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三七七章 大令小令

    第三七七章 大令小令

    “伯熊!”这是杨遇春声音。()

    “孔二!”这是郑介民的声音。

    孔二没有理睬郑介民,走到杨遇春面前,说:“在中山陵,你就认出我了?”

    “你并没有遮掩什么,我肯定能够认出你,在南京,这么有特色的人只能是你。”杨遇春说。

    “你不怕我?”孔二有点觉得奇怪。

    “我为什么要怕你?”杨遇春笑了。

    “你们两聊,我还有事,先行告退。”郑介民转身要走。

    “慢着!”孔二转向郑介民,面上灿烂的表情突然间变得狰狞起来,咬牙切齿说:“姓郑的,我要是知道你乱嚼我的舌头,看我不收拾你,再有,你告诉毛邦初那个土货,敢乱说,我就再也不帮他买飞机,让他这个空军司令变成空头司令。”

    郑介民胡乱的应了两声,飞也似的逃了出去。

    看到郑介民狼狈的样子,杨遇春这才知道,孔二的威名不虚。

    “我是应该继续叫你伯熊呢还是叫你别的?”杨遇春把孔二让到自己的会客区,请她坐好,问。

    “伯熊肯定不行了,伯熊是我小舅宋子安儿子的大名,我只不过是借来用用。你说你想怎么称呼我呢?”

    杨遇春想了想,说:“夫人叫委员长大令,你的名字叫孔令俊,也有一个令字,我就叫你小令吧!”

    “你真是老土,大令是英语,意思是亲爱的,小令是什么?”孔二笑了。

    “大令是亲爱的,小令就是你专有的。好不好?”杨遇春侧着头,象是在逗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孔二点点头,居然同意了:“那我怎么叫你呢?是直呼大名杨遇春,还是叫柳青兄?”

    “柳青兄?有点生硬!”杨遇春说:“叫柳青哥哥吧,我当得起的!”

    “哟!”孔二平生第一次遇到这种人,不仅不视她为猛虎,还要当她的哥哥,难道他不知道,自己的哥哥是孔令侃,圣约翰大学的高材生。如果是一般人想当她的哥哥,估计会首先得到她一颗子弹,也不知道为什么,她对面前这个杨遇春就点硬不起来,看着他一脸笑意,觉得有这么一个哥哥也不错,听干妈说他很会打仗,是姨父很倚重的大臣,叫他一声哥哥也不辱没了自己。也不知道怎么鬼使神差,喊了一声:“柳青哥哥!”

    杨遇春应得那是相当的爽快,这一刻,他看到,在他面前的这个女魔头孔二,完全是一个可爱青涩的小姑娘。

    “走,我请你去下馆子。”杨遇春说。

    “好!我要去金陵大饭店。”孔二立即点名。

    杨遇春搔了搔头,说:“我从来没有请人下过馆子,你得带着我,别让我出洋像。”

    孔二望着面前这个男人,很觉得好笑,一个中将,居然没有请人下个馆子,这也算是够奇葩的了。

    在整个军令部所有的人眼光中,杨遇春跟孔二走了出去。一走出办公室门,杨遇春就把自己的右臂摆出,孔二竟然很听说的把手插进杨遇春的臂弯,挽着手。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哪里还有传说中女魔王一点影子,实足一个机灵乖巧的小姑娘,脚下的高帮大头皮鞋不仅不笨蠢,反而感觉颇为轻快起来。

    还是真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块骨头配一块肉,看到杨遇春的小车开出了军令部,孔二小鸟依人坐在副驾,所有的人大跌眼镜,连宋美龄也连呼奇迹。

    “真是能者无所不能,大令,你这个学生杨遇春,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宋美龄对蒋介石说。蒋介石呵呵笑着,说:“我只知道从今之后,不会再有人敢在参谋会议上欺负杨遇春。”

    “他经常被人欺负么?”宋美龄颇为惊诧的问。

    “是的,不遭人嫉是庸才,杨遇春不是庸才,所以遭人妒嫉是很正常的,比如今天,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让空军去侦察军情,就被顾墨三训了一通,顾墨三倚老卖老,说打了几十年的仗,也没有让飞机侦察,不照样战无不胜。”蒋介石想起当时的顾祝同,还有点不太高兴。不懂就是不懂,还要不懂装懂,不懂装懂就算了,还要打击内行,长此以往,只能越打越回到古代。搂着一本《孙子兵法》,就能手执大刀长矛把装备着飞机大炮的日本人斩于马下,过时了!

    “结果呢?”宋美龄问。

    “结果信诚派出了侦察机,一看,好家伙,不仅沪宁线正在打,吴县的日军已经快到了,问题是吴县的刘建绪还蒙在鼓里,如果这一下让日本人袭击得逞,第十集团军就完了。还是柳青提议,让空军去袭击日军,一来打了日军,二来也给刘建绪提个醒。结果信诚一打一炸,两路日军全部跑了回去。”蒋介石一说到胜利,就会乐得下巴一抖一抖的。

    “很好啊!柳青和信诚做得对!”宋美龄发表自己的意见。

    “顾墨三还是不满意,说柳青没有飞机就不会打仗了。”蒋介石说。

    “这个顾墨三,仗着自己是从龙之臣,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以为他是你在北伐时的参谋长,只要在你的旗下,就没有人的谋略能出于其右,真是坐井观天。这两天,我跟蒋百里先生谈了一些关于这几年的中国军事方面的问题。蒋百里说世界变得很快,他已经看不懂了,年初他刚出版的《国防论》,年底看来,就已经有点过时了。特别是淞沪一战,中国虽然穷弱,但是在战场上并没有吃太多的亏,与日军的伤亡比,并不太大,如果人口总基数来看,我们还稍稍居于上风。在淞沪战场上,出现了好几个典型的战例,张灵甫一炸两联队,王东原一战取龙华,海军舍命撞巨舰,飞机轰炸高炮群。特别是74军,打得又巧又好,像南翔那样完整消灭日军一个师团的战役,过去少见,将来也不多,这种战例只要再有几个,日本人就会认输。百里先生对柳青很推崇,认为现在的中国,三老不如三中,三中不如三小,三小不如一个74军。他肯定的说,74军里有高人,而且是个年轻人。你让良桢回来问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高人,让他的74军逢战必胜,而且还是大胜。百里先生说,这些东西,顾墨三不懂,甚至白崇禧也不懂,他蒋百里也不懂,只能袖手旁观不敢插手。时代在变,世界在变,有些事,必须放手让年青人去做,保定系让位于黄埔系,已经是大势所趋。大令,我觉得,百里先生的话,不只是针对顾墨三,也针对你,你为国为民之心,我清楚,但是,你也是年过半百的人,精力不饶人。打仗,是年轻人的事,不可逞强。”也不知道宋美龄是触动了哪根神经,滔滔不绝说了一大堆的话,也许是杨遇春和孔二的事给她刺激太大,也许,她真的是孔二的亲生母亲。岳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让杨遇春替代顾祝同,是她工作计划的第一步。

    “我也知道顾墨三过于墨守成规,只会吃老本,对新东西新事物不接受不认识,甚至有抵触。我也没有办法,顾墨三在军中日久,有一大批自己的人,这些人只听从顾墨三的调遣,对其它人就有点阳奉阴为。”蒋介石第一次向宋美龄表达自己的无奈:“在军中,有两个人,一直让我是纠结,一个是顾墨三,一个是张文白,一个太专权一个则太超脱,张文白超脱到有时候不敢把任务交给他,他不管兵不带兵,但是什么战他都敢打,他以本性在军队里形成极高的威望,我甚至有时候会想到,什么时候他登高一呼,士兵会随他而去。你这一次做了一件让我特别意外又特别满意的事,就是把令俊跟杨遇春拉到一起。杨遇春跟张文白走得太近,文白长女二十出头,正是纳婿之年,如果让杨遇春成了张文白的女婿,那就更加如虎添翼。如果杨遇春成了令俊的夫婿,对我们的助力就太大了,即使我用他来取代顾墨三,也没有人再敢说什么。”

    这里一对老男女在对国事家事天下事进行讨论,在汉府路上,杨遇春的小车里,也在进行了一次深层次的交谈。

    “你真的从来没有请人下过馆子?”孔二问。

    “真的,我黄埔读书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热衷于农民运动,后来在南昌举事,上了井冈山,直到民国22年下山。这段时间又没有钱,更没有馆子可以上……”

    “井冈山?那里是共匪的地方!好玩吗?”孔二很好奇的问:“我十五岁那年有了自己的车,第一站就是想去赤区玩玩,结果还没有去成,他们就让姨父给打败了。”

    这回轮到杨遇春惊讶了:你怎么样想着去那边玩?

    “听说他们挺会玩的,没事干就杀自己人,杀得比我还顺手,我只是偶尔杀一两个,他们一杀就一两千一两万,每次他们那边杀了大将,姨父和我大舅一伙都会欢庆,认为是先总理三民主义的胜利。我觉得这跟三民主义扯不上关系,跟老孙头更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共匪自己吃饱了撑的。不过挺有意思的,他们就不想想,杀自己人杀多了,谁去帮他们打仗,人越杀越少,所以最后被姨父他们给赶跑了。”孔二只管自己说得高兴,杨遇春却有点呆了,差点没一车头撞上路边的电线杆子。还是孔二反应够快,一把拉过方向盘,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