱之苦而抱恨终身的不乏其例。所以,交友是应该有所选择的,而且要慎重选择。对此,毛泽东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交友的第一要务就是志同道合、声气相通、心心相印。在此基础上,达到互相交流、互相激励、互通信息、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事业、为人类多作贡献的目的。

    毛泽东一生很注重交朋友。但是,他交朋友并不滥交,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不管什么人都可做朋友,而是找志同道合的真同志。在第一师范读书时,萌发了联络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结社聚友、共图救世大业的念头。他认为决不能单凭一个人或几个人摸索,必须有一大帮具有献身精神的人团结起来,才能有所作为。1915年秋,他发出着名的“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共约两三百字。长沙略有名气的学校都收到了这份启事。内容主要是结交对救国工作感兴趣的青年,特别提出要能耐艰苦,有决心,直到能为国牺牲。结尾引用了《诗经》上“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诗句。落款是5个字:二十八画生。启事由毛泽东自己刻蜡版油印,信封上写着一行小字:“请张贴在大家看得见的地方。”各校收到启事后,不解其意。一些思想守旧的校长觉得这个“二十八画生”是个狂人,不准张贴。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马校长,竟认为这个启事是为了找女学生恋爱。为了调查清楚,她找到第一师范的校长,才弄清原委,才解到这个“二十八画生”是一个极优秀的学生。他,正是毛泽东。

    在广泛的征友活动中,毛泽东团结了十几个潜心研究学问、探索救国之道的热血青年。他们经常聚会在一起,商谈救国图存大计。这些人后来都成了“新民学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1916年前后,毛泽东和朋友们经常交换读书心得,谈论国家的前途,渐渐感到需要一种更严密的组织,有必要结成一个团体,以便团结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求得更多有益的学问,为做一番救国救民的大事业作准备。经过近两年时间的酝酿,1918年4月14日,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在岳麓山脚下蔡和森的家中,新民学会成立了。会上通过了一个由毛泽东起草的章程。吃过午饭,大家在一起讨论学会的宗旨、名称、章程等。讨论时,毛泽东以扼要的话语向大家说明、解释征求大家的意见。这天到会者共13人,大家推选毛泽东为总干事。他本是学会的发起人、组织者,但他谦虚地只同意做副干事。肖子升被选为总干事。学会的宗旨为: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还有5项生活方面的戒条: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学会名称取“大学之道在新民”中之“新民”二字,意味着顺应新的潮流,提倡革新之意。入会的标准是:心意诚恳,人格光明,思想向上。从这一天起,长沙城里进步的青年们第一次在一个团体里组织起来了。这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共同的信念下走到了一起。

    但是,毛泽东并不满足于此。1921年6月,毛泽东接到上海的通知,去参加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大会。一天夜晚,黑云蔽天,暴风雨将至,毛泽东与志同道合的何叔衡登上去上海的江轮,他们与其他共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同志共同组建了无产阶级政党。

    在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与多数代表一起,反对了两种极为有害的错误观点:一种是以李汉俊为代表的“右”的合法马克思主义观,认为党的组织应该是一个公开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团体,而不必强调纪律,不必有中央的集中领导;党的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而不是领导工农进行实际革命斗争。另一种是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左”的冒险主义的观点,认为共产党即为工人阶级政党,就应拒绝知识分子入党;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直接斗争目标,反对进行任何公开合法的革命活动。

    会议过程中,各地代表们交流革命工作开展的情况和建党条件,湖南被认为是最有基础的省份之一。7月1日,毛泽东与13位代表一起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有了一个核心,毛泽东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更多了,力量更大了。

    毛泽东的朋友很多,但是他对朋友很真诚,并且乐于助人。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有过许多交往密切的朋友。建国后,久别重逢,情谊甚浓。毛泽东并没有因为自己身居领袖高位,忘掉旧情。他们继续保持友谊,一有机会便交往谈心,切磋前进。时间愈长,他们的友情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