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三三二章 对阵天敌

    第三三二章 对阵天敌

    随着日本战机的飞离,第九师团的工兵也停止了搭桥工作。*  *

    张发奎向杨森阮肇昌笑道:日本人这是要回去吃午饭了,下午继续搭桥。话没有说完,就看到从江东蝗虫般的飞来山炮炮弹,落在右路军的阵地上。第9师团山炮第9联队联队长芹川透大佐在望远镜里看着清江西岸飞起的残枪断臂,得意的笑了!第9师团山炮第9联队本来有48门75mm山炮,为了增加攻击能力,还增加了12门100mm榴弹炮,打击能力相当的强。

    张发奎部以为自己藏得很好,敌人不会轻易发现,根本没有防备。没有想到,自己的举动,全部落在之前在空中盘旋的敌机眼里。在日军炮火的密集攻击下,右路军江边阵地上的战士连跑路的时间都没有,战壕也不成型,更没有防炮洞,只能看着战士们在炮火炼狱中惨遭没顶。右路军伤亡很大,阮肇昌的57师和杨汉域133师损失严重,退出了阵地。

    王东原听到消息后,瘫坐在机场上,骂道:“前功尽弃!半渡而击的计划宣布泡汤。”

    张发奎大怒,向毛邦初求援,毛邦初知道龙华机场已经被拿下,高炮也已经尽归我手,浦江以东日第9师团的高炮有限,正是空军蹂躏步兵的最好时机,派出广德机场四十架道格拉斯om-2,对第9 师团进行攻击。

    不到一个小时,就在右路军的山炮部队与第9师团山炮在对攻中双方的炮声越来越稀,山炮也所剩无几时,来自于空中的打击到了!

    日本陆军从来没有遭受过空中的打击,看着从空中俯冲而来的老道格,连最基本的躲避动作都没有,就傻傻的站在露天,让老道格把身上的炮弹倾卸在重炮阵地上,倾卸在第9师团的士兵身上。第9师团山炮第9联队联队长芹川透大佐的笑容固定在这最后一刻,在九千公斤的炮弹打击下,伴随着重炮一起魂归东洋。看着飞机扔光了炮弹扬长而去,第九师团参谋长中川广大佐才反应过来:我们有对空的炮火,我们有九二重机枪,我们还有高炮中队!居然在对手的飞机到来时没有想起要用,真是蠢笨到了极点!

    双方在浦江边隔河相峙,期间张发奎也曾派出部队上游渡河进攻,被日军打退,日本把坦克停在江东,在坦克火炮和九二重机枪的掩护下架设浮桥,结果发现,中国军队任由他们建桥,但是对却对通过浮桥的士兵用九二式重机枪进行打击,几次冲锋都没有成功,虽然右路军守在江边的部队在敌人的炮火下出现不少的伤亡,但是第九联队的伤亡也相当大,双方进退两难。

    在双方上空的空战也进行了几次,开始步兵看着飞机打仗还有点新奇,几次下来,也就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后来,轰炸第9师团的道格拉斯om-2被打下几架,从长崎飞过来轰炸右路军的的陆基96轰炸机,也被王东原偷偷从龙华机场拉过去的高炮打了两架下来,之后,双方的空中支援便不再出现。

    黄浦江两岸时不时出现稀疏的枪声,时间就在对峙中过了一天又一天。张发奎看着对方没有办法,第9师团吉住良辅中将也无法离开一步。

    左路军的进攻是与右路军同时进行的。用十一个师来对付日本人的一个师团,被中南国的郑进阶嘲笑为人海战术。日本第11师团是常设师团之一,,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48)、辎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28000人,拥有战马7630匹、步骑枪14900枝、掷弹筒144个、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山炮16门、野炮36门等武器装备,是具有多兵种配合的有强大战斗力的作战单位,又被称为甲种师团, 为了增加11师团的打击能力,还补充了一个战车第5大队,装备有中、轻战车共60辆。可以说,第11师团,是这次战役最难打的一个师团。陈诚把这块最难啃的骨头留给自己,说明这个人还是很有勇挑重担的精神。

    还有一个更麻烦的问题就是,11师团在浏河地区登陆后,据点放在罗店镇,这里距离长江海岸仅有十二公里,且不说战列舰上攻击距离达二十五公里的300mm重炮,就是出云号上的四门206mm舰炮和十四门150mm的副炮,也能够把炮弹从江面上打到罗店。

    针对这个问题,陈诚与毛邦初进行了一次长谈,认为必须采用空中打击的方式把出云号炸掉。毛邦初认为,在长江沿岸布防的日军野战第5、6、7、8高炮队,近百门八八式75mm高射炮对飞机的威胁很大,不肯出动飞机。官司打到蒋介石那里,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毛邦初说你什么时候把日本人的高射炮弄掉,我就派飞机,陈诚说我如果把沿江的高射炮全部搞掉了,还需要你出飞机有屁用。

    最后,蒋介石一锤定音,出动飞机。

    带着命令,毛邦初一肚子不舒服回到空军司令部,张廷孟问怎么样,出兵还是不出兵?

    毛邦初没有好气的说了一句:出!

    张廷孟当场脸色大变,明知是死路,还要去玩,这岂不是自己跟自己过去。

    毛邦初说:“开个会,大家一起议议。”发挥群众路线,是所有人都会的招数。

    参加会议的有空军司令毛邦初,参谋长张廷孟,航空学院院长王叔铭,原空军参谋长、现第二战区司令晏玉琮,空军第一战区司令沈德燮,原航空学院院长、现空军政训部部长陈庆元,空军装备部部长李乾元。

    讨论了半天,还是从苏联回来的李乾元有经验,说:“可以先处理高炮阵地,再处理出云号,就是有点浪费。”

    用飞机来处理高炮阵地,让大家都吓了一跳,至于浪费不浪费,只要有效果就好。

    李乾元说:可以利用目前中国空军的技术优势来打这一场战役,先集中能够高空飞行的雷神战机在高空把所携带的炮弹从高空中扔下,方位是高炮阵地。不求能够炸掉高炮,只求能够把下面的灰尘炸起。在灰尘一起,能见度差的情况下,让八十架道格拉斯om-2对高炮阵地进行轰炸,这一次的轰炸也不求全部解决高炮部队,炸掉多少算多少,能安全返回就是胜利。重点放在第三波轰炸,五十架天堡爆炸机对高炮阵地进行最后的扫荡,如果不出意外,经过这三次爆炸,高炮阵地就算不能全部解决,也能解决大部份。只要高炮的对空火力密度不够,我们就可以对出云号采取行动。

    晏玉琮对这种一环套一套的打击,很是惊讶,空中打击高炮阵地这种作战方式,是他们这些老空军所没有想过的,这是一对属相相克的兵种,与自己的天敌抗衡,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对李乾元说:“空中通讯和高空打击,是空军的两大新课题,波状打击更是前所未闻,看来,欧洲的空中作战,已经领先亚洲很多。”

    沈德燮说:由他负责带领八十架道格拉斯om-2对高炮阵地进行轰炸,这一波是风险最大,难度最大,必须利用第一波轰炸作为掩护来进行,如果要出现战斗牺牲也是在这一波,但是牺牲是值得的,战士们有思想准备。

    毛邦初说,如果被击中,就向南飞,随便找地方迫降都行,实在没有办法就跳伞,回来不再开道格,直接上天堡。广西航空航天厂的五十架天堡飞机已经集中在桂林机场,打完这一仗,就去接新机。

    最后确定,由南京强击机大队大队长赖名汤中校带领五十架雷神为一波,沈德燮上校带领八十架道格拉斯om-2为第二波,柳哲生带领五十架天堡为第三波。

    把报告送给委员长办公室,蒋介石沉默了很久,他在想,这一下,他要损失多少架飞机,虽然损失的多的会是道格拉斯om-2,但是也是钱换回来的,在黄浦江边,道格拉斯om-2炸第9师团时,效果一样很好,作为牺牲品,他确实有点舍不得。最后,咬紧牙关,在作战方案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蒋中正。

    知道空军的方案,陈诚很感动,认为空军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果这样自己的左路军还打不下罗店,把第11师团消灭,简直对不起空军弟兄。

    对前锋11师师长彭善和14师师长霍揆彰及重炮旅旅长彭孟缉说:“如果打不下罗店,就不要再回来。”

    淞沪战场第一次组合式空中打击开始了!所有的人都记住了这个日子,八月二十八日,国际空军联合会把这一天定为空军日,因为这一天,空军面对他们的天敌,创造了奇迹。

    雷神的最高飞行高度就是一万米,从一万米的高空投弹,不会有任何威胁,落点走差一两百米,很正常,四五百米,也完全可能,赖名汤中校想了很久,跟另外五位大队长商量,最后决定是从三个方向在一千米的高度冲向高炮阵地,首先还是四枚火箭弹进行打击。在两百发火箭弹发射之后,趁高炮阵地的一时混乱,把四枚炸弹投进去,然后向北撤出战斗,绕回句容。梁添成大队长赞成这种做法,认为雷神的速度不慢,应该可以逃脱,而在他们攻击时,道格拉斯om-2可以紧跟他们进攻。黄拌扬认为这样做,可能会造成雷神战机的损失,与参谋部的意图不合,陈有维说谁死不是死,谁的命也不比谁更高贵。

    统一思想后,攻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