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会面
一个很美好的夜晚,但与性无关。( 起笔屋)
正如小美妞提醒的那句:这里不是巴黎。
对有信仰的她来说,婚前性(行为),是不可饶恕的罪孽,加之尚文远又不是一个精虫上脑的人,升起来的那点小火苗,被小美妞一个法式湿吻,加一个坏坏的轻笑就给扑灭了。
结束晚餐,二人又在寒冷的街道上,手牵着手,流连了许久,临近9点,尚文远才把小美妞送回了家,自己则一个人回到酒店。
又腻了一天,尚文远回到酒店的时候,秦刚已等在了那里,说已经约了贝塔斯曼和海德堡两家公司,会面时间,定在了第二天上午九点,同时也递上了两家公司的资料。
秦刚做事很细致,或许是在德国工作得久了,沾上了德国人做事的风格,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得非常详细,甚至包括目前德国印刷业、出版业的行业现状和趋势,也做了整理和评估,而这正是尚文远需要的。
从这份资料中,可以明显看出,德国不愧是欧洲最大的印刷基地。全欧洲的印刷业绩,德国独占20%强,多达902种的通俗杂志和1172份的行业杂志,376种日报、周报,近1400种报纸广告,纸媒和出版的兴盛,自然导致了印刷业的稳健发展。
海德堡的资料,尚文远看了多一些,主要是产品技术参数比较详尽,尽管秦刚做了最大化的汉译简化处理,但那些数字和专业名词,还是看得人晕头转向。
想想反正是自己初步考察,涉及到数百万马克的业务,自然没有那么快,就暂时放了下来,转而看起贝塔斯曼的资料。
“靠,原来是这家公司。”贝塔斯曼尚文远不陌生。重生前的两年,他自己还跟贝塔斯曼合作过。
贝塔斯曼是国外传媒机构进入大陆最早的一家公司,从95年就进入了中国,跟明珠的一家公司合资。不是出版。而是以书友会的形式,意图在中国图书销售市场这块肥肉上,咬下一块来。
刚进入大陆的时候,凭借着洋品牌和新颖的营销模式,效益还不错。从零开始,短短几年时间,就发展起150万的书友会员。
或许是这么庞大的会员群,让贝塔斯曼的中国区决策层觉得,是时候扩张了,于是从2003年成立北都贝塔斯曼21世纪图书连锁公司开始。到2007年,完成了18个城市,36个零售门店的布局。
巅峰期,年营业额达到了1.5亿人民币。
会员制、精美的印刷邮册、买书折扣、邮购……合资公司首次将风行全球的贝塔斯曼书友会的经营理念带到中国,习惯了新华书店爱买不买的大爷式经销的大陆人民。怎么扛得住这样的勾(引)?
于是乎,飞速发展起来的会员,给了贝塔斯曼决策管理层一个美好的错觉。外资企业不懂变通,僵化管理体制的毛病就体现了出来。
强制消费就是其中最为人诟病的一项:每个季度至少要买一本书,但订书单上并不一定就有自己喜欢的书,而且还得到邮局汇款。另外,虽然书本身有一些折扣。但加上邮费实际上比原价还要贵。
大陆的图书定价,折合成德国马克或者美元来说,简直低得可怜,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定价差,使当时的贝塔斯曼负责人觉得,这么便宜的书。跟白送有什么区别?不就是一杯咖啡的价格么,老百姓还买不起?
但事实上,在一个还没有形成全民阅读习惯的国家来说,图书作为一种非必要性消费的东西,一般人还真不会有购书的冲动。
作为供应商来说。贝塔斯曼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
是,你有150万的会员,只要我的书上了你的书目,我的书有很大的销量。但尼玛38%的进价折扣,我发给你了,我还赚什么钱啊?
20%的直接成本,5%的物流成本,8%甚至更高的稿酬,连带税费,管理费,等一大堆开支,敢情我印一本书,就是白送给你贝塔斯曼去赚钱,我自己还得去喝西北风?
这样的结果就是,供应商送到贝塔斯曼的书,都是库存书。得,反正卖不动了,发给你,赚1毛钱也行,苍蝇腿再少,也是肉不是?总比放库房里生灰长虫要强吧。
至于好书,畅销书?歇歇吧,鬼大爷才会理会你。
这样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会员交钱了,买不到好书,但又得强制消费。哪个会员能受得了这个窝囊气?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了?
加上其时当当、卓越网这样的网店,开始兴盛,比价格、比发货速度、比图书质量、比服务态度,样样都比贝塔斯曼强。自然,这头西方世界出版传媒界的庞然大物,也经不住这种冲击,到2008年中,就关门歇菜了。
“奶奶个腿,想不到转来转去,还得跟你打回交道。”想到这些,尚文远一个人不由哈哈大笑起来。不过,再看后面,尚文远就笑不出来了。
我勒个去,兰登书屋也是贝塔斯曼集团的?尚文远一直以为兰登书屋是美帝的企业,想不到居然是德国人的企业。
兰登书屋有什么影响力,先不说其旗下的众多世界上著名的作家,包括政治名人、诺贝尔奖得主和畅销书作家,单说销售业绩:每年出版新书1.1万多种,涉及17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语言,每年销售5亿多册图书,数百亿美元的销售额!这样的业绩,在整个集团的收入中,也只有9.8%的份额。
这才是世界500强企业的底气!
自个呢?折合德国马克不足10亿!这是蚂蚁和大象的区别好吗?
这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尚文远以前还不免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还算成功,暗地里开开金手指,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如今看来,不是井底之蛙是什么?
难怪,当初贝塔斯曼中国撤出大陆市场,对整个贝塔斯曼集团来说,连一片水花花都没荡起来。
不过阿q一点。自我安慰道,我就10年时间,你贝塔斯曼不170多年了么,再给我几十年。未必不能超过你丫的。这么一想,心里就舒服多了。
感谢鲁大师,感谢那位只想跟吴妈困觉的阿q先生。
不知道秦刚是怎么跟人介绍的,这次来跟自己洽谈的,居然是欧唯贝塔斯曼集团本部的一名高管,及其三名属下。看资料,这名高管位置还不低,负责的是欧洲印刷业务。
按道理来说,两拨人,应该分两次接待。不过,想到两个公司的业务没有重叠和冲突,安排在一起,未必也是坏事。第一次接触,且看看彼此的态度吧。
酒店里温度比较高。只穿着一件睡袍的尚文远正在看资料的当口,传来门铃声。
以为是酒店服务,踢踏着拖鞋走到房门口,打开门一看,却是衣服做好了。
当时给自己量身的半老头子,领着一男一女,提着衣服包装。站在门外。
德国人还真是贴心,正想着这事呢,人家就送上门来了。
礼貌的把人请进屋里,尚文远忙活着给人倒茶、倒咖啡,却被领头的半老头子给礼貌的拒绝了,说还是先试试服装。合不合身,时间太紧,如果不合身,还得连夜修改。
尚文远也没在意,示意了一下那个看起来20多岁的女孩。发觉人家压根不在意你是全光还是半光。
脱下睡袍,只穿着一条平角短裤的尚文远完全展露在三人面前,那姑娘更是发出“哇喔”的惊叹,连赞尚文远身材真是棒极了。
这点尚文远倒是比较自信,经常跑步、踢足球,又是这个年纪,身材不好才有怪了。
因为时间的原因,尚文远只定了两套商务西服。
正式场合,稳重成熟肯定是第一位。
白衬衣、领带、西服套装、黑皮鞋,就这几样。男人的服装,只要不搞那些非主流的奇装异服,也折腾不出什么花样来。
量身定制的衣服就是不一样,全身上下,都给人一种“刚刚好”的感觉。不紧不松,做些动作,也没有束手束脚之感。
“非常好,我非常满意。”站在落地镜子前面转了两转,配合着尚文远的认同,唯一的女性也赞叹道,很帅,很奈斯。
不过尚文远不喜欢系领带,总觉得系上领带,就像被拴了条绳子似的,就对半老头说道:能不能不要这领带啊,有点不习惯。
但这老头很犟,一板一眼的说道:按照礼仪,不系领带或领结,在正式的商务场合,是件极为失礼的行为,一定得把领带系上。
心里头给老头子比划了一个中指,不过也没跟人计较,反正到时候谈事,这几人又不在边上。
又试了另一身,发觉都还行。
前天已经付过款,见尚文远没了问题,半老头领着两位手下,说了声有事联系,就告辞离开了。
“小伙你真帅!”等人一走,尚文远对着镜子臭美了一番,就又脱下衣服,只剩下一个裤头,开始窝在沙发上继续看资料。
尔后,又把自己的需求,列了一张表单。
做完这一切,发觉又无事可做了,就开始拿起电话,准备跟人煲电话粥。
拿出小妞写的纸条,拨号,很快接通。
不过,尚文远一听话筒里的那硬邦邦的声音,就知道应该是劳拉的父亲,霍斯特。
这一天跟小美妞也不是白混的,至少用德语跟人打个简单的招呼,还是可以的。
尚文远说道:先生,我是劳拉的朋友,能叫她一下么?
小美妞的工程师父亲很是简单明了,一句话没说,转头就喊:劳拉,你电话,就完事了。
等小美妞接起电话,尚文远又跟她瞎扯了差不多一个钟头,连话筒都发热了,想到明天还有事,就暂时歇了心思,互道晚安后,泡了个热水澡,就休息了。
在学校养成的生物钟让尚文远6点就起床了,套好行头,出酒店在外面小跑了一阵,直到浑身都冒出热气了,才回到酒店,用过早餐,洗过澡后,等待秦刚的到来。
应该是秦刚把自己的行程给《财经》德国分部的总负责人说了,到了8:30,这名叫格茨.维尔福德的负责人,带着他的助手,连带秦刚三人,一同来到酒店。
还真别说,人要衣装,穿上了行头的尚文远,尽管脸上还带着稚气,但整个人的气质,还很像那么一回事,精神抖擞、稳重,却又不乏儒雅。从格茨总经理表现出来的姿态上,也能说明一点问题。
谁说老外不懂人情世故的?这格茨不是做得很自然么?
知道尚文远是总部老大的小太子,而且是过来公干的,格茨把德国人的那种优越感和倨傲态度,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礼貌的询问起,总部对德国分部的态度。
在这方面,尚文远没做过详细的调查,当然没多少的发言权。只是稍微提了一句:可以逐步加大对互联网的关注,比如互联网对传统媒介的冲击的研究。
并打着自己老子的旗号说道,总部也在研究这个问题,今年中旬,会有具体的研究报告。但德国作为欧洲前沿,在这方面,不妨先行做做工作。
格茨作为德国分部的总经理,信息自然灵通得多,强力认可了尚文远的建议,认为信息化的大时代即将来临,如何应对,还需要时间来研究。
至于分部的具体经营,尚文远并没有想法伸手,企业经营最前线,除了方向性的问题,决策层还是不直接参与为妙。逃到海峡对岸的那位,就是最鲜活的例子,打仗他不行,但又爱越级指挥,结果也都看到了,十仗九输,不垮台才怪。
企业经营,同样如此。
守时是一种美德,9点整,不差一分,欧唯贝塔斯曼和海德堡的人准时来到了酒店。
因为不是正式谈判,会谈就放在了尚文远的总统套房内,反正房子大得很,也有专门的宴客厅。
《财经》与两家公司经常接触,有格茨和秦刚两位杂志的负责人在,这两家大公司的人,也显得很和气,三方的洽谈氛围比较和谐。
看到尚文远的需求单子,因为只是一个笼统的提案,海德堡公司倒是没问题,八色印刷机又不是精尖科技,并不在巴统之列。所以看了需求后,直接说,回去会安排人做一个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但贝塔斯曼的人,则凝重起来。纸张、油墨技术,说起来不是多尖端的技术性问题,但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如果这些技术全部进入中国,明显会冲击德国的印刷业出口业务,还不止一点,是很大!
正如小美妞提醒的那句:这里不是巴黎。
对有信仰的她来说,婚前性(行为),是不可饶恕的罪孽,加之尚文远又不是一个精虫上脑的人,升起来的那点小火苗,被小美妞一个法式湿吻,加一个坏坏的轻笑就给扑灭了。
结束晚餐,二人又在寒冷的街道上,手牵着手,流连了许久,临近9点,尚文远才把小美妞送回了家,自己则一个人回到酒店。
又腻了一天,尚文远回到酒店的时候,秦刚已等在了那里,说已经约了贝塔斯曼和海德堡两家公司,会面时间,定在了第二天上午九点,同时也递上了两家公司的资料。
秦刚做事很细致,或许是在德国工作得久了,沾上了德国人做事的风格,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得非常详细,甚至包括目前德国印刷业、出版业的行业现状和趋势,也做了整理和评估,而这正是尚文远需要的。
从这份资料中,可以明显看出,德国不愧是欧洲最大的印刷基地。全欧洲的印刷业绩,德国独占20%强,多达902种的通俗杂志和1172份的行业杂志,376种日报、周报,近1400种报纸广告,纸媒和出版的兴盛,自然导致了印刷业的稳健发展。
海德堡的资料,尚文远看了多一些,主要是产品技术参数比较详尽,尽管秦刚做了最大化的汉译简化处理,但那些数字和专业名词,还是看得人晕头转向。
想想反正是自己初步考察,涉及到数百万马克的业务,自然没有那么快,就暂时放了下来,转而看起贝塔斯曼的资料。
“靠,原来是这家公司。”贝塔斯曼尚文远不陌生。重生前的两年,他自己还跟贝塔斯曼合作过。
贝塔斯曼是国外传媒机构进入大陆最早的一家公司,从95年就进入了中国,跟明珠的一家公司合资。不是出版。而是以书友会的形式,意图在中国图书销售市场这块肥肉上,咬下一块来。
刚进入大陆的时候,凭借着洋品牌和新颖的营销模式,效益还不错。从零开始,短短几年时间,就发展起150万的书友会员。
或许是这么庞大的会员群,让贝塔斯曼的中国区决策层觉得,是时候扩张了,于是从2003年成立北都贝塔斯曼21世纪图书连锁公司开始。到2007年,完成了18个城市,36个零售门店的布局。
巅峰期,年营业额达到了1.5亿人民币。
会员制、精美的印刷邮册、买书折扣、邮购……合资公司首次将风行全球的贝塔斯曼书友会的经营理念带到中国,习惯了新华书店爱买不买的大爷式经销的大陆人民。怎么扛得住这样的勾(引)?
于是乎,飞速发展起来的会员,给了贝塔斯曼决策管理层一个美好的错觉。外资企业不懂变通,僵化管理体制的毛病就体现了出来。
强制消费就是其中最为人诟病的一项:每个季度至少要买一本书,但订书单上并不一定就有自己喜欢的书,而且还得到邮局汇款。另外,虽然书本身有一些折扣。但加上邮费实际上比原价还要贵。
大陆的图书定价,折合成德国马克或者美元来说,简直低得可怜,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定价差,使当时的贝塔斯曼负责人觉得,这么便宜的书。跟白送有什么区别?不就是一杯咖啡的价格么,老百姓还买不起?
但事实上,在一个还没有形成全民阅读习惯的国家来说,图书作为一种非必要性消费的东西,一般人还真不会有购书的冲动。
作为供应商来说。贝塔斯曼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
是,你有150万的会员,只要我的书上了你的书目,我的书有很大的销量。但尼玛38%的进价折扣,我发给你了,我还赚什么钱啊?
20%的直接成本,5%的物流成本,8%甚至更高的稿酬,连带税费,管理费,等一大堆开支,敢情我印一本书,就是白送给你贝塔斯曼去赚钱,我自己还得去喝西北风?
这样的结果就是,供应商送到贝塔斯曼的书,都是库存书。得,反正卖不动了,发给你,赚1毛钱也行,苍蝇腿再少,也是肉不是?总比放库房里生灰长虫要强吧。
至于好书,畅销书?歇歇吧,鬼大爷才会理会你。
这样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会员交钱了,买不到好书,但又得强制消费。哪个会员能受得了这个窝囊气?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了?
加上其时当当、卓越网这样的网店,开始兴盛,比价格、比发货速度、比图书质量、比服务态度,样样都比贝塔斯曼强。自然,这头西方世界出版传媒界的庞然大物,也经不住这种冲击,到2008年中,就关门歇菜了。
“奶奶个腿,想不到转来转去,还得跟你打回交道。”想到这些,尚文远一个人不由哈哈大笑起来。不过,再看后面,尚文远就笑不出来了。
我勒个去,兰登书屋也是贝塔斯曼集团的?尚文远一直以为兰登书屋是美帝的企业,想不到居然是德国人的企业。
兰登书屋有什么影响力,先不说其旗下的众多世界上著名的作家,包括政治名人、诺贝尔奖得主和畅销书作家,单说销售业绩:每年出版新书1.1万多种,涉及17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语言,每年销售5亿多册图书,数百亿美元的销售额!这样的业绩,在整个集团的收入中,也只有9.8%的份额。
这才是世界500强企业的底气!
自个呢?折合德国马克不足10亿!这是蚂蚁和大象的区别好吗?
这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尚文远以前还不免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还算成功,暗地里开开金手指,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如今看来,不是井底之蛙是什么?
难怪,当初贝塔斯曼中国撤出大陆市场,对整个贝塔斯曼集团来说,连一片水花花都没荡起来。
不过阿q一点。自我安慰道,我就10年时间,你贝塔斯曼不170多年了么,再给我几十年。未必不能超过你丫的。这么一想,心里就舒服多了。
感谢鲁大师,感谢那位只想跟吴妈困觉的阿q先生。
不知道秦刚是怎么跟人介绍的,这次来跟自己洽谈的,居然是欧唯贝塔斯曼集团本部的一名高管,及其三名属下。看资料,这名高管位置还不低,负责的是欧洲印刷业务。
按道理来说,两拨人,应该分两次接待。不过,想到两个公司的业务没有重叠和冲突,安排在一起,未必也是坏事。第一次接触,且看看彼此的态度吧。
酒店里温度比较高。只穿着一件睡袍的尚文远正在看资料的当口,传来门铃声。
以为是酒店服务,踢踏着拖鞋走到房门口,打开门一看,却是衣服做好了。
当时给自己量身的半老头子,领着一男一女,提着衣服包装。站在门外。
德国人还真是贴心,正想着这事呢,人家就送上门来了。
礼貌的把人请进屋里,尚文远忙活着给人倒茶、倒咖啡,却被领头的半老头子给礼貌的拒绝了,说还是先试试服装。合不合身,时间太紧,如果不合身,还得连夜修改。
尚文远也没在意,示意了一下那个看起来20多岁的女孩。发觉人家压根不在意你是全光还是半光。
脱下睡袍,只穿着一条平角短裤的尚文远完全展露在三人面前,那姑娘更是发出“哇喔”的惊叹,连赞尚文远身材真是棒极了。
这点尚文远倒是比较自信,经常跑步、踢足球,又是这个年纪,身材不好才有怪了。
因为时间的原因,尚文远只定了两套商务西服。
正式场合,稳重成熟肯定是第一位。
白衬衣、领带、西服套装、黑皮鞋,就这几样。男人的服装,只要不搞那些非主流的奇装异服,也折腾不出什么花样来。
量身定制的衣服就是不一样,全身上下,都给人一种“刚刚好”的感觉。不紧不松,做些动作,也没有束手束脚之感。
“非常好,我非常满意。”站在落地镜子前面转了两转,配合着尚文远的认同,唯一的女性也赞叹道,很帅,很奈斯。
不过尚文远不喜欢系领带,总觉得系上领带,就像被拴了条绳子似的,就对半老头说道:能不能不要这领带啊,有点不习惯。
但这老头很犟,一板一眼的说道:按照礼仪,不系领带或领结,在正式的商务场合,是件极为失礼的行为,一定得把领带系上。
心里头给老头子比划了一个中指,不过也没跟人计较,反正到时候谈事,这几人又不在边上。
又试了另一身,发觉都还行。
前天已经付过款,见尚文远没了问题,半老头领着两位手下,说了声有事联系,就告辞离开了。
“小伙你真帅!”等人一走,尚文远对着镜子臭美了一番,就又脱下衣服,只剩下一个裤头,开始窝在沙发上继续看资料。
尔后,又把自己的需求,列了一张表单。
做完这一切,发觉又无事可做了,就开始拿起电话,准备跟人煲电话粥。
拿出小妞写的纸条,拨号,很快接通。
不过,尚文远一听话筒里的那硬邦邦的声音,就知道应该是劳拉的父亲,霍斯特。
这一天跟小美妞也不是白混的,至少用德语跟人打个简单的招呼,还是可以的。
尚文远说道:先生,我是劳拉的朋友,能叫她一下么?
小美妞的工程师父亲很是简单明了,一句话没说,转头就喊:劳拉,你电话,就完事了。
等小美妞接起电话,尚文远又跟她瞎扯了差不多一个钟头,连话筒都发热了,想到明天还有事,就暂时歇了心思,互道晚安后,泡了个热水澡,就休息了。
在学校养成的生物钟让尚文远6点就起床了,套好行头,出酒店在外面小跑了一阵,直到浑身都冒出热气了,才回到酒店,用过早餐,洗过澡后,等待秦刚的到来。
应该是秦刚把自己的行程给《财经》德国分部的总负责人说了,到了8:30,这名叫格茨.维尔福德的负责人,带着他的助手,连带秦刚三人,一同来到酒店。
还真别说,人要衣装,穿上了行头的尚文远,尽管脸上还带着稚气,但整个人的气质,还很像那么一回事,精神抖擞、稳重,却又不乏儒雅。从格茨总经理表现出来的姿态上,也能说明一点问题。
谁说老外不懂人情世故的?这格茨不是做得很自然么?
知道尚文远是总部老大的小太子,而且是过来公干的,格茨把德国人的那种优越感和倨傲态度,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礼貌的询问起,总部对德国分部的态度。
在这方面,尚文远没做过详细的调查,当然没多少的发言权。只是稍微提了一句:可以逐步加大对互联网的关注,比如互联网对传统媒介的冲击的研究。
并打着自己老子的旗号说道,总部也在研究这个问题,今年中旬,会有具体的研究报告。但德国作为欧洲前沿,在这方面,不妨先行做做工作。
格茨作为德国分部的总经理,信息自然灵通得多,强力认可了尚文远的建议,认为信息化的大时代即将来临,如何应对,还需要时间来研究。
至于分部的具体经营,尚文远并没有想法伸手,企业经营最前线,除了方向性的问题,决策层还是不直接参与为妙。逃到海峡对岸的那位,就是最鲜活的例子,打仗他不行,但又爱越级指挥,结果也都看到了,十仗九输,不垮台才怪。
企业经营,同样如此。
守时是一种美德,9点整,不差一分,欧唯贝塔斯曼和海德堡的人准时来到了酒店。
因为不是正式谈判,会谈就放在了尚文远的总统套房内,反正房子大得很,也有专门的宴客厅。
《财经》与两家公司经常接触,有格茨和秦刚两位杂志的负责人在,这两家大公司的人,也显得很和气,三方的洽谈氛围比较和谐。
看到尚文远的需求单子,因为只是一个笼统的提案,海德堡公司倒是没问题,八色印刷机又不是精尖科技,并不在巴统之列。所以看了需求后,直接说,回去会安排人做一个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但贝塔斯曼的人,则凝重起来。纸张、油墨技术,说起来不是多尖端的技术性问题,但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如果这些技术全部进入中国,明显会冲击德国的印刷业出口业务,还不止一点,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