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三二六章 再战上海

    第三二六章 再战上海

    经过半天的行军,驻扎青浦的宋希濂第36师和杨步飞的61师来到了虹桥机场。(起qi笔bi屋wu最快更新)执行驱逐龙华机场占领日军的任务。按照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的看法,这两个师都是“一·二八事变”在上海战斗过的部队,有跟日本人战斗的经验。36师是甲种师,一万四千人,61师是乙种师,一万一千人。以两万五千人,进攻龙华日军六千人,应该是杀鸡用牛刀。

    宋希濂,字荫国,17岁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31年3月警卫师扩编为警卫军,升任警卫第1师第2旅少将旅长。“一·二八事变”,亲率四个营,强渡蕴藻浜,攻敌侧背,予敌重创,粉碎了日军中央突破的计划,使战局转危为安。宋回师都门,8月11日升第八十七师副师长仍兼旅长。1933年9月15日调升第36师师长,1936年1月1日获颁四等宝鼎勋章。10月5日晋任陆军中将。

    杨步飞,原名敬孝,浙江省诸暨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曾任孙中山先生卫士。“一二八” 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八十八师二六四旅少将旅长的杨步飞奉张治中将军之命率部开进上海,坚守江湾、庙行、蕴澡浜之线。杨步飞身先士卒,指挥部队与敌血战,给敌予重创。战事结束后颁甲种一等金质勋章一座,并调升陆军第九师副师长,1934年6月又升任陆军第六十一师师长。

    上海警备司令部杨虎派出的向导在虹桥机场等着他们,向导已经在龙华机场附近走了两圈,对龙华机场有一个粗略的印象,告诉两位师长,龙华机场现在可以用枪炮林立来形容。过去的瞭望塔上全部是机枪,还有高炮,粗粗的炮管,一看就是专门打飞机的那种。

    机场里的飞机不多,但是巡逻队不少,密度也大,只是诺大一个机场,五六千人显得有点少。

    照着向导画的草图,宋希濂和杨步飞决定兵分两路一南一北,依托机场周围的民房,对机场进行强攻。

    36师参谋长向贤钜提出,36师有36门75mm步兵炮,61师也有26门,把这62门步兵炮集中在龙华机场的正西面三公里的地方,对准机场方向打完炮弹就撤。两个师的警卫营作为炮团的步兵护卫营,如果对方有地面部队进攻,两个警卫营必须保护炮兵团的安全,炮兵阵地由36师副师长钟彬协调指挥。

    宋希濂由北路进攻,杨步飞由南路进攻,

    龙华机场距离黄浦江不远,周围都是低矮的平房民居,在靠近龙华机场的江面上,停泊着“嵯峨号”等五艘小排水量的炮艇,这一段江面还担负着起降水上飞机的重任,马虎不得。

    日本人的炮艇,排水量一般都在600吨左右,主炮攻击范围可达公里,可以说,整个龙华机场,都在炮艇的攻击范围。

    下午三点正,战役展开。

    首先动手的就是钟彬的炮兵阵地,62门炮按照统一表尺,每打一炮就调高一个单位,直到打完炮弹为止,至于目标,因为没有观察点,不能指示座标,只能打到什么算什么。

    即使是这样,炮兵的破坏力还是相当的不小,龙华机场如同犁地一般炮弹一层层推进,最西边的高射炮群首当其冲,被炸得支离破碎,高射机枪被炸到飞起,至于那些枪手炮手,硬度不如机枪,强度不如高炮,早已经四分五裂。

    就是第一颗炮弹在龙华机场爆炸时,停在机场里唯一的一架96陆基攻击机一头冲向了蓝天,很快,处于高处的攻击机通过无线机把进攻的形势一一向指挥台报告。在报告结束不到五分钟,停泊在黄浦江里的五艘炮艇的主炮开始发射,发射的目标就是中国军队的炮兵阵地。

    有飞机作为观察点和没有观察哨盲打有着本质的区别。五艘炮艇的主炮第一发炮弹稍近,但是很快就调整了目标,第二次五发大口径的炮弹打过去,就报废了三门步兵炮,钟彬命令快撤,36师炮步团不假思索撒腿就往后跑,61师炮兵团觉得每门炮还有两发炮弹,不打出去,可惜了。于是又填了一发炮弹进去,击发。

    还没有把最后一发炮弹打出去,炮艇的大炮已经攻向了他们,五发炮弹炸响过后,七门步兵炮顿时粉碎,操炮的战士全部炸死,剩下的十九门炮在打完最后一发炮弹后,鬼追似的跑了下去,身后,舰炮的爆炸声又开始响起。

    钟彬带着炮后部队和警卫部队退下之后,心痛的看着自己的炮兵阵地被日本的舰炮蹂躏,却没有一点办法,让没有炮的炮兵团返回青浦。自己怀着对黄浦江里的炮艇无比的痛恨,准备带着两个警卫营绕过龙华机场,去收拾掉黄浦江里的炮艇。

    就是双方炮弹你来我往时,南北两边的进攻开始了。

    同是黄埔一期的同学,但是带兵的方法相差很大,宋希濂速度快,攻势猛,插向龙华,炮弹一停,立即展开进攻。

    万人队的同时进攻,立即被天上的飞机发现,桥本卯六海军少佐带领海军陆战队大队,开着二十辆汽车,迅速迎了上去,二十辆汽车,每辆车的货箱上,临时放置着两挺92式重机枪,因为没有固定,在货箱里,三个士兵死死的扶着机枪的三脚架,普通货车立即变成了自行重机枪车。

    刚刚发现宋希濂部,汽车上的重机枪就开始发射,二十辆汽车上四十挺有效射程1000米的九二式重机枪,强大的火力让刚刚冒头的宋希濂部又缩了回去。被压制在民房的土墙下。

    桥本卯六海军少佐很有经验,他知道中国军队有一种火箭筒,可以在三百米之内收拾汽车,一炮一个,如同拍苍蝇,但是距离一远就没有什么用,于是让汽车停在七百米远的距离,用九二重机枪封住对方进攻的路线。

    第213团李志鹏一看情况不对,对旅长陈瑞河说:“西边的炮击已经结束,我带着手炮队从西边绕过去,用手炮收拾这些汽车。”

    天空中的飞机没有注意到,也许是弥漫的烟雾挡住了飞行员的视线,就在飞机的眼皮底下,李志鹏带着手炮队沿着之前炸出的炮坑,渐渐接近汽车。

    进入五百米有效射程,李志鹏的手炮队同时发射,四架汽车被击中,当场冒起熊熊大火,车上没死的士兵跳下车,在地上翻滚,只为滚灭身上的火苗。正当宋希濂高兴准备总攻时,十辆92式轻型坦克向李志鹏的手炮队开了过去。面对坦克,那怕是薄皮坦克,手炮也无能为力,在损失了不少战士不后,李志鹏带领退出阵地。

    在汽车和坦克的协同下,日军向宋希濂部冲了过去。

    血肉之躯与钢铁的较量开始了。

    退出阵地的李志鹏看着手下,还有不到一百人,好在每人手里都拿着手炮,还在牺牲的战友身上补充了炮弹。正准备再找机会搞掉一两架重机枪车,看到钟彬带着警卫部队到了。钟彬说:“别去管那些小东西,带好你的手炮,我们去收拾河里那些舰艇。”

    部队飞快的往黄浦江跑去。

    杨步飞的面前是龙华机场的航站大楼,大楼已经变成了堡垒,这里,竹下宜丰少佐、月冈重演少佐和土师喜太郎少佐三个大队的日本兵完全采取守势,他们的目的是把时间拖延到南路取得胜利,再与他们一起,对付北路的中国军队。

    这是普通的攻坚战,61师的伯陵手炮在攻坚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龙华航站大楼修得实在太过坚固,手炮爆炸只有在外墙炸开一块小小的油皮,只有一些手炮从窗户里打进去,造成日本兵的死亡,对方在航站楼前,一攻一守,好不热闹。

    61师278团团长谢登科提出带部分人从侧面迂回,走到西边的缺口,遭遇到十辆装甲车,用火箭炮打掉了这十辆装甲车后,才发现,装甲车不是坦克,坦克一爆就完蛋,装甲车则完全不同,被打中了只是活动堡垒变成固定堡垒而已,上面的机枪照样响,士兵照样活着。谢登科被十座固定堡垒缠住,脱身不得。

    黄浦江上收拾了国军炮阵的五艘炮艇,在空中飞机的指挥下,把炮口对准了宋希濂部。经过与坦克及重机枪车的纠缠,宋希濂部打掉了十架汽车,火箭弹也干掉了四辆坦克,战局已经明显向宋希濂部倾斜,日本人增援的十辆装甲车加入战团,但是阵势已乱,占据了有利位置的宋希濂部反攻在即。

    这时,五颗航弹落在宋希濂部的阵地上。爆炸的威力让区域内的活人立即成为死人,仅是爆炸的冲击波就能把人的五脏六腑冲烂。

    36师登时大乱。

    桥本卯六海军少佐抽出战刀,大叫冲锋,坦克、装甲车、重机枪车,排成一排,向宋希濂部逼近,但是他们也不敢太过接近,因为艇炮不认识谁是中国人谁是日本人。

    宋希濂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巨大的火力,感到全身无力,士兵在舰炮的打击下,残肢断臂,飞得满地都是。

    正想撤退,舰炮的打击停止了!

    舰炮停止的同时,桥本卯六海军少佐的机械化部队开始冲锋,重机枪车、坦克、装甲车组成立体强大,势不可挡。宋希濂且战且走,在干掉了五辆坦克四辆装甲车五辆重机枪车之后,成功脱离战场,清点余部,还剩不到四千人。

    解决了南路的对手,日本人这才把最后的十辆坦克和樋口贞治少佐的预备队全部调进北路,向杨步飞进行反攻。

    杨步飞在敌军坦克的进攻下,知道南路已经退却,也带着部队退出战斗。

    是役,中国军队大败。