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三三○章 全面整编

    第三三○章 全面整编

    顾祝同的全国大调兵,客观上来说,对尚未整编完备番号杂乱无章的国军无形中起到了快速整编的作用,起码让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知道了中国打了这么多年的内战,各地武装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数字报给委员长,委员长为此掉了不少头发,他由衷的认为,十年削藩,越削越翻,翻了好几番。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为朱德上将,副总指挥为彭德怀上将,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为政治部副主任,下辖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第一二○师师长贺龙、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每师辖两旅,每旅辖两团,每师定员万人。全军共万人。

    西北红军军委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五路军,总指挥为袁振武上将,副总指挥为王树声上将,安忠吾为参谋长,郭天民为副参谋长,下辖第一一七师师长程世才、第一一八师师长董振堂、第一一九师师长孙玉清。每师辖两旅,每旅辖两团,每师定员万人。全军共万人。

    桂西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为莫方上将,副总指挥为何建良上将,许卓为参谋长,陆济民为副参谋长,下辖第三十师师长陈金秀、第三十一师师长何定中、第三十二师师长白承恩。每师辖两旅,每旅辖两团,每师定员万人。全军共万人。

    广西桂系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总指挥为李宗仁上将,副总指挥为白崇禧上将,徐启明为参谋长,刘斐为副参谋长,下辖第七军军长廖磊、第十五军军长夏威、第四十五军军长李品仙、第四十七军军长周祖晃。每军辖两师,每师辖两旅,每师定员万人。全军共13万人。

    滇军改编为第十路军,总指挥龙云上将,总参谋长孙渡,下辖六十军,军长卢汉、参谋长赵锦至、第一八二师师长安思溥、第一八三师师长高阴槐、第一八四师师长张冲。每师辖两旅,每师定员万人。全军共万人。

    四川军阀改编为刘湘上将第七路军、田颂尧上将第十二路军、邓锡侯上将第十四路军。

    此外,山西阎锡山、河北宋哲元、山东韩复榘、安徽陈调元、绥远的傅作义、陕南孙蔚如,河南冯钦哉、湖南的何键唐生智鲁涤平、还有刘镇华、 石友三、马鸿逵、 徐源泉、张钫、 梁冠英、孙连仲部都编以路军,只有广东、福建、贵州三省系半独立省份,直接称之为广东、福建、贵州军区。

    剩下来的就是国府的直属部队,以集团军编之,第一集团军卫立煌,第二集团军刘峙,第三集团军汤恩伯,第四集团军蒋鼎文,第五集团军顾祝同、第六集团军陈诚,第七集团军胡宗南、第八集团军张发奎,第九集团军张治中,第十集团军刘建绪,第十八集团军罗卓英……

    拿着中国军队的整编方案,陈维政对郑进阶说:“中国军委会军政部还是有人才的,一急起来还能弄出一个不算太差的方案,虽然内外有别,但是起码显得有序。”

    “莫方这回抖起来了,路军总指挥,上将军衔,居然能跟袁军长平起平坐。他应该算是中国最年轻的上将了吧!”郑进阶感叹说。

    “呵呵呵呵,还跟朱总司令这些老前辈一个级别,真是上哪儿说理去。”陈维政笑道。

    “老郑你知道为什么叫路军吗?是不是走路的兵?”陈维政问道。

    听到陈维政问出这么幼稚的问题,郑进阶哑然失笑,说:“中国过去下面不叫省,叫路,广西省叫广南西路,广东省叫广南东路,每一个路都有一支地方部队,称之为路军。”

    “意思就是凡带路字的就属于地方部队,不是中南直属,那他们的各种费用由谁负责?”陈维政对这些东西还真的不懂。

    “平时不出省,自己负责,如果中央要调路军作战,就必须给装备、开拔费,食宿费用。但是如果战死或者伤残,需要各地自己负责。”郑进阶说:“各地如果需要向中央交纳各种税费的,可以抵冲部分费用。不过我估计,现在的中国,地方富而中央穷,要拿出这些费用只怕不容易,特别广西广东福建桂西这些老爷兵,进门吃肉,出门坐车,他们的养兵费用,中央不可能达到。用中央给的那点伙食费,一天的伙食费不够他们一顿早餐。”

    “莫方说了准备什么时候出征没有?”陈维政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

    “没有,听许卓说,桂军动就一起动,桂军不动,就大家都别动。让老蒋先冲一冲。”郑进阶走到一张比较精确的地图前,一边在上面把一些标注了文字的小纸片加上去,一边理顺说:“从目前南京方面的行兵布阵看,卫立煌、蒋鼎文、汤恩伯、胡宗南、刘峙,守华北。顾祝同、陈诚、罗卓英、张治中、张发奎等守淞沪。地方部队有几支已经到达淞沪前线,主要有湖南的刘建绪部的70军李觉部和28军陶广部,苏北阮肇昌第69军,老桂系投过去的39军,经过整编后,由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的刘和鼎担任第39军军长。收编后的四川杨森的20军,以及东北军吴克仁67军、缪征流55军。还有中央直辖的张銮基独立45旅、浙军余部陈安宝79师。与中央军张治中部、罗卓英部、张发奎部、税警总队孙立人部和中央教导总队周振强部一起,人数合计已经达到20万。对付10万日军,绰绰有余。”

    “老郑,你乐观了!”陈维政说:“给你打绰绰有余,给杨遇春打也游刃有余,哪怕是让安小师爷出马,也只胜不败,问题你们三个都不在,让那帮老朽来打,再多十万人估计也不是日本人的对手。”

    这个马屁郑进阶受用之极,乐得眉飞色舞,屁颠颠跑去给陈维政的咖啡里加冰。陈维政笑道:“真是浅薄,听了一句好话,马上流露出来。”

    郑进阶说:“老大,这不一样,得到你老人家的好评,很难的!”

    在淞沪前线,针对日本的三个师团,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陈诚作出了如下的作战方案。左路由陈诚亲自负责,对手是从浏河地区登陆的11师团,右边由张发奎负责,对手是在川沙镇登陆的第9师团,中路张治中,对手是吴淞地区登陆的第3师团。

    左路军总指挥陈诚,隶属部队有:第18军军长罗卓英,下辖第11师师长彭善、14师师长霍揆彰、第67师师长黄维、94师师长朱怀冰。第39军军长刘和鼎,下辖第56师师长刘和鼎,34师师长刘尚志。26军第44师师长陈永,胡宗南部第76军军长陶峙岳,下辖8师,师长李铁军,78师,师长李文。淞沪警备部队重炮第10团炮兵第3团。

    中路军总指挥张治中,隶属部队有:71军军长王敬久,下辖87师师长王敬久,61师师长钟松。72军军长孙元良,下辖88师师长孙元良,第18师师长朱耀华。78军军长宋希濂,下辖36师师长钟彬、106师师长杨步飞。74军军长俞济时,下辖51师师长王耀武、58师师长冯圣法,直属榴弹炮旅,旅长蔡忠笏。教导总队周振强第1旅,装甲车团杜聿明。

    右路军总指挥张发奎,隶属部队有:阮肇昌第69军,下辖阮肇昌57师、 李松山55师。杨森的20军,下辖杨汉域133师、杨汉忠134师,刘建绪部15师王东原、16师章基亮 46师戴嗣夏、陶柳62师,以及周碞第6师、陈安宝79师、张銮基独立45旅,淞沪警备部队重炮炮兵第8团炮兵第16团,中央直属第3师李玉堂、税警总团。

    右路张发奎的计划很明显,不是阴谋而是阳谋,一句话:攻敌之必救。国军在龙华机场兵败后,国军工兵也随之把虹桥机场破坏,按照工兵的话,如果要恢复虹桥机场的使用,起码需要半年。因此,日军的主要目标还是放在龙华机场,把损坏的跑道修好,把周围的民居拆掉,扩大停机场,必须停下96陆基轰炸机20架,攻击机40架。增援的工兵一到,就日以继夜的修建,这个地方,已经成了日本航空兵在中国东方的第一据点。张发奎就是要通过再打这个机场,把在川沙镇登陆的第9师团吸引过来,在中途消灭各路敌人。

    左路的罗卓英对浏河地区进行了周密的侦察,决定对占据罗店的第11师团进行正面打击,由于配备有五十门122mm重炮,而且有足够的炮弹,罗卓英的口号是,用重炮把日本人砸进长江。这一次,他们吸取了上一回宋希濂部攻击龙华机场的经验,从南京无线电厂得到了大量的无线通话机,虽然功率只有15w,通话距离也只有10公里,但是,对于小范围内作战,已经足够。

    只有中路的张治中没有任何计划,他对71、72、78三个军长说:再给你们三天时间,把部队的整编工作完全到位。组成重机枪团,熟练掌握高射机枪的射击技巧,平时分散在各连队管理,需要时,可以随时编成整体作战。三天后,等着日本人自动上门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