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五三二章 庐江夺车

    第五三二章 庐江夺车

    刘和鼎的卫队人数并不多,一个警卫连,甘世林派出的是阴鬼大队的一个小队,小队长是汤成富。( 起笔屋最快更新)一条长江把大好河山分成两半,长江以南好办,是第三战区的地盘,汽车一直送到铜陵,想怎么走就怎么走。过了长江,深入敌后,大部队行军只能招来麻烦。道路不熟悉,不敢动用机动车辆,就只能使用畜力和人力,采用传说中的流牛木马,现实中的独轮车。

    看到这种原始的运输的工具,刘和鼎暗自骂自己是没事找罪受,多少年没有用过这种有才的工具,推车的人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想推上路,不容易。为了降低这次运输的难度和工作强度,永康的五金厂专门制造了一批带轴承的胶轮车,与传统的独轮车相比,省力得多,即使这样,人力总是人力,不可能与机械相比。刘和鼎笑自己这两年,养娇了,想当年,能有这样的独轮车,已经乐得嘴都合不拢了。即使是现在,在金寨的第一集团军,看待这些独轮车,照样视为宝贝。

    刘和鼎让自己的卫队和辎重队结成一对一的组合,两人负责一辆独轮车,自己的安全交由汤成富的小队负责,汤成富小队虽然不用推车,可每人的单兵装备不少,大大的背包,浑身上下到处都是武器,刘和鼎开玩笑说他们整个人就是一个大炮弹。

    从铜陵出发,经庐江到舒城,进六安到金寨,五百华里,如果一般行军,五天可以到,但是,在敌战区中搜索前进,也许要走到十天。

    有汤成富小队在,一路就显得容易得多。

    在老洲过河,十分顺利,长江这一段水面,如今完全掌握在第三战区手里,不为别的,只有一点,江北没有船,船只全在江南,江北的船,见到一只就打沉一只,不管是军舰还是渔船,杨步飞的江防部队一点情面也不讲。

    从徽州机场起飞的侦察机,把从铜陵到鲍家店的路仔细察看了一番,得出了准确的消息,这一路没有敌人,第一天应该一切顺利。但是,第二天到达庐江就有可能遇到日军,因为庐江县城有日军的一个小队驻扎,还有一个第十一军的补给中继站。

    汤成富一听乐了,对刘和鼎说,庐江是合肥到安庆的中继站,一定有汽车,我们想办法把庐江的汽车全部弄走,化装成日军直出舒城。能够一天从庐江赶到六安东的三十里铺,这次任务就算完成了一半。

    刘和鼎说,这里有两百多人,还有一百多推车的物资,没有十来辆汽车只怕装不下。汤成富说,只要能装下物资,让辎重队的人推着空车先返回江南。这样就能省下位置,估计有五辆车就能全部装下。

    走了两天,平安到达庐江城外,已经是傍晚时分,在郊外找了个隐蔽的地点扎下营之后,汤成富带着小队进入了庐江城。

    庐江城不大,却很雅致,一条小河,是为庐江,城名以此而得。进到庐江,才知道,这里竟然是一派的祥和景象,人们见惯了拿枪的人,对汤成富等人也不为奇,正值晚饭时分,饭店老板在街道上殷勤的招呼客人,汤成富们也在欢迎之列。

    进去坐坐!汤成富对手下使了个眼色,十个人围坐在一桌,随便点了几个菜。毕竟不是太平盛世,吃馆子的人并不多,因此饭馆老板对这一桌分外敬重。

    “老板生意不错吧!”汤成富问道。

    “不太好,日本人来了以后,差了很多。”饭馆老板说。

    “哦!”汤成富说:“我们是外地来的,想从这里去舒城,这一路太平吗?”

    “这一路很太平,没有军队也没有土匪,日本人也少,只管走。不过到了舒城就不好说了,再过去就是国军的地盘,日本人跟国军在那边经常打仗,不太安稳。” 饭馆老板说。

    “哦,那可要小心了!”汤成富说:“我一路来都没有看到日本人在街上逛,你们这里的日本军队还挺守规矩的。”

    “那没有!”饭馆老板说:“我们庐江没有日本人的据点,要在东北五十里的盛桥才有日本人的据点。我们这里就是过路一下而已,日本人每十天要送一批东西去安庆,算来也就是明天了。明天,你就知道,我们庐江的大小商铺全部关门的,要等到日本人的车队过去之后,才开门营业。”

    “呵呵,那岂不是日本人到哪里,哪里就关门停业!”汤成富笑了。

    “可不是。”饭馆老板说:“等到我们这里开门,就轮到小墩那边关门了。”

    知道了这个消息,汤成富不再乱问,跟队员们吃了几口面前的菜,把剩下打了包,往小墩方向走去。从庐江到小墩有二十里路,在一路上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埋伏点,要相办法把这些日本人无损的收拾在这里。

    走了十多里路,来到一片池塘,公路从两张池塘的中间通过,路边是两排大树,风景不错。

    “就在这里!”汤成富说。

    战士们停下了脚步,看着他们的小队长。

    弄倒几棵大树,横在大路上,明天日本人的车队到来,看到横在路上的大树,肯定集中人力来搬,那时候,就是我们动手的时候。

    士兵笑着去看哪棵树大,哪棵树比较难搬,就准备动哪棵树。找到一棵合适的大树后,一个战士抽出手里的匕首,对着大树犯了难,慢慢的削,削到何年何月才是头。

    班长一把推开犯难的战友,说:“你就别傻了,用匕首削大树。”

    “班长,那怎么办?”

    班长拿出一条大绳子,让人爬上树捆在树干上端,在远处朝着路的方向拉,尽量确定倒下的方向不至于太偏,然后用匕首在树干上朝着大路的方向插了一个洞,从包里拿出一只雷管,装进洞里。随着一声闷响,树干朝着大路的方向炸开了一个大口,大树摇摇欲坠。十几个战士用力拉了拉大树,只听得“吱呀呀”一串怪叫,大树“呯”然倒下,把公路挡了个结结实实,。

    一切搞定,剩下的事明天再来。

    第二天一早,当警卫连到达指定的埋伏地点时,汤成富的小队已经到了一会,当地的老百姓从公路上来来往往的不少,大树压在路上,虽然给他们带来了不便,却也不至于过不去,从路基一绕,照样通行。大约十点左右,大路上变得静悄悄的,一个行人也看不到,估计所有的人都知道,日本人要来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躲得过就好。果然,没过多久,就看到六辆汽车从庐江方向开了过来。汤成富笑了,日本人真会送礼,六辆汽车,不多不少,正好合适。

    与汤成富们设计的一模一样,在大树前,六辆汽车停了下来,从第一辆车上,一个小个子日本男人跳下车,来到大树前看了几眼,踢了大树一脚,大树纹丝不动。小个子男人喊了几句话,从六辆车上,跳下十几个押车的士兵集中到大树前,司机也走下车,来到大树前,抽烟休息。

    这时,在一百米外的汤成富手里的步枪,不仅装上了瞄准镜,同时还装上了消声器,目标,对准了大树下的一个小亮点。只听到“啪”的击发声,子弹离膛而出,正好打在小亮点上,汤成富笑了:“有了这个瞄准镜,想当神枪手太容易了!”

    小亮点打掉之后,并没有爆炸也没有出现别的情况,一切照旧,警卫连连长问汤成富:“打不打?”

    汤成富说:“等一会,你先看戏。”

    话刚说完,就看到最先下车的日本人晃了晃身体,一头栽倒在地上,紧接着,一个一个的日军接二连三的栽到在地上。

    这时,警卫连的战士们才发现,身边的汤成富和他的战士,都戴上一个猪头般的防毒面具。

    “回去吧!没我们什么事了。”警卫连长说。

    汤成富连忙制止他们,说:“你们掩护,如果日本人还有人隐藏在车上,我们就会吃大亏,你们密切监视,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开枪。”

    警卫连长点点头,对特战队这些人,他们向来除了服从还是服从。汤成富一个小小的小队长,肩上的军衔是中校,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上尉,差两大级。

    汤成富们先是检查还有没有活着的日本人,确定没有之后,他们把已经毒死的日本人扔上车。用一辆车把倒在地上的树拉到一边,把大路让了出来,然后开着车离开。

    “真有办法!”远远看着做这一切的特战小队,警卫连长由衷的赞叹。

    上了车,警卫连长问汤成富,那个地方的毒气怎么办?

    汤成富说再有十分钟就消散了,这十分钟如果有谁过去,那就是找死。警卫连长说如果有老乡过去怎么办,汤成富一想有道理,从日军的车上卸下一箱手雷,在大树边引爆,这个巨大的爆炸声还不能阻止老乡出来看热闹,这位老乡就是自寻死路,而且死有余辜。

    回到驻地,清点物品,这六辆车去的目的地是武穴,武穴距离合肥距离不近,所以六辆车中有一车是汽油,够六辆车的来回使用。另外五车,有一车是弹药,主要是三八步枪的子弹和手雷,其它四车都是冬装。看到冬装,刘和鼎的第一反应就是:冬天要来了!

    从这里到六安金寨走单程只要加满油箱就行,首先腾出了第一辆装油的车,冬装是重要的,比子弹重要。还是先考虑冬装。辎重队把自己独轮车上的东西先码放在车厢的下部,然后把四车冬装分别装在六辆汽车的上半部,装得多少算多少,还要留出警卫连乘坐的地方。

    好不容易全部处理得当,才看到汤成富小队的人已经换上了日本人的衣服,坐进了驾驶室。刘和鼎和警卫连坐上车厢,六辆车改变了方向,往舒城而去。

    辎重队看着面前的子弹手雷和汽油,发了愁,最后,辎重队长决定,把所有的独轮车装满子弹手雷,装不下的,一把火烧掉。

    坐在车上,刘和鼎又一次为了难,这回好了,日本人应该不会攻击他们,但是,张自忠的人会不会攻击他,那可说不准。

    一路提心吊胆到了舒城,在汤成富等人的忽悠下,车队从舒城的日军交通道口顺利通过。

    前面距离六安已经不远,汤成富等人把汽车开下了公路,开进了一座小山后的树丛中。

    “怎么了?”刘和鼎问。

    “要想办法跟第一集团军取得联系,这样开上去,肯定会被自己人打。”汤成富说。

    刘和鼎笑了,笑得发苦,说:“怎么办?”

    “没有什么好办法,刘司令你跟警卫连在这里别乱动,我和特战队的兄弟们换好衣服后去六安找找。我就不信,送货上门还找不到货主。”汤成富说。

    看着汤成富们离去的背影,刘和鼎不觉点头,这些都是兵王,没有难倒他们的时候,难怪黄中恒司令说甘世林这支特战师,敢挑战一个集团军,这回算是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