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再次心动
字体: 16 + -

第11章 吉省广播电视报

    市邮电局,位于白通市最繁华的十字路口处。()附近有三大建筑,第一便是白通市百货大楼,乃是白通市人平时购货之所。第二便是副食品商场,改革的春风已经把这个国营的老商场给吹的生机黯淡。第三个便是市中心医院。

    到了邮电局的门前,杨晓只一眼便看到了旁边绿底金字的大牌子,白通市集邮门市部。

    当时的集邮风,已经吹到了白通市的这个小小的地级市。在杨晓的印象中,集邮好似比古董收藏来的要更早。而且因为杨晓的父母也集邮,所以杨晓对此还稍微有点有研究。也知道猴票以后会涨翻天,全国山河一片红或是从小爱科学的小型章,将来会拍到几十万的高价。如果杨晓手里有闲钱的话,他却是不在乎现在便在这里收点以后会涨价的邮票。但奈何的是,这样的赚钱方式太过漫长。他要尽量的在短期之内,用手里这四十来块钱赚到更多的钱。以便更快的发家致富,而不是把钱全部投出去之后,坐等着时间的沉淀。

    杨晓的三舅母叫柳凤兰,在邮电系统中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科长,但却是市话科的。负责安装家庭电话的审批,在这个时代,已然是牛的不得了的人物了。

    柳凤兰并未对杨晓的来到表示太多的热情,只是问了一下为何老师的亲戚没有跟着过来?杨晓便用事先准备好的说辞,说那人有事,他过来把报纸先带过去。让柳凤兰介绍他去找报刊发行部的人。柳凤兰只是报怨了几句,便带着他下了楼,去到了报刊发行室。

    报刊发行室极为热闹,挤满了来批发报纸的人群。而百分之九十,全都是瞄着吉省广播电视报和白通市广播电视报。

    看到这种情况,杨晓不由得吡了一下牙。看起来瞄上这块的不仅仅是他,而同样还有社会上的其他人。先知先觉的优势,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的用处。唯一值得的庆幸的是,在这里,老年人居多。而此时,下岗的风头还没有开始吹起,成年人都在正式工作岗位上。虽然很多厂矿要死要活的开不出来多少工资,但铁饭碗还是极难打破的。

    “柳科长,你怎么下来了!”

    看到柳凤兰下来,前台的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妈级人物笑得花枝乱颤,忙站起来道。

    “王姐,方便吗?”柳凤兰看着柜台前排队的人们,低声道。

    “有啥不方便的!”王姐笑眯眯的站了进来,抬起了柜台前的板门,让柳凤兰进去。

    杨晓并没有跟进去,而是站在那里静静的等待。

    看到杨晓这样做,柳凤兰的眼中微微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在她的带领下,杨晓当然可以进入到柜台内部,但是此时这里这么多外人,让人看到总是影响不好。

    柳凤兰与王姐谈了几句之后,王姐其间两次回头看向杨晓,并冲他点了一下头。

    看到这一幕,杨晓心中底定,心知此事必成。

    “晓呀!”柳凤兰从柜台中出来之后,对杨晓道:“以后关于报纸的事情,就找你王姨就好了,我都和她说过了!“

    “谢谢三舅母!”杨晓笑了笑,又冲王姨点了点头。

    “我还有事,就先上去了,你去找她就好了!”柳凤兰拍了拍杨晓的肩膀,自行离去。

    看到柳凤兰离开,王姨也走了过来,向杨晓招手。

    杨晓连忙过来,冲王姨笑着打招呼道:“王姨,你好!这次麻烦了!”

    “哟!哟!这有啥麻烦的!”王姨脸上立时浮现起了笑纹。很明显对杨晓这个关系户还如此懂礼貌而感到极为满意。

    “吉省广播电视报,三角五一份,每进两份,要搭一份市广播电视报,但是你就不用搭了。而且如果卖不掉的话,回来再找我,我给你算成下周的报纸!”王姨压低声音道。

    “现在就有退报纸的这个说法了吗?”杨晓一愣。

    在他的记忆中,只有在2000年初的时候,各路报纸为了抢占市场,竞争最为激烈之时,才会有这个政策。出这个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报刊发售者的后顾之忧,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不过呢,时间最晚得在周五下班时,否则的话,我这里没法做报表!”王姨的声音食愈发低,生怕别人听到。

    “这就是关系户的好处了,别人一定没有这个政策!”杨晓看王姨的表情,哪里还不明白这点。连忙感激道:“多谢王姨!”

    “谢啥!”王姨笑道:“你这次打算带多少份报纸?”

    “一百份吧!”杨晓答道。

    他在下午搜刮完陈明完,便数过口袋里的钱,还不到四十块钱,也就只能进这么多份报纸了。

    “这么少呀!”王姨有些惊异,今天正是周二,乃是报纸发售的第一天,进报纸的人最低都是五百份到一千份,却没有想到杨晓经过柳秀兰找到自己,结果却只能进这么点的报纸。

    “杨晓,我们白通市的报纸是有固定份额的。你别看我这里挺忙的,今天下班前就会把报纸全发出去,到了明天,这里连人都没有了!你最好还是给你们老师的亲戚多拿点,免得不够用!”王姨解释道。

    “啊!”杨晓有些吃惊。

    他只是想到了卖报纸的这一招,也曾想过如何解决资金不够的问题。原打算用这三十块钱起家,每天多进点,滚上一段时间,便没有问题。却没有想到,明天这里就没有报纸了。

    “怎么样?”王姨接着问道。

    “我兜里就四十块钱,只能进一百份报纸了!”杨晓无奈道。

    “这样呀!”王姨上下打量着杨晓两眼,突然问道:“如果你钱够的话,你打算拿多少份报纸?”

    杨晓在来时,就已想好了卖报纸的地点。他并不打算采用守株待兔的方式,在几个闹市区去守着卖报纸,而是打算采取游击队的方式,在学校附近十几家的大型单位的门前去卖报纸。反正这玩意也没有假货,而且,也免得自己的父母或是亲戚发现他在卖报纸。

    “如果钱够的话,我想能拿到三百份吧!”杨晓想了想道。

    “行!”王姨道:“你把那四十块钱给我,我先给你三百份报纸,你带回去给你们老师,剩下的钱过几天送来就行,反正是一周一记账!”

    “王姨!”杨晓感激的叫了一声。她如此做相当于把责任揽到了自己的头上,同时也解决了杨晓的一个大难题。

    “我和柳科长老同事了,而且你们老师肯定不懂这些,否则的话,也不能光给你四十块钱。我也得让你把事情办得漂亮点!”王姨道了一句之后,转身回到桌前,取了一本单据和一只笔递给了杨晓。

    “把这个填好,我去给你拿报纸!”她说罢之后,转身进屋。

    “好!”杨晓依言把单子上要求的东西添好之后,便看着王姨从室内搬起来三叠报纸。

    王姨显然力气极大,拎着三叠报纸,便好似拿着三本书一样,气都不喘一下,便放到了柜台上。

    “多谢王姨!”杨晓把单子递过去之后,得到了王姨的确认之后,这才拎着三叠报纸,走出了报刊发行部。

    看着外面的蓝天,杨晓极为开心。这种感觉,便与他上班之后,领到了第一份工资时的感觉一样。

    三百份报纸根本无法放进他的书包之中,他只能放到车的后座上,而后飞快的蹬起了自行车,向家里奔去。

    这报纸不可能带到学校去,而且也不能放在家中。但是杨晓还是有办法的,那便是家里的仓房。

    虽然父母每天都要把自行车停到仓房中,但是杨晓还是有办法藏报纸的。那个地方便是他家的空咸菜坛子。以前杨晓偷摸抽烟时,便会把烟藏在那里,从来没有被发现过。虽然那时候抽烟时,总有一股咸菜味,但是总比让父母逮着强。

    杨晓到家之后,才下午三点半,先取出了五十份报纸放到书包里之后,这才把剩下的报纸塞入到了咸菜坛子里,这才背着书包回到了学校。

    回到学校之后,第三节课,还未下课。杨晓便好似一个地下工作者一样,站在走廊上,向讲台上看了一眼。但看那处空无一人,这才放下心来,大摇大摆的推开了教室的门走了进去。

    室内极静,所有的同学都在学习。杨晓推门的声音,立时便惊动了众人,都抬起头来,看向了杨晓。而杨晓向自己的座位看去时,不由得额头冒出了一阵冷汗。

    在他的座位上,坐着的正是他的班主任朱晔。她的脸上泛起了一抹笑容,看向杨晓。

    “大意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呀!”

    杨晓的心里立时冒出来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他却没有想到朱晔竟然没有坐在讲台上,而后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其实这也怪不得朱晔,所有的学生,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不好的。在刚入学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努力的做成乖宝宝的样子。这便好似在刚上大学时,在上课时,每个人都想坐在前面一样,但是过了一两个月之后,前面的人便会是屈指可数,而最有吸引力的则是最后排。而再混上一段时间,教室便如栽树一样,其间总会少上十几人。

    朱晔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站了起来,走到了杨晓的对面:“明天早上,把我刚才安排的作业收上来,送到我的办公室!”

    她的眼光并不平静,并没有训斥,而是有一种隐隐的失望。这眼光便好似一把刀一般,在杨晓的心里剜了一下。

    “是!朱老师!”

    杨晓并不怕朱晔,但却不想看到她的这种眼光,只能应声点头。

    朱晔走过杨晓身边,带来了一种淡淡的香气,那香气不同于任何杨晓在后世闻到过的任何一种名贵的香水。但这种味道却是什么第五大道,毒药,又或是香奈儿的邂逅所无法给予杨晓的。这种香皂与天然体香所混合出来的味道,是杨晓深处最底层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