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张的自我
字体: 16 + -

第六章 上

    六

    电话响了很长时间,听筒里传来旋律优美的彩铃,是班得瑞的《雪之梦》。*  *

    李念君小时候学过一年小提琴,所以他到现在还可以清楚地背出《雪之梦》的谱子。后来出于兴趣原因,他还是放弃了对于乐器的追求。

    电话在最后才被母亲接起。

    每星期一个电话,这是李念君上了大学以来养成的习惯。实际上这样的频率甚至高过了一些外省离家更远的学生们。

    每一次的话题无非都是平日里的家长里短,有时甚至根本找不到话题可以聊天。但电话总归要打的,不论有没有找到适合的交谈素材。

    “卡里还有钱么?”母亲问他。

    “有。”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要多喝水,不然上火。”

    “知道了。”

    “还是整天呆在学校么?”

    “是,不然还能去哪?”

    “妈不是跟你说过了么?周末多去外边玩,双夕有不少景点呢。成天呆在学校,你要多出去长长见识散散心啊。”

    “好吧。可是我懒得去。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也没人愿意去。”

    电话听筒那边传来几近责备的声音。

    “现在的孩子怎么都成蛀虫了,家长们花钱供你们上学是为了让你们学点东西,又不是让你们每天窝宿舍上网。不好好学习就罢了,提高提高综合素质也好啊。”

    “呦,妈,你还知道个综合素质啊?“

    “唉,不知道别人是不是都像你这样。”

    “反正……反正我们宿舍都是。”李念君小声说。

    “你多学学你一坤哥哥,上大学之前一坤是怎么跟你说的?就不能懂事点儿。”

    “哦,人和人是有区别的。”

    “自己不努力,不要推卸责任。我对你要求不高,你能给我踏踏实实得把大学上完就行了。”

    “哦。”

    “你爸爸的厂子,开好了。”

    “是么?”

    “是。”

    李念君知道父亲最近半年都在忙新厂的事情。“什么时候?”

    “前天。就在咱们省道边上。等你回了家带你去看。”

    “石材?”

    “石材制造与加工。”

    “花了多少钱?”

    “三。”

    李念君倒吸一口气。

    “他哪来那么多钱?”

    “他自己的,还有贷的款,另外还有向朋友借的。”

    母亲继续说:“我也管不动他。人家有人家的说法。你也别操心,这事儿跟你没关系,你给我好好上学就比什么都强。”

    “妈,那你自己的钱,有没有给他……”

    “妈的钱是给你攒的,绝对不会动,更不会在你爸爸身上投资。再者说,他也不差我那点儿。你爸爸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么?拿女人的钱,不是他的风格。”

    李念君忽然想起了那个午后在大酒楼前所看到的画面。艳丽的中年女人,父亲喝醉的脸,还有黑色的奥迪,这些影像好似白色幕布上面被灯光放大的皮影,占据了他的大脑,让他一时间难以思索其余的事情。

    该不该把这件事情告诉母亲呢?按理来说,母亲是全世界最该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可是他现在却无论如何都张不开口,一种莫名其妙的阻力从内心产生,让他不得不痛苦地选择了沉默。

    知道这件事情的,不光只有我,父母身边的许多人一定都知道,但是为什么却没有一个人来告诉母亲呢?将来会不会出现所有的人都知道而唯独母亲不知道的局面、

    父亲在外有情人,不论从道德还是法律上来讲,都是值得苛责的。他的不忠伤害了李念君自己,更伤害了母亲。可是,此刻李念君还是无法做到成为把这件事情告诉母亲的第一个人。他开不了口。

    为什么明明是他的错,痛苦却由我们来承担呢?

    李念君在心里,狠狠地对李闻达骂了一句有力道的脏话。

    “妈,我跟你说个事儿。”

    “什么事儿?”

    “我爸爸,他……”

    “你爸爸怎么了?”

    李念君手中的电话左手换右手,右手再换左手,像抓着一块烧红的烙铁。

    “他,他开他的厂,你不要跟着他瞎忙,你要好好休息。”

    母亲在电话另一边是惊奇的表情。“好的,谢谢。”

    “妈,先这样吧,改天再说。”总有一天我会说出来的。但今天不行。

    “嗯,你好好学习噢。”

    “知道了。再见吧。”

    “再见。”

    接下来是电话挂断的声音,“嘟嘟嘟”,像是唐突且难以理解的鼓点,把整个乐团的节奏都带偏了。

    李念君心乱如麻。

    大一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步入了尾声。许多科目已经停课,留给学生适当的复习时间后,s大便会迎来考试周。

    大学生活在这一段时间里变得更加清闲起来。每星期只需要上最后的两门课,剩余的所有时间都可以自己支配。对于李念君来说,考试周以前的半个月成了悠闲却无聊的时光。偶尔去图书馆上自习,皱着眉头翻翻依然崭新的课本,背一背老师们划得重点,然后除了下楼吃饭,其余的时间基本都花费在电脑上。

    一台笔记本电脑,成为了打发时间的利器。整座学生公寓,一千多个男生,没日没夜地畅游在虚拟的世界里,当然,这之中自然也有对网络不感兴趣的人,但只是少数。当上网上到腰疼时,才会发现,一天又这么过去了。

    李念君平时就懒得学习,上课常常在睡眠与走神之中度过。这学期的物理课,线代课,高数课,都成了他的噩梦。在图书馆里面对复杂的讲解公式,百般思索而不得其解。崔景升叫来了班里学得比较好的同学来帮忙,才让他们茅塞顿开。

    李念君觉得自己是要挂科的节奏。要预习的科目太多,而他时至今日也丝毫没有紧迫感。

    在临近考试的时候,学校的社团活动悄无声息地淡了下来。大二的学长学姐开始考虑隐退之事,等到下一个学期,就换作他们这群“大二”的学生来领导各个社团和学生组织了。经过一年的习惯与了解,李念君对于大学生活的期盼和好奇终于被时间磨平。他的目标和毅力全部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麻木和荒废。

    他在蓝星星话剧社的一年里,每一次活动都会参加,但留在社团里的人却越来越少,到现在,后勤部里能出来干活的也就只有那么四五个人,演员也越来越少,整个社团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大家都没有了初来乍到之时的那种干劲和冲动。

    剩余的人中将会选出来年的社团领导者。李念君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候选者之列,但他已经决定,大二不继续留在话剧社了。搬了一年道具,他感觉自己被坑了一年。李念君又是一个性格偏内向的人,和社团里其他人的关系也一般。所以,这里没有什么值得他继续呆下去的理由,至于一官半职什么的,从来就不是他这种人所能得到的。

    学生会也一样。冯瑜所在的部门也只剩下了不多的人,估计等到大二的时候,每个部门除了部长副部长之外,就没有别的人了。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新生刚刚加入的时候,每个部门只有仅仅几个人的原因。冯瑜当然是想继续留下去,这是他的目标和向往。然而要想实现,就必须做出努力付出代价。

    在越来越临近考试的日子里,李念君的心情越来越烦躁。他像生活在了黑白的世界里,找不到生活的色彩。考试已经不再是一种压力,而是一种累赘,而他摆脱这一累赘的方法就是什么也不做。游戏打了一局又一局,电影看了一部又一部,偶尔和崔景升一起去校园外的公园走走,看着情侣手牵手的画面吱吱嘴巴,坐在健身器材上活动活动筋骨。

    李念君问崔景升:“你怕考试么?”

    崔景升说:“怕。”

    “为什么怕呢?”

    “当然。你不怕么?”

    “我觉得我不怕。”

    崔景升看住他。

    “你是不在乎。”

    “景升,你看,别人这几天都在拼命地上自习,我还是一副老样子。”

    “是呀。就是动不起来。金希不是约你去上自习么?”

    “嗯,明天。”

    “去么?”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