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四四八章 围三阙一

    第四四八章 围三阙一

    就在俞汉林默默想着孙立人的话时,第二阵地雷爆炸了,这一次的地点是东北方向。()孙立人的话在耳边响起:这是生门,军长够恨,炸断生门,这是要横收第9师团啊!

    进入雷阵的第9师团分成两拨飞逃,一拨往休门一头冲进151师地埋伏,一拨回头狂撤,一头扎进152师的包围圈。谭道源22军揽了一个最惨的活,把炸得支离破碎的第9师团的垃圾收集起来,该集中的集中,该埋掉的埋掉。

    第9师团进军的速度不快,跑路的速度不慢,强行突破151师和152师的拦截,在东台把残部集合起来,居然还有六千多人,师团长樋口季一郎头上被飞起的石块打了一下,出了一个小口,流了不少血,在警卫部队的生拉活扯下,总算来到了东台,一到东台就发起了高烧,烧得人事不知,群狼无首,残部只能一退再退,直退到长江边上的江阴才止步。

    所谓此进彼退,就是第9师团大踏步后退之时,第3师团已经昂首进入蚌埠。第2军留下的后路成了李延年最有前瞻性的举动,在第3师团150口径重炮的打击下,在94坦克的碾压下,李延年的战壕没有支撑太久,大量的士兵在炮弹中丧生,战壕成了活埋士兵的现成坟墓,第2军退过淮河后,烧掉浮桥,才赢得了一点喘息。

    第3师团没有对第2军进行追击,而是沿着淮河南岸一路向西,蚌埠淮南,尽收掌中,在蚌埠从容渡过淮河,准备北击宿州。

    六路大军,击退三路,临沂仍在对峙,扬州不战自退,仅有淮河一路战略退却,总的看来,胜利是空前的。从损失来看,损失比例最大的是庞炳勋第三师团,仅余2000人,损失绝对值最多的是孙桐萱第三集团军,二万四千人的部队还有一万来人,此外就是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已经竭尽全力,全集团军没有一颗子弹,也没有一条好枪,总人数也只有一万三千人。这三支部队面临撤并。

    庞炳勋主动要求并入张自忠59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集团军缩编为30军,第三集团军缩编为12军,转移到宿迁整编。这两个军的整编是件很棘手的事,张治中拿不出物资进行补充,蒋介石也两手空空,无可奈何。张治中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把张自忠部调往枣庄防御北线,海州的防御由巫剑雄62军负责,新四军驻军射阳,22军驻淮南,提防南线日军反扑。

    在南京闹了一气的甘世林教导师在13师团回撤时就离开了南京,这一次在南京他们的收获很大,南京城遭到了自南京大屠杀以来的第二次浩劫,教导师把只要能拉走的全部拉走,能抢走的全部抢走,汽车,大车所有的运输工具都带走。眼睁睁的看着教导师胡作非为,退往龙潭栖霞一带的12师团和16师团一个屁也不敢放,101师团的遭遇,他们已经领教,无缘无故的上吐下泻,只有一种药可以治疗和缓解,就是中南国的黄金膏,黄金膏顾名思义,比黄金还要贵,买不起,但是如果买不起,就只能流着口水一身发抖,生活不能自理,纯粹等死。畑俊六愁白了头发。明知是教导师搞鬼,但是以目前南京的兵力,与这支魔鬼般的部队较量,只能是鸡蛋碰石头。因此把部队全部集中起来,固守南京东北部,把大部南京让给教导师。

    让日本人惊讶的一幕发生了,在教导师的眼里,残留在南京的中国人在他们眼里已经成了汉奸的同类,他们对这些南京的居民没有一丝客气,全部赶到一个区域,然后就是大规模的抢劫,谁敢有怨言,回答他的就是一枪托或者一巴掌。南京的老百姓也奇怪,被抢了被打了也没有太多意见,有几个还带着笑互相说:这伙国军别看凶巴巴的,其实在做好事,他们在这里呆不了多久,过不了几天,又是日本人的天下,到时,去向日本人要求补偿。如果这伙国军对南京的居民们客气,没几天他们走了,留下来受罪的就是南京的这些居民们。

    教导师在南京的打砸抢一直持续了八天,直到上海、扬州、杭州的增援部队出发才离开南京。

    甘世林对杨步飞和黎可为以及后勤部的张寿说:我的事做完了,凶人也做够了,剩下来的看你们。

    张寿说,只管放心,以后卖黄金膏得的利润,一定会分给教导师。有这个药引子,教导师就等着分钱吧,这个东西也太损了!

    有了足够的时间,就有了足够的准备,114师团采用从杭州到湖州,从川军埋伏第9、19师团的夹浦过宜兴,再从宜兴过溧阳溧水到南京这条线路,摆在杨步飞的案前。不找个什么地方打一埋伏,简直对不起甘世林制造的这么好的机会,一路看来,最好的地点还是夹浦。把作战方案上报集团军,连第五战区参谋长黄绍竑也忍不住笑了:“这也太欺负人了!一次两次在同一个地方埋伏,日本人不气坏了才怪。”

    李应钟看了杨步飞的方案,说:“杨军长的方案还不够大胆,我认为,不仅要在同一个地方埋伏,而且要大张旗鼓的埋伏,就是要告诉日本人,我在这个地方埋伏你,有种你就来吧!”

    地宝把目光投向李应钟,说:“你是想摆空城记吧?”

    李应钟点点头,指着地图说:“在上一次川军埋伏的两个地点,我们都设置埋伏的假像,然后引诱114师团去进攻,114师团有两个旅团第127旅团和第128旅团,他们如果分兵去进攻这两个点,我们的机会就来了,如果不分兵,集中突破一个点,那我们也可以立即分别处理。剩下来的事,交给杨军长他们,他们一定能够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

    黄绍竑傻傻的看着这两个少年,这种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事,玩得比自己这个在战场上浸淫了半辈子的人还要熟手得多,真是各人有各人的天赋,有些东西,学是学不来的。

    114师团师团长末松茂治中将一路屎急尿赶向南京进发,华中方面军司令部要求他们,500里路在五天之内一定要赶到,本来,他是想在湖州坐船过太湖到无锡,一想到中国空军那些神出鬼没的飞机,想想国崎登还浸在太湖水底的亡魂,打消了这个念头,从湖州过宜兴,必定要经过长兴这个让华东方面军的伤心地,两个集团军五万多人,只有八千人活着回到乍浦,是进入中国以来最大的伤亡。这个地方,真不想经过,但是,这是一条近道,不走不行。

    到了长兴后,末松茂治专门派出侦察部队,对两个地点重点进行侦察,果然不出所料,两处都有埋伏,末松茂治决定放弃小浦,直走太湖边的夹浦,以装甲车联队为前锋,127旅团和114野炮兵联队紧随其后,自己率领中军在中间,128旅团置后。

    在距离埋伏点一公里,114师团停下了脚步,野炮开始向埋伏阵地进行炮击,之后就是坦克的冲击。就在坦克轰鸣着冲出不到200米,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飞来的巨大的炮弹落在114野炮兵联队阵地上,只是一轮炮击,十二门105野炮全部炸得稀烂,随即,炮弹向127旅团身上飞落。

    “向前冲!”末松茂治立即识破了中国军队的阴谋,他完全可以判断,之前的埋伏点根本就没有人,目的就是让自己停下来,变成一个死靶子让对方的炮兵从容攻击。接到命令的114师团士兵,开始奋不顾身的往北方跑步前进,士兵跑得飞快,不是贯彻执行命令彻底,而是与其留在当地挨炸,不如跑往他处。

    114师团的士兵一跑,阵营登时大乱,这时,埋伏在山地里的18师士兵才露出脸,枪口里冒出长长的火舌,106师从夹浦方向撵,61师在兰山村兜头,要把114师团消灭在这里。114师团发现自己陷入三面包围之中,开始变得极为疯狂,以其良好的军事素质与中国士兵血拼,虽然地形上不占优势,但是也跟100师打了个不相上下。

    “围三阙一,放一个口子,否则,我们的损失太大。”黄绍竑提议。

    地宝点点头,这就是老军人和新军人的差别,李应钟只会血拼到底,黄绍竑就知道莫把敌人逼得太急,有道是兔子逼急了还会咬人,何况全副武装的士兵。让61师放开一条通道,让114师团通过,但是也不能让他们通过得太容易,侧击还是要的。

    114师团在苦战之时,忽然看到北方出现了一个通道,立即如决堤的水一样向北面冲去,106师衔尾而击,61师一路侧击,逃到宜兴的114师团,还剩下不到五千人。

    “够了!”就在61师师长刘安祺认为可惜没有消灭一个完整的师团时,地宝说:“我们衡量胜负,是以杀死对方的数量和我们自己损失的数量为标准,每一次作战,都要算清楚这一点,我们这一次,自己的损失还在我们的承受范围,如果扩大战果,消灭了114师团残余的5000人,可能我们的伤亡,也要相应的增加5000人,甚至更多,这样做,我们的生意就亏本了。因此,每次作战,我们都要设定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叫止损点。如何在止损点最大的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是一门学问。今天黄参谋长的提醒,让我知道了我们老祖宗兵法中围三阙一的用意,就是不能强行扩大战果,强行扩大的结果就是把我们前段时间所得到的优势,因为敌人的临死一搏而变成劣势。至于114师团剩下来的5000人,下回再杀好了!”

    “就是就是,也许,114师团这回没有杀光,下回他还能带更多的人来给我们杀,让我们杀过瘾。”李应钟的话,让所有的人都笑了起来,黄绍竑听见这个美国回来的军校生是这样来理解围三阙一的含意,呵呵大笑出声。

    杨步飞在夹浦多多少少还损失了一些人马,而黎可为,则是纯赚便宜,趁着114师团离开杭州,率领63军156师师长赵龙文渡过钱塘江,占领杭州,副师长谢友胜正在向甘世林学习,率部把杭州的物资一抢而空,包括之前省政府里的大皮沙发,也给拉过河,运到永康临时省政府。

    消息传来,黄绍竑大笑,对地宝说:你们这帮家伙,抓机会的能力是我见过最强的!搜刮地皮的本事也是我见过最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