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三三六章 再度增兵

    第三三六章 再度增兵

    日本大本营这一次对上海的增援,是对日本陆军的一次大抽动,战前只准备了二十个师团,完全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日本上下,进入了扩军的疯狂期。( 起笔屋)在全国范围内,再整编二十个师团,成了当务之急。

    无论是陆军部还是海军部,对于在上海的战况很不满意,认为以一点点增加人数不能达到雷霆之力,要增加就一次性增兵到位。这一次出征华东的部队有荻洲立兵第13师团二万五千人、伊东政喜第101师团二万一千人,从满州抽出的园部和一郎第7师团二万八千人、尾高龟藏第19师团二万八千人。并以台湾步兵旅团(以高砂义勇军与台籍志愿军组成)、东北靖安军(由东北土生土长的日本籍青年组成)的和田劲1旅、满州国李春山旅及于芷山旅组成由重藤千秋少将率领的重藤支队二万五千人,华北第五师团抽调来的由国崎登少将率领的国崎支队七千人(由于与华北方面军协调问题及时间仓促,国崎支队未能到位)。总计十三万五千人。

    由于没有机场,陆军航空兵仍然不能随同作战,第一舰队航母上的飞机在这段时间与中国空军的较量中损失较大,因此,空中打击力量略嫌单薄。但是,日军参谋本部在总结第一次进攻上海失利原因时认为:由于对上海地区的兵要地志不熟悉,概念上认为那里是水网地带,野炮以上的炮兵不适宜在那里使用,结果在进攻中炮兵不能形成火力骨干。但据根实地作战部队的报告,以现有的道路情况看,可以使用重炮兵。所以决定每个师团增派一个野战重炮兵联队,每个联队24门150mm重榴弹炮。同时把师团战车联队升级为94式坦克,全部加装37mm坦克炮,以及一挺口径为的机枪。

    此外,报话机装备到大队一级,每个师团的骑兵联队全部改成摩托车联队,经过优化的日军第二波上海派遣军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具备了一些现代战争的因素。

    同时,日军大本营撤销中国驻屯军番号,编成华北方面军,以寺内寿一大将为司令官,辖第1军和第2军,直辖坂垣征四郎第5师团、山冈重厚第109师团、铃木重康中国驻屯混成第11旅团、临时航空兵团。

    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下辖谷寿夫第6师团、土肥原贤二第14师团、片桐茂第20师团。

    第2军司令官西尾寿造中将,下辖第松井命4师团、中岛今朝吾第16师团、下元熊弥第108师团。

    9月3日零时,日军增援部队抵达上海。上海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制定以下作战方案。

    一、尾高龟藏第19师团在川沙登陆,增援第9师团。

    二、园部和一郎第7师团、伊东政喜第101师团在出云号巡洋舰的保护下,在吴淞地区登陆,伊东政喜第101师团沿蕴藻浜向大场、南翔方向进攻,园部和一郎第7师团绕过租界进入龙华机场中国军队北部侧翼,与18师团第9师团夹击中国军队。目的一举拿下龙华机场,建立最为紧迫的航空港,给陆军航空兵一个据点。

    三、把龙华一带的中国军队消灭后,建立以虹桥机场、龙华机场为中心的后方基地,全力冲击吴福线中国守军。

    四、重藤支队在浏河地区登陆,进入罗店一带,直接加入第3师团第11师团的战场。

    五、荻洲立兵第13师团在“天龙号”、“龙田号”巡洋舰的护航下,在九龙湾登陆,从太仓方向杀向中国左路军的身后,与11师团、第3师团、重藤支队一起消灭该部分敌军。

    地宝所在的74军51师305团,全歼第3师团步兵第34联队工兵第3联队,炸死参谋长田尻利雄大佐、联队长田上八郎大佐,缴获两幅联队军旗。张灵甫为此得到上峰的嘉奖,地宝也知道原来日本人最重要的不是物资上的缴获,而是联队旗,下回想办法搞一个旅团旗一个师团旗玩玩。

    同是74军旗下的58师,就没有这么好过,死伤近半,174旅旅长吴继光重伤转入南京总医院。为了平衡双方力量,51师151旅旅长周志道调58师174旅旅长,张灵甫无可争辩的从153旅305团团长的职务转任151旅旅长的位置,叙诠厅一纸通令升为少将。团副于清祥接任305团团长,305团调到151旅,301团调到153旅。地宝同志也随着张旅长高升来到151旅部当任中尉参谋副官,张灵甫跟他有言在先,三个月后就让他下连当连长。

    面对园部和一郎第7师团、伊东政喜第101师团,第三战区司令蒋介石要求中路军不仅要挡住向南翔方向的101师团,同时还要挡住绕过租界夹击右路军的园部和一郎第7师团。对于上峰的要求,张治中颇有点为难,101师团是由预备役兵整编而成,第七师团却是日本常设师团之一,一等一的甲级师团,与这只队伍面对面的作战,难度不小。

    地宝当上了参谋副官,更成了一个闲人,每天还是在旅部东游西逛。上一次战役结束后,51师的驻地就移到南翔,第二天,张治中也把中路军的指挥部放到南翔。71军调到江湾,72军、78军和中央教导队周振强部守在大场。

    陪着张灵甫吃过晚饭,在南翔镇内消食。从天恩桥走到千年古刹云翔寺,在云翔寺里,看到了一个面容憔悴,胡子邋遢的男子,穿着一套夹克式的作训服,在听和尚们做晚课,听得入神,已经对周围的一切浑然不知。张灵甫看到这位,急走两步上前,说:“光亭学长对佛学还颇有涉及?”

    男子抬起头来,看到面前的张灵甫,笑道:“灵甫兄晋升少将,可喜可贺。”

    “略有战功,幸得上峰明察。”张灵甫颇有点得意,他本来就很英俊,配上将军肩章更显风采。对身边的地宝介绍说:“中恒,这位可不得了,是我的陕西老乡,黄埔一期的高材生,杜聿明杜光亭,中央直属装甲车军团的少将团长。”

    虽然是学长,听张灵甫的语气却不如对俞济时、孙元良等人这么尊重,因为比起年龄来,张灵甫比杜聿明还要大一岁,平时两人见面,都是学长兄长的互称。

    “你就是这次一把地火轰掉日本人两个联队的黄中恒吧?”杜聿明说:“快去里面请菩萨洗洗身上的冤气,你这一把地火,足可以称为中国第一杀手了!”

    “我问了菩萨,菩萨说除恶即是扬善,所以我身上没有冤气,尽是荡荡正气。”地宝笑着说。心想,按照杜聿明的这种说法,龙腾云杀了近千万菲律宾人,岂不是浑身上下全是冤气,结果完全不是,大哥说过,这个龙腾云越来越像一个成功的国家领导人了,难道要成为国家领导人,就必须杀人不曾,所谓一将成名万骨枯,成就一个国家领导人,一路走来,路上的枯骨应该也不会少。

    杜聿明笑了,说:“你个小家伙,还知道除恶扬善,很好很好,日本人就是妖魔鬼怪,除之而成佛,应该多杀一些。”

    “行了,你们两个,就别在我佛慈悲之地大谈杀人了,光亭吃晚饭了没有?”张灵甫问。

    杜聿明摇摇头,说:“吃不下,我这次四十辆坦克差不多全军覆灭,不知道怎么向上面交待。”

    “不是说全报销了吗?是差不多,意思说还剩有几架是不是?”地宝问。

    听到地宝的话,杜聿明有点不太高兴,没好气的说:“能开的,还有四架维克斯。”

    “不能开的呢?”地宝问。

    “多了!”杜聿明说:“在刘行,我们不能动的还有三十六辆,日本人的也还有二十辆。我的人还都在那边,正准备看能不能拆一些东西回来当配件用。”

    “为什么要拆?”地宝说:“拖回来嘛!”

    “拖回来做什么?”杜聿明奇道。

    “我跟旅长撤回南翔的路中,发现南翔往东通往大场的路中间,有一个地峡,大约有四百米宽,两边都是能走小船的河沟。日本人要进攻南翔,这是必经之路,如果绕过,要多走差不多三十里路。不如把废坦克拉回来,在这个地方一字排开,中间留个口子,要堵上的时候,把你那四辆能动的顶上去就行。”地宝只顾自己说,没有注意到身边两个少将已经尖起了耳朵,继续说:“坦克也不要再继续开,只要把上面的机枪大炮修好能用就行,实在不能用,就把坦克当掩体,在坦克上面架上九二式重机枪。这个火力应该也不错。如果时间充裕,在坦克的前面再垒上砖墙,我看敌人有什么本事通过我的钢铁防线。”

    “好!”张灵甫一声大叫,把地宝吓了一大跳,以为这位出了什么毛病。

    回头一看,两位少将一脸笑容,就象偷鸡得手的小贼。张灵甫说:“光亭你把你的人都带过去,我去求军长,把我们军能用的汽车全部调过去,拖车。奶奶的,我把我们旅全部人都调过去,就是用人力拽我也要把五六十辆坦克弄回来。”

    杜聿明再也不是之前的那么颓废样,一脸的容光焕发,撩开腿就跑,张灵甫在后面喊:“光亭,你还没有吃饭呢!”

    杜聿明回头说:“我吃不下,带点干粮在路上吃。”

    张灵甫看着地宝,心想,弄不好这一回,这个钢铁屏障还真能立下大功,这个小子,脑袋里都装着一些什么东西,什么破烂玩意在他的手里都能大用。对地宝说:“走,回军营,让这些家伙连夜赶到刘行,明天一早就把坦克拉回来。”

    地宝看着面前这个意气风发的男人,心里腹黑不已,这种事也能着急成这样。地宝没有读过军校,不知道什么叫兵贵神速,当兵作战,早一分钟是生存,迟一分钟就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