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轩
字体: 16 + -

第50章

    贾敏年轻的时候可谓是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林如海也是英俊潇洒,而黛玉则完全继承了贾敏和林如海的优点,只是与贾敏和林如海不同的是,黛玉的气质难免显得清冷些,平日里锦衣华服的尚还不觉得,现在这一身白衣,在加上这河边本就是清冷的地方,当真是给人一种仿佛随时就要消失的感觉。()

    黛玉这个样子,别说是本就格外疼她的林如海了,想必任何一个人见了也不会忍心。

    林如海轻叹了口气,上前安慰般的摸了摸黛玉的头发,柔声说道:“玉儿,你不必如此,你此次前去只是为了完全你母亲的遗愿,可你若是实在觉得不适应的话,也可以随时回来”

    黛玉当然是顺从的点了点头,只是那眼眶还是有些红肿,看着可怜极了。

    林如海本来还想在说些什么,可贾琏这时候却过来说该启程了,林如海也就只能把话又咽回了肚子里,客套了几句,就让贾琏他们上路了。

    见船都已经走出了好长一段距离,林如海还站在那里像远处眺望,林轩便上前一步,轻声劝道:“父亲,您也不必太过牵挂,外祖母会照顾好妹妹的,而且,妹妹若是受了委屈或者不习惯的话,也可以随时回来”

    林如海叹了口气,轩儿说的他当然明白,可是为人父母的又哪有不牵挂不担心的呢,而且林轩没有看出来,他却看出来了,黛玉对自己执意要把她送走,还是微微有些怨念的,她心思一向敏感,到底是怎样想的谁也不知道。只是这些话却无法对轩儿说啊。

    见林如海只是叹了口气,却没有动作,林轩又劝道:“父亲,妹妹已经走远了,我们还是回去吧”

    林如海也只能点了点头,一行人便原路返回。

    一晃眼间,八年时光便转瞬而逝,这八年里林黛玉没有回过一次林家,除了前几年书信往来频繁外,后几年更是连书信都寥寥无几了,每次看到林如海对着那些书信叹气,林轩真是觉得很无奈。

    这对父女俩闹成现在这个样子,贾家是否在其中做了什么手脚,林轩并不清楚,他只是觉得黛玉的做法太过于不明智了。林如海续娶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也是谁都阻止不了的,不要说黛玉了,就算是贾老太太也没有办法干涉,而面对这种既定的事实,黛玉不想方设法的笼络住林如海也就罢了,竟还如此疏远起来,别说她现在不在身边,林如海时间长了有可能就把她给忘了,就算是她在身边,长时间如此也是个失宠的下场。

    其实林轩也能理解林黛玉的心情,贾敏去世刚刚一年多,林如海就娶了新妇进门,林黛玉一时间接受不了也是正常的,毕竟她还没有从贾敏去世中的悲伤缓过来。

    可是从林如海的角度来说,林府这些事情不能没有人打理,林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而他又要忙着朝中的那些事情,也没有精力顾及,更何况在林如海看来林轩与林珺瑶的年纪还太小,也需要人照顾,不管从哪方面来说,林府都需要一个女主人。

    林如海的想法林轩能够理解,也能够接受,因为林如海娶的那个女子,心性温和,不是贾敏那种一肚子弯弯绕绕的女子,这主要是因为这女子的家庭环境比较简单,没有贾家那么复杂,而简单家庭里出来的女子心计自然不会太多。

    所以对于林如海续娶这件事林轩不仅不反对,还很是支持,当然林轩这么做自然不是为了找虐,非要多个长辈压着才高兴,他会这样完全是因为林珺瑶,这个时代对女子从来都是最苛刻的,贾敏早逝,虽然不是林珺瑶的生母,但却是她的嫡母,古代的人谈婚论嫁,不只是看门第和品性,林珺瑶本来就是庶女,若是在无人教养,那以后的婚事只会是更加难办,贾敏当初执意要把黛玉送走,怕也是想到了这点吧。

    不过林黛玉因为这事跟林如海越发疏远,与林珺瑶而言却是一件好事,这段空白的时间正好可以让已经被林如海有所遗忘的珺瑶重新回到他的视野里。

    这五年里发生的事情真是不少,新夫人入门,林如海为他寻找的授业老师,自己的学业,种种种种,不可概述,可这些事中唯一一件真正让林轩感到担心的事就是林老夫人的死。

    林轩从来都知道林老夫人对自己是真正的好,不管是不是因为自己是林家唯一的儿子,也不管林老夫人之前做过什么样的事,林轩都不能否认自从他被林老夫人带到身边亲自抚养之后,林老夫人对他绝对算的上是一心一意,关怀备至。

    林轩不是那么不识好歹的人,他知道林老夫人对他的心,可正因为知道这点,这个时候,他才会更加难过。

    林老夫人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在古代这个年纪的人也可以算的上是高寿了,这般年纪,一旦有个病痛自然是极难熬过去的。

    而林老夫人就是死在了一场小小的风寒上,先前只是因为年纪大了抵抗力弱所以病倒了,后来便是越来越严重,直到大夫都没有办法了。

    林老夫人死前把她所有的私房除了留给林如海和那新夫人一部分外,其它的都留给了林轩,毫不掩饰她对于林轩的偏爱,而这也让林轩心中更加难受。

    林老夫人的死,众人都感到十分悲伤,这其中是否人人都是真心实意的,林轩并不知道,但至少每个人都做出了应该做出的样子,至于林轩和林如海就更不用说了,林老夫人生前最疼的就是林轩。

    林如海当年父亲早逝,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感情自然是极为深厚,如今林老夫人去世,他自然是悲痛万分,甚至是一反往日低调的作风,将丧仪办的极其奢华,这也好在,林老夫人本身就是三品诰命,林如海此举才算是没有越矩。

    因为这件事情,林如海对黛玉终于不复往日的疼惜,开始有些不满了起来,原因自然是因为林老夫人病重,而林黛玉却没有赶回来,不管林老夫人对黛玉是好是坏,在古代这种重孝的时代里林黛玉如此做就是不孝。

    往日里黛玉对自己续娶有所埋怨,他还可以当玉儿是小孩子心性,不够成熟,可现在林老夫人重病,他明明给玉儿去了信,她却不曾回来,甚至连贾家都派了贾琏过来,这让林如海又如何能不心寒。

    林黛玉为何不曾回来,林轩并不知道,也许是她觉得林老夫人对她不好,也许是贾家人的挑拨,也许是她舍不得宝玉,可不管是什么原因,对林轩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这倒不是他对黛玉有什么意见,非要看到她如此才开心。

    而是只有林如海与林黛玉起了隔阂,他的亲生妹妹林珺瑶才能真正取代林黛玉在林如海心中的地位,她的未来才会更好。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明朗的书房内,传来一阵稚嫩的声音。

    林珺瑶乖乖的站在地上,用她那稚嫩的声音慢慢的背着,一边背着还一边偷偷的打量着她身前的那个人。

    那人大概十六七岁的样子,一件简简单单的素色锦衣,身上没有什么多余的饰品,只腰间悬挂着一块玉佩,却更显得身材挺拔修长,他面目温和俊秀,眼神明澈纯净,气质平和自然,完美的诠释了何为翩翩公子、温润如玉。

    他手中轻拿着一把折扇,虽没有打开,但从材质上来看,却能知道那定是名家之作。他斜靠在一把椅子上,轻点桌面,像是在想着什么,又像是在仔细的听着身前的小女孩背书。

    一篇三字经说短不短,说长不长,那小女孩背得很是流畅,看起来是用了心的,所以没一会就背完了。

    那小女孩背完后,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就一眨不眨的看向了面前的少年,像是在期待着什么。

    这小女孩自然就是林珺瑶,而那少年也自然就是长大之后的林轩了。看着珺瑶那可怜兮兮的眼神,林轩眼里闪过一丝笑意,面上却还装作严肃的说道:“光背下来可没有用,你可知道这话中的含义”

    林珺瑶连忙点了点头,又开始给哥哥解释起这些话的含义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哥哥说过,前六个字,可以从字面上理解,意思就是人刚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后六个字的意思是说,由于成长过程中的不同,学习环境的不同,性情也就有了好坏的差别……”

    小姑娘解释的极其详细认真,林轩的表情也不由自主的柔和了下来,他伸手鼓励式的摸了摸小姑娘的头发,不出意外的看到了小姑娘那闪闪发亮的眼睛,还有脸上那大大的笑容。

    看着小姑娘那大大的笑脸,林轩却只觉得心里像是突然被针刺了一下般,说不出的滋味,脸上的笑容也变得有些暗淡了。小姑娘敏锐的察觉到了,她抬起头来疑惑的看了林轩一眼,像是在不解林轩怎么突然心情就低落了呢。

    见小姑娘一脸迷茫的样子,林轩很不客气的揉了揉她的头发,直到把她的发型弄乱,才停了下来,看着小姑娘委屈的捂着自己的头发,嘟着嘴看着自己,林轩心里又泛出了一丝丝的笑意,不自觉的脸上也带出了一些。

    “哥哥,你欺负我”小姑娘泪眼汪汪的控诉着他,像是在指责林轩弄乱了她的发型。

    看着小姑娘那指责的目光,林轩轻咳了一声,马上转移话题,说道:“瑶儿啊,你还没背完呢,快接着背”

    小姑娘委屈的理好头发,又接着背了起来。

    林轩见此,不由得叹了口气,谁家娇生惯养,捧在手心上的姑娘会如此听话,当年林黛玉像她这么大的时候可不是这么乖巧的,这些年来,他虽然一直在保护着林珺瑶,努力给她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可有些事情他到底是力所不及的。

    就比如说一个孩子对于亲情的渴望,红缨早逝,林如海以前又把太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远在京城的林黛玉身上,对于珺瑶的关注无疑就少了些。

    作者有话要说:后悔啊,取名的时候为什么要叫林珺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