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三七九章 战时经济

    第三七九章 战时经济

    挎着杨遇春的手,在南京街头招摇过市,越来越调皮的孔二早已回复了女装,但是不是旗袍,而是美国式的骑装,紧绷绷的牛仔裤把屁股蛋子衬得又圆又翘,相当的有伤风化。( 起笔屋)一条红色的丝带在头上扎起,象日本人武士头带,只是颜色不同。脚下是小牛皮的马靴,擦得闪亮能映出阳光。

    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军委会,一阵旋风一般冲进了蒋介石的办公室。

    “干妈!”旋风在宋美龄的身边停止了。

    “还是我们小俊儿穿牛仔裤好看,看看这腿,又挺直又健康。”宋美龄在美国长大,对于这种装束早已司空见惯。

    蒋介石皱了皱眉,他认为宋美龄的审美肯定出了问题,女孩子穿成这样!不说别的,就这紧绷绷的裤子,象什么?象跳芭蕾舞的欧洲人,象法国宫殿里的总管。怎么就不淑女一点呢?

    “你们母女两人去后面园里走走,柳青跟我有事。小俊,以后上班时间不能来闹柳青,他要上班,不象你,整天一个混世逍遥王。”蒋介石说。

    孔二刚嘟起嘴,宋美龄连忙把她拉走,也不知道跟她说了什么,很快就听到她那毫无顾忌的大笑声。看到她们离去的背景,蒋介石摇头不已,问杨遇春:“你能接受小俊这种男孩子性格?”

    杨遇春点点头,说“挺可爱,挺好玩的,一般女孩子那么做假,喜欢把自己装成一个迷,让别人去猜。她有什么就说,想做就做,真性情,有担当,我喜欢。”

    蒋介石呵呵笑道:“你的爱好还真是与众不同!我还一直担心这孔家老二嫁不出去,没想到还有你在这等着她,真是缘份!好了,不说这个,现在有一个问题很棘手,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接下来蒋介石把日本人跟自己比经济的事说了出来,问杨遇春有什么想法。

    杨遇春低着头想了很久。说:“对国家经济,我过去从来没有涉足过,可能说出来不一定对,如果委员长同意,柳青就斗胆说说自己的看法。”

    看到蒋介石鼓励的目光,杨遇春一边理顺自己的思路,一面说,说得有点零乱,有点紧张:“发展经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最少需要三五年的时间,我仔细研究过中南国的崛起,也整整用了三年的时间,这还是因为有陈维政主席的高妙手段和中南国的有利条件为基础。如果要中国在经济方面有长足的进步,时间只能比中南国更长。所以,在大敌当前,发展经济是不太可能的。我在井冈山时,从苏联回来的同志跟我们说起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应付战争比较有效的方法。战时共产主义的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前线。它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政策,而是一种紧急的战争政策,它要求整个国家,全部的财力物力人力绝对的去为战争服务。我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涉足,理解也不深,不敢再说下去,经国公子在苏联呆的时间长,应该对此有很深的了解,委员长可以向经国公子咨询。”

    蒋介石微笑着点点头,杨遇春很不错,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会不懂装懂,战时共产主义经济,自己计划中的下一步,完全可以借鉴一下这个政策。

    “与日本人的战争,我们应该再退,有计划的退,把长江三角洲给日本人,把南京给日本人,让日本人被得到南京的胜利冲昏头脑,让他们有理由调转枪头去打福建。”杨遇春说:“只有开起南方战线,才是我们的唯一出路,日本人不是要打经济,打生产吗?让长于经济长于生产的南方几省跟他们玩玩,福建、广西、广东、桂西、云南,如果能够把中南国拉下水,我们才有喘息的可能。”杨遇春的话,完全出乎蒋介石的意外,放弃首都,主动放弃首都,想想都是一个恐怖的事,但是如果不放弃,自己就会与日本人在太湖流域死磕,形势不是一般的困难。

    “事体太大,让我想想,我虽然已经有迁都武汉的打算,但是真要动迁,不是这么容易的事!”蒋介石挥挥手,让杨遇春出去。

    回到办公室,桌上的文件已经堆了一摞,这几天光顾着跟孔二满南京城里疯跑,找吃的找玩的,朝天宫里逛鬼市,夫子庙边找小吃,秦淮河畔花灯艳,乌衣巷口夕阳斜。一路留下孔二和杨遇春的足迹,在秦淮河畔,触景生情,杨遇春第一次拥抱了孔二,第一次亲吻了这个不知所措的假小子。自从有了肌肤之亲,孔二开始有了女孩子的温存,学会了翻白眼,学会了顿足掐人发嗔声,而不再是动不动就拔枪相向。

    好不容易把思绪从孔二那边拉回,杨遇春总算把精力投入到党国的大业中去。

    一看面前的文件,杨遇春火了!

    驻扎在乍浦的日军第十军司令柳川平助,因为辎重队被炸,军用物资被中国老百姓哄抢,把怒火全部烧到平湖嘉兴南浔一带的中国老百性身上,派出从东北增援来的靖安军第二旅佐佐木旅,奉天守备第一旅山县一郞部一万余人对平湖嘉兴南浔一带的中国老百性进行搜查,只要在某个村发现一点军用物资的痕迹,立即把这个村子的人全部杀掉,从事发到报告日,仅六天时间,不完全统计,死在日军手里的普通中国人已经超过十万。柳川平助声称:要杀到中国人懂规矩,知道什么东西可以拿什么东西不可能拿才能收手。

    杨遇春把手里的材料往桌子上一摔,冲向委员长办公室。

    “我亲自带一个团的人,去收拾这伙日本人。”杨遇春说。

    “一个团就能收拾这一万人?”在蒋介石办公室的徐永昌认为,杨遇春是爱情冲昏了脑袋。

    “是,把第九集团军突袭团给我。不把这一万日军收拾,我咽不下这口气。”杨遇春说。

    “你一个中将,不是去冲锋陷阵的,既然你觉得第九集团军空袭团能够有能力去收拾这股日军,我就让良桢派他们去,你好好在办公室呆着就是。”蒋介石说。

    “我去第九集团军,亲自安排,这件事,如果我不去,让俞济时学长一弄,又会成为与敌人的攻坚战。国军不仅能打猛仗打狠仗,还要会打巧仗,上一次,我在左路最后决战时,见到151旅一位上尉参谋副官的指挥,那才是偷天换日,诡计百出。听王耀武说,这是张灵甫在丹阳招兵时招到的一位香港大学毕业生,爪哇的华侨。蕴藻浜之战,南翔之战,太仓全线最后的袭击战,都出自他的手笔。不仅会打仗,还会泡马子,中国最美丽的女人,天涯歌女周璇成了他的小妾。”杨遇春说。

    “良桢为什么不重用这个爪哇的华侨?”蒋介石象听故事,听得津津有味。

    “这个人性子表面看来很随意,不象是带兵之人。实际上又很霸道,要做到的一定要做。最关键的是,如果他不想做的事,怎么说他都不理。因为太仓全线最后的袭击战歼敌超过两万,他升为少校参谋副官。现在每天闹着张灵甫,要下部队当连长,张灵甫为了安抚他,给他专门弄了一个连队,叫做151旅教导连,每天陪他玩,他怎么用都行。在51师,在74军,在第九集团军,这个人都是一个超然的所在。”杨遇春说。

    “教导连?这是个什么单位,乱七八糟。张灵甫这是逗孩子玩呢!”徐永昌笑着说:“你说的这个华侨有多大年纪了?”

    “十九!”杨遇春说:“如果他愿意去太湖以南,万事大吉,问题是如果他不愿意去,也没有人敢勉强他去。所以我才要求主动去,我认为,除了他,就是我比较适合做这份工作。”杨遇春说。

    “这象什么话,打仗也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都是让良桢他们给宠坏了!”蒋介石听起来是骂,实际是笑:“也是,能弄出南翔大捷这种战例的人,肯定是很有性格很有个性的人,三国庞统周瑜,哪一个不是个性实足。十九岁,当兵四个月,从列兵升到少校,这升得也够快了!先别惊动他,就让他留在74军,定定性,长长年龄,过两年成熟一些懂事一点,没准能派上大用场。行,这次太湖南的行动,你去第九集团军,一切由你便宜行事!,我的要求只有一点,这伙日军,一个不留!”

    “是!”杨遇春立正敬礼,走了出去。

    没过多久,孔二陪着夫人一路笑声走进蒋介石的办公室。

    “姨父,他呢?”孔二问。

    “谁啊?”老蒋故意问。

    “你知道的,柳青哥哥。”孔二叫道。

    “他有任务,出去了!”蒋介石很轻松的说。

    “不行,不准他出去。姨父你怎么能这样,把我骗开,让他去帮你办差,姨父你告诉我,他要去多久,晚上能不能回来,有不有危险……”孔二冲到老蒋身边,一叠声的问。

    “这个!呃,军事秘密!”老蒋没有说。

    “我去找他。”孔二一头冲了出去。

    “这个丫头,心思已经全部在柳青身上了。”老蒋看着孔二的背影,对宋美龄说。

    宋美龄充满了爱怜,说:“也不奇怪,她长到十九岁,人人都把她当异类,只是柳青认为她是正常的,别人认为的出格,在柳青看来,都是活泼的天性。我们也错了,不如柳青认识小俊那么深。”

    蒋介石点点头,说:“柳青知人之深,大非凡人。”

    这里还没有过多久,只见孔二又冲了进来,对老蒋说:“我不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找,姨父你告诉我。”

    蒋介石和宋美龄相视一眼,不约而同,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