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张的自我
字体: 16 + -

第二十章 上

    中秋节过后,李念君曾接到几次左晓馨打来的电话,几次通话让李念君觉得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可能是父亲被捕的事情对他影响有点大。( 起笔屋)在电话里,她要么唉声叹气,要么哭哭啼啼,要么一惊一乍,或是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就像受到了精神创伤的病人。

    李念君刚开始还能耐心地开导她,安慰他,但左晓馨丝毫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加依赖和敏感。几通电话下来,李念君已经身心俱疲,失去了和这个楚楚可怜的女孩消磨时间的兴趣。

    “现在整天家里就只有四个人。”左晓馨像大病初愈虚弱的病人,她的言外之意是父亲不在了。

    “哪四个人呢?”李念君顺着话题说道。

    “我,我妈,我奶奶,我弟弟。”

    “你还有弟弟。”

    “我弟弟十二岁。”

    “他叫什么名字?”

    “你要干嘛?”左晓馨异常警觉。

    “干嘛?不干嘛呀,只是问问。”

    “你为什么要问我弟弟的名字?”

    “没什么,只是随便问问,你不想说就算了。”

    “不是,你好好的,为什么忽然间问我弟弟的名字?”

    李念君不知道她为何会如此的反感别人问他弟弟的名字。

    “没有,我不想知道了。”

    电话那边传来了一声叹气,接着是沉默。

    “喂?”李念君说。

    “嗯。”

    “怎么不说话。”

    “你烦我了。”

    “没有。”

    “我弟弟叫左峰。”

    “挺好的名字。”

    “还在上小学,不过是个帅小伙。你要不要见一下?”

    “我吗?这……可以啊。”

    “斗狗比赛被公安局取缔了,你是不是就永远也不会来我们这儿了?”

    “那倒不是。”

    “你什么时候再来?”

    “呃……可能,以后有机会吧。”

    “后会有期,是吗?”

    “后会有期。”

    “骗人!骗人!你就是不会再来了!”

    左晓馨的语气急切而娇嗔,她从来没有用这样的语言及语气和李念君说过话,这样的话像是相熟已久的老友在寒暄或是相恋已久的情人在撒娇,但李念君认为无论是哪一种,都不符合左晓馨和自己的关系。

    李念君不知道该说什么,于是选择了沉默。

    “人呢?”

    “在。”

    “你还会来看我的,是吗?”

    “会。”

    “男人说话要算话。”

    “嗯。”

    “一会儿我要带我妈去卫生所。”

    “好的。”

    “你就不问问我带她去干什么吗?”

    “你带她去干什么?”

    “算了,不说了。”

    “说吧,你带她去干什么。”

    “她股骨头坏死,我带她去做什么超声波治疗。”

    “严重吗?”

    “每天只能在家呆着,什么都干不了。”

    “你不是说你妈能卖月饼吗?”

    “她不怎么能走路,就是在家帮别人做做花圈寿纸什么的,做月饼的时候还有我大姨。”

    “病情这么严重?”

    说到这里,她又快要哭了。

    “现在爸爸被抓走了,估计今年是回不来了。家里的地也没人种了,西房漏雨也没人修了,过冬的蜂窝煤也没打,炉子还是坏的,妈妈和奶奶又都不行,弟弟还太小,我是个女孩儿……”

    “那你们家的亲戚呢?”

    “我二叔也被抓进去了。现在就是我舅舅还能过来帮我们家一点忙,可每次我妈厚着脸皮打电话让他来,他都是骂骂咧咧死不情愿的样子。”

    “晓馨,没想到,你也挺困难的。我以前都不知道,你别哭,你不能再想想办法吗?”李念君想到了她家那座又旧又小的房子。

    “办法?”李念君感觉到她在电话的另一面摇了摇头,这是她习惯性的动作,“没有办法。”

    “你爸那面儿的情况怎么样?”

    “公安局说还有人没抓到,不知道要怎么判。会场上的那个老板,是个赌博诈骗什么都干的惯犯,跟他一起被抓,我就非常担心我爸。家里全靠着他,他一天不回来,我们一天睡不着觉。这几天奶奶的眼睛都哭肿了。过段时间,我也要马上出去打工,不管干什么都行。我妈的话我也不听了。”

    李念君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她,或许她就是对的。

    “你还是要注意安全。”

    “一个人矫情是需要资本的,我已经没有这个资本了。我长大了,家里现在要靠我。可是我还是很害怕。”

    李念君忽然理解了左晓馨最近的反常表现,她在这一段特殊时期里,由于家庭的缘故而惊慌失措,本能地想要汲取一些别人的温暖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这是很正常不过的。

    听过左晓馨的叙述,让他再次想到了自己,自己家里不也是有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和一个维系全家的母亲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之间还有一点相似之处。

    “晓馨,改天我去看你。”

    “真的吗?”

    “说话算话,最近我一定会去的。到时候提前通知你。”

    “好的,我等着。你是一个人来还是跟他们一起来?”

    “你希望是怎样呢?”

    “都好。”

    “等我电话吧。”

    “不行,你不能让我等,万一你不给我打电话怎么办?”

    “你坚强一点,左晓馨。我说会去,就一定会去的。”

    “我会坚强起来的。”

    来看李闻达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人出于义气来一次,以后也就不来了。能一直来的,就剩下孙卫国一个人。

    孙卫国像平时一样,总是笑眯眯的,他是个乐观主义者。

    每次来看李闻达,都是他一个人坐在床沿,像相声演员一样,绘声绘色地说来说去谈天谈地,从国家大事到家庭琐事,从国际形势到股票涨势,乱说一通,瞎说一气,也不用负什么责任。

    连李念君也觉得,孙叔叔要比以前健谈多了。从谈话中得知,他现在在一家大厂子里任部门经理,待遇比以前跟着李闻达要好得多。

    李闻达总是那一身装束坐在沙发上,偶尔点点头,偶尔附附和,间或用并不流利的话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让慷慨陈词孙卫国能有一个喘息或是喝水的机会。

    孙卫国在骂完新上任的县政府无能之后,又骂起了市政府,他说县政府和市政府这一对傻瓜组合,打着安全生产的名号影响他们工厂的生产和销售,致使本季度他的业绩下滑,受到了总经理的批评。

    孙卫国喝了一口热水,对李闻达说:“还有一个事儿,我觉得应该和你说说。”

    李闻达示意他说下去。

    “我不是跟你说过雷明达赌博输了钱么,唉,现在他的情况更严重了。他被人下了套,把钱都输光,还欠了债。可是债又还不了,每天愁得呀,不知道该怎么过活。后来黑道上的那些人又教唆他吸毒,现在听说,吸上了。”

    李闻达一言不发的听着,从表情上看,既震惊又遗憾。

    “他和他老婆离婚啦,是他老婆要求的。离婚之前,有一次他找我,让我和他老婆谈谈,说能不能再给他一次机会,我就去了他们家,谈了半天也没谈拢,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猜我看见什么了。嗯?”

    他朝着李闻达问道,李闻达没反应。他又转过头朝着李念君问:“你猜我看到什么了?”

    “看见鬼了。”

    “不是。”

    “看见他老婆和别人偷情。”

    “不是。”

    他说:“我看见,去年你托他给县里做道路工程的那些人送钱的时候,一起给他的那盒子人参!你记得不?咱们想让政府用咱们的货,他说能找关系,就给了他十五万,另外,你还不放心,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让我买了两盒人参。事后我还问过他,人参收了么?他说收了。可是,今天我在他家看见了。”

    李闻达说:“不会吧。这么,这么久了,你确定你还认,认,认……”

    “我绝对认得。因为那天我买回来以后,我那个捣蛋鬼儿子用他的彩笔把包装上面所有红颜色的地方都描了一遍,我本来想擦的,可是发现擦不了,只要不是太仔细看得话,也看不出来,我就那样给雷明达了。那天在他家我特意看过了,被彩笔描过的痕迹还在,百分之一千万就是那盒子人参。所以我断定,那小子根本就没有去送礼,也没有去送钱,他把咱们耍了,那笔钱进了他自己的腰包,因为那时候开始,他就已经赌上钱了!”

    李闻达屏息凝神地思考着,他说:“他没给我办事,自己把钱吞了。”

    孙卫国说:“没错,绝对是这样。那个人那么精,什么事儿都能做出来,尤其是在金钱面前,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朋友,我一点儿也不意外。当初你是太信任他,我也不好反驳你,早知道是这样,当初无论如何也要拦住你。闻达,你想想,如果那笔买卖左成乐,说不定,说不定定东厂就能挺过来!哼,不过他现在已经成这样了,真是应了我以前的那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

    李闻达呵呵地笑了两声,像是并不在意这件事情的样子:“由他去吧。这些事儿,过去,过去就过去了。以后引以为……戒,就好了。”

    他挥了挥手,继续说:“不过,我,我还是……很意外,雷明达,竟然为了钱,骗我。”

    “唉,是呀。为了钱,很多东西就都变质了。闻达,现在我和你没有一点利害关系,能有你这么一个可以无话不谈的朋友,我心满意足了。你看,每次我来你这儿,纯粹就是来发泄,哈哈,你不介意吧?”

    李闻达笑着摇摇头:“来吧,来吧,我一个人也很闷呢。”

    “现在你得了闲,时间很多,可以利用起来。你有什么爱好啊,兴趣啊,可以找机会做一做嘛。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我都有点羡慕你,我什么时候才能跳出苦海呢。”孙卫国无奈地说着。

    西院村开发地产的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外婆不仅已经和开发商签了合同,而且还是第一个和开发商签了合同的,得到了额外五千元的奖励,开发商放了话,这个月以内所有搬走的住户,都将获得三千元的奖励。

    狡猾的开发商这么做是为了鼓励大家赶快签合同搬迁,因为仍然有一些住户对开发商的赔偿方案不满意,他们狮子大开口,要价很高,拒绝搬迁。

    签合同那天,苏丽兰又去了娘家,和大哥弟弟理论了一番。但没有得到什么实际效果,母亲已经在准备收拾东西,搬去大儿子家里住。据说,工程队马上要来盖建筑工地的围墙来了。

    虽然苏雅婷在姑姑和爸爸之间极力斡旋,但刚刚北漂失败回家的苏雅婷的话显然没有什么分量,苏刚没有放在心上。

    苏雅婷和父亲和好后,终于回到了家里。一段时间以后,她又去双夕市租了房子,因为她已经在双夕找到了一份工作。

    苏刚和苏雄对苏丽兰采取了无视的态度,即无视苏丽兰的存在。他们自己商量自己的,自己讨论自己的,自己安排自己的,无论苏丽兰再怎么闹腾,他们也不和她说一句关于这件事的话。

    这让苏丽兰很不开心,她心里想,如果最后没办法,她就要和他的亲哥哥亲弟弟甚至亲生母亲打官司。对此,她没有内疚感和负罪感,苏丽兰认为,这都是他们逼的。

    苏刚的态度还好,多多少少会为妹妹的生活考虑一下,还说可以借钱给她,将来李念君结婚买房子不够钱,他也可以帮忙,但苏丽兰知道,这只是哥哥的缓兵之计。

    苏雄的态度更让人恼火。这个小痞子深怕煮熟的鸭子飞跑了,自从苏丽兰提出要分房子以后,他就视苏丽兰为敌人,在加上他老婆的挑拨,从此在再没有给过苏丽兰一个好脸色。苏雄现在和一个朋友合伙开着一家棋牌馆,生意不是太好。在这之前他纯粹是个无业游民,靠着一些骗吃骗喝的手段维持生活,还时常受母亲的接济,更可气的是还要隔三差五地进拘留所。

    不劳而获就可以得到一套半的房子,对苏雄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的馅儿饼,这块馅儿饼他下决心要吃定。苏丽兰想要在跟他争,在苏雄看来,那就是要他的命,就是要他死。他宁可不认这个姐姐,也不能不要这一套半的房子,这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所以,他首先牢牢控制住了母亲,让母亲不敢再提给苏丽兰房子的事儿,其次,他又不断地在哥哥苏刚面前游说,让本已经因为种种原因而摇摆不定的苏刚重新站在了他的这一边,成为了他的盟友。

    苏雄为了造成舆论压力,还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周围的邻居们,他添油加醋,煽风点火,硬生生地把苏丽兰刻画成一个伤风败俗不孝不顺,为了金钱宁可放弃亲情的形象,这一形象在街头街尾的大妈口中,被迅速地传播开来。虽然不少明理人对此嗤之以鼻,因为他们知道苏雄是什么样的货色,但仍然有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信以为真,说老苏家出了一个败家的女儿。

    这些话传到苏丽兰耳中的时候,苏丽兰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我不在乎”。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她的内心已经足够强大。从当初像《大宅门》里的白文氏一样辅佐李闻达做生意,到后来流产隐退,演变成独立女性,到最后举家负债丈夫瘫痪儿子退学,重新扛起全家大梁,苏丽兰在大风大浪里走了出来,这些流言蜚语早就不能对她造成伤害。

    倒是李念君对此非常愤怒,他身为儿子,怎么能允许有人在外边恶意造谣中伤自己的母亲。他真想去找二舅说理,甚至想当着他的面骂死他,但母亲不允许他这么做。

    “你二舅是讲理的人吗?而且有他那个泼妇老婆在,你也骂不过人家。你不用和他一般见识,这事儿不用你操心。”母亲如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