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四六八章 大江南北

    第四六八章 大江南北

    “司令,江西那边打得很艰苦,我们是不是支援一下。( 起笔屋)”问话的是刘和鼎。自从杨遇春调到第四战区担任司令,而华中方面军第十军12、16、114三个师团从眼皮了下面通过,之后又没有如愿把三个师团拉回来,刘和鼎就知道江西的压力相当的大,心里为杨遇春很是担心。

    “马当的战况如何?”地宝也在犹豫,支援还是不支援,如今的形势已经很明确,中央把用孔大小姐换来的最后一批军火其中的三分之一武装在江西的第九集团军和第十集团军身上,这两个集团军算是武装到了牙齿,在彭泽马当矶山一带,第九集团军摆开阵势跟日军第十军拼上了。

    第九集团军总司令俞济时,带着71、72、74、78四个军成了这次堵截南路日军的主力。第十集团军的调整还没有到位,70军李觉部在淞沪大战损失严重,还没有回过魂来,只有第28军陶广部的的陶柳62师和胡达192师,新兵比老兵多,战力有限。为了补充第十集团军,把湖南的毛炳文第三十七军和王东原的第七十三军调入第十集团军。毛炳文三十七军是当年湘军贺耀祖的看家部队,辖第8师黄国梁部、24师许克祥部及新编197师丁炳权部。作为留守部队,他们没有参加淞沪会战,现在轮到他们上战场了。王东原的第七十三军是在淞沪打出来的部队,由于善于作战,在15师的基础上建立,下辖15师,师长汪之斌;第77师,师长彭位仁。

    直到第九集团已经与日军交火,第十集团军还在长沙集结。郑介民一调查,原来是刘建绪因为不满杨遇春爬到他的头上,担任战区司令,而把他置于战区副司令的职务,故意拖拉。蒋介石闻讯大怒,直接把刘建绪的军职解除,让他担任湖南省教育促进委员会主任的闲职。从此一代战将告别沙场,抗日舞台上再无刘建绪的身影。

    第十集团军群龙无首,军政部把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兼调查统计局局长、上将贺耀祖重新启用,出任第十集团军司令。

    贺耀祖是个让蒋介石又恨又爱的人,1889年四月初九出生在贺石桥一个殷实家庭。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16岁考入湖南陆军小学第一期,20岁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同年底公派日本留学,三年后入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辎重科学习。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师长,克九江、袭英舰,攻芜湖、南京一直打到山东。他的军事才能让蒋介石赏识不已,1932年,任国民政府参谋次长,代行总长职务。但是他与共产党人谢觉哉等人的关系极好,又让蒋介石愤恨不已,因此收在参谋部,不放他出去带兵,如果不是刘建绪的解职,让他又一次走上前台,也许他一辈子就呆在办公厅与字纸为伍。

    一到长沙,贺耀祖立即命令毛炳文为前部火速乘船下彭泽,进入马当前线。王东原部则坐火车到鹰潭,由陆路进入彭泽,陶广部为合后,随后进军。

    得知第十集团军启程,江西的杨遇春松了一口气,他这里已经打得很艰苦了。

    作为前部的16师团,在矶山与王耀武的冲突已经进行了半个月。日军来到至德县后开始分兵,马当要塞和矶山防线的情况,日本方一清二楚,他们决定,16师团继续前进,进攻马当矶山,12师团绕击彭泽,而114师团则直接杀向景德镇。

    中国空军由于孔大小姐的出嫁,换回了一些燃油,又能让飞机重新飞上天空,广西柳州生产的超轻型侦察机在赣东北盘旋,把日本人的行动一一收入眼底。直到长江里日军舰队的水上飞机起飞驱逐,侦察机才不得不离开。杨遇春跟俞济时商量之后,决定以王耀武部依托矶山要塞,拖延16师团的进程。王敬久和宋希濂部在12师团必经之地进行一次伏击,力图拿下该部敌人。孙元良部成为战略预备队,如果王敬久和宋希濂部能够收拾12师团,则全军压上,协助王耀武部,拿下16师团。至于114师团,爱上哪上哪去,只要收拾了12、16两个师团,一个114师团,就跑不出手掌心。

    然而这一次,杨遇春过于乐观了!

    首先是王耀武部出现了大麻烦,矶山要塞从长江上受到的威胁,比从陆地上的威胁要大得多。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阻敌西进,力保九江、武汉安全,在马当附近的江心,由德国军事顾问设计,建成一条拦河坝式的阻塞线,并在两岸山峰险要处设有炮台、碉堡等,水面布置3道水雷防线,共设人工暗礁35处,沉船49艘,布水雷1765枚,同时配置重兵防守,耗资无数,与之前匆忙沉船建成的江阴防线相比,可谓坚固异常。

    然而,这一次日军的长江舰队远非过去的小炮艇可比,平底吃水浅,长江主航道畅通无阻,排水量大,载重量大,200㎜大口径重炮,可以攻击20公里外的目标。马当矶山要塞,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这种大型的舰载火炮,因此整个防线,都处于对方重炮的攻击范围之内。

    16师团与王耀武部在矶山的泡蘑菇,大家都是心怀鬼胎,王耀武是要拖住16师团,好让王敬久和宋希濂部能够顺利收拾12师团,16师团中島今朝吾的目的则是为了等待在安庆大战了一场的长江舰队到来。

    安庆大战,日军胜利得颇为容易,第十军徐源泉没有能够顶住稻叶四郎第6师团和长江舰队的夹击,仓皇逃散。镇守石牌的李蕴珩的第十六军,派出薛蔚英167师增援,从石牌到安庆,60公里走了两天,等到他们到达安庆,安庆已经失守,匆忙赶到的薛蔚英167师一头扎进第6师团今村支队设置好的伏击圈,大败而去。

    占领安庆之后的日军兵分两路,第6师团沿石牌直杀太湖县,第18师团则沿长江进攻华阳。镇守石牌的李蕴珩第十六军53师不战而溃,把敌军让进了太湖县,军政部大怒,免去李蕴珩第十六军军长职务,解散十六军,取消编制,把余部全部补充进镇守太湖的杨森20军。杨森得十六军一万余人加入,实力大增,率部与日军激战,交战正酣。杨森是淞沪大战打出来的,对付日军已经有了一些经验,他依托太湖县城,加修工事,死守城池。面对杨森的乌龟策略,第6师团师团长稻叶四郎有点咬不下口。

    沿长江进攻华阳的第18师团,在师团长久纳诚一中将的率领下,长驱直入,在华阳,遭到武汉卫戍司令部江防总司令刘兴上将的全力抵抗,然而,在长江舰队的配合下,刘兴部被重炮惨烈蹂躏,退出华阳。军政会火速调动石友三六十九军赶往宿松坚守,周碞第七十五军和李铁军第七十六军赶往黄梅、广济一线组成最后一道防线。

    第6、18师团由于战线太长,不得不停下进攻的脚步,也把战线稳定在黄梅广济一线,等待后勤补给。长江以北的战事暂时缓和下来。

    当长江舰队开到马当要塞前面时,第12师团也一头扎进了王敬久和宋希濂部布下的阵地。

    两方的战斗几乎在同时打响,200mm口径的舰载重炮带着惨人的呼啸声,重重的落在王耀武74军的头上,把德国顾问设计的炮台、碉堡炸得千疮百孔,张灵甫命令部队快撤,与其留在这里喂炮弹,不如先退下去再说。

    随着舰炮的停下,矶山上传来一阵阵日语的欢呼声,第16师团成功占领矶山要塞。

    然而,在官港镇的丘陵,却上演着一场完全不同的战斗,当12师团前锋装甲车第12联队出现在蔡忠芴的面前时,从中南国新进口的122重炮开始轰炸,一波炮弹过去,十二辆装甲车成了十二个火堆。炮火随即延伸,郑洞国的第200师四十辆坦克,顺着火炮的落点冲去,随着坦克身后跟着的是沈发藻的第87师、钟彬的36师。双方军队。疯狂的撞在一起,进入绞杀状态。

    这个时候,才真正体现出坦克的优势,四十辆坦克在敌人的步兵阵中横冲直撞,把所有面前的人都卷进履带下面,在坦克上,不仅有自带的机枪,两侧还加装了两挺二四式重机枪,吐着火舌收割着日本人的生命。

    一个小时的绞杀,直杀得天空带血,大地呜咽。优势全无的12师团见势不妙,迅速撤退,郑洞国率部远送十公里,一路都是日本人的尸体,战果辉煌。

    矶山要塞的轻易失去,让远在武汉的军政会大佬们大惊失色。三分钟一个电报,一连打了十二个,内容都是一样,不惜一切代价拿回矶山要塞。这情形,差不多能赶上当年岳武穆的十二块金牌。对军政会的命令,杨遇春之前还能置之不理,但是,随着命令的升级,开始喊打喊杀,杨遇春也稳不住了,让孙元良部对矶山进行了第一次反攻。

    在中国军队手中没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马当工事,却成了鬼子手中坚强的盾牌。孙元良让88师师长钟松连续反击十几次,直到日落黄昏,大批勇士血洒战场,却一直没有撼动马当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