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五一三章 三低一高

    第五一三章 三低一高

    郭远勤一副很厚道的样子告诉芬兰人,我并没有把军火卖给你们,只是把你们土地上的铜矿和铁矿运到遥远的东方进行加工,然后把加工好的成品再交还给你们。()我不是军火商,我只是一个勤劳的运输工人。

    芬兰人乐了,很愉快的跟郭远勤进行了第一次贸易,郭远勤没有挣到盆满钵满,只是拉了一整船的铜锭返回东方。芬兰人告诉郭远勤,芬兰别的东西不多,铁和铜、镍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多的是。如果东方人愿意用武器装备换取这些东西,他们就一定能把来犯之敌打得找不到北。

    战争的阴云弥漫在北欧上空。所有的人都知道,苏俄一定会进攻芬兰,但是,作为传统的中立国,芬兰却并不好拿下,一旦得罪了芬兰,同时也就得罪了欧洲所有的中立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士、爱尔兰、土耳其、安道尔、挪威、瑞典、丹麦、南斯拉夫、比利时、卢森堡、荷兰。这股势力非同小可,即使是苏联大国,也要掂量掂量。

    克里姆林宫里,地球上最大国家的首脑,斯大林正叼着他的大烟斗,考虑用什么理由和借口进入芬兰而又不会落下侵略的口实,得罪其它的中立国家。浓密的八字胡里,不时冒出青白的烟,如同一个旷野里的瓦窑。

    斯大林,格鲁吉亚人,出生于1878年12月18日,一年前才过了他的六十岁生日,父亲是农民出身的皮鞋匠,标准的东欧酒鬼,一次酒醉后被人捅死。母亲是农奴的女儿,直到1937年才死去,死时最大的遗憾是她的儿子斯大林居然没有能够成为一个东正教神父。

    斯大林的一生,总结出来是三低一高,出生低,身高低,人品低,唯一一高就是智商高。他身高大约1米62,左脚第二三个趾头还是怪异的联趾。7岁那年得过天花,人虽然没有挂掉,却在脸上留下很深的麻子。上学时,他又得了败血症,左臂感染。病愈后,左臂略短,肌肉有些萎缩。托洛茨基说,斯大林左手总戴一只厚手套,就是为了遮羞。中国几千年间的孟子在文章中写道“夫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说的就是他。陈维政则不这样认为,他认为正是因为斯大林的残缺,才造成他的自悲心理,进而产生他的变态行为,比如说觉无人性的大清理,比如说灭绝人性的大屠杀。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原姓朱加什维利,1913年,他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首次使用了“斯大林”(意思为“钢铁的人”)这一笔名。之后,正名就渐渐不为人所知。难怪从苏联回来的中国人,都会取上一个莫名其妙的笔名,比如博古、洛浦、凯丰、苍木……甚至在百家姓上找得到的王明康生也是笔名,真名叫做陈绍禹张宗可。

    斯大林不是一个政治家。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高位,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做列宁的马仔做得到位,一个是列宁死得及时。1917年俄国七月事件,列宁发动革命失败,被临时政府通缉,走投无路之际,是斯大林协助他逃往芬兰。列宁重返俄国后,为报救命之恩让斯大林成为了领导团体的一员,十月革命成功夺取政权后,斯大林水涨船高被任命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

    列宁只比斯大林大八岁,如果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年仅54岁是不应该死的,一定要死,就算是短命。然而列宁死了,而且死得很透,死得没有一点异议,虽然与1918年8月30日,在莫斯科河南岸区原米歇尔逊工厂群众大会上发表讲话。离开工厂时,遭社会革命党恐怖分子范·卡普兰枪击受重伤有关,但是却在五十岁的低龄就得了脑溢血症,不得不算是极品中的极品。从1923年,因为脑溢血,列宁停止了一切政治活动,还是因为脑溢血,后期的他只认识一个人,就是斯大林。从他严重患病到1924年1月21日完全死亡这段时间,斯大林成了列宁的代言人。因此,列宁一死,斯大林就顺理成章取代了他的位置。

    根基十分不稳的斯大林上台后,遭到了苏共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陆海军人民委员,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季诺维也夫,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莫斯科苏维埃主席、人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和劳动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及政治局会议主席加米涅夫,苏共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布哈林的狙击。斯大林这次展示了他高人一头的智商,先是与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联手,排挤托洛茨基,紧接着开始肃反,把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托洛茨基、布哈林的余孽一网打尽。托洛茨基被驱逐出境,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先后被捕,布哈林则被秘密处决。从1924年到1937年,苏联约有420万人遭到镇压,其中200多万人是在1937-1938年的“大清洗”中枪毙。

    斯大林也不是个军事家。1919年波苏战争爆发。任苏军西南方面军政委的斯大林第一次披挂上阵。他违背列宁和托洛茨基主攻华沙的战略意图,转而夺取波兰城市利沃夫,然而此举让苏军在利沃夫和华沙的两场战役均以失败告终。

    杀敌不行,杀自己人他很下得了手, 1918年,俄国内战爆发,他被派往察里津征粮,为了强迫征粮,他焚烧村庄,为了防止强盗劫掠,他制造无人区。即使在他与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结婚大喜期间,他还处决了很多红军中在沙皇时代任过职的军官以及“反革命分子”。

    正因为他的果断杀戮,树立了在苏联的独一无二地位。随着地位的牢固,威望空前提高,到30年代末,苏联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他已经成了苏联人的神灵,而不是他母亲希望的神父。

    对于德国人的举动,斯大林十分愤怒,在苏联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拿下了波兰,而且是在英法的首肯下拿下了波兰,对此,英法两个西欧军事强国表现出很淡然,如果早知道英法是这种态度,伟大的苏联红军不可能把波兰人留到今天。让他更火大的是,德国人不仅拿下了波兰,还进而拿下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波罗的海的南岸,已经完全落在了希特勒的手中。如果说波兰还是敌国的话,那么波罗的海三国则一贯是俄国人的菜地。在1918年俄国革命成功,这三个国家才顺势独立,之前,他们就是俄罗斯的一个地区而已。想当年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玩水,在草原上跑马,这些地区,就是彼得大帝的牧场。

    更重要的是,德国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就卡住了俄国向西方发展的通路,必须得到这条通路!德国人暂时不能招惹,只能在芬兰身上想办法。

    这时,警卫报告,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博布鲁伊斯克集团军集群司令崔可夫将军来了。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1900年出生在沙皇俄国图拉省奥谢特尔河谷的谢列布里亚内普鲁德村,他是世纪的同龄人,1918年内战时,他幸运的正好18岁,加入了推翻沙皇俄国的战斗序列中。1922年,因为作战勇敢保养到工农红军军事学院深造,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只是当时,伏龙芝还没有担任学院院长。 1925年8月,第五期的崔可夫以优异成绩毕业,留在东方系的中国部继续作为期一年的深造,国家决定将他培养成新一代的军事外交官。崔可夫在东方系中国部学习期间,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中国的汉语,研究中国的哲学。

    毕业后,他来到东方,担任军事顾问。在中国,崔可夫四处游历,足迹遍布整个华北、华南和四川省,学会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还第一次读到了中国的孙子兵法。在东方,他如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避开了斯大林的大清洗,也躲过了1937年的大屠杀。大屠杀还给了他一个机会,因为无人可以将兵,他被斯大林抽回来担任步兵第5军的少将军长;仅仅三个月之后,他又升任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博布鲁伊斯克集群司令官。1939年初,国际形势因希特勒德国的扩军备战而日趋恶化,位于苏联西部前哨的白俄罗斯特别军区进行重大改组,在原博布鲁伊斯克集群的基础上组建了第4集团军,39岁的崔可夫出任集团军司令官。

    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崔可夫带着第4集团军火速开往进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与波兰投降军队在边境对峙。让崔可夫没有想到的是,德国人让波兰降军挡在面前,完全是个幌子,就在自己和波兰降军互拼军姿时,德国军队早已悄悄北上,进入波罗的海三国,等到苏联人回过神来,为时已晚。对于德国人的做法,崔可夫十分佩服,所谓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莫过于此。目前之势,必须拿下芬兰,才能给苏联找到出路。怎么办?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一条东方计谋中的以退为进,于是专程从列宁格勒返回莫斯科,向斯大林汇报。

    “中国有一条计,叫做以退为进。我们首先向芬兰提出以地换地,用俄罗斯肥沃的土地去换芬兰人在芬兰湾里的一些岛屿,以及列宁格勒以北三十公里的沿海地区。”看着斯大林询问的目的,崔可夫说:“芬兰人肯定是不换的,不换就给了我们作战的理由。拿下整个芬兰,不管是西北的列宁格勒,还是北方的摩尔曼斯克,都不会再受到中立国的牵制。”

    斯大林笑了,对崔可夫问道:“你认为,有多少兵力,就可以拿下整个芬兰?”

    崔可夫想了想,说:“第七、八集团军,再加上第九集团军及莫尔曼斯克的第十四集团军,足可以拿下芬兰。”

    好,就这么干!斯大林掏出嘴里的烟斗,露出咬得斑斑驳驳的烟嘴,咧开大嘴,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