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五五○章 血战沙河

    第五五○章 血战沙河

    果然如武元甲所预料的那样,俞济时的退缩,让东久迩宫稔彦王看到了胜利的机会,把部队集结起来,沿着黄泛区的边缘,向许昌进发,冬季的黄泛区,到处是板结的黄土,到处是巨大的土地皲裂出来的深深的纹路,万木消萧,千里无人。(起qi笔bi屋wu最快更新)东久迩宫稔彦王看得很心酸,对国民党军政府以水代兵的作为充满了鄙视,一个无视民生的政府,完全没有资格拥有这东方这块广阔的圣地,一路喋喋不休认为只有伟大光荣正确的大和民族在有资格拥有这块与自己皮肤同一颜色的土地。

    沼田徳重师团长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上一世在鲁西会战中负伤已经身亡的114师团师团长由于没有去到鲁西,如今还活得很好,这位来自于日本茨城县的农民,看着这么广柔的土地被国民政府以水代兵的行动糟蹋得不成样子,很是愤愤不平,对东久迩宫稔彦王说:“进入中国,我一直认为是不正义的行为,是不请自入,是侵略,但是,看到这片黄泛区,我改变了看法,我们不是侵略,是来解救受苦受难的中国人。在大日本帝国立国千年来,也有战争也有灾难,但是没有这种人为给老百姓造成的苦难。王叔大人,我认为,中国政府一直用南京事件抨击我们,以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我们更应该把人为造成黄泛区这种灾难的行为向国际社会公布,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政府的民生态度,让全世界人民知道大和民族取代中国政府已经到了必要必须必然的程度,这不是为了大和民族,而是为了受苦受难的大汉民族。”

    “沼田将军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大和民族进入中国,就是为了给中国这块古老陈旧的土地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新的生机,只是在进入之前,帝国的宣传机构失误没有把这些优点向中国人宣传到位,这才造成了中国人的误会,以至于把我们当成了当年的蒙古元人和后金满人。更可恶的是,这种误会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中国政客们所利用,才出现了这场该死的战争。对这场战争,帝国估计不足,以为三个月必将战胜中国,只要占领南京,中国就会传缴而下,如同当年元人进临安清人进北京一样。现在看来,帝国的政客们太乐观了,对问题估计远远不足,以至于造成目前骑虎难下的局势。帝国陆军不敢打西北,不敢打淮海,不敢打闽桂粤,更不敢动有中南国背景的热察地区,海军与福建的作战也停留在表面上,完全是为了台湾而进行的面子战,就这样,山本五十六还被福建方缠住,脱身不得。我个人认为,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些地区,即使打下两湖地区,打下江左地区,把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打垮也没有太多的意义。”过了一会,东久迩宫稔彦王说:“沼田将军,我认为,你应该回到南京去,把之前的想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出来,让中国人更多的理解我们的苦衷,协助汪精卫先生,把正确的舆论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中来。”

    在东久迩宫稔彦王的极力要求下,沼田徳重师团长离开了行进中的114师团,带着他的卫队,带着东久迩宫稔彦王的信件,返回南京,出任中国派遣军宣传课中将课长。沼田徳重没有想到,这次偶然的调动,让他又一次躲过了死神的召唤,因为24小时之后,整个114师团就进入了关麟征的口袋之中。

    关麟征,典型的虎将,孤傲的陕西冷娃。每天四十多支侦察队把114师团的一举一动报告给他,他对114师团的一举一动清清楚楚。但是在什么地方与这支日军打这一仗,让关麟征很是伤脑筋。这个地区地形一坦平阳,没有山地可以依靠,只有一条沙河。

    沙河,淮河的支流颍河的主要支流之一,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以河床积沙多而得名。古称滍水、泜水、亦名滍川。沙河原是古汝水支流滍水,汝水在元代至元年间(约公元1335年)因其泛滥从舞阳断流, 将上段及支流滍、澧等水改道入颍河, 从此分为南、北两条汝河, 分别流入沙河及洪河。历史上,沙河上游洪水暴涨暴落,河槽不稳定,形成弯多、滩多、潭多、险江多。但是进入到中游,则水流缓稳,河道曲折,河滩宽阔,航运发达,因而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称。本来在周口渡汇入颖水,黄泛区形成后,在逍遥镇即融入了泛区。这次日军的行军线路就是沿着黄泛区的边沿渡过沙河,进入颖水,沿着颖水的另一条支流清潩河进入许昌。

    “地点就设在逍遥镇,以日军半渡,围而迁之。”关麟征拳头恨恨的砸在地图上。

    关麟征暗暗发誓,第十五集团军三个整编军近十万大军,面对114师团不到两万人的部队,以五击一如果再吃不下,就别再在中原丢人现眼,趁早回陕西放羊。

    “埋伏!远远的埋伏,埋伏的地点距离敌人最少五公里,一旦敌人进入既定范围,就进行冲击,用人海战术与之决斗。”关麟征高叫着调动部队,情绪激昂,挥动手臂,嘴里唾沫四溅:“在沙河北设伏的是52军,埋伏在距离渡口五公里的地点,绝不能让日本人发现,等到日本人渡河三分之一,山炮师把所有的炮弹都扔进沙河便桥上和桥北的日本人头上,52军赵公武第2师正面冲击,张汉初第25师左面沿沙河冲击,梁恺第195师由右边冲击,把渡过沙河的敌人全部消灭。李玉堂第8军和刘戡93军藏在沙河南,相距五公里,炮声一响,李玉堂部立即由西向东沿沙河冲向敌人。没有渡河的敌人只有两个方向可以退,一是退往黄泛区,一是原路退回。李玉堂第8军不理睬原路退回的日军,只管把退向黄泛区的日军撵进泥水里去,让他们去跟黄河王八为伍。消灭原路退回部分日军的任务交给刘戡93军,93军的工作就是不能让一个日本人逃脱。我一定要把日本天皇的叔叔弄来看看,这老小子胆敢进攻第一战区,是不是长得三头六臂。”

    张耀明、李玉堂和刘戡三个军级主官一边听关麟征的安排一边看地图,都一至认为,关麟征的计划看起来很大条,实际上很严谨,这种冲击完全可以把远道而来的114师团打个措手不及,达到战略目的。

    十万人对两万人,以有备攻无备,以伏兵对疲兵,再加上半渡而击,再加上二百四十门75mm山炮无差别狂轰滥炸,再加上关麟征挥舞着手枪冲在第一个,三个小时不到,与114师团的战斗就告一段落。

    整个战斗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炼狱,当日军的工兵联队修好浮桥,让领先的102联队渡过沙河,接下来由115、150联队在南岸警戒,机关枪战车联队和辎重联队及支援12师团的野炮和装甲车联队余部渡河到河北岸时,15集团军炮师和三个军炮旅集结在一起的二百四十门山炮发话了,对着一块面积不大的区域狂轰滥炸,基本上每一个平方的土地都落下了炮弹。沙河北岸,完全可以称之为炼狱,已经渡河的日军,在炮弹中跳舞,在爆炸中歌唱。东久迩宫稔彦王很不幸,在第一轮炮击中就被炮弹击中,炸得四分五裂,在硝烟中变成三头六臂。然而,日军的作战素质绝不能小看,在第一次炮击后,河北岸的部队立即向四周冲去,他们在炮弹中残留下来的几辆机关枪战车和残余坦克的领导下,冲出被炸区,冲向中国军,进入了战役的第二阶段:血火。

    没有掩体,没有战壕,没有任何的客观条件,有的只有子弹的往来,有的只有肉体的冲撞,三面围来的52军,并没有让日本人生出胆怯,而是激起了他们的斗志,他们狂叫着,迎着中国军队的子弹,冲去。然而,人数、枪数相差太大,这伙日本人很快就淹没在中国军队之中,成为尸体,成为沙河岸边的泥土。

    第三阶段就是无聊的收官,看到北岸的绞杀,南岸的115、150联队急如火烧,面对被炸断的浮桥,他们无可奈何,就在大家集中在沙河南岸为北岸担心时,陈明仁预备第2师出现在他们身边,子弹,手炮如狂风暴雨般的向他们泻来。当日军115迎向预备第2师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无边无际的都是中国军队,在压力面前,他们少部分选择了逃,四散而逃,有的逃回原路,有的逃向东边的黄泛区,相当一部分死硬分子站了下来把罪恶的子弹打向迎面冲来的中国军队,他们明知今天是自己的末日,然而他们遵循的是武士道,一种邪教。很快,他们就被潮水般的中国军队吞没。

    十五集团军的伤亡不小,52军牺牲三千余人,伤四千人,第8军牺牲三千多人,伤五千多人,只有93军比较好,他们只牺牲了五个人,伤了十来个人,但是他们的收获也不大,只收拾了两千多个跑得精疲力尽的鬼子。

    大炮一响,关麟征就开始往前冲,卫队都知道他的性格,指挥权已经交到下面军一级,正是他上阵过瘾的时候,这一回不是他有难就是卫队的兄弟们活不下去,但是责任所在,只能跟着他冲,护着他冲,帮他挡着迎面而来的子弹。幸好没有多久一颗子弹就打进了他的左肩,卫队找到了理由,连拉带扯把他弄了下来,健在的卫队士兵私下说,等到医生帮长官取出这颗子弹,就放在神台上供着。

    回到总指挥部的关麟征第一件事是向第一战区报捷,接着就是向武汉政府报损,全歼114师团东久迩宫稔彦王等两万人,一举解决第一战区的后顾之忧,用事实说明,即使面对面相斗,日本人也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看到捷报,军委会一脸的喜气,看到报损,蒋委员长一脸刷白,如何给这支全歼敌114师团的队伍补充,让他又掉了半头的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