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宫策
字体: 16 + -

第33章 杀业

    此话一出,屋里一片寂静。( 起笔屋最快更新)蔡姬将惊恐的目光投向允儿。

    楚王也楞怔了一下,开口问道:“夫人有何见地?”

    允儿未及开口,太后皱眉道:“吴姬在吾子入宫之前,便己被大王杖毙,吾子又是从何处得知此事?”

    允儿盈盈笑道:“太后说的极是。吴姬此人,妾身确实是不曾见过。但妾身宫中有一人,名唤采桃,不知太后是否还记得?”

    蔡姬听得这句话,如同五雷轰顶,眼前一片晕眩,口不能言。

    福姑姑站在太后身边,略一思索,便屈膝附耳与太后。

    太后点点头:“老身记起来了,此婢乃是吴姬身边的使唤人。不知吾子重提此事,是何缘故?”

    允儿笑道:“其实妾身对此事并不知情,吴姬之事也从未有人和妾身提起。只是有一次,采桃在我宫中一处僻静角落祭奠旧主吴姬,被我宫人发现禀告于妾身,妾身细细查问,方才知晓此事。”

    楚王皱眉道:“吴姬与郎卫私通,早已经被诛杀,夫人如今还提这事做甚?”

    允儿笑道:“可是巧极了,吴姬当年的罪名是通奸。今日蔡姬冤枉妾身的罪名,也是通奸。吴姬当年仅凭一张手帕一个奴婢便被定罪打死,今日妾身的遭遇与当年的吴姬如出一辙。只是今日蔡贵人苦无证据,不能证明妾身之罪。这原本是蔡贵人大意了,本想当场捉奸,不想中间出了纰漏。如果不是西苑角门不曾打开,妾身不知将会跳出什么人来诬陷妾身,如不是妾身有事不能准时来到,恐怕西角门一开,妾身将再无半点分辩的机会。是白绫还是杖毙,下场必好不过吴姬,一想到这里,妾身胆寒,故而提到吴姬之事。”

    楚王若有所思,凝望着允儿开口说道:“夫人是说,寡人错判了吴姬?”

    允儿正色道:“大王,今日妾身几乎被奸人所害,险丧命于西苑,奸情这等罪名,在这宫中是极易定下的,妾身觉得吴姬之案,当日疑点颇多,大王应重新再审。”

    夜己深更,太后面露疲惫之色,楚王命环列之尹将蔡姬收入牢中,重新细细审问当年吴姬之案。

    一番洗漱之后,二人相拥躺下歇息。

    经过这一番折腾,均是毫无睡意。楚王侧过身来,细细地看着允儿的脸道:“公子坚之人,寡言隐忍,不是易近之人。此番为何愿与夫人结为兄妹?”

    允儿微微一笑,搂住楚王腰身,将脸贴在楚王胸前,低声道:“一则,是因为秋夔的缘故,公子坚倾慕秋夔,而秋夔一直不曾表态,如今妾身在恰当的时机,为二人做了月老,坚十分感谢妾身;二则,更重要的,乃是当今的形势,公子坚归国在即,虽是秦君许诺助其举事,但他上位之后楚国的态度十分重要。晋楚结成了亲戚,两国都松了口气,多好。现在只看坚能否上位了。”

    楚王愕然地支起头,看着允儿,片刻,饶有兴趣地问道:“夫人从何时研习起这些国家事了,夫人有此心胸,真是不输须眉男儿,难怪公子坚要与夫人结成兄妹。”

    允儿笑道:“常伴君侧,便也知其一二。况且交好终是好过交恶,妾身能做的,也不过如此了,大王莫要忘记了,将来秋夔从楚国嫁出时,还要送份好嫁妆的,到时大王莫怪妾身让大王破费才是。”

    楚王若有所思,微微笑道:“夫人之才,可定国安邦,它日楚晋交好,也有夫人一份功劳。”

    隔日,集尹将审问的结果报与楚王知晓,采桃和冤死的曲郎卫之弟做证,当年是郑姬与蔡姬合伙串通宫人,诬陷吴姬与曲郎卫私通。蔡姬面对人证及物证,莫能分辩。楚王震怒,三尺白绫将蔡姬赐死。

    允儿听得此讯,松了一口气,命人将小公子商抱过来,小公子商被乳母抱在怀里,手指塞在嘴巴里咬着,允儿用手拔开,他便啊啊地叫着,一双眼睛乌溜溜地瞄着允儿。

    手里逗着公子商,脑中却是这迟到了十五载的消息,心中一片清明,终于长出一口气。

    重生之路,走的也并不容易,当心心念念的复仇终于实现的时候,允儿突然感到一阵虚空。

    想了想,将商抱在怀里,对齐奚说道:“去看看太后吧。”

    太后宫中很安静,越姬陪在旁边,太后一脸憔悴,似是十分疲惫地斜靠在榻上,芊公主和芷公主正在随阿福纹绣。

    见到允儿抱着小公子进来。两个女孩子放下手中活计,一齐围了过来。

    允儿看着芊公主,六岁的女孩子,眉眼间可见蔡姬的样子,怯生生地躲在芷公主身后,看着襁褓中的商。

    允儿闭了闭眼,蔡姬瘫伏在地的样子立刻映入脑海。

    商看着两个姐姐凑过来的小脑瓜,嘴里喔喔地叫着,手舞足蹈。两个女孩子咯咯笑着,很快便不觉生。

    允儿抬起商的小手,对芊招手道:“来,过来摸摸弟弟的小手。”芊怯怯地上前,允儿将商的小手放在芊的手中,两只白嫩嫩的小手,一大一小,煞是可爱。

    允儿柔和地对芊说着:“以后无事,便让宫人们带你过来,与弟弟一起玩可好?”

    芊公主看着允儿,使劲地点了点头。

    太后看了半晌,挥手让阿福带孩子们下去吃果子。

    越姬机灵,见太后有话要对允儿说,便与孩子一同退下。

    允儿抱着商坐下太后下首,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拍着商,商滴溜溜的眼睛不停地转着,一会看看太后,一会看看允儿。偶尔地啊啊叫两声。

    太后长长一声叹息,开口道:“蔡姬这孩子,十五岁入宫,生了芊公主,又总是为老身做些吃食,十分恭顺孝敬,老身还是挺喜欢她。”

    “蔡姬心思不算坏,却是傻了些。不知何时与郑姬混在一处,郑姬为人狡黠,心机颇深,老身怕蔡姬蠢笨被人利用,提点过她多次,却仍不觉悟。以至酿成大错。”

    允儿也叹口气,表示理解,却并未接话。

    “吴姬之事,当年老身便己知悉必是冤枉了她,但当时大王已经将其当场杖毙,老身若再翻此事,便又要搭上两条人命。”

    允儿吃惊不小,抬起头看着太后。

    太后看她诧异的眼神,点头叹息着:“老身年轻的时候,因与先君置气,一怒之下,流放了宫中数百位姬妾,这些女人无依无靠,被赶出宫去,无法生计。因是先君的女人,无人敢收留她们,或冻或饿,听说下场很是凄惨。”

    “因为老身的怨愤,便造成了这么多的人凄凉的结局,这些年老身脑中时常想起这些事,她们本是无辜,因了老身的一时之怒便有此际遇,实是老身的错!”

    太后眼神怅然地看向远处,半晌不曾说话。

    允儿轻轻唤了声:“太后……”

    息太后转过头来,看向允儿,慢慢开口:“人在得意之时,凡事莫要做的太尽,留几份福德给子孙,总是好事。”

    允儿抱着公子商,看着太后,这一张光洁的脸上看不出岁月的痕迹,眉宇间平和至极,双眼中透着睿智犀利的光芒,一眨不眨地看着自己。允儿心中震荡,恭敬地拜伏在地:“妾身领训,妾身此生必牢记太后教诲!”

    太后待她起身,又平静地说道:“老身老了,这宫中的事,便交给你了。大王如今越是倚重你,你越要持重,凡事不可轻率,也不可仗恃君恩,而在宫中为非作歹。”

    允儿伏地受教,冷汗涔涔,不敢言语。

    “这掌宫的事,掌的是人心,掌的也是自己的心。做任何事,只求自己的心安,这才是正道。”太后似是十分疲惫,说完后,便靠在榻上,闭了眼睛,低低地说:“你且下去吧,老身要歇息一会。”

    允儿告退,出来寻了福姑姑,让她入内服侍太后。

    越姬看她出来,连忙迎上去,乳母将商接过来,允儿轻轻揉着头,越姬轻声问着:“夫人没事吧?”

    允儿勉强笑笑,摇了摇头道:“近日宫中发生的事情太多,实在是让人头痛。……蔡姬的事,对太后打击不小,……太后身体要紧,姐姐要时常来陪陪太后才好。”

    越姬点了点头:“夫人放心,妾身每日无事,必会来此陪伴太后说话。”

    允儿又叮嘱了几句,便携了公子商回宫去。

    流观阁内寝宫里,齐奚为允儿卸下笄钗,一头乌黑的长发铺泻而下。齐奚手执篦梳,轻轻地为允儿从上至下地梳理着。

    允儿望着铜镜中的容颜,依然是娇嫩水灵。而自己的一颗心,却早己沧桑。

    齐奚手一顿。允儿慢慢地说道:“拔下来给我。”

    齐奚依言,自后边递来一根白发。

    允儿强笑道:“我虽年方十九,却已白发早生。”

    齐奚见她心事重重,知是因为此次蔡姬之事,便笑着说道:“夫人执掌后宫,为大王分忧,自然是十分操劳。这几日夫人无事,何不去荆山散散心,听闻荆山上有得道高人,有缘人才能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